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在战争中发生过多少次“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案例?

在战争中发生过多少次“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案例?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966 更新时间:2024/1/23 15:57:05

1948年6月17日,华东野战军陈唐兵团突然兵临开封城下,粟裕则亲率三个主力纵队负责外围机动防御,开封城里的“蝉”是整编第66师李仲辛部的一个旅和地方保安部队约30000人。消息传到南京一片哗然,蒋介石立即命令驻汝南的整编第十八军胡琏所部、驻金乡的整编第五军邱清泉部兼程北上。

(开国上将陈士榘)

同时又以整编第72师、整编第75师组成临时第七兵团,以第六绥靖区副司令区寿年为指挥官,三路并进救援当时的河南省会开封,于是“黄雀们”浩浩荡荡开来了,这就是著名的“豫东战役”。

豫东战役的第一阶段是开封攻坚战,陈(士榘)唐(亮)兵团的两个纵队经五天激战,至6月21日全歼守敌解放开封,生俘中将师长李仲辛以下26000余人。战役进行中,国民党空军则对开封进行了狂轰滥炸,仅开封女子师范的700名学生便死伤400余,百姓伤亡无算,《北平无战事》里所谓方孟敖拒绝执行的轰炸任务,就是此役。

(整编66师李仲辛)

鉴于歼敌有生力量的目标已经完成,且敌增援部队正在迫近,陈唐兵团携带大批俘虏和缴获的武器装备,于6月26日撤出开封拟向黄河以北转移,次日邱清泉部队入城;蒋介石认定华野开封役后伤亡惨重不堪再战,督令三路敌军合围豫东我军。

其中区寿年兵团奉命经睢县、杞县迂回包抄,结果从黄雀成为粟裕眼中的第二只“蝉”,6月28日华野三个打援纵队神兵天降,在龙店等地区完成对区兵团的压缩包围,豫东战役第二阶段的“睢杞战役”打响。

区寿年,广东罗定人,粤军名将蔡廷锴的外甥,“一二八”淞沪抗战期间曾担任第十九路军第78师师长,福建事变反蒋失败后避往香港,1936年随蔡廷锴依附桂系重建部队,抗战期间出任大别山东南分区司令。

区兵团下辖两个整编师共5个整编旅,都是被“中央化”的杂牌军,战斗力中等,至1948年7月2日凌晨大部被歼,区寿年被俘,第二只“蝉”也被捕捉完毕。

(区寿年被俘)

与此同时,华野陈唐兵团和中原野战军三个纵队正在决死阻击援敌,“黄雀”队伍里不仅有邱清泉整五军、胡琏整十八军,还有以整编第25师和第3快速纵队组成的黄百韬兵团,蒋介石亲自飞临睢杞上空督战,严令三个兵团不惜一切代价救援区寿年所部,其中黄百韬兵团尤其卖力,至7月2日下午突破中野11纵的阻击线,到达距离区兵团残部不足10公里的帝丘店地区,再次引起了粟裕的兴趣。

黄百韬兵团所处的位置,挡住了华野携带大批伤员撤出战场的路线,粟裕决心乘其立足未稳予以毁灭性打击,以利全军转移,黄百韬就这样成为了第三只蝉。7月3日中午,由叶飞统一指挥的华野四个纵队奔袭帝丘店,开始了对黄百韬兵团的围歼。

(黄百韬、刘峙杜聿明

经两日血战,黄百韬被压缩到方圆不足10里的范围内,笈笈可危。为负隅顽抗,黄百韬甚至亲自登上坦克,率领三个营发起反突击,夺回部分失去的阵地,战斗进入白热化。

杜聿明于7月6日飞抵战场上空指挥,黄百韬认定突围无望,开始跟杜聿明套瓷加告别:“杜长官,民国22年庐山训练团时,我们是上下铺,当时我的名字叫黄新,我从未叫过苦,但是今天我不能不告急!”

围上来的“黄雀们”已经被蒋介石和杜聿明催疯了,在杜聿明的亲自指挥下,他的老部队整编第五军开始发力,率先突破华野阻击线接近黄百韬残部,粟裕鉴于华野已连续奋战三周,部队疲劳且伤亡较大,为避免陷于被动地位,7月6日18时当机立断,下达停止作战的命令,各纵队向陇海路北转移,第三只“蝉”黄百韬由此死里逃生。

豫东战役,华东野战军纵横河南平原机动灵活作战,三次在“黄雀在后”的形势下坚决“捕蝉”,共歼敌近10万人,被粟裕称为“最复杂、最剧烈、最艰苦”的一次战役,它严重削弱了敌军在中原主力,战后邱清泉遭到痛斥后干脆跑回老家。这次战役的胜利也是逐鹿中原的转折点,为我军全面转入战略反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核战争爆发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本来核弹应该德国先造出来的,因为二战之前德国是世界物理研究的中心,如果那样世界就完了,希特勒发动二战,因为希特勒本人对原子弹不够重视和处在战争状态原材料的缺乏,德国没有成功,也是为了制造战争,逃到美国的爱因斯坦才建议美国研究原子弹,不过美国造出来了却被政治家利用了,本不必向日本投放的原子弹,美国为了

  • 北宋联辽抗金的可行性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首先,我们先从疆域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从地舆图上看,当时的北宋与金国之间根本就没有土地上的接壤之地,这一点极其重要,因为在两国没有疆域接壤的情况下,一般性的军事冲突如何能够发生?其二,辽国当时通国上下,已经衰弱到了极点,特别是到了宣和元年,辽国的军事力量已经大半失去战力,其中的精锐主力也全部丧失。原

  • 李元昊河曲之战中大胜辽军,为什么还要与辽结盟?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决定一场战场的胜负,可以是统帅的才华、将士的英勇丶武器的优良等因素。决定整个大战局的胜负,就必须仰仗综合国力了。通常综合国力不行,战争的最终结果也好不到哪里去。如果综合国力不行,又想获得战争的最终胜利,那就只有一条路了,那就必须“以战养战”,以夺取到的敌方财物来支撑己方的军事行动,这就是《孙子兵法》

  • 世界三大战争狂是谁?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官方的排名是:1、秦始皇2、亚历山大一世3、成吉思汗;4、屋大维5、拿破仑6、俾斯麦7、威廉一世8、威廉二世9、希特勒10、东条英机个人认为是拿破仑、秦始皇和希特勒。商朝四大天王分别是:托塔天王李靖、神镜天王苏护、西伯侯姬昌、飞虎天王黄飞虎1、哪吒之父:托塔李天王李靖托塔李天王李靖,家住陈塘关,后来

  • 中国历史上和平时期最长的是什么时候?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和平时期最长的应该是现在。自从进入冷战时期以来,世界的战争少了很多。即便是美苏两大巨头,也没有直接开战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发生过一些战争,但70年时间所有的战争基本都在边境地区,没有殃及中国核心地区。所以,在70年内,中国内部是和平的,不受战火波及。这是很不容易的。以朝鲜

  • 赵良嗣为宋徽宗提出“联金灭辽”计划,为何最后却导致了北宋的灭亡?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一个无比正确的战略决策,为何失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执行这个战略的平台无法实施这个策略。换言之,药是好药,但不适合北宋服用。但因为这个策略却导致了这个平台坍塌,北宋亡国。造成靖康之耻。赵良嗣是赵佶赐名,原名是马植。世代为辽国大族,但心向大宋、在童贯使辽,马值献“联金灭辽”之策,赵佶采纳其建议之后,将其

  • 商朝末年纣王暴虐是谁推翻了商朝建立了西周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商朝末年纣王其实非常贤能,他在派兵攻打东夷时,姬发受到当时的邪教教徒姜子牙鼓动,称首都空虚对首都进行了围城。后纣王爱惜百姓选择了开城投降,后因首都被破,东进的部队也无心恋战撤回了。纣王带着残存的和东进部队会合后去了中国东北部。纣王在位时东征西讨非常贤能。后市西周为了美化西周得统治者便对纣王及夏王进行

  • 牧野之战中殷商的军队到底是反戈还是拼死血战?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绝对不是反戈,周人的《尚书》中自己都写了是“流血漂杵”,甚至周时还有一些伤亡人数的记录。明明是打的很惨烈,作为灭商的周人都是这样写的。可是春秋时,孔子看到这样的记载很不高兴,所以改成了倒戈,无非是为了为自己的学说佐证而已。什么暴政,都是去看看周人讨伐商人所列的罪名吧,那叫什么暴政,明明是改革的先驱,

  • 商朝有哪些名人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1、商汤商汤也叫做成汤,是商朝的开国君主,同时还是商朝一位著名的军事家。夏朝末年,商汤任命贤臣伊尹为相,委以国政,以亳为据点,积蓄力量,准备灭夏而代之。但在对夏朝作战之前,商汤先后带领军队攻灭邻近的葛国及韦、顾等夏的羽翼国。夏朝末代君主桀即位以后荒淫无道,夏帝国的内部矛盾不断,商汤趁此良机,一举攻灭

  • 夏桀是暴君吗被殷商朝所灭吗?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少康以后,夏朝的江山的确稳固了一段时间,但是好景不长,到了孔甲当王的时候,他又重新犯了他的祖先曾经犯过的毛病,整天荒淫无度,而且孔甲还特别迷信,所以搞得诸侯大都不听朝廷的话。就这样,夏朝的江山颠颠簸簸,延续了一段时间,到了履癸的时候,江山已经摇摇欲坠。这履癸就是夏朝的最后一个国君桀。桀是历史上一个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