位置:首页野史秘闻>纣王麾下的大将,崇侯虎是一个怎样的人?

纣王麾下的大将,崇侯虎是一个怎样的人?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504 更新时间:2023/12/18 7:59:11

这位大将是谁?不是别人,北伯侯崇侯虎。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封神演义里,姬昌当上文王不久,便大举出兵,讨伐北伯侯崇侯虎,关于理由,封神演义里说是因为崇侯虎“蛊惑圣聪,广兴土木,陷害大臣,荼毒万姓,潜通费、尤,内外交结,把持朝政,朋比为奸,肆行不道,钳制谏官”。总之呢,因为崇侯虎坏的不得了,所以,姬昌才大兴仁义之师,吊民伐罪,这些都是真的吗?

不得不说的是,历史上真有崇侯虎这个人,他没封神演义里说的那么坏,是纣王麾下大将,殷商的国之干城,历史上当然也真有姬昌这个人,但也没封神演义里说的那么忠心,相反,打爷爷古公亶父那辈儿起,就为争夺殷商天下开始图谋不轨,并为之用尽各种办法。

就如一部封神演义冤枉了纣王一样,崇侯虎也是被封神演义给冤枉惨了。崇侯虎为什么当上北伯侯?这就要从崇侯虎的来历说起,崇侯虎的来历是非常了不起的。

他本姓娰,名虎,因封在崇地,侯爵,所以被称之为崇侯虎,是大禹的后裔,出自有崇氏。

上古,大禹的父亲帝赐予崇伯的封号,也就是让鲧当了崇山地区的诸侯之长,有崇氏的称号即由此而来,即拥有崇山地区的氏族,后来大禹继承了崇伯的位子,因为治水有功,舜帝又把古中原地区全赏给他,古中原,上古称之为“夏”,大禹便因此改号为夏伯,以后姒开创夏国,夏朝的王称之为“后”,夏后氏即由此而来。

夏建立四百余年之后,被商所灭,上古,有灭国不绝祀的传统,所以,商灭夏之后,将夏后氏,也就是大禹的一支后裔封到陕西户县一带,让他们在这里建立方国,供奉大夏历代帝王,夏后氏到了这个时候,已经降格为诸侯,“后”这个称呼决不能再用,所以,便恢复先祖的称号,将氏族改回有崇氏,并因此将方国命名为崇国,很显然,崇侯虎就是纣王时期,崇国的国君。

历史有时候比演义还有趣,当年大禹当上天下共主之后,没有杀掉舜帝的儿子商均,将他封在虞国,百多年后,后羿篡权,是虞国让大夏灭而复存;如今又是商汤没有杀掉大禹的后裔,那么,大禹的后裔怎么报答商呢?

祭祀

北伯侯这个称呼真不是白叫的,自立国之后,就成了商朝的北部藩屏,一直帮他们抵御北方戎狄的进攻,也就在纣王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也就是一百二十多年以前的武丁时期,崇国就出了个崇侯虎,是当时天下有名的猛将,就因为在讨伐戎人的战役中表现突出,立下卓越功勋,朝廷便将他的事迹记录在龟甲之上,曰:“贞今者(王)从崇侯虎伐髳方受有佑。贞勿从崇侯”

龟甲是祭祀用的,等于朝廷要将他的事迹上告天神,请天神来保佑他,从这个层面也可以看出,崇国跟商国的关系有多好,用现在的话讲,大约就是商的忠实拥泵了。正因为崇国是商的忠实拥泵,历代崇国国君,封神中的北伯侯,都对商忠心耿耿,所以,跟周的矛盾就不可避免了,为什么这么说?

武丁之后大约五六十年左右,原本在陕西旬邑的周族在古公亶父的带领下,东迁至岐山脚下的周原,此后,一方面为了生存,一方面也是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便如后世的秦国一样大举东进,可他要东进,必须过了犹如晋国一样挡在东进道路上的崇国,然而,崇国是商一个重要的方国,周能随便攻打他吗?

两家就这样一个看一个不顺眼,一直到姬昌和崇侯虎时期。正因为崇侯虎是姬昌的邻居,两家又打了百多年的交道,所以,崇侯虎对姬昌,对周族的野心是心知肚明的。

崇侯虎

纣王时期,商为了荡平东夷,多年发动战争,导致国力日趋衰弱,姬昌便乘机招降纳叛,大肆收揽人心,这一切都被崇侯虎看在眼里,看在眼里怎么办?专门向纣王进谏,说:“西伯积善累德,诸侯皆向之,将不利于帝”,什么意思?

提醒纣王注意姬昌的野心,纣王听了他的话,把姬昌传到朝歌,囚禁在羑里,七年之后,是闳夭、太颠、散宜生、南宫适等,搜集美女、良马、珍玩,贿赂纣王宠信的大臣费仲,然后通过费仲献给纣王,纣王得到这些宝贝之后很开心,说:“此一物足以释西伯,况其多乎!”这些宝物,有一件就够了,何况这么多,由此可见

,姬昌还是很忠心的。

忠心怎么办?免了姬昌的牢狱之灾,还赐以弓矢斧钺,也就是封神演义里的黄旄白钺,让他的专征伐,有权讨伐不听命的诸侯,姬昌陛见谢恩的时候,纣王为了安慰姬昌,就如后世的项羽在鸿门宴上安慰刘邦一样,很惭愧的对姬昌说:“谮西伯者,崇侯虎也。”

之所以如此,完全是崇侯虎背后说你坏话的缘故啊。姬昌一听,明白了,明白之后怎么办?很简单,不能再留着崇侯虎了。

回国之后,厉兵秣马,先打犬戎、密须,后打耆,等到后方都处理妥当之后,便大举出兵,讨伐崇国,理由呢?

姬昌

“余闻崇侯虎蔑侮父兄,不敬长老,听狱不中,分财不均。百姓力尽,不得衣食,余将来征之,唯为民。”

跟封神演义里说的一模一样,完全是为了老百姓,是役,崇国覆灭,崇侯虎被杀,姬昌吞并了崇国的土地,营建丰邑,东进的道路已被完全打开,天下诸侯也从这场战役中看出了周的强大,于是纷纷悦而归周,导致的结果是,纣王出卖崇侯虎后,他的江山就如一块肥肉,直接放到周的嘴边了。

封神演义里,关于讨伐崇侯虎的借口,虽然说了很多,但姜子牙呢,看了崇侯虎的许多罪状之后,却拍案大呼:“此贼若不先除,恐为后患”,什么意思?

正常情况下,崇侯虎既然那么坏,如果不除掉他,是“天理难容”才是,可姜子牙却说出“恐为后患”这四个字,为什么?其实这四个字,才是姬昌讨伐崇侯虎的真正原因,哪里是为了什么老百姓,就是为了扫清东进的障碍,省的崇侯虎以后给岐周捣乱。

姜子牙

即便在封神演义里,西岐也是杀了崇侯虎之后,才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只是可怜的崇侯虎,以及他的崇氏家族,数百年赤胆忠心,镇守殷商北部,也算一个天大的忠臣,可谁能料到,数千年之后的一部封神演义,就跟冤枉了纣王一样,愣是给他加上诸多罪名,将他冤枉的无以复加,崇侯虎地下有知,也不知作何感想了。

之后姜子牙封神,崇侯虎被封为大耗星,大耗,主口舌是非,难道就是指责他不该向纣王多嘴吗?可作为纣王麾下大将,殷商赤胆忠心的忠臣,发现不好的苗头,提醒一下纣王,又有什么错呢?

标签: 古代商朝

更多文章

  • 历史最“冷酷”的大刑,你知道是什么吗?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古代,清朝

    在古代的治安,比我们现在的要差得多,有些人杀人放火之后很难追查,根本也不知道是谁做的,就算勉强的知道是谁犯下的,要抓到逃亡的人是非常难的。古代的科技不发达,没办法以指纹、血液头发这种以DNA的方式认人,而且没有监控,官府抓人也只是靠画像去追击,而画像和我们现在的照相技术是相差非常远的,难免也会认错人

  • 《康熙遗诏》是真是假?历史上真的存在这份诏书呢?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清朝,康熙

    康熙皇帝是大清的贤明帝王,功绩非常显赫,对国家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但是在继承人的选定问题上,他却因为没处理好而引发了皇子之间血腥的争夺,最终雍正皇帝赢得了皇位。雍正皇帝的皇位,是正取,还是逆取?从皇四子胤禛登基以来,这既是学术界激烈争议的问题,也是演艺界火爆炒作的题目。三种观点自康熙皇帝宾天至雍正

  • 司马家族是如何一步步把曹氏的权利夺走的呢?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三国,司马懿

    司马家族篡魏在历史上是一个很重大的事件,后世相关的评价也是有很多,那么司马家族是如何一步步将全力转移到自己手中,成功夺取魏国的呢?司马懿的避让让曹爽越发趾高气扬,肆无忌惮。他任用宠信自己的亲眷兄弟,“皆以列侯侍从,出入禁闼”。而自己则是饮食车服,皆如皇家;家中珍玩遍地,妻妾盈户,十分骄奢。不仅如此,

  • “朱三太子”究竟是谁?他为何要起兵谋反呢?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清朝,杨起隆

    王朝的更替在我国历史上常有发生,在新的政权建立之后,还会有很多守旧的人不满新政权的统治,从而打着复辟旧王朝的旗号进行谋反,有的时候前朝的遗孤就成为了重要的工具,即使这个前朝遗孤并不是真实存在,只有一个名号,就能起到很强的煽动作用。扯起故国旗号,拥立亡皇后裔,起兵对抗朝廷,是不少野心家在王朝鼎革之际所

  • 吴越为什么会成为宋朝的属国?吴越王为宋朝做了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钱镠,吴越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陈洪进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唐朝灭亡后,历史上出现了五代十国。中国处于一种分裂割据状态,制度不一,关卡林立、禁令繁多,战乱纷扰。人民深受其苦,渴望新的统一。赵匡胤建立宋朝以后的第四年(公元963年),便开始进行统一全国的军事行动。当时,北方的辽朝版图广大,国力强盛。刚

  • 孙皓是个怎样的国君,为什么会成为亡国之君?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三国,孙皓

    暴君在我国历史上有很多,不管是盛世还是乱世,残暴无道的君王总会给国家带来灾难,三国时期最著名的暴君要数孙皓了,在他的治理下,东吴不出意外被魏国所灭。三国末期,有一位皇帝十分荒淫无道,最后导致了国家的灭亡。他就是吴国的最后一位皇帝——孙皓。孙皓,是吴国一代明君孙权的孙子,在孙休死了之后,便由他当了国君

  • 古代史官的官职并不是很大 皇帝为什么会怕史官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古代,皇帝,史官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古代皇帝和史官,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其实还是挺怕的,当然不是因为史官有多大的能量,而是史官掌握决定将什么记入史书的权利,会记载帝王的一些生平事迹,并且形成很多的实例参照,还有对帝王的一些评价。因为谁都想能青史留名,不想在史书上留下自己的糗事!特别是大权在握的君主更

  • 同是光复李唐功臣,他们的结局有何不同?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古代,唐朝

    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元月二十二日,宰相张柬之等五位重臣,率领禁军冲入武则天的内宫迎仙宫,杀死女皇的两名男宠张易之和张昌宗兄弟,逼迫女皇退位。第二天,太子李显登基称帝,是为唐中宗,恢复国号为“唐”。李唐皇室的江山社稷终于光复,张柬之等五人也因此成为了迎中宗即位的大功臣。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带来历史真

  • 唐宋两朝的开国文臣武将都能善始善终得原因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开国功臣,唐朝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趣历史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唐宋的故事。能够共患难,不能同富贵,这是历史上各个开国皇帝的相同特质。从西汉初期刘邦开始,当敌国灭尽之时,开国皇帝临死之际,杀害开国功臣已经成为了每个临终开国皇帝必须要做的事情,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朝

  • 古代男人不能随意进出后宫 皇帝为何不担心太医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古代,御医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古代御医,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御医是古代一种对医生职称,也就是古代时专门为皇帝及其宫廷亲属家眷治病的宫廷医师。御医直接听命于皇帝,间接听命于后妃、皇子等人。由于古代皇帝称之为“御”,因此,皇帝跟前的大臣称之为御前大臣、皇帝身边的军队称之为御林军、皇帝征伐外地称之为御驾亲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