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菲律宾独立战争 不战胜毋宁死

菲律宾独立战争 不战胜毋宁死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100 更新时间:2023/12/26 9:33:58

菲律宾独立战争是1896—1902年菲律宾人民为推翻西班牙殖民统治反抗美国侵略 争取民族独立的战争,它是亚洲第一次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菲律宾人民通过自己顽 强不屈的英勇斗争,推翻了历时300多年西班牙的殖民统治。然而,1898年美西战争结 束后,美国和西班牙签订《巴黎和约》,西班牙把菲律宾转让给美国,对于菲律宾人民 来说,独立战争以失败而告结束。但是,通过这场战争,大大唤起了菲律宾人民的民族 意识,同时,它揭开了20世纪初亚洲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

自1565年菲律宾沦为西班牙殖民地以来,坚韧不屈的菲律宾人民不断地进行各种反 抗斗争,在西班牙入侵以来的300年间,平均每年发生5次起义,规模较大的起义有102 次之多。1873年爆发的甲米地起义,更是唤醒了菲律宾人民的民族意识。1892年7月, 以“伟大山民”安德列斯·波尼法秀为首的资产阶级激进派成立了秘密组织“卡蒂普南” (意为“民族儿女至尊协会”)。该组织虽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但纲领首次提出了要 依靠人民群众,通过武装斗争实现民族独立。

波尼法秀和哈辛托等人以“卡蒂普南”作为准备武装斗争的核心力量,创办了地下 刊物《自由报》宣传其主。“卡蒂普南”注意在工人、农民、职员、士兵和知识分子 中间发展成员。到1896年,会员已达3万人,同情者达几十万人。

1895年底,“卡蒂普南”在圣马特奥山洞召开了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会议决 定准备发动武装起义,并提出了“菲律宾独立万岁”的口号。为准备起义,“卡蒂普南” 加紧筹款购买军火,仅几个月时间,便从人民中筹到20万比索捐款,同时与日本签订了 购买10万枝枪和150门大炮的协定。

波尼法秀和哈辛托共同制定了作战计划:在内湖省一个靠山近海处建立革命根据地 作为起义总部,指挥菲各地的起义。计划先在吕岛各地举行起义,然后攻打西班牙殖 民统治的中心马尼拉,最后解放其诸岛。1896年8月,“卡蒂普南”召开第五届最高 委员会,决定设立最高委员会主席、国务秘书、陆军部、司法部、财政部,作为起义的 领导机构。正当革命迅速发展之际,西班牙殖民当局发现了起义计划,开始进行镇压。 8月23日,“卡蒂普南”在马尼拉近郊的巴林塔瓦克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提前发动起义。 会议成立了以哈辛托为首的战时内阁,统一领导起义。

8月26日,在“不战胜毋宁死”和“菲律宾独立万岁”的口号声中,人民开始举行 起义,菲律宾独立战争正式爆发。期间起义军主要使用旧式步枪、大刀、长矛、木棍和 石块作战,且大多数人未受过正规的战术训练。此时,西班牙军队在菲只驻有1500人, 其中700人驻在马尼拉,另有菲籍辅助军6000人,还有10艘军舰组成的舰队。西班牙军 队人数虽然不多,但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战斗力强。

菲律宾独立战争可分为两个阶段。

1896年8—12月为第一阶段。此间,菲律宾全民奋起,起义达到高潮。巴林塔瓦克、 吕宋、棉兰姥和苏禄等地相继爆发了武装起义。起义中心在吕宋岛。菲地主和资产阶级 保守派的代表艾米利奥·奎那多响应波尼法秀的号召,于8月31日在甲米地发动起义, 打败了西班牙军,占领甲米地全境。

9月,击溃了西班牙阿吉雷指挥的军队。11月,起义军在诺维莱塔和比纳卡扬击溃 了总督布兰科指挥的增援部队。这些胜利,极大地奋了人民的斗志,各地起义军加紧 进攻,几乎占领了吕宋岛全境,并包围了马尼拉。

1897—1898年为第二阶段。此时,菲律宾革命遇到了暂时挫折。西班牙当局为了加 紧镇压菲律宾革命,于12月撤换了原总督布兰科,任命波拉维夏为菲律宾新总督。同时, 从国内调来大批援军,并在菲组建由当地人组成的“忠诚志愿兵营”。此时,波拉维夏 共有3.6万人。他计划以精锐部队集中攻打起义中心甲米地,切断甲米地与其他各省的 联系,再各个击破其他地区的起义。

1897年2月,西军分兵三路甲米地发起进攻。在敌人进攻面前,菲起义军奋起反 击,扼制了敌猖狂进攻势头,毙伤敌军1150人,但终因力量对比悬殊,被迫撤退,西军 占领了起义军的若干据点。4月23日,里维拉接任波拉维夏为新的菲律宾总督。然而, 正当战争紧张进行之时,革命队伍内部发生了分裂。以阿奎那多为首的地主、资产阶级 害怕农民革命会危及到自己的利益,为阻止革命深入发展,于1897年5月10日杀害了波 尼法秀,篡夺了革命的领导权,并取消了“卡蒂普南”,起义阵营受到严重削弱。5月 18日,西军占领甲米地全省,菲律宾革命政府迁到了布拉干的破石洞,继续领导抗战。 起义军名将纳蒂比达在阿利亚加战役中击败了西军的进攻,在中吕宋7个省都建立了革 命政权。

1897年11月2日,起义军成立了菲律宾共和国,并宣布了临时宪法,阿奎那多任总 统。这时,总督里维拉看到镇压已无希望,便向起义者诱降。阿奎那多在殖民者和买办 资产阶级的威胁和利诱下,欲与敌妥协,于12月14日与殖民当局签订了《破石洞条约》。 阿奎那多从西班牙人处得到80万比索,同意缴械投降,自动解散政府,然后流亡香港。 菲律宾独立战争遇到了暂时的挫折。但是,菲律宾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斗争并未停止。起 义军中不愿投降的将领马卡布洛斯等人率军反攻,解放了菲律宾中部的广大地区。

正当菲律宾人民同西班牙殖民者进行艰苦战争之际,美国发动了对西班牙的战争。 这样,美国军队也参加了在菲律宾对西班牙的作战,并插手菲律宾独立战争。1898年5 月2日,美国海军在马尼拉湾歼灭西班牙舰队。不久阿奎那多乘美国军舰返回菲律宾。 阿回国后,即号召菲律宾军队向西班牙殖民军发起进攻。至5月底,菲军攻占了甲米地 全省,全歼西军2800人,俘获西军司令培尼亚将军。6月12日(即今菲律宾国庆节)阿 奎那多在甲米地发表独立宣言,宣布菲律宾独立,成立了以阿为首的中央政府。到1898 年8月,除马尼拉和南部某些地区外,菲军几乎解放了全部领土。这时,美军却阻挠菲 军收复马尼拉,在私下里同西班牙总督达成秘密协定,西班牙把马尼拉“转让”给美国, 由美海军陆战队在马尼拉登陆,并迫令菲军撤出马尼拉地区。尽管如此,菲军在各地继 续向西班牙军发动进攻。1898年9月15日,菲议会在马拉洛斯举行,制定了宪法。11月 29日,菲律宾通过了宪法。1899年1月23日,菲律宾共和国宣告成立,阿奎那多任总统, 马比尼任内阁主席。菲律宾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西班牙在菲300年的殖民统治的结束。 菲律宾独立战争中的反西班牙战争,以菲人民的胜利而告终。

然而,前门驱狼,后门进虎。此时,美国又开始大举入侵菲律宾。1899年2月4日, 美军经过充分准备后突然向马尼拉市郊的菲军发动进攻。2月5日,菲律宾共和国向美国 宣战,菲人民抗美战争(菲美战争)正式爆发。菲军民英勇抵抗,用正规战和游击战等 多种方式打击敌人。三年内歼灭美军近万人。1901年3月,在美军的镇压下,菲南部各 岛先后被美军占领。1901年3月21日,在菲律宾最后的首都帕拉南失陷后,阿奎那多被 俘投降,并使许多游击区的司令斗志瓦解而缴械。菲律宾第一共和国失败,作为有组织 的统一领导抗美战争告一段落。1902年7月4日,美国驻菲总督阿瑟·麦克阿瑟宣布:美 菲战争结束了。但是,菲律宾人民斗争仍未止息。1903年至1908年菲律宾共爆发50多次 大的武装起义,出现近390个反美组织。美国直到1906年才正式宣布菲律宾战争全部结 束。菲律宾变成了美国的殖民地。美国为这场战争付出了惨重代价,至1901年6月30日 止,共派往菲律宾军官3477人,士兵10.88万人,打了2811仗,死4243人,伤2818人, 耗资10亿美元。菲律宾人民为独立和自由也付出了巨大代价,计战死1.6万人,因伤病 致死及被屠杀20万人以上。

菲律宾独立战争最终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双方力量对比过于悬殊,但菲律宾人民不畏 强暴争取独立的英雄业绩永为世人传颂。

标签: 菲律宾独立战争

更多文章

  • 抗日战争十大经典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抗日战争,十大,战役

    中条山战役1941年5月,国民党第一战区部队在中条山作战。1941年5月7日至月底,日军华北方面军集中了10万余人的部队,包括从华中中国派遣军和关东军中抽调部队和飞行团,进攻晋南中条山地区中国第1战区的近18万部队,结果日军以1比20的极小伤亡代价打败了中条山地区的国民党军,蒋介石称此役为“抗战史上

  • 匈牙利民族解放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匈牙利,民族,解放战争,匈牙利

    匈牙利民族解放战争是匈牙利人民在欧洲1848年革命中开展的反对奥地利封建专制 统治和民族压迫,争取民族独立的资产阶级革命战争。19世纪中叶,匈牙利处在奥地利哈布斯堡封建王朝统治之下。哈布斯堡王朝在匈牙 利所实行的殖民政策完全践踏了匈牙利的主权,使匈牙利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 完全依从奥地利,变成

  • 奥意战争 蒸汽装甲舰船的首次大海战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奥意战争,蒸汽,装甲

    1866年6月17日至8月10日进行的奥意战争,是意大利为从奥地利统治下获得解放和 建立民族国家而进行的战争。1859年奥意法战争和1859—1860年意大利革命的结果,意大利基本上实现了统一。 1861年3月建立了意大利王国,撒丁国王维克多·艾曼努尔二世继承了王位。只有罗马 和威尼斯省仍归奥地利管

  • 意大利独立战争 “现代游击战之父”加里波第的卓越贡献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意大利,独立,战争

    意大利是古罗马帝国的核心,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欧洲资本主义的摇篮。但是, 自从中世纪以来,它曾长期陷入四分五裂、内乱不息的局面。从16世纪起,西班牙、奥 地利和法国先后入侵意大利。意大利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经历了几个世纪 的英勇斗争。到19世纪中叶,席卷意大利全境的民族解放战争即将来临。

  • 巴尔干战争 欧洲火药桶迸发的火星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巴尔干,战争,欧洲,火药桶

    20世纪初,欧洲到处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列强之间以及列强与殖民地之间矛盾不断 加深,斗争愈演愈烈。巴尔干地区,重重矛盾在这里汇聚着、斗争着,1912年终于爆发 了以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和门的内哥罗所组成的“巴尔干同盟”反对土耳其控制 和压制的战争。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在巴尔干地区有着重大利益之争,它们

  • 俄波战争 波兰向东出击的一次领土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俄波,战争,波兰,向东

    俄波战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独立的波兰共和国利用苏俄内战之机为获取白俄罗斯、 西乌克兰和立陶宛而对苏维埃俄国发动的一次领土战争。战争从1920年4月25日波军进 攻乌克兰开始,至1920年10月12日以双方签订和约,达成妥协而告结束。战争初期,波军大举进攻,迅速占领了西乌克兰及其首府基辅,但被红军反攻

  • 美国内战 奴隶制度与自由劳动制度的决战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美国,内战,奴隶制度

    美国内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两种社会制度即奴隶制度与自由劳动制度之间的 斗争”。美国独立后,南方和北方沿着两条不同的道路发展。在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发 展迅速,从19世纪20年代起,北部和中部各州开始了工业革命,到50年代完成。1860年, 北方工业生产居世界第四位,总产值达18.8亿美元。而在南方

  • 苏俄内战 保卫十月革命成果的一场决战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苏俄,内战,保卫,十月革命

    苏俄内战和外国武装干涉是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俄国为保卫新生的革命政权,同 国内反革命武装和外国干涉军进行的战争。十月革命的胜利,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 主义国家,它给世界无产阶级、被压迫人民与民族的革命斗争带来了希望,也引起国内 外反革命势力的仇恨和反抗。国内被推翻的剥削阶级企图通过武装暴乱恢复其失

  • 凡尔登之战 战争史上的“绞肉机”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凡尔登,战争

    1914—1918年,帝国主义国家两大集团为重新瓜分世界而展开了一次大厮杀,这就 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在这次大战的中期,德军在东线即对俄作战取得重大胜利的情况下, 为尽快打败英、法军队,其主攻方向转回到西线,决心首先攻克法军坚守的战略要地凡 尔登。然而,事与愿违,德军不仅没有攻下凡尔登,而且惨遭失败,

  • 克里米亚战争:沙俄对奥斯曼帝国“遗产”的争夺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克里米亚战争,沙俄

    克里米亚战争:沙俄对奥斯曼帝国“遗产”的争夺一度称霸欧洲的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到19世纪上半期迅速衰落,中央政权不断削弱,被奥斯曼帝国长期统治的地区处于四分五裂状态或名存实亡,已成为昔日帝国的“遗产”,这为早已觊觎的欧洲列强大开了争夺的方便之门。在这些“遗产”中,首都君士坦丁堡和两海峡(博斯普鲁斯和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