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曹操有没有说过「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

曹操有没有说过「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907 更新时间:2024/1/14 3:32:35

曹操是否真的说过“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

“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这句话,出自《三国演义》。它的原始形态,是“宁我负人,毋人负我!”,见于《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裴松之注引的孙盛《杂记》。

图:中华书局版《三国志》第1册正文第5页

陈寿在正文中提及,董卓掌权后,曹操“变易姓名,间行东归”。裴松之在该句后,补注了三条材料,分别是:

(一)魏书曰:太祖以卓终必覆败,遂不就拜,逃归乡里。从数骑过故人成皋吕伯奢;伯奢不在,其子与宾客共劫太祖,取马及物,太祖手刃击杀数人。

(二)世语曰:太祖过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备宾主礼。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图己,手剑夜杀八人而去。

(三)孙盛杂记曰:太祖闻其食器声,以为图己,遂夜杀之。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遂行。

裴注所引《魏书》,不是陈寿撰写的《三国志·魏书》,而是曹魏时代的官修“国史”(大约成书于曹髦、曹奂时代)。该书的主要编纂者之一王沈,原是曹爽的家臣,曹爽被杀后转投司马氏,被安插在魏帝曹髦身边。曹髦死于司马氏之手,直接导火索就是王沈将曹髦的计划向司马昭告密。时人评价王沈史品不佳,“多为时讳”,常替权臣与豪门粉饰。

《世语》即《魏晋世语》,作者是西晋人郭颁。郭颁字长公,正史无传,做过襄阳令,也做过令史,就是朝廷的史官。据裴松之的描述,《魏晋世语》不是一部讲结构、有条理的史书,而是“全无宫商”,大约是一部类似笔记体、段字体的著作。

《杂记》的作者孙盛是东晋人,做过浏阳令、长沙相等职,著有《魏氏春秋》《晋阳秋》《异同杂语》等诸多史书。据《晋书》记载,孙盛是一位秉笔直书、不畏权贵的良史,曾因不愿曲笔记叙权臣桓温的枋头之败,而遭桓温以“门户事”(家人性命)相威胁。至于《杂记》具体是指孙盛的哪本著作,是一个仍存在争议、难以定论的问题。

图:曹操像

依据裴松之提供的这三则材料,可以做如下三点保守分析:

(1)曹操杀吕伯奢家人的情节,既入曹魏官修《魏书》,很难否定它的真实性。但书中提供的解释吕伯奢之子欲纠合宾客抢劫曹操,要夺他的马匹和财物,却未必可信。吕伯奢既是曹操“故人”,家中又蓄养着“宾客”,自应是一位有一定经济实力和社会活动能量的地方名士。吕家有何必要去抢劫曹操这种“逃归乡里”之人呢?

(2)官修《魏书》记载曹操杀吕伯奢的家人,显示该事件在当时有着相当程度的传播。于曹操而言,主动传播此事并无多少光彩可言。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吕伯奢乃地方名士,曹操于地方名士家中杀人,酿成了一桩被广泛传播与谈论的“公共事件”(吕伯奢所在的成皋县,属河南尹管辖,恰是一处信息通达之地)。若此事毫无影响,《魏书》似也不必载入。

(3)《世语》写于西晋,《杂记》写于东晋。较之《魏书》,它们对吕伯奢事件的描述多了一个情节曹操怀疑吕家人要抓自己向朝廷邀功,于是不待确认真假,自己先动了手。这是一种比较合理的逻辑,也说明曹操因疑心而杀吕伯奢这种说法,至晚在西晋时已有流传。

除了以上三点,还有一处尤为值得注意的地方:《杂记》与《世语》关于曹操杀吕伯奢家人一节的描述基本相同,但《杂记》多了那句著名的“宁我负人,毋人负我《杂记》的作者是孙盛,而在孙盛所写的另一部史书《魏氏春秋》中,说这句话的人却是司马昭

“《魏氏春秋》曰:(郑)小同,高贵乡公(曹髦)时为侍中,尝诣司马文王(司马昭),文王有密疏,未之屏也,如厕还,问之曰:卿见吾疏乎?答曰:不。文王曰:宁我负卿,无卿负我。遂酖之。”

大意是:魏帝曹髦身边的官员郑小同,去造访司马昭。司马昭跑去卫生间,有一份秘密文件没有收起来,他回来后问郑小同:你有没有看我的秘密文件?郑小同说:没有。司马昭说:宁我负卿,无卿负我。宁愿我错杀你,也不能冒被你泄密损害的风险。于是拿毒酒杀死了郑小同。

《魏氏春秋》共二十卷,今天已经失传。上面这段记载,见于唐朝章怀太子为《后汉书.郑玄传》所做的注引(郑小同是郑玄之孙)。

耐人寻味的是,这段记载,也见于裴松之为《三国志.高贵乡公纪》所做的注引,但其中又有微妙的不同。裴的注引是这样的:

“魏氏春秋曰:小同诣司马文王,文王有密疏,未之屏也。如厕还,谓之曰:卿见吾疏乎?对曰:否。文王犹疑而鸩之,卒。”

《魏氏春秋》只有一种。章怀太子的引用中,司马昭说了“宁我负卿,无卿负我”这一丧心病狂之语;裴松之的引用中,只说司马昭犹疑,没有记载这一丧心病狂之语。章怀太子是唐朝人;裴松之虽然生于东晋,但他为《三国志》做注时,东晋已被南朝宋所取代,二人皆不必顾及司马氏的审查。

那么,该如何理解这种区别?

这当中的可能性非常多。比如,章怀太子的注引,将曹操与司马昭弄混了;再比如,裴松之依据孙盛的《杂记》认定“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的版权属于曹操,于是在引用孙盛的《魏氏春秋》时,删掉了司马昭的“宁我负卿,无卿负我”。但在不否认任何史料真实性的前提下在没有证据可以否定史料的情况下,寻求能够尽可能包容相关史料的解释,可能是最合宜的解读史料的方式也可以有这样一种解释:

曹操的“宁我负人,毋人负我”,是汉末魏晋时期流传于历代权力高层的“黑暗名言”;司马昭的“宁我负卿,无卿负我”则是承袭该名言的变种。孙盛将二者同时记录了下来,是因为他认为二者都是真的;曹操与司马昭,本就是同一类人。这两句话,代表了魏晋时代之人,对曹操与司马昭个人形象的基本看法。

标签: 说过休叫有没有叫我天下人曹操

更多文章

  • 淘宝总裁出轨千万粉丝女网红被删帖,让我看到了资本的舆论力量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张大奕,花花董花花,淘宝总裁出轨

    张大奕,第一代淘宝女网红,年纪轻轻就已经赚下了6亿身家,粉丝千万,目前年收入破亿,占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如涵控股13%股份,某种意义上也算女企业家。既然能当女网红,张大奕肯定是美女,可能比不过明星,但比普通人要漂亮很多。外形优秀的同时,收入还超越了99%的男性。这是一个典型的A+

  • 揭秘日本人为何非常厌恶中国的“四大美食”?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美食,揭秘,日本

    说起美食来,一个地方和另一个地方不一样。比如,中国地大物博,人口稠密,既有水果蔬菜,又有茗茶水酒,还有天南地北极为著名的饭店名厨与乡间小吃。 清代名家袁枚先生属于了不起的美食家,他性情率真放达,自称:“好味,好色,好葺屋,好游,好友,好花竹泉石,好琏璋彝尊、名人字画,又好书。&rd

  • 解密孙悟空的金箍棒当真是从龙宫抢来的吗?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孙悟空,金箍棒,解密

    龙王初见悟空,心里是充满疑问的。此人为何知道这条龙宫密道?是否为玉帝派来督导工作的同志?心里都没底。因此忙喊“上仙请进,请进!”,也给“领导”留下好印象。然后,上坐喝茶。喝茶干嘛?当然要套话。套套悟空的具体来路。是玉帝的人,好吃好喝招待。不是,看情况再

  • 说说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的孙悟空是如何生活的?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孙悟空,说说

    孙悟空调皮捣蛋,神界班主任玉帝请来了训导主任如来老师傅。老师傅大喝一声,悟空,滚出去。随即巴掌一翻,悟空滚下山来。方待起身,却觉肩上一沉,山石悉数压于身上。这一压,就是马瘦毛长的五百年。那么,问题来了。这五百年的时光,悟空同学又是如何打发的?他应该有不离不弃的“好基友”。谁人

  • 说说西游记中的隐身术:八戒、沙僧为何不使用隐身术?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西游记,说说,八戒,沙僧

    ​孙悟空的诸多技能当中,有一项或并不太起眼。即为隐身法。悟空拜别灵台山,返回花果山之际,就曾对猴兵猴将道:“我自闻道之后,有七十二般地煞变化之功,筋斗云有莫大的神通,善能隐身遁身,起法摄法;上天有路,入地有门”。可以看出,悟空“隐身遁身”等法门,应是师

  • 晋武元皇后杨艳垂死时枕在晋武帝腿上,为弱智儿子司马衷流泪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儿子,晋武帝,司马衷

    杨皇后病势沉重,已经到了最后的弥留时刻。临终前,她最不放心的是自己那个缺心眼儿的儿子,担心自己死后没有人保护他,皇太子的地位会被别人取代。晋武帝匆匆赶到明光殿,守护在杨皇后身旁,让她的头枕着自己的腿。杨皇后哭了,她知道,现在晋武帝最宠爱的是胡夫人,一旦自己离世,胡夫人很有可能坐到皇后的位子上,杨皇后

  • 西游趣谈:红孩儿为什么活了三百年都长不大?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红孩儿,西游记

    红孩儿身上诸多谜团里,年纪一定是个走不脱的槛。其实想想也对,根据官方简介,红孩儿这娃,大概在火焰山修行逾三百年。那么,问题来了。一位三百来岁妖精或疑似妖精,竟然长得一副孩童模样?太奇怪了。这不禁让人联想起金庸武侠小说里的天山童姥。说奇怪,其实还真奇怪!不妨拟个样本。红孩儿法理上的爹地牛魔王。原著里这

  • 古代科举趣闻:名字取得好也会中状元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古代,趣闻,状元,科举

    清末北京城的顺天贡院中山会馆(清代为当地参加会试的举子提供的住所)清代北京,每隔三年的三月,全国各地的举子和国子监的监生都要汇集京城,参加会试和殿试。殿试要定出当年的状元,这是古代读书人一生最为荣耀的时刻,而状元产生的过程充满神秘和不确定性,因此围绕着状元,衍生出许多趣闻。虽然故事的主角以及时间都是

  • 从乌鸡国常年干旱,解读西游记里刮风下雨究竟谁说了算?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西游记

    ​要了解乌鸡国复仇事件背后的真相,先得还原一个问题。乌鸡国为何会累年干旱?这很好解释,古时劳动人民不比今日,科技毕竟不发达,自然是不知可借飞机、火箭等飞行器载体,向在云雾厚度较大的中低云系播撒干冰、碘化银等催化剂,或可达到人工降水目的。因此,只好靠天吃饭。累年干旱,其实只是偶然的小概率事件,是自动触

  • 荒唐无耻:贪欲旺盛的晋武帝驾羊车随机临幸后宫佳丽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晋武帝

    晋武帝身边的女人很多,而且一个比一个有性格。杨皇后临终时最担心的胡夫人,名叫胡芳,是胡奋的女儿,泰始九年才被选入后宫。胡奋,字玄威,胡家是世代武将,胡奋参加过对辽东、对匈奴的征战,做过徐州刺史、荆州都督等。胡奋并不愿意让女儿进宫,他只有两个孩子,一男一女,儿子早早死去,只剩下这个女儿胡芳。当听说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