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正史记载不详尽:盘点三国赤壁之战的四种版本

正史记载不详尽:盘点三国赤壁之战的四种版本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490 更新时间:2024/1/16 7:38:28

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重要战役之一,正式的记载都不详尽,流传下来多种版本,这里把我所接触到的版本列举出来,大家看看还有没有其他补充。

第一种,曹操南征,刘琮投降,刘备于当阳被击溃后逃往江夏,诸葛亮出使江东联合孙权。孙权拒绝向曹操投降,派周瑜率三万大军在赤壁迎击曹操南征的二十万大军。周瑜使用火攻之计,曹操的连环战船被烧,军队大溃,曹操从华容道逃回襄阳,赤壁之战结束。参战双方兵力为:曹军20万孙军3万刘军2万。这是最流行的版本,包括《三国演义》都以此为蓝本。

第二种,曹操南征,刘琮投降,刘备于当阳被击溃后逃往江夏,诸葛亮出使江东联合孙权。孙权拒绝向曹操投降,派周瑜率三万大军在赤壁迎击曹操,这时曹操的兵力尚未集结,在赤壁的只有他追击刘备用的5000人与部分原荆州水军。周瑜火攻,曹军大败,曹操从华容道逃回襄阳,赤壁之战结束。参战双方兵力:曹军5000+?(荆州水军数量没有找到任何记载)孙军3万刘军2万。这种版本和第一种很相似,但在参战兵力上有很大差别,使得赤壁之战变成以众击寡,且是一场规模不大的小战役了,唯一的变数在荆州水军的数量上,如果荆州水军在赤壁参战的有5万人,那双方就是势均力敌了。

第三种,曹操南征,刘琮投降,刘备于当阳被击溃后逃往江夏,诸葛亮出使江东联合孙权。孙权拒绝向曹操投降,派兵攻打合肥。曹操追击刘备至巴丘,分兵给张熹救合肥,自己领军追到赤壁与刘备作战,结果失利,加上军中有了瘟疫,战船被刘被烧毁,便从华容道撤军回襄阳,赤壁之战结束。参战双方兵力不明,但在赤壁没有孙军主动参战,全是刘备的功劳,参照以后荆州归属问题,这种版本的说法极不可信。

第四种,曹操南征,刘琮投降,刘备于当阳被击溃后逃往江夏,诸葛亮出使江东联合孙权。孙权拒绝向曹操投降,派周瑜率三万大军在赤壁迎击曹操。两军在赤壁相持,最后曹操因军队发生瘟疫,便烧掉战船从华容道撤回襄阳,赤壁之战根本没开打就结束了。这种版本的说法可信度比第三种还低。

总结一下,曹操的南征是确实无误的,刘琮的投降也没什么疑问;刘备在当阳打了败战,孙权不肯投降曹操;曹操到了赤壁;在赤壁是有火把曹操战船烧掉了,曹操从华容道回到襄阳。这些就是我所得到的正史上没有争议的几件事件,还有就是赤壁之战中蔡瑁张允两位原荆州水军主将是倒在自己人的刀下,这一点虽然很多地方都没记载,但也从来没有被怀疑过。

标签: 三国赤壁之战

更多文章

  • 1975年越南统一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1975年,越南,统一战争

    1973年初,“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巴黎协定”签署后,美国开始从越南撤军,并停止了大规模军事行动。但仍以“文职人员”名义在南越留驻2.4万多名美军,支持南越政府军扫荡。与此同时,美国还向南越政府提供大量军事援助和经济援助,在南越附近地区保持一

  • 中国古代霸气的敢死队:勾践神秘军团不逊秦国虎狼之师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古代,霸气

    ​所谓“敢死队”,指由不惜命的军人组成的突击先锋队,至于词义出处,大抵可以追溯到《三国志》:“(董)袭与凌统俱为前部,各将敢死百人”。可遗憾的是,这支敢死精锐之队,早已湮没在吕布、关羽、马超等名将巨星光环下,连一向八卦的罗贯中,似乎也懒得多提。不过,古

  • 中国古代军旗的历史:各式各样的军旗代表着不同的含义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古代,军旗

    公元前204年,为巩固侧翼,韩信率数万汉军背水结阵,与二十万赵军在井陉对峙。二千汉军伏兵乘赵军轻敌出击之机,攻占赵军大营,“拔赵帜,立汉赤帜”。赵军发现大营被踹,心无斗志,全军覆没,“背水一战”由此而来。此战中,军旗的重要性体现得淋漓尽致。古人对熊、虎

  • 五国联军共同讨伐秦国,函谷关之战齐国为什么不参加?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五国,联军,讨伐

    今天故宫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函谷关之战齐国为什么不参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战国历史上,齐国和魏国一样,都有属于自己的辉煌时期,但是最后还是秦国统一了天下,创造了之后的王朝。当时的秦国逐渐的发展,日渐强大,于是秦国从战略防守转为战略进攻,秦国被各国认为是个严重的威胁。于是,在魏相公孙衍的推动之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为何偏好征用中国劳工?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

    日本三菱公司被中国劳工索赔的新闻引世界关注。这起新闻的历史背景是,军国日本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征用了大量中国劳工。现在索赔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被日本征用的中国劳工,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中国劳工的数量也是十分惊人的。世所共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中国加入了交战一方协约国,也等于是参战国,但作为参战国,中

  • 百年前日俄战争是两大恶邻“平分中国”的一次预演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百年前,日俄,战争

    ​关于日俄战争的意义,各种历史书籍已经讲得够多,但是它对中国命运的“预言意义”,却提及得不多、分析得不够。就当时清廷而言,那场在本国领土鏖战的两大邻国的对打,不仅是耻辱,而且是行将“被肢解”的“预演”。日俄战争以俄国战败、与日本

  • 中国古代抗敌血战为何多发生在长江以南?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古代,抗敌,血战

    ​我们看中国历史,自中世纪两宋以来,外患频仍,但汉民族的对外血战往往发生在长江以南。华夏抵抗,几乎成为南人的独角戏。这是为什么呢?众所周知,黄河流域是华夏文明发祥地,所以,华夏文明又称“黄河文明”。黄河中下游即中原是华夏的核心地带,这里包括现在的河南全境、以及河北、山东、山西

  • 盘点二战中全歼日军的13场血战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二战,全歼

    01、阿图岛战役时间:1943年5月交战双方:美国VS日本具体战况:阿图岛战前就是美国领土,这是一场发生在美国领土上的战役。1942年10月,中途岛战役期间,日军一支部队占领了这个贫瘠的小岛。随即,美军开始重视这个小岛的战略意义,逐渐往岛上增兵。美军以绝对优势压制日军。5月29日,日军在外无救援、内

  • 建国700年后,这个导致隋朝灭亡的国家,没了……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建国,700年后

    盛唐时期,资深“驴友”李白四处游历,有一次遇到了生活在中原的高句丽遗民。金花折风帽,白马小迟回。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李白这首《高句丽》,短短20字,写的是高句丽舞者的优美舞姿,却尽显盛唐气象。高句丽人能歌善舞,高丽舞在唐朝风靡一时。据《旧唐书》记载

  • 明灭夏之战,朱元璋夺下蜀夏政权,为此后车顶平定西南奠定基础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灭夏之战

    今天故宫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元璋的征西之战,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朱元璋,原名重八,又名国瑞,明朝开国皇帝,吴元年十二月,朱元璋正式即皇帝位,吴二年正月,改元洪武,定国号为明,应天府为京师。就这样,一个新的王朝开始了它的统治。朱元璋建立了明朝之后,立即着手消灭余下的割据势力,来实现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