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揭秘:禁烟英雄林则徐提议种植鸦片有何隐情?

揭秘:禁烟英雄林则徐提议种植鸦片有何隐情?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866 更新时间:2023/12/18 2:13:08

对付鸦片,一度是大清国高层政治站队的标准。

光禄寺卿许乃济显然是另类,他居然提出,既然吸毒无法禁绝,不如准许民众种植鸦片,以国产毒品对抗进口毒品。

在许乃济1838年提交给道光皇帝的报告中,抱怨说政府一刀切的禁令导致鸦片在“内地遂无人敢种,夷人益得居奇,而利薮全归外洋矣。”如果“内地之种日多,夷人之利日减,迨至无利可牟,外洋之来者自不禁而绝。”

大清官场来是用道德方式解决现实问题的——尽管一般都无法解决。许乃济的非典型言论,为自己带来了严厉的纪律处分,并在次年郁郁而终。吊诡的是,远在英国伦敦的卡尔·马克思却称赞他是“中国最有名的政治家之一”,并嘲讽禁烟派们、当然包括著名的林则徐。马克思认为:“如果中国政府使(鸦片)贸易合法化……这意味着英国国库遭到严重的损失……英国的鸦片贸易会缩小到寻常贸易的规模,并且很快就会成为亏本生意。”

谁也想不到的是,林则徐在经历过鸦片战争之后,却越来越接近许乃济的思想。1847年,时任陕西巡抚的林则徐在写给他的学生、江西抚州“署知府”海的信中,居然提出可以种植鸦片:“鄙意亦以内地栽种罂粟于事无妨。所恨者内地之嗜洋烟而不嗜土烟,若内地果有一种芙蓉(阿芙蓉,指鸦片),胜于洋贩,则孰不愿买贱而食?无如知此味者,无不舍近图远,不能使如绍兴之美醍,湖广之锭烟,内地自相流通,如人一身血脉贯注,何碍之有?”林则徐所担心的,只是消费者是否能接受国产货:“第恐此种食烟之人未必回心向内耳!”

林则徐所反对的,并非吸食鸦片,而是进口鸦片。作为地方官,承担着发展经济的现实压力,有关道义的清谈就只能是扯淡。鸦片战争后,地方政府默许之下的国产鸦片种植,开始迅速而悄然地推行。地方政府之所以喜爱鸦片,因为能征收超出粮食20倍的税收,“州县因之添设陋规,私收鸦片烟土税,亦数倍于常赋”(郭嵩焘)。农民之所以喜爱鸦片,因为“种植罂粟花,取浆熬烟,其利十倍于种稻”,“鸦片之利,数倍于农。小民无知,孰不弃农而趋利乎?”(《筹办夷务始末》道光十六年九月壬午)。“种罂粟一亩所出,视农田数倍,力又复减省”(郭嵩焘)。

在官心所向、民心所向之下,加上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进口鸦片被明确合法化,鸦片的种植区域,从云贵川等地,迅速扩展到全国。到1879年,全国鸦片的国产化程度竟达到80.12%(台北中央研究院良行:《清末对外贸易的关联效果》)。三年后(1882年),大清国的鸦片就完全实现了自给自足,成为第一个实现国产替代的行业,并且开始出口创汇。

值得注意的是,向中国出口鸦片的始作俑者英国,其本国也并不禁止鸦片,甚至还有专供婴儿的鸦片糖浆,以让孩子安静下来,直到1914年才要求凭医生的处方才能购买鸦片相关制品。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鸦片也是英国财政的支柱之一,一如大清国。

标签: 林则徐鸦片清朝

更多文章

  • 揭秘:中国史上自愿赴刑场伴君的京城第一名妓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刑场,京城,名妓

    导读:有一位北京名妓,将初见的感觉珍藏了,用一生的时间来守护。纵使恋人被推上断头台,她也心甘情愿奔赴刑场,只为了能伴君走一程。她就是明朝时的京城第一名妓高娃。吴震元《奇女子传》卷四记载,“高娃,京城歌舞妓,身姿轻巧,歌柔舞妙,一舞而缠头千金,名重天下。”高娃是否真有此人,并无史料可查证,或许是作者在

  • 揭秘:从哪个朝代开始中国人从此丧失了血性?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朝代,血性,中国人

    导读:美国作家海明威说过:一个人可以被消灭,但是不会被打败。对应海明威这句的,是中国一句古话:“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以夺志”。这一中一外的两句话,都想说明一个道理:一个民族真正的失败,不是军事上的失败,而是精神上的消亡。此言可基本概况两宋亡因,以及“宋版华夏文明”出现了什么问题。人言:两宋亡于女真

  • 古代吃货:福康安吃尿煮白片肉后盛赞最有味道!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古代,吃货,福康安

    导读:厨子一听,十分着急,因为大锅里那口猪刚刚半熟,只怕时间来不及了。关键时候,经验起了作用。厨子看看周围没有官员和差人,自己爬到灶台上,拉开裤子就朝肉锅里撒尿。别人问他为什么,他说:“忘了带皮硝,只好用尿替代,可以让肉烂得快一点。”荀勖一口饭能辨烧饭木头“吃货”,不是什么贬义词,相反,够得上“吃货

  • 司马迁后裔为什么不姓司马?司马迁后裔改姓之谜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司马迁,后裔

    司马迁(公元前145或前135-前87?),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史圣”。他最大的贡献是创作了中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全书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和列传,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它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

  • 《金瓶梅》中潘金莲为何背着西门庆与琴童偷情?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金瓶梅,潘金莲,西门庆,偷情

    导读:当潘金莲派的人将信送到西门庆手中的时候,却被西门庆骂了回去。这让潘金莲怎不伤心?怎不生恨?因此,潘金莲就有了从别处寻找慰藉的心思。几天来,天一擦黑,潘金莲就将房里的两个丫头打发睡了,自己借口花园中游玩,把小厮琴童唤至房中,与他酒吃,等小厮喝得醉了,就栓了房门,与之尽情合捣,第二日天不亮就打发他

  • 永乐大帝朱棣是如何通过郑和下西洋来赚钱的?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棣,郑和,下西洋,赚钱

    导读:据《明会典》所述,胡椒在洪武年间的国内市值高达0.2两/斤,差价20倍于产地。这就意味着郑和船队购回的货物,拥有很大的利润空间。过去对郑和下西洋的主流定性大多停留在 “入不敷出的政治宣传”上。换言之如果下西洋仅是一场赔钱的政治运动,那么朱棣远超其他君主的花销无疑解释不通,但若真的解决了朱棣财源

  • 唐朝不可思议的豪赌:唐太宗与390名死囚对弈!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太宗,贞观之治,探亲

    约定归期 太宗准死囚回家探亲贞观八年(公元634年)九月初四这一天,长安城宽达150米的朱雀大街老早就被四面八方赶来的民众拥堵得水泄不通,大家的目光不约而同地都集中到了大理寺司衙大门前,因为今天是一个谜底将要被揭开的日子,事情源起于9个月前唐太宗李世民同390名死刑犯定立的死亡之约,人们想知道,那些

  • 希特勒在二战中的哪四个致命错误改变了历史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希特勒,纳粹,敦刻尔克

    德国在二战无疑是爽了一把,几乎就将欧洲统一了,但最后依旧走向了失败的命运。其实德国拥有获得二战胜利的能力,只是最高指挥上出了四个严重错误,导致整个人类历史的转变1、在德军已经到达距离敦刻尔克20英里的阿运河时,希特勒却命令陆军不准前进,

  • 明朝历史上买一个“大学”上需要花多少的钱?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明朝,大学

    导读:有人认为大学体制是西方人创造,其实不然。中国古代即有高等学府,只是办学的理念和模式不同,而且不兴叫“大学”。商时的中国大学叫“太学”;周时叫“国学”,国学是周王办的,诸侯办的则叫“泮宫”;西晋时称“国子学”,北齐易名“国子寺”;隋则改称“国子监”,一直到清末都是这叫法。真正把大学叫“大学”的,

  • 解密:孔融为何得不到刘备和太史慈的信任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孔融,太史慈,刘备

    孔融作为汉末三国早期的曹魏名士。作为孔氏子孙受到当时各界的尊重。但无论是曹操,刘备,甚至是太史慈都在与他交往没多久后就选择放弃了这位名士。其中刘备,太史慈都是在北海被围,形势危急的时候来到的。但最后两人却纷纷离去。其中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我们细细看孔融对太史慈的态度,就可以明白太史慈为什么会选择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