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古蜀文明和华夏文明是一个体系吗

古蜀文明和华夏文明是一个体系吗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157 更新时间:2024/1/24 1:54:13

黄帝嫘祖结合以前,成都平原叫西陵国。因为那时生活人在成都平原上的人,是从平原西边的山上下来的,故称西陵氏。黄帝为褒奖西陵氏之女嫘祖发明栽桑养蚕之法,抽丝编绢之术,以吐丝的蚕为字形,以西陵氏的图腾”白鼠”的鼠字为字音,造了蜀字。从此西陵国成蜀了,西陵氏成了蚕丛氏。蜀成了黄帝的战略后方。几十年以后,黄帝封昌意于若水(安宁河流域),封号是鱼凫侯。又过了几十年,昌意的儿子帝颛顼把自己的一个儿子封于蜀,封号是柏灌,住地是宝墩古城群落。成都平原的水稻栽培技术,就是柏灌侯从长江中游带来的。柏灌族在蜀住了两百年左右,被流放到了山东。原因是第六代子孙治水无状,被虞舜当作四凶之一,处死在羽山,并把鲧的家族流放到山东,变成了东夷人。鱼凫受命镇守蜀,成了第三代蜀王。几十年以后,柏灌族的流放令被撤消,但是他们已乐不思蜀,只派了一只人马回到蜀中,首领就是彝族的始祖希慕遮。鱼凫侯让出宝墩古城群,移居三星堆,为夏朝守梁州,开了三星堆二期。夏朝接受太康失国的教训,在二里头修筑都城的同时,在成都十二桥建了陪都。一百年后,夏朝丢失中原,禹族退回古蜀,以成都为都城重建了夏朝,保住了夏朝的半壁江山。三星堆是半壁夏朝的祖庙。祖庙毁于大火。鱼凫殿的残存物埋在一号坑,颛顼殿残留物埋在二号坑。正在发掘的三号坑是禹王宫残存物。古蜀是禹族的祖地,夏朝丢失中原后回到了古蜀,重建了夏朝,延夏祀一千多年。金沙只遗址主人是鱼凫。禹族住的是十二桥。

按《华阳国志》记载“蜀之为国,肇于人皇”,这就说明“蜀”是人皇建立的王朝。又载“人皇兄弟九人分理九州”,也就是说“九州”是“蜀王朝”的九个行政区,兄弟九人分别管理,这也是绵阳九皇山的传说。又载“人皇居中州,制八辅”,就是说“中州”是首都,管理其它八个州。首都就是“蜀都”。在扬雄的《蜀都赋》中“蜀都之地古曰梁州”,这就肯定了首都是以整个“州”为范围的,蜀都就是“中州”,是自古以来唯一一个以“州”为首都的。古蜀九州就是中华古九州。所以现在我们说的四川这个“蜀”,仅仅是蜀王朝的“首都”。大邑这个地名在《旧唐书》、《新唐书》、《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载:“其邑广大,遂以为名。”这个“邑”指的就是“蜀都”。《山海经》中的“都广之野”的“都”就是指“蜀都”,“都广之野”并不是“广都”之野,它应包含梁州以内的更多平原。李白《蜀道难》中蚕丛四万八千岁,《三皇本纪》中人皇合四万五千六百年,《蜀王本纪》中积三万四千岁。笔者认为这里的计时单位应该是“月”,换算以后加上作者年代,距今五六千年。与《华阳国志》中记载的三四千岁相接近,也与四川盆地边缘山区考古遗址中的年代吻合。按文献记载的梁州范围,大致应在陕西华山与云南丽江之间、青海昆仑山脉以南至湖南洞庭湖之间。这个范围内有很多超过6000年的文化遗址,比如马家窑遗址、城头山遗址。从史前遗址文化分期来看,在距今4300年确实发生了大事。很多遗址在这时消亡,同时又有很多新文化遗址出现,都是在距今4300年左右。按文献记载,共工怒触不周山事件可以理解为一次五千年一遇的超级大地震,之后泥石流堰塞湖引发大洪水。洪水水源应在今青海昆仑山山脉以南,在明朝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上标注为“加湖”。也就是说黄河长江和黑水水系均发生大洪水,历时两三百年。《帝王世纪》:“颛顼始都穷桑,徙商丘。可能就是因为躲避地震洪水迁都。所以在成都平原距今4300~4100年间没有都城,只有一些小城。这段时期的都城应该在黄河边,《山海经》中记载为“帝之密都”。中华古九州就是古蜀人皇九州,这就解释了大禹治水九州是职责所在,帝禹重分天下九州是权利所在。大禹只是古蜀帝王系列中的一员,从《山海经》看,有很多帝王。中原从黄帝算起,至夏启称帝之间只经历了五个帝,所以“五帝”只是从中原角度来说的,也就是说只有中原经历了夏商,中原之外仍然是古蜀,玉璋出土地点分布图可以证明这一点,殷墟甲骨上也有很多与“蜀”的交战记录。大禹之后由伯益继承帝位,一直延续到距今3200年前三星堆王朝的解体。金沙只是三星堆的一个分支,其它的分支还有宝鸡、越南等。从三星堆的文物看,几乎包括了当时九州范围内的所有文化类型。三星堆在《山海经》中记载为“帝之下都”,“下”是成都平原古地名。在《蜀王本纪》中就提到“治汶山下邑,曰郫化,民往往复出。”《诗经商颂长发》:“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山海经海内经》:“帝俊赐羿彤弓素,以扶下国,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也就是以前我们把这个“下”当做方位词理解,现在看来“下”是一个地理名词。也就是说大禹应该是“下禹”,传到中原以后,可能觉得“下”有贬义的意思,或者其它原因,把“下”改为“夏”。这样看来,古文献中记载大禹之前的中国历史,实际上就是古蜀历史。大禹死后,帝位传给伯益,所以四川才称为“益州”。而夏后启不服伯益,在中原自立为帝。所以中原从黄帝算起只经历了五个“帝”,才有五帝传说,而《山海经》中却记载了很多帝。也就是说只有中原经历了夏商,而三星堆一直延续到距今3200年。距今3200年后,三星堆解体分裂成若干小国。其中一支迁往金沙遗址,一支迁往西岐,后来统一中原建立周朝。还有一支去了越南,建立了雄王时代。从以上内容看,古蜀王朝才是中国的第一个王朝。由于历史太过久远和中原对历史的浮夸,古蜀王朝被人遗忘。随着这些年的考古发掘不断增多,目前最急迫的问题是缺少关于古蜀王朝研究的学术文章。而“蜀都”这个词就是解开中国史前历史的钥匙,古蜀王朝应在距今6000年左右。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三星堆出土那么多震惊世界的东西,为什么历史中却没有任何记载?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考古学者都没有答案的事情,我们庶民只能猜想了。从墓葬的形式看,三星堆文明是受到了大的入侵或自然灾害才灭亡的,墓葬的杂乱不堪说明埋葬很匆忙,更注重真实物件的毁灭性埋葬。也许有文字记载的载体像甲骨文等被焚烧或者原地销毁了呢?在当时这么高级的文明没有文字的产生或记录是不可想象的。从出土的文物来看,青铜器精

  • 大禹治水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公元前24-21世纪,北半球水患,从尧帝到舜都找治水人才。期初大禹的父亲鲧受命治水,但治水失败被杀。大禹子承父业,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吸取了父亲治水失败的经验教训改堵为疏,终于治好了水患。民间传说的“大禹治水”大禹治水的精神,永远是中国人民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大禹治水是发生在几千年前我国古代国家刚刚形成时

  • 关于禹的小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大禹治水尧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庄稼被淹了,房子被毁了,老百姓只好往高处搬。不少地方还有毒蛇猛兽,伤害人和牲口,叫人们过不了日子。尧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商量治水的问题。他征求四方部落首领的意见:派谁去治理洪水呢?首领们都推荐鲧(音gǔn)。尧对鲧不大信任。首领们说:“现在没有比鲧更强的

  • 历史悠久程度不晚于夏朝的古国是什么,为什么会在四川?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很多人不知道,四川历史上曾经有一个古老的蜀国,这个蜀国不是刘备所建立的蜀汉政权,也不是王建建立的前蜀,而是一个和夏朝差不多古老的神秘古国。如今,记载蜀国历史的文献已经不多,我们仅能从《华阳国志》和《战国策》《蜀王本纪》等史料中找出一些线索。几年来,随着三星堆文化遗址和金沙遗址的发现,人们对古蜀文明的

  • 神话传说体现了远古人类的什么精神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神话是人类最早的幻想性口头散文作品。人类童年时期的产物,文学的先河。神话反映了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人们为争取生存、提高生产能力而产生的认识自然、支配自然的积极要求。神界中的天神和魔界中的妖魔以及尘世中的人间本不相通,在洪荒时代,大地忽然失去了平衡,无边无际的大洪水冲破了神、人、魔三界相隔的“天维

  • 尧舜禹时期持续了多少年。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尧舜禹时期持续了大约有一千年的时间,其具体年代大约在公元前4000-3000年左右,即离今天约6000-5000年。尧舜禹是古代中国历史中自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又先后出现的三位德才兼备的部落联盟首领。扩展资料:尧舜禹时期属于中国的上古时代,根据《史记》记载,舜死后禹为其守孝三年,禹在位十年。也就是说大

  • 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各有什么特点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1、春秋时期的战争特点(1)春秋时期的战争是一种贵族式的战争,战争有很多贵族之间的礼仪,战争目的是要求对方屈服,而非以消灭对方、获取对方财富为主要目的。(2)春秋时期的战争很少灭亡敌方的国家,胜利一方更愿意扶植一个亲自己的力量上台执政。(3)春秋时期的军队规模不大,很少进行大规模的动员,战争时间也比

  • 夏朝的军事制度和机构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夏代是中国以领土和财产为基础的奴隶制军事制度的发生期。夏代还带着浓厚的原始氏族社会的遗迹,由于以族为单位的血缘团体仍是社会组织的基本细胞,在军事上就体现为仍存在着为数较多的以血族团体为基础的氏族武装。这样夏代军队就由以领土财产为基础的奴隶制国家军队和以血缘团体为基础的族兵两部分组成。夏朝的国家军队是

  • 什么是战争形态的重要表现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战争形态,是由主bai战武器、军队编制、作战思想和作战方式等战争要素构成的战争整体形式和状态。战斗力生成模式是指战斗力的构成要素在特定组织结构下形成作战能力的作用机理,其外在表现一般是军队战斗力基本要素获取和发展战斗力的形态样式。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就是将人、武器装备、军队编制等要素以一种新的形态样式

  • 战争的形态可分为四种形态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冷兵器战争、热兵器战争和机械化战争是人类已经经历过的战争形态,信息化战争是正在形成中的战争形态。冷兵器战争是农业社会的产物,热兵器战争萌芽于农业社会而形成于工业社会,机械化战争产生于工业社会,信息化战争则与工业社会正在向信息社会转型相联系,是信息化社会的基本战争形态。战争的形态可分为冷兵器战争、热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