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为防止考试作弊,古人都想出了哪些高招?

为防止考试作弊,古人都想出了哪些高招?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423 更新时间:2024/1/3 19:07:05

2017年高考已来临,众所周知,现在的高考试卷上面都有一条密封线,考生的信息填写在密封线之上,交卷后,由监考人员进行密封。其实此法起源于武则天,在北宋形成制度。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

古代科举考试

唐代的科举试卷刚开始不仅不实行密封,反而在阅卷时,还要参考由推荐人递上来的“行卷”,以检验考生的综合素质。“行卷”是指考生们把平时写得最得意的诗赋文章写成卷轴,请求朝廷权贵或者社会名流向主考官推荐。白居易当年“高考”就得益于“行卷”,当主考官看到他平时写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诗句时,大加赞赏。“行卷”避免了“一考定终身”的弊病,但是也为作弊开了方便之门。

武则天当政时期,因吏部选举多有不实,因此下令使用“弥封”法,即用纸糊上考生姓名,暗考以定等第。此法遏制了作弊行为,但是并没有形成制度坚持下来。

北宋初年,沿袭了唐代的科举风气,达官贵人可向主考官推荐人才。考生被录取后,还要谢恩,称主考官为“师门”“恩门”,而自称“门生”。为了防止权贵干扰科举考试、师生结党,赵匡胤规定不准拜师门。据《宋史·选举志》记载,宋太宗淳化年间,采用监丞陈靖的建议,推行“糊名考校”法,糊住姓名、乡贯,决定所录取的试卷后,才拆开弥封,避免了考官阅卷时徇私舞弊。

实行弥封制不久,朝廷又发现一些考生在试卷上暗作记号,有时考官还可以辨认字体。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朝廷专设誊录院,派书吏将试卷抄成副本,考官评卷时只看副本。

因为试卷弥封和誊抄制度,还产生了一次误会,致使苏轼与状元擦肩而过。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苏轼到东京汴梁应试,当时的主考官是文坛领袖欧阳修,小试官是诗坛宿将梅臣。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以清新洒脱的文风获得欧阳修的赏识。欧阳修本来想评其为第一,但又一想,世上能写出这样文章的人非自己的弟子曾巩莫属,选自己的学生当第一,难免会引起风言风语,于是忍痛割爱,将此文评为第二。没想到此文正是苏轼所作。

根据《宋会要》记载,为防止利用亲戚关系舞弊,宋真宗曾下诏“别头试”,即让与考官有亲戚关系的考生换一个考区参加考试以避嫌。考官在此期间,住在贡院,等考试结束后再回家,以杜绝托关系、递条子、走后门。

标签: 科举制度试卷考官主考官密封考生考试

更多文章

  • 王敦到底想不想改朝换代?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周家,一个,如果,这个,司马,没有,周氏,自己

    王敦至今都留下了一个谜,那就是:他到底想不想改朝换代?在权臣和皇帝之间,他似乎摇摆不定。皇座曾经触手可及,然而他掉头离去。可惜转眼一生,转身一世。等他再次回首,才发现荆棘密布,云遮断归途,建康已是咫尺天涯。他只有站在长江边仰天悲歌,奔腾不息的江水卷走了他的万丈雄心,却没能冲洗得了对他的万世骂名。王敦

  • 史上最牛特权考生,不用考试直接当状元!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他们,因为,一个,爷爷,特权,秀才,为什么,状元

    现在的人一提起“特权”这两个字,无不深恶痛绝:“为什么我没有特权?为什么?为什么?”其激烈程度直追屈原的天问。说起特权,在整个科举史上,恐怕没有人比翁曾源更有发言权了。要想知道翁曾源为什么有特权,得先了解一下他的家庭背景。首先,他的爷爷叫翁心存,一品大员;然后他的爸爸叫翁同书,封疆大吏;再然后,他的

  • 慈禧年轻时凭什么本事独得咸丰皇帝恩宠?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咸丰,可以,一个,皇帝,自己,安德,慈禧,就要

    慈禧的一生,从出生而老迈直至七十三岁病逝,总是笼罩在诸多朦胧而神秘的色彩与谜团之中,正如垂帘听政时那躲在布帘背后 若隐若现的身影,大有呼之欲出之势,却又难窥其人,难睹其面。慈禧太后作为晚清最有权势的女人,人们记住了她祸国殃民,更记住了她死后陵墓惨遭盗掘尸体被扔在地宫一角。但是,慈禧太后是怎么获得咸丰

  • 乾隆为何选择十五子永琰当继承人?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一个,没有,清朝,皇后,乾隆,贵妃,十五,之后

    乾隆自称“十全老人”,认为自己文武兼备、福寿双全。然而他却有一件终生憾事。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乾隆三年(1738年)十月,年仅九岁的皇二子永琏得了寒症夭亡。随后,乾隆取出了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之后的,上面写着永琏名字的立嗣密旨。乾隆七年,乾隆把自己的陵寝定在东陵,并在附近为永琏

  • 太监寇连才冒死劝谏慈禧却被处死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太监,自己,慈禧,中国,历史,因为,小孩子,一个

    在中国历史上,太监多因奸诈弄权而被人们唾骂。但是,太监中也有敢于直言、忧国忧民的有志之士。清朝寇连才就是这样一位太监。读中国历史故事,了解更多历史真相——寇连才出生于直隶昌平一个普通家庭。因为贫穷,寇连才15岁便进宫做了太监,从做梳头房太监开始,后又相继做会计房太监、奏事房太监,逐渐成为慈禧身边为数

  • 古时候官场上的年终奖怎么发?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一般,年终奖,地方,皇帝,口袋,官员,公文,时期

    年终奖在我国很早就有。在东汉时期,一到腊月,皇帝就开始给文武百官发年终奖。《汉官仪》中记载“腊赐”一项为:大将军、三公各钱20万、牛肉200斤、粳米200斛,特进、侯15万,卿10万,校尉5万,尚书3万,侍中、将、大夫各2万,千石、六百石各7千,虎贲郎、羽林郎3千。据说当时三公和大将军的月薪只有17

  • 明朝开国功臣因为没吃完饭菜而自杀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皇帝,儿子,历史,自己,武将,朱元璋,两个,非常

    开国皇帝杀害功臣,这种事情历史上一直有。原因无外乎就是害怕功高盖主,因为皇帝的位置可就这么一个,在打天下的时候,全都是好兄弟,一旦成功,坐上皇帝那个人在看他昔日的好哥们,心里可就不是滋味了。史书记载的最多的就是朱元璋了,虽然说他非常的有能力,也将天下治理的非常好不过嗜杀也是事实。读中国历史名人故事,

  • 包拯的五个保镖都是什么来头?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王朝,非常,团队,保镖,公孙,推荐,朋友,身边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大家都知道,包拯是宋朝有名的忠臣,是正义的化身,他不畏权贵,凡事讲法,以法律为准绳,哪怕你是王爷犯了罪,按律当斩的,他也会毫不犹豫抬出铡刀,一刀铡下去。包拯还有五大护法,或者说五大保镖,估计80后和90后的朋友,对他们的印象会更深刻。他们一出场,威风凛凛,扛起铡刀,铡

  • 李自成为什么热锅开水“炖福王”?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崇祯,福禄,李自成,历史,胖子,事儿,洛阳,梅花鹿

    话说崇祯十四年,也就是1641年的正月20日在当时的河南洛阳福王府邸里有过这么一档子事儿。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有一天,在福王朱常洵府的院子里,架了一口海锅,名曰“千人锅”,意思是这锅里的饭该是够一千人吃的。锅底下是柴火煤炭烧的劈啪作响是,火苗老高。一锅的水里放着葱、姜、蒜、桂皮、花椒

  • 汉朝女子不仅婚姻自由而且敢爱敢恨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太后,汉朝,还是,女子,幸福,无论,皇后,女性

    《汉武大帝》中淮南王刘安之女刘陵(陶虹扮演)出现在太慰田蚡(张世扮演)的府上,她化的妆是白面中唇,似春天最明丽的桃花。都说唐朝女子最幸福,其实有点误解。除了几个身在政治漩涡中的公主后妃,留名千古的唐朝女子并不多,那几个标明女诗人的徐惠、上官婉儿、薛涛、李冶无论文名还是影响力都远不如前世后代的女子,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