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揭秘:三国历史上只因毁容而被杀害的大将是谁?

揭秘:三国历史上只因毁容而被杀害的大将是谁?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719 更新时间:2024/1/27 17:17:02

古代男子也重容貌好打扮,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个邹忌,《战国策》记载说他出门都要梳洗打扮一番。后世有一个潘安,因为长得美,女人见了就向他车上扔果子,于是就有了“掷果盈车”一词,此后人们形容一个男人长得好,就说是“貌比潘安”。像《三国志》这种正史典籍,也是多有介绍一个人相貌长得好的事例。从这个原因出发,古代就有人说,孙策不是被箭直接射死的,而是觉得毁了容,再没有脸面见人,因而更不可能“君临天下”,从而拒绝治疗而死的。还有那个张松,他出使曹操,本来是要把蜀地益州卖给曹操的,只因为长得丑,曹操看不上他,这才一气之下跑到刘备哪儿,把益州卖给了刘备。实际上,这种看上去像是小说家言论的事情,在古代还真的是能够发生的,官渡之战时,为袁绍守卫乌巢粮仓的大将淳于琼就很好地演绎了这样的故事。

建安五年(公元200)八月,曹操和袁绍在官渡(今河南中牟县一带)两军对垒,一时相持不下。相拒数月,战局对曹操越发不利,不仅仅是兵员少,伤兵多,更因为粮食一时难以为继。而袁绍的情况却要比曹操好很多,他虽然被曹操烧了数千辆运粮车,但到了十月,他又派大将淳于琼率领一万多人运来了粮食。淳于琼将粮食囤积在乌巢,此地在袁绍的大营以北,距离只有四十里远。正当曹操无计可施之时,袁绍的谋士许攸因为内部矛盾前来投奔曹操,并劝说曹操攻击淳于琼的乌巢粮仓。曹操手下很多人怀疑许攸有诈,但谋士荀攸、贾诩劝曹操坚决实行此计。曹操于是留下曹洪守卫大寨,自己亲率五千步骑兵连夜出击,天明时正好赶到乌巢。淳于琼见曹操兵少,就在营门外摆开阵列。曹操火速攻击,淳于琼退回到营寨内固守,曹操展开围攻。这时候,袁绍派来了骑兵支援淳于琼。曹操身边的人对曹操说:“敌人的骑兵越来越近了,请您下令分兵迎敌。”曹操大声说:“等到敌人的援兵到了背后再来报告。”由于曹操身先士卒,曹军将士个个奋勇,人人都在殊死战斗,淳于琼不能抵挡,营寨被攻破。

为了打击袁绍军的士气,曹操军队将杀死的淳于琼部士兵一千多人的鼻子都割下来,然后拿到袁绍大营前去展示。淳于琼虽然没有战死,但也被割掉了鼻子。曹军将领乐进将淳于琼擒获,押解着来到曹操大营。曹操问淳于琼:“为什么会是现在这个样子?”淳于琼说:“胜负都是由天决定的,还有什么好问的!”曹操想饶了淳于琼,不打算杀他,可是许攸却对曹操说:“明旦鉴于镜,此宜不忘人。”那意思是说,日后每天早晨淳于琼起来照镜子,看到自己毁了容,就不会忘记今天的耻辱。言外之意,他这样心存耻辱之人,不一定什么时候就会发作,这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于是,曹操杀了淳于琼。

许攸说的这番话有没有道理呢?应该说确有道理。古代有这样一种刑罚——劓(音:yi)刑,就是把人的鼻子割去。想想这种刑罚,既要不了人的性命,也影响不了人的搏杀能力,它的作用是什么?就是一种羞辱,是对人人格以及内心的惩罚。秦孝公时期,太子违反了商鞅所制定的新法,因为太子不能受刑,就惩罚他的老师,于是就给公子虔用了这种劓刑。后来秦孝公死了,以公子虔为首的这帮秦国王室贵族联合起来告发商鞅谋反,商鞅最终被车裂。商鞅被处死,商鞅所实行的新法却并没有废除,为什么?就是公子虔记住了这种耻辱,继承秦国王位的秦惠王知道新法给秦国带来的好处,所以,秦惠王就杀商鞅以满足公子虔等人的报复心里,存新法以使秦国继续图强。还有,战国时候,骑劫代替乐毅为伐齐主将,也对即墨城的齐国人实行过这种惩罚。本来,乐毅围即墨城不攻,是想收买齐国人心,让他们自己投降。因此,即墨城里的人进出不是很受限制。但是,以田单为首的即墨城里的人非常坚决,无论如何就是不降。骑劫来了,就改变了策略,变收买人心为打击意志。他把出城的人割掉鼻子,然后再放回去,结果反而引起了齐国人的愤慨,一直要求杀出城去报仇。因此说许攸的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是不是淳于琼这个人不值得曹操留用呢?

中平五年(公元188年)汉灵帝设置了西园八校尉,淳于琼担任右校尉。在这八人当中,还有两个赫赫有名的人,袁绍和曹操,当然这两人排名在淳于琼之前,不过,这也足以看出淳于琼的资历。后来,淳于琼追随袁绍,成了袁绍手下的一员大将。

在袁绍集团中,淳于琼是很有地位的。兴平二年(公元195),汉献帝逃离长安准备回到洛阳,在曹阳被董卓旧将李傕打败。这时候,沮授劝袁绍把皇帝接来,以便“挟天子以令诸侯”。淳于琼和郭图却表示反对,他们认为,现在应该是自己当皇帝而不是去迎接一个皇帝!如果把皇帝接来,有事就得上奏,等于是削弱了自己的权力,不服从就是违抗皇命,所以这不是一个好办法。袁绍同意两人的说法,结果没有迎接汉献帝,让曹操把皇帝接了去。袁绍自己是不是压根儿就不想接受这个汉献帝我们姑且不论,淳于琼能够参与这种大事的讨论,说明了他在袁绍集团中的重要地位。官渡之战前一年(公元199),袁绍准备进攻许都,遭到了沮授等人的反对。沮授认为,打这样的仗没有把握,一旦失败,局面将没法收拾。不如采取分兵袭扰的方式,消耗曹操的力量,三五年之后,曹操自己就会衰败。这和袁绍的意见不一致,郭图就进谗言,说沮授的权力太大了,简直是威震三军,如果再继续下去,会有什么方法控制他呢?袁绍于是将沮授的监军职权分为三个都督,让沮授、郭图和淳于琼各管一军。后来虽然没有来得及实行,但也能够说明淳于琼在袁绍集团中的地位。

淳于琼被俘虏的时候,官渡之战还没有结束,这时候如果淳于琼投降,这对于曹操是非常有利的。即便是官渡之战之后,袁绍只是失败,并不是灭亡,假如能够劝降淳于琼,这对于曹操彻底把袁绍集团消灭干净也是有好处的。三国时期是个特殊时代,武将投降一般不杀,像曹操阵营的大将张辽、徐晃以及庞德等人都是归降之人。就是在这一时期,袁绍部投降过来的张郃,曹操不但不杀,还马上予以重用,后来官至征西车骑将军。由此可见,曹操最初不杀淳于琼是一种真实想法。

淳于琼会投降吗?从淳于琼回答中可以看出,他并没有表现出仇恨和愤怒,如果好言抚慰,投降是有可能的。再有就是许攸,他和淳于琼原本都属于袁绍,是不是许攸为了增加自己对袁绍集团事务的发言权,从而让曹操杀了淳于琼?对于这个问题还是不做过多设想,以免让人说是过于解读,只是说,不管许攸是为了曹操还是为了自己,他建议杀掉淳于琼,说出来的那个理由必须是能够令曹操信服的。

由此看来,淳于琼被俘后被杀,与他先被毁容有很大关系。

标签: 三国大将

更多文章

  • 思想家韩非真的曾做过向秦王诬陷同僚的事吗?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韩非

    战国时期,七雄争霸,社会动荡不安,战争频繁,割据势力多且强大。正是因为在这种背景下,社会的思想非常的活跃,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出现了大量的人才。这些人才主要是通过游说各国君主,实施他们的政策,使得国家变得更加强大,同时他们自己也会受到君主的重视,成为国家重臣。结合《战国策》之秦策,下面主要叙述战国时

  • 细说历史:慈禧向全世界宣战加速清朝灭亡?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慈禧

    “冲动是魔鬼”这句话说得十分有水准,魔鬼附体的大清帝国独裁者在冲动下做出了空前绝后的旷世之举,居然向全世界宣战。这世界上任何的宣战书,矛头所针指的对象无外乎个人、集体、国家,都十分明确,而清帝国发布的《宣战诏书》中“彼等”二字,将除了自身以外所有外部世界统统列为敌人,说白了就是向全世界宣战。清人景善

  • 周思源新解《水浒传》:梁山108将半数不是好汉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水浒传,梁山108将

    梁山泊劫富不济贫!一百单八将起码有四五十人不是好汉!宋江受招安,不是丑化他……知名学者、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周思源近来新解《水浒传》,对许多定论做了颠覆性的重新诠释,在学界引起争议。梁山好汉劫富不济贫周思源近年因在央视讲解《红楼梦》而闻名。周思源说,他在研究《红楼梦》的同时必须熟悉四大名著的其他3部作品

  • 揭秘:乾隆为什么说崇祯继位时“国事已不可为”?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乾隆,崇祯

    北京历代帝王庙是明清两朝专门祭祀古代帝王的皇家庙宇,始建于明代嘉靖十年(1531年)。在该庙的景德崇圣殿内,供奉着188位古代帝王的牌位,上起三皇五帝,下至明末崇祯。乾隆与历代帝王庙有着不解之缘,他曾经六次亲祭帝王庙,并且重修殿宇,在庙内留下四座石碑。这些碑文记录了乾隆对入祀帝王的评价,同时也反映出

  • 古代和尚头上为什么有戒疤?戒疤数量有何意义?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和尚,戒疤

    导读:香疤在汉传佛教中也被称为戒疤,这是汉传佛教的一个“特产”,不过在1983年已经被中国佛教协会发文废止了。在《关于汉族佛教寺庙剃度传戒问题的决议》的文件中说:受戒时在受戒人头顶烧戒疤的做法“并非佛教原有的仪制,因有损身体健康,今后一律废止”。从此以后,新受戒的汉族僧人,头顶上再也不会有戒疤了。为

  • 揭秘:女皇武则天和太平公主母女的混乱私生活!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武则天,太平公主

    武则天,名武曌,为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14岁入宫时被唐太宗李世民册封为才人,赐号“武媚”,人称“武媚娘”。唐高宗时初为昭仪,后为皇后,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唐中宗、唐睿宗时临朝称制,改名为“曌”。武则天认为自己好像日、月一样崇高,凌挂于天空之上。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

  • 解密三国:如果庞统不死能力会不会超越诸葛亮?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庞统,诸葛亮

    卧龙与凤雏齐名,卧龙是诸葛亮,凤雏是庞统,他们都是汉末三国最顶尖的人才,而且还是亲戚、同学。诸葛亮有个二姐,嫁给了庞山民,庞山民的父亲是荆州本地知名人士庞德公,庞统是庞德公的侄子,这样算他们是同辈。庞统年轻的时候性格朴实迟钝,不太爱说话也不外向,但很有思想。18岁时庞德公介绍他去拜访自己的好朋友、寄

  • 二千年前西汉丞相长寿秘诀:喝人奶活过105岁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张苍,长寿,人奶

    喝人奶真的能长寿吗?二千年前有一个人这样做,他活了105岁。张苍,西汉丞相,封北平侯,阳武县(今河南原阳县)人。生于战国末年(前256),死于汉景帝五年(前152),活了105岁。。他为什么这样长寿?《史记》说他靠喝人奶。 张苍是荀子的学生,与李斯、韩非等人是师兄弟,那位写出了《过秦论》的大文学家贾

  • 揭秘东吴第二任皇帝孙亮为何被废?与嫔妃有关?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孙亮

    孙綝希望小孩子孙亮不要多嘴,老老实实听大人的话。14岁的孙亮是皇上,当然恼火,心想:你要搞清楚究竟谁是老大。但内外都被孙綝控制,不能明里灭了他,只能暗暗地积蓄力量,偷放冷箭。孙亮训练了自己的军队他先要找自己的同盟军。第一个就是孙权的大女儿孙鲁班。当年立孙亮为太子,孙鲁班就是坚定的支持者。现在情人孙峻

  • 《红楼梦》中“冬至日”的秘密 :暗示背景为嘉庆年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红楼梦,冬至,背景,

    冬至是中国24节气中最为重要的节气之一,这一天在北半球日照时间最短,自此在中国北方进入“数九”。俗话“冬大如年”,自古这日十分隆重。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云:【长至南郊大祀,次旦百官进表朝贺,为国大典。绅耆庶士,奔走往来,家置一簿,题名满幅。传自正统己巳之变,此礼顿废。然在京仕宦流寓极多,尚皆拜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