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淝水之战简介,淝水之战资料

淝水之战简介,淝水之战资料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91 更新时间:2023/12/24 22:01:05

大家好,我们将在这一站中来介绍我国历史上一次着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淝水之战。西晋末年,中国历史进入了割据局面,淝水之战就是东晋与前秦之间的一次战争。战争后我国南北朝开始了长期的割据分裂。

西晋末年,统治者腐败无能,社会动荡不安,我国进入了分裂割据的南北朝时期。公元317年,晋琅琊王司马睿在建康(今江苏南京)称帝,建立东晋。东晋领土包括汉水、淮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区。北方各少数民族也纷纷建立起政权。氐族人建立起了前秦国。前秦先后灭前燕、代、前梁等割据势力,逐渐统一了黄河流域。公元373年,前秦大军又攻取了东晋的梁(今陕西汉中)、益(今四川成都)二州,势力逐渐扩大到长江和汉水上游。因此,前秦皇帝苻坚想要一举扫平在南方偏安一隅的东晋,统一南北。

公元383年8月,苻坚亲自率领60万步兵、27万骑兵、3万羽林郎南下。同时,他又派梓潼太守裴元略率领7万水军从巴蜀顺流而下,直逼建康。

面对强敌压境东晋统治者赞同主战派丞相谢安的主张,决定奋起抵抗。谢安以谢石为征讨大都督、谢玄为先锋,带领8万实力较强的“北府兵”沿淮河而上,迎击前秦军。另外,他又命胡彬率5千水军增援寿阳(今安徽寿县),又让桓冲担任江州刺史,率10万大军控制长江中游地区。10月18日,苻坚的弟弟苻融率领先头部队攻取寿阳,俘虏驻守寿阳守将徐元喜。同时,前秦军慕容垂率部攻取了郧城(今湖北郧县)。胡彬只得退守硖石(今安徽凤台西南),等待后续大军。苻融又率兵攻打硖石,很快攻占洛涧(在今安徽淮南东),截断胡彬退路。胡彬被围困硖石,粮草不济,硖石告急。胡彬写的求救信也落入前秦军之手。苻坚大军留守项城,亲自率领8千骑兵赶赴寿阳。

苻坚到达寿阳,派原驻守襄阳的东晋将领朱序赴晋营劝降。朱序到达晋营后,不仅没有劝降,反而将前秦军的具体情况告知了谢石。谢石原认为前秦军兵力雄厚,准备坚守不出,等待敌军疲惫后伺机反攻。得知前秦军实情,他转守为攻,决定主动迎击。

11月,谢玄派刘牢之带领5千精兵偷袭洛涧,拉开了淝水之战的序幕。前秦将领梁成率军列阵迎击。刘牢之派一部分军队迂回前秦军后方,并亲自率军强渡洛水攻入前秦军阵营,大败前秦军。前秦军主将梁成、梁云战败被杀。谢石率军水陆并进,抵达淝水(今淝河,在安徽寿县南)东岸的八公山安营扎寨,与寿阳的前秦军对峙。前秦军紧邻淝西岸列阵,晋军无法渡河。谢玄派人用激将法使前秦军后撤。此时,前秦大军士气低落,后撤失去控制中阵脚大乱。谢玄率领8千多骑兵,抢渡淝水猛攻前秦军。朱序趁机在阵后大喊:“秦军败了!秦军败了!”前秦士兵信以为真争相而逃。苻融想控制局面,不想在乱军中被杀。前秦军前锋失去主帅彻底崩溃,后续部队也随之溃散。晋军乘胜追击,前秦军溃逃中人马相踏死的尸体满山遍野。苻坚也负伤独自逃回烙阳。

谢玄用激将法让前秦军后撤,为什么前秦军主将苻融会同意?

由于前秦军紧逼淝水的西岸列队布阵,晋军没有办法渡河,只好隔河对峙。谢玄就派人去前秦军营见苻融,实施激将法。使者对他说:“将军孤军深入,又逼近河水列阵,这是准备长久对峙下去,并不是准备速战速决。如果将把军队稍稍后撤,让晋军渡河来一决生死,这不是更好吗?”前秦军诸多将领都表示反对,但苻坚却主张将计就计,让士兵稍稍后退,等到晋军渡河到一半的时候,再派骑兵冲杀,这样就能很快取得全线胜利了。苻融也赞同了苻坚的主张,于是同意谢玄的要求,指挥军队后退。

淝水之战中“风声鹤唳”的典故是怎么来的?

苻坚答应谢安的请求同意后撤,可是他没有想到秦军只是临时拼凑起来的部队,指挥不协调。一得到后退的命令,后方军队以为前方战败,慌忙后退。谢玄看到敌人自乱阵脚,亲自率军快速渡河杀敌。秦军在溃退的途中,丢盔弃甲,乱成一团,人马践踏死伤无数。那些侥幸逃走的秦军一路不敢停歇,听到呼呼的风声和鹤的鸣叫声都认为是晋军又追上来了,于是昼夜不停拼命奔逃。这就是“风声鹤唳”的由来。

大开眼界

淝水之战是一次着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战斗中前秦军百万大军或被歼灭或逃散,只有慕容垂所率3万人马没有任何损失。这一站,苻坚统一中原的希望彻底覆灭。不仅如此,北方暂时出现统一局面也随之消失。在北方出现了更多的地方民族政权,鲜卑族的慕容垂和羌族的姚苌等崛起,各自建立了国家。两年后,姚苌俘杀苻坚,前秦灭亡。东晋王朝虽然不能通过这一战统一中国,却也有效地遏制了北方政权的南侵,使得南方政治经济的发展有了相对稳定的局面。

标签: 淝水之战

更多文章

  • 关汉卿与《窦娥冤》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关汉卿,窦娥冤

    在我国及世界戏剧史上,关汉卿都称得上是一位多产的作家。根据《录鬼簿》(戏曲专着,元钟嗣成着)的记载,他一生共创作了六十三个剧本,超过了被誉为“创造得最多的”英国大戏剧家莎士比亚。可惜关汉卿的剧作大多已经散佚,流传下来的仅有《感天动地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调风月》、《拜月亭》、《单刀会》

  • 八路军黄土岭勇歼敌酋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八路军,黄土岭

    黄土岭战斗,是1939年11月八路军在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涞源、易县交界山区取得的一次反“扫荡”的辉煌胜利。1939年10月底,日军调集重兵对晋察冀边区进行冬季“大扫荡”。11月3日,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第一团、第三团及第三军分区第二团等部队,在河北省易县雁宿崖地域,将从涞源城出动的日军独立混成第二旅

  • 中日甲午战争简介 《马关条约》的危害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日,甲午战争

    大家好,我们将在这一站中来介绍中日甲午战争。清朝末期,统治阶级腐朽没落,东西方列强都将手伸向中国。日本早就对中国朝鲜窥视已久。中国对日本的野心也有所察觉,中法战争后也积极建立水师。1894年春,朝鲜爆发“东学党”农民起义,朝鲜于6月3日请求清政府派兵协助镇压。清军6月8日抵朝。日本以欺诈手段诱使清军

  • 郑成功收复台湾简介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郑成功,收复,台湾

    在这一站中,我带大家来看看郑成功收复台湾。明朝时期台湾就被荷兰侵略者占领,明初时期,郑成功为收复台湾率领舰队从金门出发攻打台湾。他沉着指挥,首先占领赤嵌城,之后围困台湾城,终于迫使荷兰侵略者投降。1624年,荷兰殖民者占领台湾。清初,郑成功决心收复台湾。1661年三月,郑成功亲自率领2.5万大军,乘

  • 清朝平定噶尔丹叛乱 康熙皇帝平定噶尔丹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清朝,平定,噶尔丹

    清朝平定噶尔丹叛乱康熙皇帝平定噶尔丹大家好,我们将在这一站中来看一看清康熙年间平定噶尔丹叛乱的战争。明末清初蒙古准噶尔部不断壮大,噶尔丹继承汗位后势力更是空前。噶尔丹在沙俄的支持下先后吞并蒙古各部,继而南下威胁清廷。明末清初,蒙古族分为三部:漠南蒙古、漠北喀尔喀蒙古、漠西厄鲁特蒙古。厄鲁特,蒙古分为

  • 忻口、太原会战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忻口,太原会战

    1937年1011月,为了保卫山西、保卫太原,中国军队在太原及其以北要隘忻口地区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大会战。在这场大会战中,八路军与国民党友军进行了密切配合。忻口是太原北面最后一道防御屏障,地势险峻。1937年10月初,日军第5师团及察哈尔派遣兵团一部突破中国守军防御后奔袭太原。忻口为日军必经之地。忻

  • 滇西抗战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滇西抗战,5月4日

    5月4日,日寇侵入龙陵,同时派出飞机54架,对保山这座毫无空防的千年古城实行了惨绝人寰的狂妄滥炸;5日,日军前锋伪装逼近战略要地惠通桥,被我守军有效阻击;20日日军侵入边城腾冲。至此,怒江以西大片田土沦入敌手。中国远征军七十一军依次天堑在北起栗柴坝、南至三江口的全长250多公里的怒江东岸设防据守,经

  • 随枣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随枣战役,武汉

    武汉地区的日军为了消除长江北面湖北北部、河南南部方向中国军队对武汉的威胁,向随县、枣阳地区发动进攻,企图消灭中国第5战区的主力,中国军队与之展开为期20余天的会战,粉碎了日军的企图。武汉会战后,武汉长江上游沙市以西一段长江江防、鄂北、豫南、皖东大别山区划规第5战区。第5战区地处国民政府中枢门户的川东

  • 中法战争简介 法国不胜而胜 中国不败而败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法战争,法国

    清朝末年,外国列强不断侵略中国。清政府腐败无能与各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我们将在这一站中来看一看中法战争。此次战争中双方在军事上互有胜负,而由于清统治者的昏庸签订了不平等的《中法新约》。清朝末期,统治者腐败无能,各国列强都伺机瓜分中国。法国先将手伸向了与中国相邻的越南,并强迫越南签订《顺化条约》

  • 太平军湖口大捷 曾国藩气急自杀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太平军,湖口,大捷,曾国藩

    太平军为扭转西征战局而进行的关键一战。1853年,太平军在北伐的同时,又派兵西征。西征的战略目的在于确保天京,夺取安庆、江、武昌这三大军事据点,控制长江中游,发展在南中国的势力。从1853年6月到1855年1月,西征军连续作战一年半,取得重大胜利。但后来遇到湘军的顽抗,湖北和江西战场形势对太平军极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