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抗日战争时,中国军队歼敌人数最多的是哪场战役?

抗日战争时,中国军队歼敌人数最多的是哪场战役?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326 更新时间:2024/2/23 18:25:51

大概是因为盲目地照抄某科上的数据,或者是出于某种“YY”的心理,目前许多的网络章和视频,对抗战期间各战役歼敌数字的夸大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这里轻松干掉10万、那里随便消灭5万,完全无视日本鬼子的难打和抗日之艰难。动不动就是抗日名将薛岳歼灭日寇10万的论调,按日寇第11军20余万人的兵力规模,以薛伯陵的歼敌速度,抗日战争早在1942年就应该结束了。

笔者坚持认为,薛岳确实可以视为抗战期间,正面抗日战场作战最为积极主动的战区司令长官,这一点也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他的缺点同样明显,那就是经常夸大战果,其实这也是当时国军将领的通病,既有给自己脸上贴金的想法,也有配合宣传上鼓舞民心士气的需要。而日本人也不愿意让太多的伤亡数字,来刺激东京的政府和民众脆弱的心,在战报中大幅压缩战损,于是一个玩命注水,一个拼命缩水,造成抗战期间中日两军的战报数据相差特别悬殊。

在八年全面抗日战争中,将战场范围、时间跨度、动用兵力通通较大的战役称为“会战”,有据可查的是总攻23场大型会战,这其中有些会战的规模是不太大的,比如豫南会战、桂南会战、上高会战等等,每战日军出动的兵力有限,那么无论胜败,中国军队自然也就不可能大量歼敌。真正给日军造成大量的伤亡的,应该是淞沪会战、武汉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长衡会战,因此讨论歼敌最多的战役名称,只需要在上述会战中比较即可。

一、淞沪会战。

爆发于1937年8月的淞沪会战,对日本来说,是仅次于日俄战争的惨烈战事,因为在此之前鬼子们并未遭遇过如此顽强的大规模抵抗,会战中日军动用兵力25万余人,而中国军队前后投入战场的亦有70万野战陆军。在三个月的会战中,日军主力第3师团、第11师团和第101师团的战死数量都超过3500人,而第9师团的死鬼达到了5000余名,其中排名第一的是第101师团,经过多次补充后累计伤亡高达15000余人。

目前经常被引用的数字,是淞沪会战中日军总伤亡约为40000余人,其中战死20000余头,而实际上,如果算上累伤的,也就是轻伤后经过治疗再上火线又受伤的,按照战场上的通常伤亡比例,日军在淞沪战场的战伤数字绝不低于60000人,如果再加上战病的数字、以及在杭州湾登陆之第10军的损失,日军在淞沪会战中的伤亡总数,应在90000人左右(死20000余),只多不少(中国军队伤亡超过30万人)。

二、武汉会战。

武汉会战是在1938年6月打响,至日军第6师团先头部队于10月末窜入汉口为止,期间整整历时四个半月的时间,日军动用了九个师团和大批野战补充兵共计35万人,他们宣称战死7000余人、战伤25000人,其实是有很大水份的,这个之前有过专文。因为仅在万家岭和富金山两次战役中,日军抛尸数量就超过了6000名,那么在其他战场上比如大别山南麓,第6师团等部队也付出了惨重伤亡。

因此,综合几个版本的抗战细节研究,武汉会战日军的战死数量当在15000名左右,类推整体伤亡和病患数字应该在80000人左右。徐焰将军根据对日军补充情况、损耗情况的研究,认为这个数字应该在100000人,即伤亡50000人、病患50000人,我们还是保守一点,仍然以武汉会战歼敌80000人来计算。

三、第三次长沙会战。

这应该是数字争议最大的一次战役了,按照第九战区的战报,在1941年12月底到次年1月初的第三次长沙会战中,共击毙日军33900余人、击伤23000余人(俘139人),因此日军伤亡总计57000余人。而日寇第11军司令官阿南惟畿承认的伤亡,仅有10000余人(日军战报则称战死1591人,战伤4412人),双方的差距实在太悬殊了,显然,薛岳的战报是肯定有水份的。

因为在这次会战中,作为牵制性作战的第11军只出动了三个师团外加两个支队,此时日军各师团已完成“三单位”调整,兵力最多者也就在20000人左右,是故日军动用总兵力准确数字为84000人。如果按照第九战区的战报,日本人被毙伤的已经超过68%,也就是第11军的机动力量基本覆灭,那么第九战区30万大军为不乘胜收复岳阳、甚至直下武汉?这不是扯么。

多方研究的结果,尤其是根据日军主力第3师团的伤亡情况,其实可以基本判断出,第三次长沙会战日军的伤亡在总兵力的三分之一左右,也就是28000人左右,这已经是个不错的战绩了。

四、长衡会战。

所谓长衡会战,是指在1944年的豫湘桂战役中,爆发于湖南段长沙和衡阳两个地区的战斗,也就是第四次长沙保卫战和衡阳保卫战。其中在第四次长沙保卫战中,由于第四军军长张德能指挥无方,日军几乎是轻取城池,所以损失也比较轻微,其战斗损失主要是在进攻衡阳时造成的,方先觉率领第10军死战不退,用卓越的守城战术奋战47日,让日本人如临地狱。

关于这个话题,之前多次介绍过,综合几个版本以及中日两方军史学者的研究,日寇第11军在衡阳战役中的伤亡应该在48000人左右,其中战死不低于15000人。日本作家伊藤正德认为日军战死10000余,总计伤亡19000余,这就违反战场常识了,伤亡比例不可能如此接近,通常在一比三、一比四左右,所以这个日本人的话不足信,还是按玉堂当年问询日军高级军官的结果比较靠谱,那么再加上日军在长沙方上的损失,长衡会战日军伤亡在50000人左右。

在这四场会战之外,顺便列举一下其他战役日军的损失情况,包括台儿庄大捷的徐州会战,日军伤亡26000余人;上高会战罗卓英所部毙伤日军15000于人;包括余程万死守常德的常德会战,日军伤亡15000余人;耀武大破日寇第20军的湘西会战,日军伤亡35000余人;至于薛岳的第一次和第二次长沙会战,歼灭日军的数量分别为15000人和10000人左右,因为第二次长沙会战等于是败了。

所以你说薛岳将军在抗战中率领第九战区官兵消灭了5到6万日本人,那是基本靠谱的,非得说歼敌10万什么什么的,笔者不认为是在夸耀他的抗日战功,反而是埋汰人家。何应钦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宣称击毙日军48万余(也不太准确),那么按重庆政府的统一说法,薛岳所部的毙敌数字几乎占到了8.3%(以击毙40000人计),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严重忽略了其他抗日战场中国军民的牺牲和奋战。

综上可以得出结论,全面抗日战争的八年中,歼灭日寇数量最多的三甲战役,分别是第一名淞沪会战、第二名武汉会战、第三名长衡会战,考虑到淞沪会战中国军队出动了70余万人,武汉会战更是出动了110万大军,而方先觉仅仅率领18000人的部队(包含暂54师一部)能够取得毙伤日军48000余的战果,则其单位歼敌数量,绝可名列整个抗战之冠!

战后日本厚生省援护局的资料显示,日本投降前在华阵亡军人总数为:431100人(东北26500人、大陆其他地区400600人),到日本投降以后,这个数字又增加到504100人,而整个二战期间日军在各战场(中国、缅甸、印度、太平洋等地)的海陆军死亡人数合计:2121000人,这个数字只能做一参考,因为那个死鬼社的牌位一直在增加。

驻印军在缅北的反攻战役就不计算在内了,那毕竟是在异国战场,而非中国抗日战场上。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有哪些战役是统军大将战死了,而战斗却大获全胜的?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1948年10月1日上午,林、罗、刘正式下达命令,以东野的第三纵队三个师、二纵队五师以及炮兵纵队三个炮兵团和热河独立师等五万余人,在三纵队司令员韩先楚和政委罗舜初以及东野炮兵司令员朱瑞的指挥下,对固守义县的国民党王世高暂20师发起了总攻。炮兵纵队连续炮轰几个小时后,义县城硝烟弥漫的战火中还未散尽之际

  •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里都出现过哪些步枪?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出现的步枪太多了,题主基本总结的差不多了。我国那时候是万国造,连英77都有。但主要是苏式,日式,中正式和美式,美式后期出现的多,远征军多点。苏式多是因为当时苏联给予了国军大量援助,连黄埔军校建校时候需要训练用的步枪,都是苏联人给的,要不然周恩来怎么会在黄埔军校当中将主任?还有就是日式用的多,八路军很

  • 有哪些王波的评书推荐?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聊斋》系列是波老自己琢磨的评书,披讲很细,有时候一句话能讲一回书,很有嚼头。而且聊斋20-30回一部书听着不累。《三盗九龙杯》算是短打书,而且,短,听着有意思,很多江湖规矩讲的很细,尤其杨香武偷九龙杯那段,很精彩。两部大书《大隋唐》,从程咬金出世讲到玄武门之变,每回书1个多小时,特点是长,巨长。电

  • 致敬最「硬核」青春,分享一下你对解放军印象深刻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解放军三大战役打出了新中国的军威。朝鲜战争的志愿军打出了中国军人的气概,中国人民军队敢打敢拼,增加了世界人民对新中国解放军新的认识。体现了解放军的英勇善战,消灭一切来犯之敌。给中国人民争了口气。

  • 近代战争史上特种部队“四两拨千斤”袭击成功的经典战例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二战的奇袭埃本埃马尔要塞,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运用空降突袭战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比利时与德国边境的列日要塞可以说是德意志帝国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座要塞整整阻挡了德军十三天时间,为同盟国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并且比利时利用这段时间将国内的铁路、公路破坏殆尽,在德军史蒂芬计划里,原计划一个星期的时间

  • 你听过最早的评书是哪部名著,又是谁评说的?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我第一部听的评书是著名艺术家单田芳先生播讲的《水浒传》,单老师沙哑的嗓音,惟妙惟肖的口技表演,勾着我每天中午12点,一路从学校跑回家,蹲在收音机前面吃饭。小时候电视还没有那么普及,农村孩子,能看到课外书的地方很少,更别说了解外面的世界。所以,梁山泊一百零八条好汉聚义山林,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快意恩仇

  • 最好听的评书是哪部?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袁阔成先生说评书,自然,流畅,娓娓道来,极富吸引力,他的评书通俗幽默,有深度,有广度,高雅而不粗俗,诙谐且耐人寻味而又有极强的感染力和教育意义。举个例子:1,气得吕布当啷啷把镜子扔了。干嘛当啷啷啊,那年头玻璃,镜子都铜的。2,刘备在江东呆了一个多礼拜,那年头没礼拜,反正就是七八天吧。3,感情一个钩的

  • 哪部评书讲的好听?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三国演义的评书绝对是经典。推荐《易中天品三国》评书这是一部获益匪浅的经典书籍,再加上专家的讲解。绝对让你能看懂,理解到不一样的三国故事建议:第一可以先上网找关于该部书籍查阅,主要是要看懂大概的故事。第二可看易中天品三国来辅助阅读。袁阔成《三国演义》文学性最强。女的我比较爱听连丽如(京派),它比较注重

  • 经典历史评书?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作为一个八零后,小时候经常听长篇评书。评书表演艺术家有单田芳,刘兰芳,袁阔成。单田芳的代表作品有:《三侠五义》、《白眉大侠》、《三侠剑》、《童林传》、《隋唐演义》、《乱世枭雄》、《水浒外传》。刘兰芳的代表作品有:杨家将》《呼家将》《赵匡胤演义》《刘金定大战南唐》《小将岳云》。袁阔成的代表作品有:《三

  • 哪个版本的《三国演义》评书最好听?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个人认为,评说《三国演义》说的最好的,当属评书泰斗袁阔成老先生的。袁先生的《三国演义》共计365回,小时候一天听一回,正好听了一年的时间。说袁先生的《三国演义》好,就好在他对每个事件、典故都做了充分的铺垫;对每个人物的性格、心理也都做了认真的刻画,可以说袁老塑造的评书作品个个是精品!袁先生对《三国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