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德裔英国著名语言学家、梵文学者马克斯缪勒(FriedrichMaxMüller,1823~1900)曾经提出了著名的“雅利安人入侵印度”的假说:公元前1500年左右,一支自称雅利安(aryan,梵语arya)的族群越过兴都库什山山口,入侵了南亚次大陆(今天的巴基斯坦和印度西北部地区),由于他们懂得使用l两匹或更多马拉的带辐轮的轻便快速战车,拥有先进的带金属尖头的青铜武器,因此他们摧毁了古代印度达罗毗荼人建立的文明,给原始蛮荒的印度带来了文明的曙光,开创了灿烂的古代印度吠陀文明,并建立了延续几千年一直到如今的印度种姓制度,并把被征服者称为达萨人,变成了低种姓的首陀罗或者旃陀罗(贱民)。
(雅利安人进入南亚次大陆示意图)
(印度种姓制度)
现代认同此说的学者认为,大约在公元前1750年左右(与上述公元前1500年左右有差异),印度河流域的一些城市遭到了很大地破坏,特别明显地表现在哈拉帕文明代表城市摩亨佐达罗的毁灭,考古发现显示,在这座城市的街巷和房屋里存留着相当数量疑似在突发情况下被杀戮的男女老幼的遗骨。
(哈拉帕文明的印章)
(摩亨佐达罗遗址)
缪勒认为,印度的语言从梵语(Sanskrit)演变而来,因此他们与欧洲人在古代实际来自同一个种族,因此应该是“雅利安兄弟”。当时的印度知识分子多半属于高级种姓,于是相对容易很接受缪勒的理论,因为这个理论将他们置于与他们的殖民统治者英国人至少在智力上平等的地位。
(语言学研究表明,梵语是印欧语系最古老的语言之一)
这个假说至今在印度仍然不乏支持者,但是也遭到一些印度民族主义者的激烈反对。
现在的印度,反对“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学说的人,会被贴上原教旨主义或教派主义乃至纳粹的标签;而支持“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学说的则被反对者贴上了“殖民傀儡”(ColonialStooges)等标签,总之,互怼不亦乐乎,造成很大的社会撕裂。这一点此处且不赘述。
仅就学术角度而言,另一个关于哈拉帕文明毁灭的理论是地质和生态变化说。持此说的学者认为印度河流的旱涝以及地震等自然灾害都会给哈拉帕文明的诸多城邦带来巨大甚至是毁灭性的破坏。萨拉斯瓦蒂河(Sarasvatiriver)是印度古代一条著名的河流,这条河流的人格化女神就是印度教和佛教中的辩才天女(其名字就是Sarasvati,印度神话中三大神之一梵天的妻子)。
(辩才天女一面四臂,四手分别拿着念珠、《吠陀》和印度传统的维那琴。她身著白色的衣服,端坐白莲花上,以天鹅或者孔雀作为自己的座骑)
(萨拉斯瓦蒂河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因多种原因断流干涸)
有学者据此推断认为,哈拉帕文明的衰落原因在于萨拉瓦斯蒂河的干涸,而干涸的年代据推算也就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这个时间段也与摩亨佐达罗城市被废弃时间相近,一般认为比“雅利安人入侵印度”的时间更早。
至于上述观点之外的诸如认为是外星航天器等引发的核爆炸等说法,姑且可以聊备一格,但能否成立就两说了。
总之,哈拉帕文明的毁灭原因迄今还是一个谜或曰并没有定论,作为一个课题,还有待未来的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的共同努力探索。
谈古论金,掰开揉碎历史的人性和技术流呈现给您欢迎评论互动,感恩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