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揭秘:中国史上自愿赴刑场伴君的京城第一名妓

揭秘:中国史上自愿赴刑场伴君的京城第一名妓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240 更新时间:2023/12/18 2:13:11

导读:有一位北京名妓,将初见的感觉珍藏了,用一生的时间来守护。纵使恋人被推上断头台,她也心甘情愿奔赴刑场,只为了能伴君走一程。她就是明朝时的京城第一名妓高娃。吴震元《奇女子传》卷四记载,“高娃,京城歌舞妓,身姿轻巧,歌柔舞妙,一舞而缠头千金,名重天下。”高娃是否真有此人,并无史料可查证,或许是作者在尊重主人公吧。但俊确是威名显赫,他是明朝軍事將領,昌平侯。楊洪之子。杨俊是初入北京时,与高娃相识的,当时杨俊已有家眷,可他竟然对高娃心动了,不是不想去爱,只是身不由己。

高娃作为妓女出身,深知自己的地位配不上杨俊,可也为情所动。杨俊潇洒倜傥,章写得很秀丽。高娃在妓院里面属头牌,那些富家子弟对她垂涎三尺的有很多,但是高娃从来就没在意过。杨俊的出现,使她麻木的身心苏醒了,绽放出了青春的光彩。在一起呆的时间越久,高娃就越对杨俊产生依恋感,这种不可言明的情感,包含了太多的东西。真诚的相拥使他们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彼此的身份,忘记了感情之外的任东西。

高娃把自己的所有情感都倾注在杨俊身上。当杨俊被派往镇守边关时,二人难分难舍。怎奈军令如山,杨俊不得不亲自带兵远征边疆。高娃呢,为了杨俊守身如玉,闭门谢客过起了小民生活,一门心思等待杨俊归来。时间久了,钱财用完了,杨俊音讯全无,高娃无奈操起了歌舞的旧业,但不再卖身与人,决意以洁净待杨郎。只是想不到,一个晴天霹雳,高娃的梦醒了,杨俊被下令处死的消息,震惊的她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可这毕竟是事实。

原来,在正统十四年,瓦剌族首领也先侵犯大同,英宗亲征,被也先打败,俘英宗于土木堡。杨俊与山西都督范广提兵来救,可惜迟了。‘夺门之变’后,英宗复帝位,杀了拥立代宗的于谦等重臣,问杨俊、范广的“救驾不力”之罪,下令处死。杨俊被绑赴市曹时,傲然不屈,大呼道:“当年陷帝为俘的人何在?我提兵救驾,反成死罪,天理何在?”他明是是受屈而死,但朝中新贵不来救,亲戚朋友也没有一个敢上前说话。杨俊的儿子也被免去职务,发配边疆了,妻子和家人离去。这样的凄凉场景,很多人都选择了避而远之,杨俊似乎也绝望了,喊冤无人理,更别想别人来替他伸冤了,因此在刑场上才发出了“天理何在?”的呐喊!

可就在正要开斩之时,忽见高娃身着孝服只身闯进法场。杨俊一看很是吃惊,不明白高娃的用意。或许这么多年,杨俊早已忘记了曾经是露水夫妻的高娃,否则驻守边疆数年为何不回来看看高娃呢,即使公务在身不方便回来,给高娃报个平安也好啊。可怜的高娃傻傻地等着,竟然等来杨俊被判死刑的消息。可是她认了,认准了杨俊就是她的爱,既然没机会和恋人相拥,为何不陪杨俊走一程,纵使地狱也要与君同眠!高娃很坦然地告诉杨俊,我是来陪你赴死的。杨俊好一顿感动,此时才明白真正爱自己的女人,竟然是一位被自己遗忘多年的歌舞伎,能够以生命相随,还有什么好说的,人世间再大的情感,还有高于生命的爱情吗?

杨俊极力劝高娃离开,免得受牵连,却见她却大声喊冤道:“屈杀忠良也!”顿时刑场骚动了起来,执行官大有剑拔弩张之势,民众人都感于高娃的忠情,都为她捏了一把汗,也希望她快点离开刑场。只是没想到高娃心意已决,仍然不顾杨俊的劝阻,并告诉杨俊,我与你有缘,公先去了我随后来!让我们来看看《奇女子传》中所记载的凄惨壮烈的场面吧,“杨俊被郐子手一刀砍下头来。高娃大哭,伏身用嘴舔干杨俊颈上鲜血,用针缝合在尸体上。她回头吩咐杨家人,好好安葬我们!拔刀自刎倒在杨俊的身尸之上。”

标签: 历史刑场京城名妓

更多文章

  • 揭秘:从哪个朝代开始中国人从此丧失了血性?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朝代,血性,中国人

    导读:美国作家海明威说过:一个人可以被消灭,但是不会被打败。对应海明威这句的,是中国一句古话:“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以夺志”。这一中一外的两句话,都想说明一个道理:一个民族真正的失败,不是军事上的失败,而是精神上的消亡。此言可基本概况两宋亡因,以及“宋版华夏文明”出现了什么问题。人言:两宋亡于女真

  • 古代吃货:福康安吃尿煮白片肉后盛赞最有味道!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古代,吃货,福康安

    导读:厨子一听,十分着急,因为大锅里那口猪刚刚半熟,只怕时间来不及了。关键时候,经验起了作用。厨子看看周围没有官员和差人,自己爬到灶台上,拉开裤子就朝肉锅里撒尿。别人问他为什么,他说:“忘了带皮硝,只好用尿替代,可以让肉烂得快一点。”荀勖一口饭能辨烧饭木头“吃货”,不是什么贬义词,相反,够得上“吃货

  • 司马迁后裔为什么不姓司马?司马迁后裔改姓之谜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司马迁,后裔

    司马迁(公元前145或前135-前87?),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史圣”。他最大的贡献是创作了中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全书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和列传,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它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

  • 《金瓶梅》中潘金莲为何背着西门庆与琴童偷情?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金瓶梅,潘金莲,西门庆,偷情

    导读:当潘金莲派的人将信送到西门庆手中的时候,却被西门庆骂了回去。这让潘金莲怎不伤心?怎不生恨?因此,潘金莲就有了从别处寻找慰藉的心思。几天来,天一擦黑,潘金莲就将房里的两个丫头打发睡了,自己借口花园中游玩,把小厮琴童唤至房中,与他酒吃,等小厮喝得醉了,就栓了房门,与之尽情合捣,第二日天不亮就打发他

  • 永乐大帝朱棣是如何通过郑和下西洋来赚钱的?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棣,郑和,下西洋,赚钱

    导读:据《明会典》所述,胡椒在洪武年间的国内市值高达0.2两/斤,差价20倍于产地。这就意味着郑和船队购回的货物,拥有很大的利润空间。过去对郑和下西洋的主流定性大多停留在 “入不敷出的政治宣传”上。换言之如果下西洋仅是一场赔钱的政治运动,那么朱棣远超其他君主的花销无疑解释不通,但若真的解决了朱棣财源

  • 唐朝不可思议的豪赌:唐太宗与390名死囚对弈!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太宗,贞观之治,探亲

    约定归期 太宗准死囚回家探亲贞观八年(公元634年)九月初四这一天,长安城宽达150米的朱雀大街老早就被四面八方赶来的民众拥堵得水泄不通,大家的目光不约而同地都集中到了大理寺司衙大门前,因为今天是一个谜底将要被揭开的日子,事情源起于9个月前唐太宗李世民同390名死刑犯定立的死亡之约,人们想知道,那些

  • 希特勒在二战中的哪四个致命错误改变了历史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希特勒,纳粹,敦刻尔克

    德国在二战无疑是爽了一把,几乎就将欧洲统一了,但最后依旧走向了失败的命运。其实德国拥有获得二战胜利的能力,只是最高指挥上出了四个严重错误,导致整个人类历史的转变1、在德军已经到达距离敦刻尔克20英里的阿运河时,希特勒却命令陆军不准前进,

  • 明朝历史上买一个“大学”上需要花多少的钱?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明朝,大学

    导读:有人认为大学体制是西方人创造,其实不然。中国古代即有高等学府,只是办学的理念和模式不同,而且不兴叫“大学”。商时的中国大学叫“太学”;周时叫“国学”,国学是周王办的,诸侯办的则叫“泮宫”;西晋时称“国子学”,北齐易名“国子寺”;隋则改称“国子监”,一直到清末都是这叫法。真正把大学叫“大学”的,

  • 解密:孔融为何得不到刘备和太史慈的信任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孔融,太史慈,刘备

    孔融作为汉末三国早期的曹魏名士。作为孔氏子孙受到当时各界的尊重。但无论是曹操,刘备,甚至是太史慈都在与他交往没多久后就选择放弃了这位名士。其中刘备,太史慈都是在北海被围,形势危急的时候来到的。但最后两人却纷纷离去。其中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我们细细看孔融对太史慈的态度,就可以明白太史慈为什么会选择离开。

  • 黄瓜以前叫胡瓜:奴隶出身的皇帝石勒避讳改名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黄瓜,石勒,后赵

    黄瓜是一种普通的蔬菜。你知道吗,黄瓜得名,与一位石姓人有关。这个人名叫石勒,他被称为“从奴隶到皇帝的第一人”。他生活在什么年代?又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石勒是中国历史上从奴隶到皇帝第一人《晋书》记载,石勒为羯族人,他本不姓石,幼时名匐勒,后得字世龙,起兵后,更姓为石,才开始叫做石勒。晋惠帝太安元年,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