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电影才会出现的剧情,李从珂"演戏"让敌军倒戈

电影才会出现的剧情,李从珂"演戏"让敌军倒戈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473 更新时间:2023/12/5 6:23:14

后唐明宗李嗣源去世后,他的三子李从厚即位,史上称为闵皇帝,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讲讲他的一些故事。

李从厚在位只有五个月,就被义兄李从珂起兵推翻,被杀时只有21岁。出现这种状况,都是李从厚这位短命皇帝自己“作”的,里面有一些让人啼笑皆非、惊诧莫名的故事。

后唐闵皇帝李从厚

李从厚是位少年英雄,年纪不大便跟随父亲李嗣源南征北战,屡立战功,深得父亲的宠爱,先后当过宣武、河东、成德、天雄四镇的节度使。李嗣源登基后,他被封为宋王。他上面有两位亲兄长,长兄早逝,二兄秦王李从荣野心勃勃,盯着太子之位不眨眼,最后一看父皇病重,等不及了,就来了个逼宫造反,结果被枢密使朱弘昭、冯斌联手镇压,送掉了性命,老三李从厚从而顺理成章地接班称帝。

可能是受自己家父子反目、兄弟相残事情的影响,再加上心腹大臣朱弘昭、冯斌的挑拨离间,李从厚一上台就对战功显赫、握有兵权的义兄李从珂存有戒心,想方设法地予以防范打击。他先把李从珂的儿子—禁军将领李重吉贬到外地当团练使,接着将李从珂当尼姑的女儿李惠明弄到宫中扣为人质,最后又下诏把李从珂从凤翔节度使调任为河东任节度使。

这下,一忍再忍的李从珂不干了,当天夜里就命人起草了檄文,以清君侧的名义,请求各镇节度使共同出兵攻打京城洛阳,杀掉皇帝身边的朱弘昭、冯斌等坏人。李从厚此时就等着你反呢,马上派将领王思同率领大军围攻凤翔城。凤翔城是一个小城,城墙很低,护城河很窄,水也浅,根本无法固守。

在李从厚重兵的强力攻击下,李从珂的守城部队伤亡惨重,凤翔城危在旦夕。李从珂在近乎绝望中,忽然发现城下的攻城将士有不少是他以前的老部下,随后战争史上极其诡异的一幕发生了。李从珂将衣服扯掉,露出身上的一个个伤疤,然后站到城垛上放声大哭,一边哭一边说:“我不到二十岁就跟随先帝出征,出生入死,满身伤疤,为江山社稷立下功劳。可现在奸臣当政,对我无端猜忌陷害,你们不少人都跟过我、了解我,为什么还要被奸臣利用,来对付你们的朋友呢?我有什么罪啊,今天竟落到这个地步?!”

李从珂是个好演员,说到伤心之处,声泪俱下,下面攻城的将士竟真地被他感动了,渐渐停止了进攻。此时城下有一个叫杨思权的将领曾在李从珂手下干过,交情也很好,趁势对大家高声喊道:“大相公乃我主也!”周围的将士也都随声附和。李从珂趁机进行了一番封官许愿,承诺一定给跟随自己的众将士厚赏。

李从珂率军东进直逼洛阳

情况就如此发生了巨变,攻城的部队很多都投到了李从珂的阵营。李从珂立即率军冲出凤翔城,杀得王思同人仰马翻,大败溃逃。李从珂拿出城中所有财物犒赏军士,随后率军东进,一路上各郡县望风而降,很快便攻到洛阳。李从厚带了五十名侍卫仓皇逃离,不料半路上被姐夫石敬瑭抓住,在卫州幽禁起来。公元934年四月六日,李从珂登基称帝,马上派人到卫州将李从厚悄悄杀害。

李从珂军事才能卓越,但缺少治国方略。他即位后任用卢文纪等庸才为相,致使国事日益败坏。再加上他的养子身份,很多藩镇将领不服气,尤其是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他是明宗李嗣源的女婿,资格很老,战功很大,对李从珂这个“干小舅子”抢班夺权的行为非常不满,萌生出取而代之的念头。而李从珂对石敬瑭素来忌惮,现在当了皇帝,就想将其铲除。

石敬瑭大军南下

这样针尖对麦芒,两人不久就彻底决裂了。李从珂派兵数万进攻晋阳,并命令各藩镇联合讨伐。石敬瑭一看不好,赶紧向契丹求救,表示愿意割地称臣。契丹主大喜,亲率五万大军增援石敬瑭,在团柏谷把一盘散沙的朝廷联军打得大败溃散。随后石敬瑭与契丹大军急速南下,进逼到了京师洛阳城下。李从珂此时意气消沉、斗志全无,不敢领兵出战,坐等灭亡。各藩镇将领见此情形,纷纷归附了石敬瑭。

公元936年十一月二十六日,走投无路的李从珂怀揣传国玉玺,与曹太后、刘皇后以及儿子李重美等人登上玄武楼,自焚而死,后唐就此灭亡,传国玉玺也不知所终。李从珂前一次被围,靠着大哭脱困,还趁势一举登上帝位;而这一次被围,他再怎么哭也没用了,气运已尽,他只能哭着为自己送行。

标签: 战史风云

更多文章

  • "以治待乱,以静待华"的精髓是什么?孙子兵法适用哪些场合?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战史风云

    “以治待乱,以静待华”的精髓是什么?孙子兵法适用哪些场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以治待乱,以静待华,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无击堂堂之陈,此治变者也。用自己的严整来对付敌人的混乱,用自己的镇静来对付敌人的轻躁,这是掌握将帅心

  • 西晋"八王之乱"的八个王是谁?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战史风云

    西晋“八王之乱”的八个王是谁?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凡是喜欢读史的人,都知道西晋有个“八王之乱”,读这段历史,一般读者都会把脑袋读大了,太乱了,司马X,司马y,司马Z……。到底这八个王是什么关系?都是司马懿的什么人?他们和白痴皇帝晋惠帝司马衷是什么关系?现在本人试着

  • 秦国灭六国发生了哪些事情?"本该最容易打"的怎么打得最艰难?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战史风云

    秦国灭六国发生了哪些事情?“本该最容易打”的怎么打得最艰难?接下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秦灭六国的过程中,本该最容易打却打得很艰难的是赵国,本该最难打却轻易打下来的是齐国,一个将领打不赢换个将领就能打赢的是楚国,轻松打赢却后患无穷的是韩国,本来很强大却自己把自己折腾得不经打的是魏国,本来不经打

  • 睢阳之战张巡为守城吃三万人,如何评价他?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战史风云

    睢阳之战张巡为守城吃三万人,如何评价他?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睢阳之战,既是安史之乱中最具关键性的战役之一,也是千年来最具争议性的战争之一。而领导这场战役领导者——张巡,自然也是一直处于历史的漩涡,始终褒贬不一。不过,褒贬张巡的态度也非常清楚。大力赞扬张巡的人是站在战局全局的高度上,以

  • 王敦之乱——东晋开国皇帝的自取灭亡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战史风云

    西晋灭亡后,宗室琅邪王司马睿在江东建立政权,史称“东晋”,司马睿就是晋元帝。司马睿初到江东之时,江东世家大族林立,没有人重视他,追随司马睿的王导建议司马睿联络当地士族,又拉拢因躲避战祸南渡的北方士族,司马睿才能慢慢在江东站稳脚跟。后来司马睿之所以能够建立东晋政权,最大的原因可说是得到了王导和其堂兄王

  • 盱眙之战起因经过简介,南朝宋击败北魏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战史风云

    450年(宋元嘉二十七年,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魏太武帝拓跋焘率军反击宋的大举进攻,越过黄河、淮河,向南挺进至瓜步山(今江苏六合东南),饮马长江。后因宋军沿江严备,魏军缺乏船只,更因为北方人不适应南方气候,军中流行瘟疫,只得于次年正月北撤。经过盱眙时,拓跋焘驱使丁零、匈奴、氐羌等族士兵筑长围攻盱眙,

  • 宁王朱宸濠的叛乱失败的主要原因,情报不足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战史风云

    宁王朱宸濠的叛乱,仓促而短暂,从起兵到被俘,前后共计四十二天。北京朝廷一方,在朱宸濠起兵之前,就已占据了主动权,以至于促使朱宸濠仓促提前起兵。电视剧中的朱宸濠早在正德初年,朱宸濠就已经准备夺取皇位,从谋求恢复护卫到招兵买马,谋取皇位继承,始终没有停止活动,一直在寻找夺取皇位的时机。《明武宗实录》记载

  • 王翦是怎么灭楚的?"以逸待劳"一词便是出自这里!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战史风云

    王翦是怎么灭楚的?“以逸待劳”一词便是出自这里!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秦始皇二十一年,即前226年,秦王任命王贲为大将军,攻打楚国。很快,楚国的十几座城池就被攻下。秦王想一举消灭楚国。于是,秦王询问将军李信:“我想攻取楚国,将军估计需要多少兵马?李信说:“二十万

  • 两万对战二十万 巨鹿之战中蒲将军能战胜秦军的关键之处在哪里?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战史风云

    巨鹿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一次关键的战役,这次战役直接决定了很多人的命运,包括被围困的赵王,还有城外的秦朝军队,当然影响最深的就是项羽的未来,因为在这场战役之后,项羽真正成为了项家军的掌权人。很多人都不知道在这场战役里有一个关键的人物,正是他影响了战争的走向,成功的击败了秦朝的主力军,这个人的名字叫蒲将军

  • 长平之战赵国是因为正面对秦才失败的吗?赵武灵王本来的计划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战史风云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长平之战赵国失败是什么原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通过向西边的林胡、楼烦用兵将势力延伸至云中、九原一带,已经威胁到了河套地区,从而从北部对秦国造成压力。赵武灵王针对秦国北部防守薄弱的情况,因而制定了从九原、云中出奇兵,对咸阳发动突袭从而一举灭秦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