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对马海战的封印:传说中的俄国“黄金”战舰到底是如何沉没在东北亚

对马海战的封印:传说中的俄国“黄金”战舰到底是如何沉没在东北亚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490 更新时间:2024/1/26 23:37:05

1905年5月27日上午2时45分,在对马海峡巡逻中的由商船改装的日本辅助巡洋舰“信浓丸”发现了夜色苍茫的海面上隐约出现了异的灯光。在确认了这些灯火发自俄国波罗的海舰队之后,“信浓丸”紧急发出了“发现似为敌舰之物,位于二〇三地点。”电报的发报时间为拂晓的4时40分,经过巡洋舰“严岛”号的中转,电报在5时5分到达了日本联合舰队旗舰“三笠”号上,这也是著名的对马海峡大海战的第一报。

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东乡平八郎海军大将当即下达了出动命令,同时,联合舰队日军大本营发出电报“在接到发现敌舰的警报之后,联合舰队即刻出动,准备将其击灭”,制定对俄作战计划的舰队作战参谋秋山真之少佐还加上了一段著名的话语,“本日天气晴朗而波浪很高”。

这段颇有意境的语句事实上生动地传递了这样的情报,天气晴朗表明能见度良好,不用担心让敌舰队溜走,波浪很高一方面对于抗浪性能不佳的俄国战列舰有所不利,另一方面暗示小型雷击舰艇的攻击有困难,迎战俄国舰队的主力只能依靠大型舰艇。

联合舰队主力在到达战场前,日军主要派遣“泉”号防护巡洋舰等警戒舰艇对俄国舰队进行尾随,并逐一确认其兵力乃至阵型。下午1时39分,联合舰队主力终于在冲之岛西方与俄国舰队得以接触。1时55分,东乡命令“三笠”号升起一面Z字信号旗,其含义是“帝国兴废在此一战。各员更需奋励努力。”

对马海战拉开了帷幕。

对马海战是日俄战争中两国在朝鲜半岛和日本本州之间的对马海峡所进行的一场海战,也是二十世纪初期的最为重要的大海战之一,由于整个作战不仅仅限于对马海峡,日方通常将其称为日本海大海战。这场海战不仅仅对于当时正在激烈展开的日俄战争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且对于日后世界海战格局、造船理念等等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通向对马之路

俄国入侵远东始于17世纪,到19世纪中叶已获得黑龙江以北地区和滨海州,并继续向库页岛、千岛群岛等地渗透,到了甲午战争和三国干涉还辽后,俄国从清政府那里获得中东铁路的铺设权,并租借旅顺、大连作为远东的基地,利用庚子事变出兵东北,并企图向朝鲜半岛扩势力范围。这与正在试图通过朝鲜,将势力扩展至东北的日本发生了正面的冲突。当时日本的国力与俄国相差悬殊,日本第一线的战列舰仅有6艘,俄国则有15艘。当然,俄方不但兵力分散,而且总体素质也远远逊于日本。

为了弥补数量上的差距,日本通过外交努力与当时称雄海上的英国缔结同盟,积极赴欧美筹借资金并争取中立国进行调停,甚至还暗地联系俄国国内的革命力量,煽动起俄国内乱。在军事上,日本力求首先在陆上和海上各个击破驻扎在远东的俄军,然后再着力打击其增援部队。相对而言,俄方则并不将日本这个黄种人国家放在眼里,认为自己稳操胜券,从而对备战活动有所懈怠。

1903年日俄谈判破裂,日本于1904年2月6日向俄国发出最后通牒宣布断绝日俄外交关系,并于2月8日不宣而战,偷袭俄国舰队盘踞的旅顺口。两国分别在2月9日与10日正式宣战,日俄战争全面爆发。

开战初期,日本陆军迅速控制了朝鲜半岛,又通过5月鸭绿江会战击破俄军,侵入辽宁,并对旅顺要塞进行了一次又一次强攻。在8月到9月进行的辽阳之战,日军打败了远东俄军主力,暂时巩固了战线。

日俄战争中,日本海军的使命是夺取相关海域的制海权。相对于俄军的补给线主要是通过铁道线,日军的生命线是靠船来维持的。尽管俄军并没有考虑过切断对马海峡的日方海上补给线,但是依靠旅顺的舰队,便可以牵制日本舰队,使得日军的登陆地点仅限于朝鲜南部。如果日军的增援部队投入地点有所限定,那么俄军的对应措施就容易得多,日军只有使得俄国旅顺舰队发挥不出相应的作用,才能更为自由地投入部队。

日本海军对俄国停泊于旅顺的舰队试图以堵塞和布雷之术加以封锁,虽然始终未能取得多少实效,但是俄国海军的灵魂人物马卡洛夫海军中将因座舰触雷而阵亡,这极大地挫伤了俄海军的士气。针对日本的封锁,俄国海军一方面依托旅顺要塞,另一方面则于1904年4月30日派遣波罗的海舰队来远东增援,企图里应外合,以绝对的优势歼灭日本舰队。日军不惜代价加强对旅顺要塞的攻击,其联合舰队则在旅顺港外待机,将俄敌舰队逼出港口来决战。

8月10日,日军完成了对旅顺的合围,沙皇命令代理旅顺舰队司令的维特格夫少将 “率领分舰队迅速突围,开往海参崴”。接到俄旅顺分舰队出动的警报后,东乡司令长官率领主力出击并与企图突围的俄舰队进行交火,俄方无心恋战,日舰队则拼命追击,傍晚由于俄国旗舰“皇太子”号舰桥被击中,维特格夫少将阵亡,俄方队列四散,除了若干舰艇逃到中立港外,以5艘战列舰为核心的舰队主力又被逐回旅顺。

至此,旅顺口分舰队已名存实亡。

筋疲力尽的万里远航

经过百般周折,俄国波罗的海舰队终于拼凑出一支前往远东的大舰队,这支舰队被冠以“第二太平洋分舰队”之名,由海军中将罗热斯特斯基率领,于1904年10月15日从波罗的海沿岸的利鲍港航。这是一次几乎要绕行地球半周的远航。主力舰队为了避免在苏伊士运河搁浅,不得不绕道好望角。由于舰艇的燃料为煤炭,航程非常有限,必须频繁地入港补充燃煤。由于日本已经和英国结盟,俄国舰队可以停靠的港口非常有限,所以这次远航的苦难是难以用言辞表达的。

到了1905年1月,日军以惨重的代价,终于攻破了旅顺要塞,俄国在旅顺口的舰队全军覆没。虽然俄军内部已有人建议停止舰队继续东航,但最终反倒是将一些陈旧的舰艇再编成一支“第三太平洋舰队”加以增援。罗热斯特文斯基认为这些陈旧舰艇只能拖舰队的后腿,但他却不得不徒费时日加以等待,舰队到达最终集结港越南金兰湾已经是4月26日,在此期间官兵们从未上陆休养,在闷热的舰内长期生活,人人疲惫不堪,怨声四起。舰艇也由于远航而缺乏维修保养,实战能力脆弱不堪。俄国舰队离开金兰湾时,罗热斯特文斯基没有和幕僚商量,便独断地取最短路线直奔海参崴而去,准备尽早结束这场旷日持久的远航。

日本在攻占旅顺以后,联合舰队除了一部分进行警戒等任务以外,大部分回国进行维修、休整、训练,各舰的作战技能大为提高。摆在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东乡平八郎面前最大的难题就是必须集中力量,在俄国舰队可能通过的水域设伏。当时估计俄方可能通过的水路有朝鲜海峡、宗谷海峡、津轻海峡这几种可能,经过权衡,东乡决心在中间位置的朝鲜海峡镇海湾进行待机。而舰队的作战参谋秋山真之提出的作战计划是,以四昼夜时间进行所谓七阶段截击战术。首先以奇袭削弱对方,然后进行主力决战,最后以轻型舰艇扫讨残敌,在敌舰队抵达海参崴时予以全歼。不过由于5月27日那天风浪比较高,原来计划的七阶段中的第一阶段雷击行动不得不放弃,东乡便直接从第二阶段开始了行动,在著名的特拉法尔加海战过后一百年,又一次青史留名的海上决战开始了。

决定胜败的大转向

联合舰队的兵力为战列舰4艘、装甲巡洋舰8艘、二等战列舰1艘、老式铁甲舰1艘、防护巡洋舰16艘、驱逐舰21艘以及雷击舰42艘,俄国舰队则拥有战列舰8艘、装甲巡洋舰3艘、岸防装甲舰3艘、防护巡洋舰6艘、驱逐舰9艘以及辅助船9艘。虽然战列舰的数量日本方面处于弱势,但日方的装甲巡洋舰是作为舰队的准主力而设计建造的,作战能力普遍较强;日军总体上舰龄较新,机动能力更胜一筹,小口径火炮的数量也处于优势;官兵的士气、技能及下濑炸药的威力方面也强于俄军。

俄国舰队由于拥有多艘辅助舰艇,因此无法采用便于舰队作战的单列纵队。更糟糕的是,双方主力舰队正式接触以前,俄方发现日本执行侦察任务的第4驱逐舰队横穿其进路而过,担心可能是布雷行动,各舰分别采用规避机动,更是造成了队列的混乱。

到了14时5分,航向西南的日本联合舰队与航向东北的俄国第二太平洋舰队平行相对航行,双方距离已经接近至8000米。此时,东乡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断,下令在俄舰队的眼前进行依次左转168度的大回头。这个U形转弯是东乡吸取了甲午黄海海战未能最终捕获敌舰的教训。首先前出到敌正前方,以防敌舰队规避,接着以反航向迅速接敌,转瞬间进行大角度转向,迫使敌方要么陷于丁字战法的集中炮火攻击下,要么改变航向而无法直奔目标最终陷入重围之中。这一战术机动的成功,为日方取得最终的决定性胜利奠定了基础。有相当多的人认为这是一次赌徒式的冒险行为,不过事实上完成这个机动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危险,俄国发现东乡的这个机动已经是40秒之后,虽然俄国舰艇的主炮已经开始调整目标,但是不到日军“三笠”号旗舰完成转向,其射击诸元无法算出,因此试射直到14时8分才开始。这时“三笠”号也已经做好了射击的准备,并在两分钟后,双方距离接近至6400米时开始回击。又过了两分钟,“三笠”号便在第三次试射中命中,将俄国旗舰“苏沃洛夫公爵”号的烟囱炸飞,后又击毁了其司令塔,塔内的人员非死即伤。俄方主炮弹最初的命中是直到14时14分才取得。因此,这个敌前调头的机动,可谓是经过刻苦训练并拥有充分作战技术自信者,才能采用如此大胆的动作。机动完成之后,俄国舰队的进路便被阻断,日军也可以采用便于持续射击的与敌军战列并行的航法,充分发挥自己千锤百炼的炮术。

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相对于俄国舰队大约15节左右的航速,日本联合舰队的航速为18节,到了14时35分,联合舰队的航向首先由东北东转向正东,又在14时43分向东南东转向,开始以一个比较浅的角度抢占俄国舰队的丁字横头,一旦形成这个态势,就可以发挥自己所有的侧舷炮火,同时又可以完全阻遏俄军的航路,并使得俄方火炮的射界降到最低。到完成这个态势为止,日方只有一艘装甲巡洋舰“浅间”号因舵机损伤而落伍,其他各舰都维持着充分的战斗力。

夹击下的混战

炮击开始后仅仅三十分钟不到,双方便决出了高下。日方的炮弹中采用的引信是由伊集院五郎改良的,装备了这种敏感引信的炮弹虽然不利于穿甲,但是配合了威力强大的下濑炸药,对于非装甲部分的攻击效果非常惊人,被击中的舰艇有的船体被炸出巨大的破口,有的因火灾四起失去了战斗力。俄方两艘战列舰分舰队的旗舰“苏沃洛夫公爵”号、“奥斯利亚比亚”号首当其冲,遭到了日方的集中射击。同时,正如秋山参谋电文所言,当天“波浪很高”,这对于船体的吃水线以上被炮弹撕裂的俄舰而言是极为悲惨的,海水无情地涌入船体,俄国4艘最新的博罗季诺级战列舰原本是以海况平静的波罗的海为主要作战区域而设计的,干舷不高,在这样的大浪天气下,再被击中,更容易带来严重的二次性损害。

15时10分,俄第二战列舰分舰队旗舰“奥斯利亚比亚”号因大火最终沉没,总旗舰“苏沃洛夫公爵”号也由于舵机损伤而独自向北转向。而此时舰上的罗热斯特文斯基中将由于在战斗中负伤而不省人事,早已丧失了指挥能力。东乡却误以为这是俄方的新航向而命令第一战队追击,然而“出云”号装甲巡洋舰上的日本第二战队作战参谋佐藤铁太郎中佐及时说服司令官上村中将,独自率领麾下的五艘航速20节的装甲巡洋舰对往东南而去的俄国舰队包抄而去,再度抢占了丁字横头。日军的装甲巡洋舰主炮仅为203毫米左右,但是其凌厉的炮火依然使得俄方前导的两艘战列舰“亚历山大三世皇帝”号以及“大西索伊”号受到重创,纷纷落伍并陷入了无法战斗的状态。

此时,北上追击“苏沃洛夫公爵”号的第一战队也意识到有问题,因此转而南下寻觅敌舰。到了下午15时58分,他们偶然遇到了再度调头北上的 “博罗季诺”号战列舰等已经乱了阵脚的俄舰。东乡下令左转向西进行阻截,恰好与自东向西进行追击的上村第二战队形成了所谓“乙字态势”的夹击。俄国舰队遭到了意想不到的惨重打击,“博罗季诺”号等多舰也失去了战斗力。在北方踯躅的“苏沃洛夫公爵”号上,负伤的罗热斯特文斯基中将在17时30分先由驱逐舰“狂暴”号接走,又因“狂暴”号舰艉中弹,再转移到驱逐舰“鲁莽”号上。

在主力舰队交战的过程中,日本的巡洋舰队也袭击了四散的俄国的辅助船,并与担任护卫的俄国巡洋舰发生了战斗。在战斗中,“斯维特拉娜”号巡洋舰被日舰“新高”号与“音羽”号击沉,而没有军舰掩护的三艘辅助船也被日军击沉。

恐怖的鱼雷之夜

18时过后不久,东乡下令战列舰和装甲巡洋舰停止炮击而到郁陵岛集结,同时让21艘驱逐舰和37艘水雷艇实施夜袭。在夜袭中,“苏沃洛夫公爵”号便遭到雷击在19时20分沉没。白天受到损伤的其他几艘新型战列舰,“亚历山大三世皇帝”号与“博罗季诺”号也分别在19时3分以及19时20分先后沉没。俄国第一战列舰分舰队的最新型的4艘战列舰中已经失去了3艘,第二战列舰分舰队也早已溃散,好在虽然陈旧但具有比较丰富抗雷击舰训练的俄国第三战列舰分舰队却没有打开探照灯,因此躲过了猛烈的夜袭,舰艇无一损伤。

直到5月28日凌晨5时左右,日本的雷击舰队连续向俄国残存舰艇发起鱼雷攻击,战列舰“大西索伊”号、“海军上将纳希莫夫”号以及“纳瓦林”号先后被鱼雷击沉,而俄国的老式装甲巡洋舰“弗拉基米尔·莫诺马赫”号却在舰艏被鱼雷炸掉的情况下,将来袭的第34与35号水雷艇击沉,算是唯一取得战果的军舰。不过该舰也由于伤势严重,在上午10时20分由舰员自行凿沉。

残存的俄国舰艇经过恐怖的鱼雷之夜后已经所剩无几,到了5月28日10时30分,冲天的水柱在根本没有还手之力的俄舰周围窜起。经过痛苦的抉择,俄第三分舰队涅博加托夫少将下令投降。然而,其属下的舰艇并不都甘心束手就擒,“绿宝石”号侦察巡洋舰倚仗高速幸运地突围成功,然而却在29日快要到达海参崴附近时搁浅。而落在队列之后的“乌沙科夫海军上将”号岸防战列舰则毅然升起战旗应战,在徒劳的反击之后,舰长下令打开船底阀不屈自沉。

其他失散的俄舰中,1883年下水的老式装甲巡洋舰“德米特里·顿斯科伊”号则独自抗击6艘日本巡洋舰,击伤了“浪速”号和“音羽”号,最终由于受伤过重被凿沉。而“鲁莽”号驱逐舰企图逃离战场,但是还是被两艘日本驱逐舰截获,登上俄舰的日军发现了一名身负重伤却带着高倍望远镜的海军军人,他就是俄国第二太平洋分舰队司令官罗热斯特文斯基中将。

完美之战的

对马大海战中俄国舰队几乎全军覆没。投入战斗的38艘舰船中,包括6艘战列舰在内有16艘被击沉,5艘自沉,6艘被俘,被中立国扣留6艘,逃跑途中又损失1艘,损失吨位高达20万吨以上。人员方面,俄军共战死4830人,包括两名舰队司令在内,有6106人被俘。幸运地完成了18000海里长征,逃到海参崴的只有“金刚石”号辅助巡洋舰以及 “威武”号和“严厉”号驱逐舰。日军仅仅损失了3艘不足百吨的小型雷击舰,其他舰艇虽然不同程度负伤但是并无险情,人员方面,共战死117人,伤587人,日本获得了近乎完美的胜利。

这场海战的结局迫使俄国走到了谈判桌上,接受了日俄战争失败的现实。兵败还给俄国埋下了革命的火种,而日本则迅速崛起,成为海上列强,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对马海战中,日俄双方都开始采用初期状态的射击指挥技术,不再是以往各炮各自为战的独立射击模式。不过由于火炮射程的增大,使得当时仅仅装备4门主炮的战列舰所形成的着弹散布不足以为下一轮射击提供充分的射击诸元,这刺激了装备10门主炮的英国“无畏”号应运而生。随着新型射击指挥仪的发明,战列舰开始进化到其巅峰阶段,新的一轮海军竞赛也由此拉开了帷幕。

对马大海战还是海上决战思想的巅峰之役,几乎诠释了当时流行的马汉海权论的理想格局。通过海上决战取得胜利成了海上列强心目中的锦标,但是这个锦标也让列强们忘却了制海权的真正意义海洋作为海上交通线本身的价值。德国虽然随后迅速成为海军第二强国,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爆发后不到一个月,其商船便被迅速肃清,最终在严密的海上封锁之下败亡。而对马海战的胜者日本尝到了暴富的甜头,其结果一方面种下了军国主义的苦果,另一方面在海军战略上,日本也一厢情愿地幻想将对马海战的“胜利方程式”套用在二战时对美的作战计划上。完美的胜利反倒成了一种封印,禁锢了日本海军头脑,同时也使之走向了彻底覆亡的道路。

标签: 马海战

更多文章

  • 二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二战,胜利

    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II,简称二战,亦可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以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等轴心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

  • 谁在“四维空间”窃听人类?二战实况录音,诡异到令科学家都困惑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四维空间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但是当时的战争究竟是怎样的?恐怕那场面只有亲历者才知道,而且至今保存下来的影像和音频资料也是极少的,而其中有一段二战现场的实况录音,堪称至今为止最诡异难解的。1951年,两名英国女子来到法国艾维港附近的一家小旅馆度假,然而就在她们的假期即将结束准备返回伦

  • 中印战争时解放军到底伤亡多少?精确到个位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印,战争,解放军

    当年印度的“前进战略”从1954开始实施,不顾中国一再抗议,在争议地区建立哨所,这些哨所甚至常常越过中国的前线哨所。尼赫鲁一厢情愿地急功冒进,他相信印度由于有美苏的一致支持,中国不敢反击印度的前线据点和巡逻队。这背后的设想是通过逐步设立据点,最后把中国人赶出印度人认为自己拥有

  • 大意失荆州:浅谈关羽失荆州与樊城之役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大意,荆州

    刘备借到荆州后,关羽一直驻守在荆州。公元211年,刘备西进益州,留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人守卫荆州。公元214年,刘备攻取益州到了关键时候,加之与诸葛亮同为军师中郎将、随同刘备入川的庞统在进攻雒县时阵亡,刘备命诸葛亮迅即入川。诸葛亮留关羽守荆州,与张飞、赵支率兵溯江江而上,向巴东、江州等地进发。

  • 红颜祸水:中国古代因女人引发的一场离奇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红颜,祸水,中国,古代

    有句俗语,叫做“红颜祸水”。这话听着挺让人瘆着慌,好端端的美女,怎就成了祸水呢?嘿,还真别说。从古至今为了女人翻脸的事情决计不少。譬如冲冠一怒为红颜啦什么,诸如许多,搞不好还得弄一出特洛伊木马战。但多是为了抢女人争风吃醋罢。至于我们下面要介绍的事件,就颇为离奇了。事件的男主角

  • 苏捷什卡战役的战前局势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苏捷什卡,战役

    苏捷什卡战役(Battle of the Sutjeska),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为粉碎德、意军队“围剿”于1943年6月进行的战役。此役,南军以寡敌众,殊死搏斗,损失惨重,但主力终于突破重围,粉碎了德、意军的“围剿”。交战的结果最终

  • 东汉末期黄巾起义中的三场战役点评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东汉末期,黄巾起义

    ​长社之战东汉光和七年(184年)四月,在黄巾农民起义中,颍川(郡治阳翟,今河南禹县)黄巾军围攻汉中郎将皇甫嵩部于长社(今河南长葛东北)的一次攻坚战。颍川黄巾军在波才的领导下,大败朱儁,乘胜进围皇甫嵩于长社(今河南长葛东北)。义军声势浩大,守城官军仅数千人,不敢出战。波才率军数次进攻未克。时当仲夏,

  • 正史记载不详尽:盘点三国赤壁之战的四种版本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三国,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重要战役之一,正式的记载都不详尽,流传下来多种版本,这里把我所接触到的版本列举出来,大家看看还有没有其他补充。第一种,曹操南征,刘琮投降,刘备于当阳被击溃后逃往江夏,诸葛亮出使江东联合孙权。孙权拒绝向曹操投降,派周瑜率三万大军在赤壁迎击曹操南征的二十万大军。周瑜使用火攻之计,曹操

  • 1975年越南统一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1975年,越南,统一战争

    1973年初,“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巴黎协定”签署后,美国开始从越南撤军,并停止了大规模军事行动。但仍以“文职人员”名义在南越留驻2.4万多名美军,支持南越政府军扫荡。与此同时,美国还向南越政府提供大量军事援助和经济援助,在南越附近地区保持一

  • 中国古代霸气的敢死队:勾践神秘军团不逊秦国虎狼之师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古代,霸气

    ​所谓“敢死队”,指由不惜命的军人组成的突击先锋队,至于词义出处,大抵可以追溯到《三国志》:“(董)袭与凌统俱为前部,各将敢死百人”。可遗憾的是,这支敢死精锐之队,早已湮没在吕布、关羽、马超等名将巨星光环下,连一向八卦的罗贯中,似乎也懒得多提。不过,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