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中国古代的“双十一”:古人也有“剁手”疯狂时

中国古代的“双十一”:古人也有“剁手”疯狂时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614 更新时间:2023/12/17 16:45:51

每年的双十一过去后,小区内快递小哥忙碌的身影是随处可见,自取快递箱前也难得地有了排队的现象,正是:年年此日此样景,今年此景更不同,剁手一族更壮大,家家享乐淘宝中。

今年的双十一淘宝可谓是赚了个盆丰钵满,开场三分钟天猫交易额就突破百亿,九小时内破千亿。这也充分反映了国人消费能力的提高,在全国一片买买买的热潮中,剁手党们又过了一个欢乐的节日。

要说这剁手党的形成可不是始自现代,古代早已有之,不知道是古人有先见之明还是神灵的示,这“买”字在小篆中的字形就从网从贝,当然,古意的网倒并不是指现代的网络,指的是收进,贝当然指的是财货,合起来就表示把财货购进来。而在形象的展现剁手党的实物中,南京六朝博物馆中的那尊剁手俑无疑是最好的代表作,其实他原来是有木手的,因年代久远而损坏了,但这丝毫不影响购物狂们对其如同图腾般的敬仰。

中国古代也有类似这双十一的促销节日,但它并非是专门的购物节,而是利用原有的节日加以利用,合二为一。如“重日节”时间是元旦;二月二春耕节;三月三上已节;四月四夏凤节;五月五端午节;七月七七夕节;九月九重阳节等等。这种用各种方式来集中促销商品的日子叫“集期”,在这日子中去购物就叫“赶集”,这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了,说穿了就是利用节日来卖东西,这是常态,也是古人常用的方法,所有的节日都被他们利用,这个就被称为“节令生意”,一点也不逊于这双十一哈。

我原来下乡的地方所实行的是“赶场”风俗,时间是逢五逢十,每到这个日子,各队的知青便会背个那个时候很时兴的军挎,下来买点生活用品,也是大家一起相聚的日子。这其实也是古代商品交易模式遗俗,及至后来进厂,厂里的效益明显高于城市的一般水平,每到周末,那市价便会在悄然中稍稍上涨一些,因为这沟里的剁手党会蝗虫般地来城中集中购物,市民这时是不会来同我们一起抢购消费的。

徐霞客曾经在游记中写道自己逛市集的经历 “俱结棚为市,环错纷纭,千骑交集,男女杂沓,交臂不辨,十三省物无不至。”乾隆年间大理举人师范也有诗:“乌绫帕子凤头鞋,结队相携赶月街。观音石畔烧香去,元祖碑前买货来”。这些市集一般都是约定俗成的,也有政府指定的,主要是在边境地区同民族之间的交易,最早可追溯到张骞出使西域,商贸市集,向来是古代边境外交的重要议题,其中较为著名的是茶马互市和回鹘榷场,能不能买到双方所需的物资,如布匹,茶盐,马、铁等等,都是关乎国家命运的大事了。

东西还是那些东西,平常也摆在那儿的,何以会形成一个节日,大家都来消费呢?无非是打折闹的,有些是比平常要便宜些,但大部分商家还是节前先提价,然后打折,商家是没有任何损失的,更不会做亏本的买卖,这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把戏。古代“商业之父”范蠡深谙此道,提出了“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他主张:货贵时要加强推销,赶紧出手。《史记·货殖列传》记载,秦汉商人早已意识到“贪贾三之,廉贾五之”,大概意思是,贪图厚利的只能赚30%,而薄利多销可以赚50%。“双十一”商品优惠、打折信息满天飞,正是在充分利用消费者“爱便宜”的心理“大甩货”,活学活用了古人“贪三廉五”的经营之道。可是,对消费者来说,买到的东西看似便宜,可到手后往往又后悔得要“剁手”!

归根结底这疯狂的消费潮,还是以物质的丰富和超强的购买力为基础的,这两者相互相成,缺一不可,古人今人莫不如是。只是有时真不知道是为了过节而购物,还是为了购物而过节了。杨白劳再穷也不忘在节前给喜儿买根红头绳,更何况那些多收了三五斗的平民百姓了,理解理解。

中国第一名画《清明上河图》便是反映宋时汴京城中热闹非凡的节日市集情景。所以,如今的双十一同古人相比,只不过是这种遗俗变化来的“网上赶集”而已。只能算是孙子辈了。

标签: 古代中国古人

更多文章

  • 曹魏后宫佳丽,竟暗讽曹操老婆卞皇后是“破鞋”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老婆,后宫佳,卞皇后,曹操,曹魏

    女人大抵都是醋坛子做的。床榻之间,方才情意绵绵,倘若一言不欢,骤然变脸也是常事。偏偏男人大多视觉动物,但凡有些本钱的,外头拈花惹草也是寻常事。男人若喝高了酒,要发酒疯的,女人吃多了醋,自然也要发醋颠的。只是古时女子,大多依着男人度日,诸如汉初吕后这般,生生把情敌大卸八块的,恐怕不多,更多的只是在房前

  • 揭秘沙僧加入西天取经团队鲜为人知的动机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沙僧,揭秘

    在玉帝的引导性关怀下,沙僧完成了从神到妖的“完美”蜕变。接下来,沙僧同志要做的,即是混入取经团队,实现自己的职业进阶。且看原著第八回。观音姐姐领了如来法旨,到东土大唐寻取经人,顺便,招安几只妖精。行至流沙河,“泼剌一声响喨,水波里跳出一个妖魔来,手执一根宝杖,走上

  • 说说西游记中妖精无数为何唯独没有猫妖?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西游记,妖精

    ​但凡万物有灵性者,皆可成精。譬如名著《西游记》中,男一号孙悟空便是一块天生灵石,“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妖猴横空出世。与他相交的妖精,最为有名的,即是花果山七大圣了。又分别为平天大圣牛魔王、复海大圣蛟魔

  • 说说中国古代那些奇葩的“公主病”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说说,公主,古代

    ​现在有个流行词很有意思,叫做“公主病”。大抵指的是那些自少家境或容貌颇好,备受呵护、伺候,心态依赖成病态的女孩,行为骄纵有如公主,蛮横无理缺乏责任感,持续或者间歇性发病,面对父母、老公以及男朋友时病症尤为明显。当然,“公主病”这词也绝非现代人的空穴来

  • 大同婆姨:中国古代地方色情业的魁首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地方,中国,古代,大同婆姨

    边城有佳人,颜玉技亦殊娼妓制度是新中国建立前一直存在的现象,它是被政府认可的一个正当行业,历史上怕只有太平天国时将其进行过严厉地封杀,一直到近代都随着中国文明史相伴相生,甚至有着浓墨重彩的所谓“青楼文化”,其中很多人的艳名至今被人津津乐道,如那秦淮八艳的柳如是和陈圆圆。历史上

  • 揭秘西游记中都有哪些还魂术?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揭秘,西游记

    《西游记》原著三十九回,取经人医活了落水三年的乌鸡国国王,既在“取经小本本”上成功刷了一难,又集了一个功德。国王也忸怩了一番,要将江山让予取经人,但唐僧师徒死活不受,国王苦让不过,只得上了宝殿,南面称孤,大赦天下,又开东阁,筵宴唐僧,更召来丹青画师,写下唐师徒四位喜容,供养在

  • 唐代大明宫麟德殿发生的疑似“UFO事件”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代,事件,UFO

    在我国历史记载中,有好几次疑似UFO到访事件,其中一次很令人咂舌:一台被称为“仙槎”的UFO竟然被停放在唐大明宫麟德殿内长达一月之久,更稀奇的是,宰相李德裕好奇心重,居然还用从仙槎上敲下来的金属碎屑,做了个会动能飞的小人儿。麟德殿是大明宫国宴厅,也是宫中最主要宫殿之一,建于唐

  • 揭秘西游记中的女儿国历史上真的有确切记载吗?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西游记,女儿国,历史,揭秘

    ​【一】唐僧一行自大唐出发,先后历经十四载,一路艰险荆棘,游历十余个国家。其间有个,却特别不同,不用说,它便是《西游记》五十四回出现的西梁女国了。先来看看原著描述,“金鱼玉佩多官拥,宝髻云鬟众女排。鸳鸯掌扇遮銮驾,翡翠珠帘影凤钗。”此番此景,不禁有诗赞曰,“那西梁

  • 揭秘西游记中水晶宫井龙王用定颜珠救下乌鸡国王用意何在?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揭秘,西游记

    同情,还是痛恨?水晶宫井龙王用定颜珠救下乌鸡国王,用意何在?尘世间的人,落叶归根,死后难于复生。但在神话故事中,却可以死而复生。四大名著《西游记》里,有一位乌鸡国王,就蒙冤三年落井后,遇到了唐僧取经团队,得以重见天日。乌鸡国王本身并没有多大的本领,有此神奇造化就在于,他在御花园中,遇到了水晶宫中的井

  • 西天一路降妖除魔的孙悟空为何不找菩提祖师帮忙?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孙悟空

    ​在老版电视剧《西游记》里(八六年版本),有这样一出桥段。即孙悟空大闹五庄观,导致唐僧一行被法力高强的地仙之祖镇元大仙扣留,取经工程一度中断。为了救活被损毁的人参果树,悟空四海求方,均无功而返。无计可施之余,悟空踩着筋斗云,到当初的学艺之地寻求帮助。但他面对的,却是破壁残垣。当年众师兄弟竞闹的场面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