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三国演义》十大火攻经典战役:三国著名火攻战

《三国演义》十大火攻经典战役:三国著名火攻战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748 更新时间:2024/1/5 23:54:34

常言道,水火无情,军事家将之运用到作战中,常常会对战争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三国演义》中,火攻战例很多,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等,而诸葛亮更是将火运用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TOP1赤壁之战

曹操占领荆州后,准备率军东下,平定江南孙权。在诸葛亮、鲁肃的建议下,孙权决定抗击曹军,召回在外练兵的周瑜。周瑜先用计除掉了荆州水军首领蔡瑁等人,然后黄盖用苦肉计诈降,准备火烧曹军战船。由于北方将士不习惯水战,曹操接受庞统的计策,用铁索将战船连在一起,铺上木板,以便进攻。最后,曹操战船被大火烧着,散又散不开,火势顺风蹿上陆地营寨,再加上孙权、刘备各路兵马的截杀,曹操八十万大军损失大半,仓皇逃回许昌,天下三分的雏形由此形成。

TOP2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是曹操集团与袁绍集团之间的巅峰对决,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第一战。在关羽的帮助下,曹操斩杀袁绍两员大将——颜良、文丑,挫伤袁绍锐气。不过,袁绍兵马多,粮草充足,能够打持久战。曹操眼看就要断粮了,袁绍集团的谋士许攸前来投靠,献计夜袭乌巢。那乌巢是袁绍的屯粮之地,却被曹操一把火烧了,袁绍集团因而军心溃散,被曹操一举击破。

TOP3夷陵之战

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不听诸葛亮等人的劝谏,率领大军伐吴。开始的时候,蜀军锐不可当,相继攻占峡口、秭归等地,大败孙桓、朱然,斩杀潘璋、马忠。此时,吴国求和,刘备却不懂得见好就收,反而严辞拒绝。孙权没办法,只好任命陆逊为都督,抵挡刘备。陆逊坚守不战,相持半年,刘备移兵山林避暑。陆逊瞅准时机,火烧连营七百里,打得刘备落荒而逃,没脸再回成都,最后病死在白帝城中。

TOP4上方谷火烧司马懿

诸葛亮第六次出兵祁山,司马懿屯兵渭水,两军交战,互有输赢,但自从司马懿中计脱险后,魏军坚守营寨,不肯出战。诸葛亮派马岱伏兵葫芦谷,派高翔用木牛流马运粮,尽管让魏军劫去。半月下来,魏兵截获粮草无数,且得知蜀军屯粮之所在上方谷,且诸葛亮不在祁山大寨。于是,司马懿吩咐诸将领兵劫祁山大寨,自己带两个儿子到上方谷烧蜀军粮草。到了谷中,山上放火,引燃谷中柴草地雷,司马懿父子眼看命丧于此,天上却下起雨来,救了司马懿一命。此后,司马懿龟缩在渭北大寨,无论如何不肯出战,硬是把诸葛亮给熬死了。

TOP5火烧博望坡

在徐庶的指挥下,刘备曾夺得樊城,大败曹仁。曹操挖走徐庶后,以夏侯惇为都督,于禁、李典为副将,领兵10万杀奔新野。诸葛亮吩咐关羽埋伏于豫山,张飞埋伏于安林,赵云、刘备诈败诱敌深入。夏侯惇见赵云、刘备军容不整,未战几回合便走,催促大军加速前进。夜深风起,曹军到得博望坡,刘封关平放起火来,赵云、关羽、张飞三段厮杀,大败曹军,夏侯惇等人狼狈逃回许昌。火烧博望坡是诸葛亮出山第一计,树立了他在军中的威信。

TOP6火烧新野

诸葛亮在博望坡火烧夏侯惇10万大军后,曹操起兵50万想要一举扫平江南。南攻荆州,刘备驻守的新野首当其冲。此时,刘表已死,刘备却不忍心夺取荆州,只好带领百姓前往樊城暂避。诸葛亮吩咐赵云,在新野城内房屋上多藏硫磺焰硝等引火之物,等到傍晚曹操军队进入城中,借助风势放火。果然,曹仁傍晚引兵入城,被赵云纵火烧得仓皇而逃,又被关、张厮杀一通,损失惨重。火烧新野,直接给曹操来了个下马威。

TOP7火烧藤甲军

为了平定南方的叛乱,使南蛮王归降,诸葛亮费劲了心思,前后共擒拿了孟获七次。第七次时,孟获借兵乌戈国,搬来藤甲军,那藤甲军刀枪不入,十分棘手。诸葛亮吩咐魏延半月内连败十五次,诱敌进入盘蛇谷。那盘蛇谷内早已堆满柴草火药,周围埋伏兵马,等魏延出去后,伏兵扔下擂木炮石堵住谷口,射下火箭,点燃柴草,盘蛇谷立刻成了火海。可怜三万藤甲军,最后都成了烤肉。诸葛亮又派之前的降兵引诱孟获前来,将其擒住,孟获心服口服,从此归顺蜀国。

TOP8濮阳之战

曹操为报父仇,倾巢而出攻打徐州,吕布在背后捅了一刀,端了曹操的老窝。曹操闻讯赶忙回师,在濮阳城外却又被吕布连胜两场。曹操求胜心切,再次中了陈宫的奸计,被大火困在濮阳城内。典韦保护着他从北门杀到南门,出去时曹操却没跟上,还差点被吕布活捉了。后来,典韦又杀进城中,带他从东门突围,曹操又被大火烧了手臂,幸亏典韦和夏侯渊来救,他才得以逃脱。后来,刘璋手下的别驾张松在校场还拿这件事讥笑曹操。

TOP9徐盛大败曹丕

刘备死后,曹丕趁火打劫,发动五路大军攻蜀,没想到诸葛亮在家就挫败了他的计谋,更可恨的是吴国跟蜀国竟然再次结盟。曹丕暴脾气上来了,下令打造龙舟,要亲自带兵伐吴。当年周瑜手下的一个小将徐盛毛遂自荐,愿退魏兵。徐盛在长江沿岸插满大旗,又用青布裹着草人,吓唬曹丕。当时没有望远镜,隔着长江曹丕也看不清楚,就信以为真,下令退兵。曹丕被徐盛追杀到淮河,突然又冒出个丁奉,火烧芦苇,把龙舟也烧着了。最后,曹丕像他爹一样灰溜溜地回去了。

濮阳之战

TOP10灭吴之战

西晋灭吴是《三国演义》中的最后一战,临了也得让火再发挥一次作用。蜀国亡了,吴国的孙皓还是不消停,看谁不顺眼就杀谁。晋武帝司马炎一咬牙,下令王濬、杜预兵分两路伐吴。孙皓听信岑昏的计策,在长江埋下铁锥、横上铁索,妄图阻拦王濬的水师。王濬在木筏上安置大型火炬,撞断铁锥、烧断铁索,顺江而下,吴军望风而降,孙皓只好举白旗了,吴国就灭亡了。

标签: 古代战争

更多文章

  • 天津教案是谣言导致的大灾难:曾国藩与天津教案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天津教案,谣言,曾国藩,清朝

    导读:当年晚春,一则沸沸扬扬的传闻在天津附近不断扩散:天津地方已先后有几百名幼童失踪;这些幼童,大多被法国传教士收买的人贩子诱拐;每诱拐一名儿童,人贩子可得到五两银子,而法国传教士可以幼童的眼睛、心肝为原料,配制西洋药方……1870年7月2日,农历六月初四,在保定署衙,曾国藩留下了他生平第二份遗嘱。

  • 在《三国演义》中 谁的武艺堪称是天下第一?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国,

    在《三国演义》中,谁的武艺是第一,一直是个极有争议的话题,有的说是吕布、有的说是赵云、有的说是马超、有的说是关羽、也还有人说是许褚……,好多人在网上谈说了看法,本人同意一些,但也有不同的观点,现仅以《三国演义》书中的事例谈谈:谁是当时武艺最高的“天下第一武人”根据罗贯中先生在《三国演义》中的描述,能

  • “鬼子、阿三、棒子、毛子、猴子”称呼的来历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阿三,棒子,称呼,来历

    印度阿三的由来《辞海》对“巡捕”一词的注释是:“帝国主义在旧中国‘租界’内设置的警察,是压迫人民和维护其特权的重要工具。”但未对为什么把租界设置的警察叫作“巡捕”作出解释。在《中英南京条约》签定后,上海开埠,上海道为避免“华洋杂居”而引起华洋之间的冲突,与英国领事签订了《上海租地章程》,划出一块地皮

  • 不一般的二皇子:奇怪的中国皇位接班“老二定律”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曹丕,宋太宗,杨广,

    在中国历史上,有个奇怪的定律:凡是皇上次子,也就是老二继承皇位,绝对“不平庸”——不是非一般的明君,就是非一般的混蛋。关于非一般的明君,有千古一帝唐太宗、仁君宋太宗为例;至于非一般的混蛋,隋炀帝杨广等比比皆是。要么流芳百世,要么遗臭万年,那些“老二”们决不“平淡无奇”,这是为什么?我以为这是由封建王

  • 清朝立储方式的退化:雍正传位真相与圆明园密旨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立储,康熙,圆明园密旨,

    雍正帝生前曾写有两份关于嗣皇人选的谕旨。其中一份为雍正元年八月,雍正帝当众宣布立储后缄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后的谕旨。此外,又“另书密封一匣,常以随身”,以备不虞。后来,雍正帝病逝时住居圆明园,就首先启用了随身的这份密旨,即“圆明园密旨”,回紫禁城后再次宣读了乾清宫内缄藏的谕旨,所谓“复取出内收缄盒密记

  • 揭秘:清朝历史上义和团是怎样诞生运动崛起的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义和团,运动

    秘密结社是中国民间社会的一个重要组织形式,有着悠久历史传统,其功能是在政治高压社会网络中为孤立无援的个人提供咨询和帮助。据研究,晚清北方中国活跃的所谓义和拳只是中国民间秘密结社的一个分支,大多属于白莲教系统,其政治起因多是不满意于满洲“异族”统治,故而在清朝前期从事“反清复明”政治活动,基本上是以民

  • 上古贤君舜帝孝感天地:一场不得不做的政治作秀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舜帝,孝感天地,政治作秀,

    在我中华文明史中,有一个家喻户晓并影响后世几千年的民间传说,它就是“孝感动天”。这个故事,讲了我中华民族上古时代的一位帝王:舜。他能够成为帝王的一件至关重要的业绩,就是:孝行。据史料记载:舜二十岁时,他的孝行,已传闻各地。三十岁时,尧访求天下有才德可任用的人才,四方群臣,都推荐舜。于是尧帝先将两个女

  • 谜团最多的英雄:武圣关羽身上有多少未解之谜?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关羽,三国

    关羽——谜团最多的英雄:关公脸上,油彩多多;关羽身上,谜团不少。《三国志》中,没有关羽长辈和妻室的记载,其实他的父亲、爷爷及他的三个儿子,在《关氏家谱》中都有名号;《三国演义》中,关羽之死被写得很迷信、很宿命,其实他的死与刘备的战略失误有关。还有关公首级葬地问题,都是此篇解读内容。关羽的身世之谜关羽

  • 魏忠贤真是使明朝衰退的大奸臣?如何评价魏忠贤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魏忠贤,明朝大臣,奸臣

    魏忠贤真是使明朝衰退的大奸臣?他掌权时,明朝政府抵御辽东后金的入侵还是比较给力的,可以说一扫万历末年辽东战场的颓势,大有光复辽东之势。前期能够认识到辽东与京师唇齿相依的关系,否定龟缩山海关的决议,积极支持孙承宗的推进战略;后期任由袁崇焕督师辽东,不敢说他多器重袁崇焕,但从来往信件看,袁与魏的关系至少

  • 在战争中比二:一代霸主阖闾死于一场娱乐事件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阖闾,吴王,霸主,

    战争是一项严肃的事业,关系到很多人的生死和国家的存亡,但这么严肃的事情,竟然也有娱乐的一面,尤其是在比较远古的时候,比如春秋战国时期。很多故事现在看起来,怎么都有点跟笑话似的,不过人家当年,可都是很正经地去做的。比如吴越交战的时候,有一年吴王阖闾派兵攻打越国,越国国王,著名的勾践,采用了一个出奇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