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长勺之战简介,长勺之战的故事

长勺之战简介,长勺之战的故事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487 更新时间:2023/12/31 23:23:35

大家好,我们在这一站中带大家了解一下长勺之战。长勺之战是春秋初期,齐国和鲁国两个诸侯国之间发生的一场车阵会战。这次会战是我国战争史上后发制人、以弱胜强的着名战例。

自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向东迁都洛邑开始,我国历史进入了春秋时期。虽然各诸侯国表面上还尊周天子,但实际上王室已经衰落了,各诸侯兼并、大国争夺霸主不断引起纷争。齐国和鲁国相邻又都是西周初期就分封的诸侯国,在这样动荡的时期,不断产生摩擦。长勺之战就是齐鲁之间的一次战争。

当时鲁国占据着今山东南部的地区,都城在曲阜,它保留了很多周的礼乐传统。但就国力和疆土而言鲁国却不如齐国。齐国本是太公吕望的封地,在今山东东北部地区,都城临淄。那里土地肥沃,有丰富的物产。经过几代国君的努力,齐国成为当时经济发达、实力雄厚的大国。

公元前686年冬,齐国内乱襄公堂弟公孙无知杀害国君后自立。没多久,齐国大臣雍廪又杀死公孙无知。当时齐襄公在外流亡的两个儿子公子小白和公子纠都想回国继位。公子小白率先入齐继位,即春秋赫赫有名的霸主齐桓公

鲁国曾公开支持公子纠争夺齐王之位,齐桓公继位后一直对鲁国不满。公元前684年春,齐桓公不顾管仲的劝阻,决定兴兵伐鲁。鲁庄公得知齐军大举来犯,就动用全国的力量来与齐军对抗。鲁庄公准备发兵时,鲁国人曹刿认为当政者目光短浅,没有远大谋略。他不忍心看到自己的国家被敌人践踏,因此求见庄公要求参与此次战争。

曹刿问庄公凭借什么来与强齐作战。鲁庄公说,对于衣食之物不敢独自享用,总要分与臣子。曹刿认为这只不过是小恩小惠,只有臣子才能享有,人民不会尽力作战。鲁庄公又说,自己尊敬神明、祭祀天地很守信用。但曹刿却说,这些也未必能感动神明,神明也未必会降福。鲁庄公想了想补充说,自己对全国大小的案件,虽然不能完全做到明察秋毫,但也必然合情合理地处置。曹刿认为这才是真正尽到了君主的责任,具备了与齐国一战的条件。因此,他请求跟随鲁庄公同赴战场。鲁庄公同意了他的请求,让他和自己乘坐同一辆车赶赴长勺。

鲁军在长勺(今山东曲阜北,一说莱芜东北)迎击前来的齐军。两军展开决战的阵势。等到列完阵之后,鲁庄公就准备下令击鼓出击,希望达到先发制人的效果。曹刿则劝阻庄公并建议他坚守阵地,以逸待劳,等待破敌的时机。鲁庄公接受曹刿的建议按兵不动。齐军依仗强大的兵力,急功近利,主动发起对鲁军的攻击。但齐军连续三次的出击都被鲁军挫败,没有达到先发制人的效果,反而使得士兵的士气低落,斗志丧失。曹刿看到这种情形,认为时机已到,建议鲁军反攻。庄公采纳他的意见下令鲁军全面出击。鲁军士气高涨,一鼓作气,冲向敌军,冲垮了敌人的阵容。齐军大败而逃。庄公看到齐军撤兵,急忙下令追击,又被曹刿劝阻。曹刿先下车查看齐军兵车驶过的车辙痕迹,然后又望了望齐军的旗帜,才建议鲁庄公追击。于是,鲁庄公下令全线追击庄齐军,将齐军一举赶出了鲁国境内。鲁军取得了长勺之战的最后胜利。

战争结束后,鲁庄公询问曹刿这一战能取得胜利的原因,曹刿是怎么回答的?

战争结束后,鲁庄公就战役取得胜利的原委询问曹刿。曹刿说:“带兵打仗所依靠的就是勇气。第一次击鼓进击时,士气最盛;第二次击鼓进击,士气就开始衰落了;等到第三次时,士气就已经完全没有了。齐军已经三次击鼓,士气已经完全丧失。相反我军的士气正高涨。此时反击,自然能一举击败齐军”。接着鲁庄公又询问曹刿为什么在齐军败退时不让立即追击,曹刿认为毕竟齐国的实力很强,不能轻视,要防齐军假装战败途中设伏。后来,看到他们撤退时的车辙十分紊乱,又看到他们的旗帜东倒西歪,确定他们是真的战败才建议追击。

曹刿作为一个平民为什么要求见鲁庄王,要求参与作战?

齐国率大军准备攻打鲁国,鲁庄公发动全国的力量准备迎战强齐的大军。这个时候,身为平民的曹刿请求见庄公。他的同乡都劝阻他说:“打仗的这些事情都是那些官员们该想的事情,你有何必要参与呢?”曹刿却说:“那些人都见识浅薄,没有远大的见解。我不想自己的国家被强敌占领。”于是,他便入朝求见鲁庄王。

长勺之战是齐桓公在争霸时期所遇到的一次少有的失败,也是鲁国和齐国长期斗争之中一次十分罕见的胜利。这次战争对于齐桓公调整自己争霸的策略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标签: 长勺之战

更多文章

  • 乌兰布通之战:康熙亲征葛尔丹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乌兰布通之战,康熙

    康熙帝刚与沙皇俄国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安定了中国北部与东北部的边疆后,又遇到西部蒙古族部落的首领噶尔丹反叛的挑战。明末清初,中国北方的蒙古族分为三大部分:漠南蒙古,居住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一带,早就归顺清朝;漠北蒙古,又称喀尔喀蒙古,居住在今蒙古国一带;漠西蒙古,又称厄鲁特蒙古,也就是明代蒙古族的瓦剌

  • 成吉思汗西征:横扫欧亚三西征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成吉思汗,西征

    蒙古西征之战是公元13世纪上半期蒙古帝国征服中亚和东欧的战争。成吉思汗和他的继承者以骠悍的武功征服了欧亚地区,以蒙古为中心,建立起由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利汗国组成的横跨欧亚大陆的庞大帝国。蒙古族是我国北方的一个古老民族,长期过着原始的游牧生活,到12世纪时,在长城以北、贝加尔湖以南、

  • 长平之战简介,长平之战活埋了多少人?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长平之战

    在这一站中,我将带领大家了解一下战国时期秦国和赵国之间的一次着名战役长平之战。赵国与秦国在长平对垒,秦国使用反间计使赵国临时换将,致使赵国40万大军全部被坑杀。公元前262年,秦昭王以白起为将攻打韩国。秦军很快攻占了野王城,切断了韩国上党郡与韩国国都之间的联系。韩国想割让上党郡向强秦求和,但是驻守上

  • 三元里人民抗英介绍,三元里人民抗英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三元里,人民,抗英

    1841年5月29日上午,从广州城北门里走出一个中年汉子,此人浓眉大眼,膀阔腰圆,走起路来虎虎生风。他叫韦绍光,家住三元里村,靠种菜为生。他自幼习武,练得一身功夫,又为人正派,好行侠仗义,爱打抱不平,村里谁家受人欺负,有了委屈,总爱向他倾诉,他眼里掺不得砂子,便挺身而出,所以深受村民们的信任和敬重。

  • 城濮之战简介,城濮之战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城濮之战

    我们将在这一站中来看一看春秋时期晋国和楚国在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地区进行的一次战争。春秋时期,周王室逐渐衰落,而各诸侯国开始逐渐强大起来。为了争霸,各诸侯国之间战事不断。城濮之战是我国春秋时期晋、楚争霸的一次决战。楚国通过对外扩张,基本征服了中原地区的各个小国,势力已经延伸到除了晋、齐、秦三个强国

  • 马陵之战简介,马陵之战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马陵之战

    大家好,我们在这一站中向大家介绍继桂陵之战后,春秋时期魏国和齐国发生的另一次着名的战争马陵之战。在这次战争中田忌再次采用孙膑的计策,大败魏军,迫使魏国大将庞涓自杀。桂陵之战后,魏国虽然战败,但经过了几年的休养生息之后,魏国又逐渐恢复了对外扩张的脚步。公元前341年,魏惠王在逢泽(今河南开封南)举行会

  • 和尚原之战简介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和尚原之战

    “金人自入中原,其败衄未尝如此。”和尚原之战是南宋初年宋军抗金战争中的重要战役之一。这次战争由着名抗金将领吴玠、吴璘兄弟俩指挥,分别于1131年五月和十月挫败金军,阻止了金军的西线攻势,保住了川陕的门户。金军于1127年灭亡北宋后并没有鸣金收兵,而是乘势数次南下并进攻陕西,抢占了黄河两岸许多地区,并

  • 秦始皇统一六国战争简介、时间、经过、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秦始皇,统一,六国,战争

    【战争时间】公元前236~前221年【战争地点】中国境内【交战双方】秦VS齐、楚、燕、韩、赵、魏【关键人物】秦始皇【战争背景】战国时期诸侯国战国时期,经过长期诸侯割据战争,诸侯各国盛衰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许多弱小国家被消灭,中国境内只剩下齐、楚、燕、韩、赵、魏、秦等七个大的诸侯国,史称战国七雄。七雄

  • 宋江方腊起义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宋江,方腊起义

    公元1100年初,宋哲宗病死。他没有儿子,皇位由宋神宗的儿子赵佶(jí)继承,他就是宋徽宗。宋徽宗是一个极端荒唐的皇帝。他有六个非常宠信的大臣,就是蔡京、王黼(fǔ)、童贯、梁师成、李彦和朱勔(miǎn)。这六个人操纵政权,狼狈为奸,专干一些残害百姓的勾当。百姓非常痛恨他们,骂他们是“

  • 土尔扈特大回归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土尔扈,回归

    公元1771年1月5日,是土尔扈特历史上最光辉的纪念日。这天,首领渥巴锡汗向全体牧民历数沙俄残暴统治的滔天罪行,号召大家:只有奋起抗俄返回祖国才是唯一出路。顿时,伏尔加河辽阔的草原上发出了气壮山河的呼声:"我们的子孙永远不做奴隶,让我们到太阳升起的地方去!"渥巴锡率领三万两千帐十七万人组成的浩荡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