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在交通和通信都不方便的古代,朝廷是如何发放官员俸禄的呢?

在交通和通信都不方便的古代,朝廷是如何发放官员俸禄的呢?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998 更新时间:2024/1/17 19:33:43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古代发放俸禄的方式,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在交通电子技术发达的今天,领工资是一件十分便利快捷的事,1银行卡、1个网银账号,足不出户轻松搞定。

但是,古代不仅没有转账支付等方式,交通又不发达,在这种情况下,朝廷要把俸禄发到遍布全国的官员手上,无疑是个大工程。那么,古时的政府到底是如发放官员俸禄的呢?

历朝历代的发俸方式

我国的俸禄制度大约诞生于战国时期,在此之前,由于国家实施的是世官世禄制,爵位和官职相一致,所以,官员的俸禄就是他们各自封地内的财政收入。

这样的局面随着地主阶级的兴起而逐渐被打破,官僚制度逐渐取代了贵族政治,封建制度也逐渐取代了奴隶制度。而俸禄制度则是封建君主用来控制武百官,维护自身统治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发放俸禄,酬给为国家工作的官员,同时也激励他们廉洁为公,尽心尽力地为国家服务,为君主服务。而不同的朝代发放俸禄的方式又各有不同。

秦汉时期,发放的俸禄主要是粮食和钱币。秦朝“以秩石室官吏级别”,即不同等级的官吏所得的粮食是不一样的。而汉朝除了朝廷发放的俸禄以外,皇帝的赏赐也是官员的重要收入之一,每每节假日或者举办庆典时,皇帝就会给官员们赏赐黄金、车马、丝帛等各物,算是官员们除了俸禄外的福利。

此外,汉朝前期的俸禄主要是钱币,后来演变为“钱谷各半”。这样的改变主要是考虑到谷价的波动会影响官员俸禄的实际购买力,故而在谷价低时,发放全钱,谷价高昂时,又变为半钱半谷。可以说,这样的俸禄是十分人性化的。至于发放俸禄的方式,秦汉逐渐从年俸转变为月俸,由各地官员每月在当地指定仓库依据凭证自行领取。

值得一提的是,两汉时期,高级官员和低级官员的收入差距是十分巨大的,高官有厚禄,小官只能靠微薄的薪资度日,甚至在汉明帝之前,朝廷发放给官员的食物、被褥等都没有小官的份。

而魏晋南北朝时期大抵还是沿袭了两汉的官制,俸禄标准和领取方式也差不多,唯一不一样的就是,此时的俸禄基本都是实物,而非钱币。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当时战乱较多,钱币保值能力不比实物。

到了隋唐时期,官员俸禄的组成就变得更加多样化了,以唐为例,就包括官禄、俸料钱、职田和禄力。官禄和俸料钱就是前面我们所说的禄米和俸钱,一个是粮食,一个是钱币。至于职田,则是朝廷按照官员评级的不同分发给官员的田地,官员可以自种,也可以出租,获得的收成属于自己。

而唐朝也是月俸制定型的时期,领取俸禄时,京官到太仓署领取,地方官则到当地的敖仓领取。需要注意的是,唐朝前期,京官的俸禄高于地方官,而到后期,由于安史之乱严重破坏了京城的农业生产和江南北上的交通要道,影响了政府财政收入,所以京官的俸禄普遍低于地方官。

到了朝,官员领取俸禄的手续也变得更加完善了。一般来讲,官员只需凭借朝廷发放有效的“券”和“历”,就能到指定部门领取自己的俸禄了。北宋前期,官员俸禄的发放主要由三司负责。《宋史·职官志二》记载,“百官俸给,时皆隶三司。”

三司下的机构之一度支司就主要负责官员俸禄这一块。度支根据工作内容的不同,将门下的工作分为“八案八事”,其中第二案是“掌军中春冬衣、百官俸禄、左藏钱帛、香药榷易”,第八案是“掌京朝幕职官奉料、祠祭礼物、诸州驿料”。

对于在京的官员,每月先由三司出具空白的文历给各官府,各官府再把自己单位名下的官员信息填上去。之后又经由三司专勾司审核,再由粮草院在文历上写上官员本月应得的俸禄等信息,然后再由三司把文历发给对应的文武百官,官员们依据文历到指定仓库领取即可。地方官则在州府粮草院和通判或者县长吏、监当官的安排下领取俸禄。

不过之后元丰改制,百官俸禄又由户部和太府寺负责了。宋朝时期官员的俸禄差异也很大,广大低级官员的收入远远比不上高级官员。

到了明朝,官员的俸禄普遍较低,除此之外,明朝还搞“俸钞折色”,使官员的实际收入进一步贬值,这就导致大量的官员为了获得钱财开始贪污,明朝的贪腐之风也屡禁不止。到了清朝,因为实施了“低俸禄,高养廉”的养廉银制度,提高官员收入又整顿了吏治,这一情况才有所好转。

总而言之,古时朝廷发放俸禄,基本都在中央和地方设置了相应的机构,由官员自身凭借相关部门发放的凭证自行领取。而发放俸禄的频率也基本是由一年一领转为半年再到后来的一月一领,俸禄的构成呢,有钱币也有实物。

不得不说,这样发放俸禄确实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解决了交通不便的难题。同时,俸禄一月一发以及实物、钱币并行的构成也体现了朝廷对官员的关怀。

标签: 俸禄

更多文章

  • 西晋门阀士族制度下,寒门子弟孙秀是如何当上大臣的?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孙秀,西晋

    趣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孙秀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一、西晋门阀势力割裂寒门弟子的仕途之路西晋时期,以权谋立国的司马氏为了防止自己家族重蹈曹魏的覆辙,大力提倡“仁孝”立国,推行“崇儒兴学”,通过大力推广儒家思想加强自己的皇权。在人才选拔上,推行孝廉察举制,即主要通过举孝

  • 康熙晚年为何难以选择继承人 康熙最后为什么会选择胤禛人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康熙,继承人

    还不知道:康熙继承人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从康熙五十一年胤礽再次被废,一直到六十一年康熙去世这十年间,康熙被立储问题搞得焦头烂额。对于如何立储,立哪个皇子为储这些重大问题,他无时不在考虑,但又常常推翻自己的想法。直到临死前一年,才最终确立了皇位继承人。二废太子之后

  • 明朝的江北四镇是谁?他们都做过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南明,江北四镇

    很多人都不了解江北四镇,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四镇由来崇祯十七年(1644年)五月初九,刚刚坐上龙椅,还是监国身份的朱由崧下令开会,他要商讨军情,建立南明的防线。虽然朱由崧开会的理由是“商讨军情,建立防线”,但大家都心知肚明,朱由崧要干的事情,不过是论功行赏、要犒赏那四个有拥立之功的将军罢了

  • 康熙为何对曾经喜爱的长子胤褆产生了反感呢!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朝,胤褆

    康熙的太子,即皇二子“胤礽”,但是因其有篡权夺位之举,故被康熙两立两废。康熙五十一年十月,胤礽第二次被废,被永远禁锢于咸安宫,虽然事后有很多人多次建议复立胤礽,但康熙都未允许。而这个时候,康熙的各位皇子们便开始蠢蠢欲动了,他们开始使尽浑身解数,企图成为康熙的继承人选。于是,一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

  • 秦始皇看好扶苏吗?他为何一直没有确立扶苏继承人的位置?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扶苏,秦始皇,胡亥

    扶苏真是秦始皇属意的嗣君人选吗?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秦朝二世而亡,绝大部分喜欢“情义故事”的历史爱好者都会将罪责归到赵高这个阉人身上。 他与丞相李斯合谋伪造诏书,逼扶苏自杀,另立始皇幼子胡亥为帝,这一场骇人听闻的沙丘政变让他成为了大秦帝国灭亡的始作俑者。这个从《史记》

  • 才华横溢的韩愈脾气有多大?一言不合就辞职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朝,韩愈

    贞元十五年(799年),宣武军节度使去世,在其幕府工作的韩愈成了无业游民。正在他为养家糊口而发愁时,老相识张建封送来聘书,他二话没说就答应了。韩愈满心热情地投入新工作,结果第二天就被浇了一盆冷水。工作章程繁多,越看越不对劲,等他看到自己的具体工作时间时彻底爆发了—每年九月到次年二月,每天一早就得上班

  • 历朝历代的彩礼都是怎样的呢?宋朝还需倒贴?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汉朝,王莽

    周代早就确立了一套完整的婚礼制度,其中规定彩礼只需用币五两,天子及诸侯的彩礼也十分简朴,不过比平民多了一块玉而已。但到了西汉,国力大增,早期象征性的彩礼更注重经济价值。上层人士的彩礼高得吓人,比如王莽娶个媳妇需“黄金两万斤”。皇室的做法无疑带动了百姓对高额彩礼的追求,百姓娶妻也需用一万钱。而像东方朔

  • 金国的铁浮屠那么的厉害 后金为什么不敢使用他们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金国,铁浮屠

    很多人都不了解金国铁浮屠的事情,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写在前面:“浮屠”是塔的意思,古语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铁浮屠”的意思就是铁塔一样的骑兵,是一种“人马俱装”的重骑兵。两宋时期,铁甲重骑兵仿佛是一种“时尚”在这个历史时期中,重型护具在各族之中非常流行。辽国有“铁林军”,西夏有“铁鹞

  • 清朝时的赌神刘学询,他的一生都有哪些传奇经历?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朝,刘学询

    “大清赌王”刘学询12岁时就在家中挂出“不扫一室”的条幅,“扫天下”的雄心壮志展露无遗。他还有个绰号叫“刘三国”,即“文可华国,富可敌国,妾可倾国”,一生叱咤风云,纵横白道、红道、黑道与官场、商场、战场,他的“投资”方式也相当另类。刘学询与张之洞、岑春煊、李鸿章等历届两广总督的关系都不错,其中关系最

  • 曹振镛是公认的庸才,为何却能久居高位呢?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清朝,曹振镛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写下这首著名诗篇时,正值道光中期,官场出现严重的人才荒,新人是绣花枕头,旧人是饭桶,像龚自珍这样有真才实学的人只能在主流官员群外徘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当时道光树立了一个模范官员—曹振镛。这是件值得玩味的事,无论是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