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为何鲁智深的杀人放火,却说是在修善果呢?

为何鲁智深的杀人放火,却说是在修善果呢?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78 更新时间:2023/12/4 22:08:13

鲁智深是不识字的,但就是这个不识字的鲁智深,却写出了深刻的临终偈语:“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枷,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

鲁智深的杀人放火,其实就是修善果,这偈语似通非通,肯定不是智真长老事先写好交给他的,因为智真长老早就对五台山僧众预言:“此人上应天星,心地刚直。虽然时下凶顽,命中驳杂,久后却得清净,正果非凡,汝等皆不及他。”

鲁智深的偈语肯定是他人捉刀代笔,但谁是那位代笔人,就需要读者诸君拿起烟斗和放大镜,仔细审读一下水浒传了:按照原著描写,三位天罡正将都可能代替鲁智深写下这篇偈语,而这三位天罡正将,必须是鲁智深最信任的人。

提起鲁智深最信任的天罡正将,读者诸君肯定会想到行者武松、豹子头林冲、青面兽杨志

这时候可能有人要说了:青面兽杨志已经在丹徒病故,又如何替鲁智深书写这篇偈语?

青面兽杨志在丹徒病故,并无一人可以做证:“丹徒县又申将文书来,报说杨志已死,葬于本县山园。”

杨志患病,宋江吴用乃至鲁智深武松既没有亲自或派人照料;杨志“病故”的消息传来,大家也毫不在意,不但没有人掉一滴眼泪,而且无一人前去祭拜,这就十分不合常理了。

按照《三朝北盟会编·卷四十七·靖康中帙二十二》的记载,杨志这位“招安巨寇”是偷偷地跑到种家军去了,而且还参加了榆次之战。

种师中在榆次与金兵死战,先胜后败的原因,就是朝廷不给粮草:“金人先屯兵县中,公遣击走之,遂入县休士。时军中乏食三日矣。战士日给豆一勺,皆有饥色。”

三天吃了三勺豆子的青面兽杨志被当作炮灰打头阵(招安巨寇杨志为选锋),当然是一触即溃——这不是杨志贪生怕死,而是有心无力,士饱马腾尚且未必打赢,一帮饿得头晕眼花的疲惫之卒,又怎能是如狼似虎的金兵对手?

种师中战殁,受到了朝廷嘉奖封赠(诏赠少师,谥曰庄愍),而青面兽杨志却彻底消失了,《宋史·卷三三五·列传第九十四》也证实了当时杨志一触即溃全怪朝廷太刻薄:“兵饥甚。敌知之,悉众攻,右军溃而前军亦奔。师中独以麾下死战,自卯至巳,士捽发神臂弓射退金兵,而赏继不及,皆愤怨散去,所留者才百人。师中身被四创,力疾斗死。”

宣和三年(1121年)官军征方腊,靖康元年(1126年),“招安巨寇”杨志还在与金兵作战时打先锋,说明他的“病故”实际是诈死脱身——他与高俅积怨甚深,回到朝廷也得不到好果子吃。

五侯杨令公之孙青面兽杨志是有文化的,所以他有可能替鲁智深写下那篇临终偈语,但是杨志脸上有记号,比较好认,估计潜入军营劝退鲁智深的可能性不大,所以我们只能看看同为“出家人”的行者武松。

鲁智深“坐化”的前一天晚上,确实是一直跟武松在一起的,但是我们还要看到,同时在场,还可能有另一个文武双全的天罡正将,那就是还没有“风瘫”的豹子头林冲——林冲破辽国打田虎灭王庆征方腊生龙活虎,但是鲁智深“坐化”、杨志“病故”、武松断臂,大军即将凯旋之际,他马上就倒下了。

林冲跟杨志一样,都跟高俅有深仇大恨,又都跟鲁智深有过命的交情,他们共同进退,应该是商量好的。

杨志和武松文化水平有多高,这一点水浒原著没有交代,但是豹子头林冲会写诗,那却是确凿无疑的。

林冲在上梁山之前,曾经在旱地忽律朱贵的酒店墙上写下一首诗:“仗义是林冲,为人最朴忠。江湖驰闻望,慷慨聚英雄。身世悲浮梗,功名类转蓬。他年若得志,威镇泰山东!”

我们细看鲁智深“临终偈语”和林冲“言志诗”,就会发现是同一风格,而且相互呼应,甚至可以说是林冲的个人感悟:我本想威震山东建功立业,但最终还是要回到京城去受高俅的腌臜气,原来我的雄心壮志,不过是镜中花水中月,时至今日,我才知道我是我——一个不为暗黑官场所容的江湖漂泊客。

“鲁智深偈语”的前两句不符合事实,而接下来的文字,则完全可以理解为林冲的心声:京城是我的伤心之地,永远也不可能回去了,只能就在六和寺以风瘫病故的方式,挣脱功名利禄的枷锁,从此与鲁智深武松逍遥林泉,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也是无比的快活——苦心孤诣忍辱负重半生,为的不就是一日三餐卧眠七尺?

于是我们可以套用《水浒传》原著中的文字设想一下梁山军撤走后,六和寺清幽院落里会出现这样的场景:一个身高八尺豹头环眼的彪形大汉,一个肚大腰圆肥头大耳的笑面和尚,一个面容冷峻目光凌厉的独臂头陀,在八角亭里相对而坐,面前的石桌上摆着三瓮好酒,角落里的砂锅里,正煨燉着一条香气四溢的狗腿,城外江山秀丽,景物非常,是夜月白风清,水天同碧,三个大汉开怀畅饮,心中欢喜……

标签: 宋朝鲁智深

更多文章

  • 儒家思想为什么能受到历代统治者的推崇?他们为何不选择其他思想?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独尊儒术,汉武帝

    公元前134年,汉武帝经过深思熟虑采纳了董仲舒提出的谏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变成了治国思想,自此之后,儒家受到历代统治者的推崇,成为了主流思想。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为什么要选择儒家思想,作为自己的核心统治思想?为什么不选择诸子百家中的其他思想呢?

  • 为何说王莽像一个穿越者?他有哪些事迹呢?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汉朝,王莽

    随着《宫》的爆火,很多有关穿越题材的影视剧和小说广泛地进入到了大众的视野里,全民掀起了“穿越”的热潮,更是使许多少男少女做了无数关于“穿越”的梦,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穿越”的火爆也从另外一个方面展现了,人们对于当今科技发展的期盼,以及对于未知的好奇探索,“穿越”使那些离我们遥

  • 宋仁宗赵祯的身世如何?狸猫换太子的历史原型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宋朝,赵祯

    狸猫换太子有名的戏剧桥段,而狸猫换太子故事的中被换下的皇帝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宋仁宗赵祯。赵祯是宋真宗赵恒唯一幸存下来的皇子,宋真宗有六个皇子,也许因为遗传问题,生下的六个皇子中也只有宋仁宗最后活了下来并顺利继承皇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尴尬的皇帝——宋仁宗,分明是自己的皇位却一

  • 宋朝少有的明君,赵祯是一位怎样的皇帝呢?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宋朝,赵祯

    清廉往往是清官的代言名词,在古代官场早期各官员都比较清廉,但随着社会的推进,逐渐产生了经济矛盾,形成了十官九贪的局面,清廉对于官员来说都难以做到,如果是皇帝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就有这么一位君王,在位期间一直是贤明行政,行为作风清廉、朴实,相比其他君王的铺张、

  • “田横五百士”是怎么回事?是个彰显忠义精神的悲剧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田横五百士,西汉

    《史记》中记载了一个事迹,被后人称为”田横五百士“,是发生在汉高祖刘邦刚统一天下时的一起五百多人集体自杀事件。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事情是这样的:田横是齐国的旧贵族,齐王田氏的后裔。秦朝末年,陈胜吴广起义爆发,田横的堂兄田儋也在狄(今山东高青县东南)地自立为齐王,起兵反秦

  • 韩信对刘邦是绝对忠诚的吗?为什么说他的失败主要是性格原因?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韩信,西汉

    韩信是西汉开国功臣,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战神,在楚汉争霸的战场上,他几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可最后最落得身死灭族的结局,令人唏嘘不已,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读《史记·淮阴侯列传》可以发现,韩信通兵法,有谋略,智慧过人,心性坚韧,能忍别人不能忍受的屈辱。但他的性格却也有极大的缺

  • 沐王府是什么来头?为什么能一直传承至明朝灭亡?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沐王府,明朝

    明洪武十六年,朱元璋的义子沐英留镇云南,建立了沐王府,沐家自此在此处扎下了根,一直传承至明朝灭亡。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沐英出生于元末濠州的一个贫苦的家庭,因为父亲去世的早,沐英跟随母亲度日,母亲收入微薄,家里的日子过得十分艰难。在沐英七岁的时候,沐英所在的地区,爆发了

  • 唐玄宗为何会如此器重张九龄呢?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张九龄

    孟浩然这一生最大的遗憾,莫过于没能在朝堂上施展自己的抱负,哪怕他都隐居了,却心有不甘,于是在四十多岁的时候,认识了当朝丞相张九龄,希望得到对方的引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既然这首诗是孟浩然写给张九龄的,就不得不提一下张九龄这个人了。张九龄是唐朝有名的贤相,举止优雅,文采斐然,作

  • 诸葛亮死的时候,为何刘禅禁止人们奔丧呢?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三国,谯周

    历史上不管君王还是普通人,都对诸葛亮有着极高的评价。诸葛亮第五次北伐,因未能成功抢占北原而与魏军僵持达百余日,之后诸葛亮逝世。按理说,诸葛亮在蜀汉掌权多年,身居要职,门生故吏多不胜数,死后应该有许多人去奔丧,然而刘禅发布了一道命令,就是禁止奔丧。并且禁止成都内私自为诸葛亮立庙祭拜。最终,在蜀汉的文臣

  • 东吴状况和南宋状况十分相似 东吴为什么没有统一天下的机会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东吴,南宋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东吴和南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东吴和南宋的状况那么相像,东吴为何没有能一统天下的机会?东吴究竟哪里出了问题?东吴自始至终都没有机会一统天下。东吴自身的实力和南宋的状况是很像的。自己有足够的头脑,能够了解什么样的战略是合理的,是有利的。但是自己的实力不支持自己去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