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鄱阳湖之战:鄱阳水战定江南

鄱阳湖之战:鄱阳水战定江南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487 更新时间:2023/12/9 3:40:54

元朝末期,朝政废弛,社会动乱,农民起义如火如荼。公元1352年,郭子兴起义占据濠州(今安徽凤阳)。郭子兴死后,朱元璋成为这支起义军的领袖,收罗人才,整顿军队,势力日渐壮大。公元1360年,陈友谅杀死徐寿辉,自立为王,国号为汉,控制了长江中游地区。

朱元璋采纳刘基等人的建议,制定自己的战略计划:先夺取金陵(今江苏南京),以此为基地,平定江南,最后攻灭元朝,夺取北方,统一全国。朱元璋要平定江南,势必要同陈友谅进行激烈的争夺。因为陈友谅地处金陵上游,控制了安庆、九江、武昌三个战略重镇,占地广阔,力量强大,仅水军力量就10倍于朱元璋。因此,陈友谅的存在是朱元璋平定江南的最大障碍,他们之间的争战,不仅关系到彼此之间的生死存亡,也必将是争夺南部中国的战略决战。

正当朱元璋准备攻打陈友谅之际,陈友谅也在积极筹划消灭朱元璋。公元1360年,陈友谅率领强大的水军,从采石沿江东下,进攻应天府,一心想并吞朱元璋占领的地盘。

朱元璋赶忙召集部下商量对付汉军的办法。有的说,跟汉军的力量相差太大,不如趁早投降;有的主张逃到钟山(在今南京)死守;也有人主张拼一死战,如果失败,再逃不晚。大家七嘴八舌,议论纷纷。只有谋士刘基站在一边,一声不吭。

朱元璋犹豫不决,散了会,把刘基单独留下来,问他有什么主意。刘基说:“我看那些主张投降和逃走的人就该杀!”

朱元璋说:“请问先生有什么办法打败敌人?”

刘基说:“敌人远道来侵犯,我们以逸待劳,还怕不能取胜?您如果多用财物赏赐将士,再用一点伏兵,抓住汉军的弱点痛击,要打败陈友谅就大有希望。”

朱元璋听了刘基的话,满心喜欢。两个人又商量了一阵,把计策定了下来。

朱元璋的部将康茂才跟陈友谅是老相识。朱元璋把康茂才找来,对他说:“这次陈友谅来进攻,我要引他上钩,没有你帮助不行。请你写封信给陈友谅,假装投降,答应做他的内应;再给他一点假情报,要他兵分三路攻打应天,分散他的兵力。”

康茂才说:“这事不难。我家有个守门的老仆,给陈友谅当过差。派他送信去,陈友谅准不会怀疑。”

康茂才回到家里,按照朱元璋的吩咐写了信,连夜叫老仆赶到采石,求见陈友谅。陈友谅见了老仆送来的信,果然并不怀疑,问老仆说:“康公现在哪里?”

老仆回答说:“现在他带了一支人马,驻守江东桥,专等大王去。”

陈友谅连忙又问:“江东桥是啥样子?”

老仆说:“是座木桥,容易认得出来。”

陈友谅跟老仆谈了一阵,吩咐左右摆上酒菜,让老仆饱饱地吃了一顿,才打发他回去。临走的时候,陈友谅对老仆说:“你回去跟康公说,我马上就去江东桥,到了桥边,我叫几声‘老康,请他马上接应。”

老仆回去后,把陈友谅的话全向朱元璋回报了。朱元璋连声叫好,当夜派人把江东的木桥拆掉,改成一座石桥。

朱元璋从陈友谅的逃兵那儿得到情报,弄清楚他们进攻的路线,就让大将徐达、常遇春等分几路在沿江几个重要关口埋伏了人马。朱元璋亲自统率大军守在卢龙山(今南京狮子山),布置兵士准备好红黄两面旗帜,规定了信号:举起红旗就是通知敌人已经到来,举起黄旗就是命令伏兵出击。一切都准备好了,只等陈友谅自投罗网。

陈友谅自从老仆走后,立刻下令全体水军出发,由他亲自带领,直驶江东桥。哪想到到了约定地点,竟没见木桥,只有石桥。陈友谅的部将们都起了疑心。陈友谅想,别管他是石桥还是木桥,只要找到康茂才就好。他就到石桥旁边,一连喊了几声“老康”,也没人答应。陈友谅这才想到自己上了当,急忙命令船队撤退。

朱元璋发现敌人中计,立刻叫兵士举起黄旗,发动进攻。一霎眼间,战鼓齐鸣,岸上伏兵一起杀出,水港里的水军也加入战斗。

陈友谅受到突然袭击,几万大军一下子乱了套,被杀死的和落水淹死的数也数不清,2万兵士、一百多艘战船被朱元璋的将士俘获。陈友谅在部将保护下,抢了一条小船,总算逃了命。

这一仗打得陈友谅大伤元气。朱元璋的声势却越来越大。陈友谅哪肯甘心,他养精蓄锐,决心要报这个仇。过了三年,他造了大批战船,又带领60万大军,进攻洪都(今江西南昌)。

朱元璋亲自带领20万大军援救洪都,陈友谅才撤去包围,把水军全部撤到鄱阳湖。朱元璋把鄱阳湖出口封锁起来,堵住敌人,决定跟陈友谅在湖里决战。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鄱阳湖中的康郎山响起了阵阵战鼓。康郎山是陈友谅的临时指挥所,他三更就命令各船煮饭,将士们饱餐之后,他就指挥战舰向湖口移动。开始挑战了。陈友谅联结巨型战船为降,楼橹高十余丈,舰队一字儿排开,用铁链连在一起,竟有十几里长,像一座水上长城。而朱元璋的水军,却尽是些小船,一些将士被陈友谅的气势吓得脸色都变白了。朱元璋坐在指挥船里,镇定自如,他望望左右将士,忽然哈哈大笑,对刘基说:“我看陈友谅真是呆头鹅,他将这么多大船首尾相接,这样不利于进退,要击破它是很容易的。”刘基知道朱元璋故意这样说,是为了鼓舞士气,也就笑着说:“我还当陈友谅有多大本事呢,兵刃来交,就联舟自保了。这时若有勇士,披坚执锐,乘小船限他周旋,他的阵势立刻就大乱,大船上的人一个个会跌下湖里去喂鱼的!”两人一唱一和,把一些将士的惧怕打消了。

朱元璋见诸将都有了勇气,便命令徐达、常遇春、廖永忠等人分率20队船舰,向陈友谅出击。陈友谅哪里把这些小船放在眼里,命令联结在一起的大船齐头并进,其势如排山倒海,撞翻了一百多只小船。战斗第一天,朱元璋吃了败仗。第二天,朱元璋的指挥船冲在前面,组织各船队向大船放箭。

陈友谅发现了朱元璋的指挥船,便令骁将张定边围攻朱元璋,不惜一切代价将其活捉。正在和敌人酣战的徐达见情况不妙,连忙调转船队去保卫朱元璋。

朱元璋毫不畏惧,驾船灵活地指挥战斗。正当两军厮杀得白热化状态时,朱元璋的指挥船突然在一片沙滩上搁浅,船底像被胶住一样动弹不得。张定边大喜,高声叫道:“朱元璋跑不掉了,弟兄们,活捉朱元璋赏黄金千两”!士兵们齐声呐喊,摇舻云集,把朱元璋团团围住。朱元璋指挥船上的将领宋贵、陈兆先等人,舍命抵抗,身中数十枪,先后倒毙在船头。眼看全船要当俘虏,朱元璋不由得害怕起来,背脊里冒出一阵阵冷汗。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相貌和朱元璋酷似的偏将韩成对朱元璋说:“宋贵、陈兆先都死了,为保主公脱险,我愿代死,请你快将战袍脱下,让我穿上。”朱元璋沉吟不答。这时,只听得敌军要朱元璋投降的呐喊一阵紧似一阵,流矢在船头乱飞,韩成焦急地说:“公主快听我的话脱下战袍,否则,全船将士都要同归于尽,大家都死去有什么益处呢?”朱元璋不得已,只好脱下战袍,让韩成换上。韩成把朱元璋的幅子戴在头上,深情地对朱元璋看了一眼,说道:“主公自重,韩成去了!”朱元璋很不忍心韩成去代死,但事在燃眉,不得不由他去。

韩成冲出船舱,站在船头,高声叫道:“陈友谅听着!我朱元璋今日败在你手里,只有一死。不要再为了你我俩人,劳师动众,让天下生灵无辜被杀戳了?我今日且让你威风,我认输了,你看你看……”说到看字,扑通一声,竟投入水中去了。

张定边以为真是朱元璋兵败自杀,连忙下令打捞尸体,好向陈友谅表功,攻势稍稍缓了下来。这时,徐达、常遇春等人听说朱元璋投水,拼命杀过来报仇,张定边只顾注意士兵打捞尸体,没防备常遇春拉弓搭箭,嗖地一箭正好射中他的额头。张定边一声惨叫,倒了下去,士兵们见主将受伤,顿时慌了手脚,无心再战,保护着张定边后退而去,徐达等人乘机向朱元璋靠扰,见朱元璋没有死,喜出望外,朱元璋命令士兵下水挖沙,推船脱离了浅滩,总算幸免于难,这时,时已日暮,朱元璋下令鸣锣收兵。

康郎山水战后,朱元璋冷静地考虑了全面情况,为了防止割据苏州的张士诚乘虚袭击基地应天府,他命令大将徐达回守应天府,及时作了正确、妥善的战略处置。后方安顿好后,他和军师刘基及诸将商议怎样才能挽回败局,夺取胜利。部将郭兴献计说:“三国时,诸葛亮曹操的连环船,用的是火攻,我们何不用火攻破陈友谅的铁索连环船?”朱元璋说:“这办法好。不过,火攻全仗风势,顺风正好,万一是逆风,岂不烧了我们自己的船!&

标签: 鄱阳湖之战

更多文章

  • 长勺之战简介,长勺之战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长勺之战

    大家好,我们在这一站中带大家了解一下长勺之战。长勺之战是春秋初期,齐国和鲁国两个诸侯国之间发生的一场车阵会战。这次会战是我国战争史上后发制人、以弱胜强的着名战例。自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向东迁都洛邑开始,我国历史进入了春秋时期。虽然各诸侯国表面上还尊周天子,但实际上王室已经衰落了,各诸侯兼并、大国争夺

  • 乌兰布通之战:康熙亲征葛尔丹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乌兰布通之战,康熙

    康熙帝刚与沙皇俄国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安定了中国北部与东北部的边疆后,又遇到西部蒙古族部落的首领噶尔丹反叛的挑战。明末清初,中国北方的蒙古族分为三大部分:漠南蒙古,居住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一带,早就归顺清朝;漠北蒙古,又称喀尔喀蒙古,居住在今蒙古国一带;漠西蒙古,又称厄鲁特蒙古,也就是明代蒙古族的瓦剌

  • 成吉思汗西征:横扫欧亚三西征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成吉思汗,西征

    蒙古西征之战是公元13世纪上半期蒙古帝国征服中亚和东欧的战争。成吉思汗和他的继承者以骠悍的武功征服了欧亚地区,以蒙古为中心,建立起由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利汗国组成的横跨欧亚大陆的庞大帝国。蒙古族是我国北方的一个古老民族,长期过着原始的游牧生活,到12世纪时,在长城以北、贝加尔湖以南、

  • 长平之战简介,长平之战活埋了多少人?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长平之战

    在这一站中,我将带领大家了解一下战国时期秦国和赵国之间的一次着名战役长平之战。赵国与秦国在长平对垒,秦国使用反间计使赵国临时换将,致使赵国40万大军全部被坑杀。公元前262年,秦昭王以白起为将攻打韩国。秦军很快攻占了野王城,切断了韩国上党郡与韩国国都之间的联系。韩国想割让上党郡向强秦求和,但是驻守上

  • 三元里人民抗英介绍,三元里人民抗英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三元里,人民,抗英

    1841年5月29日上午,从广州城北门里走出一个中年汉子,此人浓眉大眼,膀阔腰圆,走起路来虎虎生风。他叫韦绍光,家住三元里村,靠种菜为生。他自幼习武,练得一身功夫,又为人正派,好行侠仗义,爱打抱不平,村里谁家受人欺负,有了委屈,总爱向他倾诉,他眼里掺不得砂子,便挺身而出,所以深受村民们的信任和敬重。

  • 城濮之战简介,城濮之战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城濮之战

    我们将在这一站中来看一看春秋时期晋国和楚国在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地区进行的一次战争。春秋时期,周王室逐渐衰落,而各诸侯国开始逐渐强大起来。为了争霸,各诸侯国之间战事不断。城濮之战是我国春秋时期晋、楚争霸的一次决战。楚国通过对外扩张,基本征服了中原地区的各个小国,势力已经延伸到除了晋、齐、秦三个强国

  • 马陵之战简介,马陵之战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马陵之战

    大家好,我们在这一站中向大家介绍继桂陵之战后,春秋时期魏国和齐国发生的另一次着名的战争马陵之战。在这次战争中田忌再次采用孙膑的计策,大败魏军,迫使魏国大将庞涓自杀。桂陵之战后,魏国虽然战败,但经过了几年的休养生息之后,魏国又逐渐恢复了对外扩张的脚步。公元前341年,魏惠王在逢泽(今河南开封南)举行会

  • 和尚原之战简介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和尚原之战

    “金人自入中原,其败衄未尝如此。”和尚原之战是南宋初年宋军抗金战争中的重要战役之一。这次战争由着名抗金将领吴玠、吴璘兄弟俩指挥,分别于1131年五月和十月挫败金军,阻止了金军的西线攻势,保住了川陕的门户。金军于1127年灭亡北宋后并没有鸣金收兵,而是乘势数次南下并进攻陕西,抢占了黄河两岸许多地区,并

  • 秦始皇统一六国战争简介、时间、经过、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秦始皇,统一,六国,战争

    【战争时间】公元前236~前221年【战争地点】中国境内【交战双方】秦VS齐、楚、燕、韩、赵、魏【关键人物】秦始皇【战争背景】战国时期诸侯国战国时期,经过长期诸侯割据战争,诸侯各国盛衰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许多弱小国家被消灭,中国境内只剩下齐、楚、燕、韩、赵、魏、秦等七个大的诸侯国,史称战国七雄。七雄

  • 宋江方腊起义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宋江,方腊起义

    公元1100年初,宋哲宗病死。他没有儿子,皇位由宋神宗的儿子赵佶(jí)继承,他就是宋徽宗。宋徽宗是一个极端荒唐的皇帝。他有六个非常宠信的大臣,就是蔡京、王黼(fǔ)、童贯、梁师成、李彦和朱勔(miǎn)。这六个人操纵政权,狼狈为奸,专干一些残害百姓的勾当。百姓非常痛恨他们,骂他们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