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汉中之战后刘备实力达到巅峰 刘备当时有多强大

汉中之战后刘备实力达到巅峰 刘备当时有多强大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434 更新时间:2024/1/17 16:46:39

你真的了解汉中之战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在汉中之战结束后,刘备的势力达到了巅峰状态,具备了跟曹操孙权三足鼎立的实力。当时的刘备占领了五分之四的益州和三分之一的荆州,基本上完成了“跨有荆益”的战略目标。然而相比于兵强马壮的曹操和基业稳固的孙权,刘备的实力仍然排在孙刘曹三家的倒数第一位。

刘备在荆州的地盘

刘备早年一直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始终没能获得一块稳定的根据地。一直到了赤壁之战结束后,刘备通过向孙权打“白条”借荆州,才勉强获得了一块栖身之地。刘备夺取益州之前,曹操占据了荆州南部的襄阳和南郡,孙权占据了荆州东部的江夏郡,同时还跟刘备共同控制了荆南四郡。

而刘备通过“借”荆州的外交策略,获得了南郡的控制权。同时刘备在南郡之战结束后,也派出将领驻扎到了荆南四郡,荆南四郡实际处于孙权和刘备的共同控制下。益州之战结束后,孙权向刘备讨要南郡,刘备拒绝将南郡还给孙权,引发了孙刘两家的第一次矛盾。

刘备和孙权翻脸后,曹操趁机攻占了汉中。刘备为了避免两面受敌,同意跟孙权平分荆南四郡,将长沙郡和桂阳郡给了孙权。在汉中之战结束的时候,刘备在荆州的地盘只有南郡、武陵郡、零陵郡。而荆州共有九个郡的人口和土地,因此刘备只能算是占据了三分之一的荆州。

刘备在益州的地盘

益州本来是刘焉的地盘,刘焉和张鲁的母亲私通,张鲁因此受到了刘焉的重用。刘焉去世之后,刘璋因为私愤杀死了张鲁的母亲,张鲁起兵占领了益州北部的大部分郡县,形成了和刘璋南北对峙的局面。后来刘璋害怕张鲁的进攻,邀请刘备帮忙抵御张鲁。

刘备趁机夺取了刘璋的地盘,占据了益州中部和南部的大部分郡县。汉中之战结束后,刘备又占领了汉中地区和东三郡地区,控制了相对完整的益州。不过益州北部和东部的一些土地仍然被曹魏控制,益州南部的土地也被西南蛮夷控制,刘备占领的益州,并不是完整的益州。

刘备对比曹操和孙权

东汉末年全国的人口和经济重心仍然在北方,因此曹操占据的地盘,都是人口数量众多,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相比之下,孙权和刘备占领的地区,都是一些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口数量较少的地区。即使在刘备全盛时期,曹操的实力仍然远强于刘备。

实际上刘备在全盛时期的实力,也无法碾压江东的孙权。在益州之战结束前,刘备只能算是孙权的附庸。一直到了刘备和孙权瓜分荆州,刘备和孙权才获得了平等的地位。在汉中之战结束后,随着刘备地盘和实力的扩充,刘备已经具备了跟孙权旗鼓相当的实力。只不过刘备的基业不如孙权更加稳固,存在很多的危机隐患。

总结

从上述分析来看,刘备全盛时期的实力并没有太强,充其量只能跟孙权平起平坐。不过刘备从白手起家创业,能够在曹操的围追堵截下创建这样的一片家业,确实也十分的不容易。物极必反,盛极而衰。刘备在达到全盛时期后,很快便因为关羽的败亡而迅速走上了下坡路。最终随着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蜀汉的精锐损失殆尽,刘备一统天下的梦想也最终破灭。

标签: 汉中之战刘备

更多文章

  • 宰相的职能是什么?为什么能让皇帝畏惧呢?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宰相,朱元璋

    你真的了解宰相吗?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是什么样的官职能让朱元璋、康熙这样的皇帝畏惧?这是一个大家熟悉的官职—宰相,大家会说明清不是没宰相了,不过人们经常称殿阁大学士和军机大臣为宰相,这到底对不对,那么宰相又为什么让皇帝畏惧呢?宰相的职能,主要是辅佐皇帝处理日常事务的,在我们的印象里皇

  • 关羽为什么听从徐庶,却总是不服气诸葛亮呢?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国,关羽

    刘备得到徐庶后,作为谋士的徐庶不仅受到刘备的信任和器重。同时也深得关羽的认可,所以徐庶一开始就能调动关羽,但是后来诸葛亮刚投向刘备时,诸葛亮在用关羽时就不那么容易,这是为什么呢?首先,这是因为关羽的性格所导致的,关羽的性格是敬下而傲上,意思就是对下面的人非常好,但是对于上面的人却非常的傲慢,他也看不

  • 诸葛亮死后,为什么司马懿不趁机追击灭了蜀国呢?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国,诸葛亮

    看过《三国》的人应该都知道,司马懿和诸葛亮是一对相爱相杀的欢喜冤家,偏偏你有你的深谋远虑,我有我的足智多谋,谁也不怕谁,谁也无法彻底战胜另一个 。直到诸葛亮敌不过时间和病痛先一步离世,这个局面才被打破。司马懿一边觉着心腹大患没有了,自己该无往而不利了,一边又为了少了那么一个惺惺相惜的对手而泛出点儿悲

  • 蜀汉灭亡后东吴为什么还能坚持十七年 全靠此人坐镇东吴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蜀汉,东吴

    对东吴十七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引言平生心事付悠悠,风雨燕南老楚囚。故旧相思空万里,妻孥不见满三秋。绝怜诸葛隆中意,羸得子长天下游。一死皎然无复恨,忠魂多少暗荒丘。——《有感》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最终经过多年的战争,天下分为了三个国家,但战争依旧没有结束,只不过战

  • 聊斋志异-紫花和尚篇讲了什么故事?原文是怎样的呢?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清朝,聊斋

    聊斋志异《紫花和尚》原文诸城丁生[1],野鹤公之孙也[2].少年名士,沉病而死,隔夜复苏,曰:“我悟道矣[3].”时有僧善参玄[4],遣人邀至,使就榻前讲《楞严》[5].生每听一节,都言非是,乃曰:“使吾病痊,证道何难[6].惟某生可愈吾疾,宜虔请之[7].”盖邑有某生者,精岐黄而不以术行[8],三

  • 蜀汉灭亡的最后时刻,刘禅的儿子竟然殉国!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古代,蜀汉

    道理很简单,好比正反两面,相得益彰。同理,有站出来殉国的,自然就有躲里面献国的,历来都是如此,总要有人这么做,不是吗?无疑,刘禅的儿子选择了前者,挺身而出,高风亮节。反观刘禅一声不响,来了一出乐不思蜀的好戏,流传千古,遭人指点。两相对比之下,更显危难时刻所需要的精神,亦或者责任、担当,却是一目了然,

  • 揭秘:诸葛亮到底是忠于汉室还是忠于刘备?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诸葛亮,三国

    笔者认为诸葛亮既不愚忠于刘备,更没有忠于汉室,而是通过择主刘备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治国平天下”。儒家思想是东汉时期正统的思想意识形态,对于当时有抱负的知识分子来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应该是奋斗的最高目标。东汉末年,之所以有很多士人隐居山林,并不是不想“治国、平天下”,而是情势所迫,

  • 古代真的有“截杀官员然后冒充上任”这种事发生吗?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古代,清朝

    这类“截杀官员然后冒充上任”的奇事,最出名的就是清代小说集《虞初新志》里的“雷州假太守”故事:明朝崇祯年间上任路上的雷州太守,突然被一伙强盗截杀,然后这伙强盗拿了太守的上任凭证,大模大样冒充太守去雷州上任,工作竟然比真太守还出色。以至于从上司到老百姓,都对这伙人敬服有加。直到后来穿了帮,七名强盗被法

  • 清朝妃子不是精挑细选吗 她们留下的照片为何那么丑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清朝,妃子

    大家好,这里是趣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清朝妃子的故事,欢迎关注哦。看着清朝的旧照片里,各位皇帝的妃子们的合影照片,脑海里不由自主地冒出:周星驰在“鹿鼎记”里的一句感慨:“皇上,您也不容易啊!”这就难怪传说中的同治皇帝,实在是受不了宫中的寂寞,向往外边的精彩,经常微服出巡紫禁城外的“八大胡同”,逛窑

  • 历史上真实的三顾茅庐,真是刘备请诸葛亮出山辅佐吗?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三顾茅庐,三国

    三顾茅庐又名三顾草庐,典出《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三国时期诸葛亮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大人物,他的才华让刘备愿意礼贤下士,三顾茅庐。后来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并最终帮助他建立起了蜀国。这个历史典故在中国可谓是流传千古。那么历史上的三顾茅庐是什么样的?真的是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第一种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