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唐朝不可思议的豪赌:唐太宗与390名死囚对弈!

唐朝不可思议的豪赌:唐太宗与390名死囚对弈!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820 更新时间:2024/1/14 16:03:13

约定归期 太宗准死囚回家探亲

贞观八年(公元634年)九月初四这一天,长安城宽达150米的朱雀大街老早就被四面八方赶来的民众拥堵得水泄不通,大家的目光不约而同地都集中到了大理寺司衙大门前,因为今天是一个谜底将要被揭开的日子,事情源起于9个月前唐太宗李世民同390名死刑犯定立的死亡之约,人们想知道,那些逃脱了牢笼的死囚们是否真的能够履行最初的约定,自投罗网,主动送死。

原来,贞观七年(公元633年)腊月太宗视察朝廷大狱,那里有390名被判处死刑的囚犯等待批准,执行死刑。

太宗历来不主张严刑酷法,而是务求宽简。他对死刑的审核极为慎重,因为死刑至重,事关人命,在死刑审核的程序上,规定要实行三复奏,皇帝报告三次,反复核实,务求不冤杀一个好人。后来,他觉得三复奏还不够,又规定了五复奏。

这些关在监狱里的死囚,都是经过了三复奏和五复奏程序,实际上都是情无可原,罪无可恕,死无可冤的人。即便如此,太宗还是本着人主义精神,对这些人进行终极抚慰,因为他觉得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死,其鸣也悲,既使是应死之人,其悲苦状也是令人同情的。

通过亲自问话,死刑犯们对自己的罪责没有异议,但却表达出了对再回家看望一次父母妻子的强烈渴望。太宗陷入了沉思之中,因为这事有些冒险,不过他很快就抬起头,宣布了一个令所有人大吃一惊的决定:你们可以不受任何约束地回家与亲人团聚,在亲情和关爱中度过人生中的最后一段时光,但必须遵守一个约定:来年九月初四准时自行返狱伏法!

死囚们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掐了掐自己的脸才知道这不是梦,情不自禁地大声欢呼起来。

户部尚书兼大理寺卿戴胄忍不住上前提醒道:“皇上,这些人都是杀人越货,罪大恶极之人,没有信用可言,到时不回,您可怎么交待呀!要三思而后行啊!”

太宗露出一贯的坚定神情,回答说“朕不负卿,卿亦不负朕。”

遵守约定 390名死囚无一爽约

话虽这么说,可是所有人都将信将疑。毫无疑问,这是一场豪赌,这可是死亡之约啊,回来就意味着死,反正左右是个死,逃得一时是一时,谁不想活着呢?可让大家想不到的是,这一天死囚们真的一个一个地回来了,一个,两个,三个……约定的时辰到了,数一下人数,389名,就差了一个。

狱吏们急忙找来花名册查看,只有家住京畿扶风的死囚徐福林迟迟未到!这下不仅官员们不满意了,连死囚们都愤怒起来,“徐福林的良心被狗吃了!若俺还有机会出去,非宰了这个狗杂种!”“对!杀了这个不讲信用的小人!扒了他的皮!”这些死囚们仿佛受了奇耻大辱,他们忧心如焚,不是因为担心即将到来的处决,而是为一个同伴的爽约而痛心疾首。

目光又都转向了太宗,这位年仅35岁的大帝镇定自若,他挥一下手,下令说“再等等!”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人们脸上的表情越来越凝重,这个人可能不会来赴约了,年轻的皇帝注定要为他的轻信付出代价。

这时,远远地传来了车轮转动的吱嘎声,一辆牛车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近了,更近了,从牛车的车蓬里探出一个人的头,清瘦,蜡黄,一脸病态,正是那个叫徐福林的死囚。原来,他在返回京城的路上病倒了,只好雇了一辆牛车赶路,结果比约定的时间晚了一个时辰赶到。

太宗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死囚们为他们的信用得到了最高的奖赏,全被赦免!没有人对此提出异议,因为惩罚从来不是目的。

这也许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奇迹吧,390名死囚信守承诺,从容赴死!

而让这一奇迹发生的,是因为社会的道德水准高尚,信任第一。

标签: 唐太宗贞观之治探亲

更多文章

  • 希特勒在二战中的哪四个致命错误改变了历史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希特勒,纳粹,敦刻尔克

    德国在二战无疑是爽了一把,几乎就将欧洲统一了,但最后依旧走向了失败的命运。其实德国拥有获得二战胜利的能力,只是最高指挥上出了四个严重错误,导致整个人类历史的转变1、在德军已经到达距离敦刻尔克20英里的阿运河时,希特勒却命令陆军不准前进,

  • 明朝历史上买一个“大学”上需要花多少的钱?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明朝,大学

    导读:有人认为大学体制是西方人创造,其实不然。中国古代即有高等学府,只是办学的理念和模式不同,而且不兴叫“大学”。商时的中国大学叫“太学”;周时叫“国学”,国学是周王办的,诸侯办的则叫“泮宫”;西晋时称“国子学”,北齐易名“国子寺”;隋则改称“国子监”,一直到清末都是这叫法。真正把大学叫“大学”的,

  • 解密:孔融为何得不到刘备和太史慈的信任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孔融,太史慈,刘备

    孔融作为汉末三国早期的曹魏名士。作为孔氏子孙受到当时各界的尊重。但无论是曹操,刘备,甚至是太史慈都在与他交往没多久后就选择放弃了这位名士。其中刘备,太史慈都是在北海被围,形势危急的时候来到的。但最后两人却纷纷离去。其中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我们细细看孔融对太史慈的态度,就可以明白太史慈为什么会选择离开。

  • 黄瓜以前叫胡瓜:奴隶出身的皇帝石勒避讳改名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黄瓜,石勒,后赵

    黄瓜是一种普通的蔬菜。你知道吗,黄瓜得名,与一位石姓人有关。这个人名叫石勒,他被称为“从奴隶到皇帝的第一人”。他生活在什么年代?又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石勒是中国历史上从奴隶到皇帝第一人《晋书》记载,石勒为羯族人,他本不姓石,幼时名匐勒,后得字世龙,起兵后,更姓为石,才开始叫做石勒。晋惠帝太安元年,并

  • 神奇的历史: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的儿子兼侄女婿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皇太极,努尔哈赤,隋炀帝

    【伪娘的黄金时代】魏晋时期,男人必须长得像美女才会被称赞,柔婉的女性美是美男标准。因此,魏晋老少爷们拼命向“伪娘”线路上走。贵族士子们,几乎人人镜子不离身,每天打粉、涂口红、喷香水,到了不化妆就不见人的地步。当时著名的伪娘有:玄学大师何晏、文学家曹植、潘安、书法家王羲之……【爱新觉罗皇太极】(159

  • 唐宪宗强制全民消费:家中存款不许超过5000贯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宪宗,唐朝

    唐宪宗是个有为皇帝,年轻时遍览群书,对于贞观、开元盛世时期的故事仰慕非常。继位之后,宪宗以先祖为榜样,呕心沥血干革命,虽然没有达到李世民、李隆基时代的辉煌,却也把唐朝发展的曲线拉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为了提振经济,公元817年,39岁的宪宗颁布了《禁私贮现钱敕》,用今天的话说,这就是一个强制消费令。消费

  • 揭秘:中国古代历史上那些女人玩男人的种种花招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古代,女人,男人,花招

    导读:著名的女皇帝、唐高宗李治的皇后武则天,就是这方面的女界精英,引领唐时时尚。武则天提倡在性权力上要“男女平等”。男人当皇帝可以拥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女人为什么不可以拥有多人男宠?于是薛怀义(冯小宝)、张易之、张昌宗、沈南谬等这类据说阳具超比例粗大、且精力过人的美男、猛男,先后上了这位中国惟一女皇

  • 项羽兵败自刎后的悲壮一幕:江东子弟争相殉主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项羽,刘邦,乌江

    西楚霸王项羽一世英勇,在战场上无往不利,却最终败在刘邦之下,自刎乌江,但这丝毫不影响世人对他的赞赏,而他所 带领的子弟兵也没有因主将的死而投降叛敌。当项羽自刎与乌江时,他的大部队伤心欲绝,但是与他们的主上共存亡的决心丝毫没有动摇;当刘邦拿项羽的人头来劝降的时候,他们依然不为所动。一支被强敌包围着的队

  • 楚怀王为何会中了张仪的陷阱?楚怀王不善听人言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楚怀王,张仪,秦国

    屈原投江让我们感叹忠臣的节气,这样的治国精英抱负难申,实在让人忧愁,而悲剧产生的根源不是精英的无能,而是屈原效命的楚怀王。统治国家与管理企业一样,身为管理者,楚怀王却没有管理者应有的素质,国家管理体系在他手上分崩离析,从而走上了亡国之路。下面我们就用一个小事例分析一下楚怀王缺乏哪些素质:如果综合判断

  • 揭秘:大清皇室的“试婚”制度与“试婚格格”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朝,试婚

    1886年8月29日,美国《纽约时报》刊载《清国皇室生活记趣》一文称,清朝被确定为皇储的太子,在正式选立太子妃前一年,宗人府要先为太子挑选一位比其长一岁的适宜宫女,前往太子的东宫侍寝,教太子学会怎么做丈夫。如果太子同意,皇帝与皇后也不反对,这位宫女便可立为太子妃。《纽约时报》的这则报道大抵不虚,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