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盱眙之战起因经过简介,南朝宋击败北魏

盱眙之战起因经过简介,南朝宋击败北魏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311 更新时间:2023/12/6 22:43:02

450年(宋元嘉二十七年,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魏太武帝拓跋焘率军反击宋的大举进攻,越过黄河、淮河,南挺进至瓜步山(今江苏六合东南),饮马长江。后因宋军沿江严备,魏军缺乏船只,更因为北方人不适应南方气候,军中流行瘟疫,只得于次年正月北撤。经过盱眙时,拓跋焘驱使丁零、匈奴、氐羌等族士兵筑长围攻盱眙,运东山土石以填堑,造浮桥于君山(在盱眙城北6里处)之川,切断了盱眙的水陆通道。

臧质在进入盱眙之前,先在颍川之战惨败,后臧质又率万人北救。至盱眙(今江苏盱眙东北)附近时,魏帝已过淮河,臧质令胡崇之、臧澄之营于东山,建威将军熙祚据前浦,臧质营于城南。魏军攻胡崇之、臧澄之二营,胡崇之等力战不敌,军散,皆为魏军所杀。魏军又攻毛熙祚,毛熙祚受重伤而死,宋军遂乱。臧质见魏军兵盛,按兵不敢救。当晚,臧质军也溃败,弃辎重器械,仅率700人退入盱眙城。

盱眙太守沈璞是个人才,早在玄谟攻滑台时,他便修城墙,挖壕沟,积蓄器械钱粮,募集两千精兵准备御敌。魏军南下,周边郡县大多撤回江南,唯独他坚持守城。事后,还将功劳全部让给了臧质。

魏太武帝遣使送书函与盱眙城守将臧质,言及交战时将令非拓跋氏的丁零、氐、羌等别族部众冲在阵前,他们若为宋军所杀,于魏国无所不利;并说其兵斗死正可减国中之贼。臧质即将魏太武帝书函送与魏军士卒,晓谕他们不要为之卖命,并出赏格购魏太武帝的首级,以瓦解魏军。魏军以钩车钩城楼,城内宋军系以大索,数百人呼喊着一起牵拉,车不能退。至夜晚,用大桶垂卒出城,截其钩,获得钩车。魏军又以冲车攻城,因城坚固,冲车难以奏效。魏军遂肉搏而上,轮番登城,杀伤以万计。连攻3旬未能克。时魏军又多染疾疫,五十万大军伤亡过半,又闻宋遣水军从东海入淮水,并令彭城守军断魏军归路,魏太武帝遂率部于二月燃烧攻具退走。宋军因兵力少,不敢追击,仅出动若干船只,佯欲北渡淮水截其后,以促魏军速撤。

标签: 战史风云

更多文章

  • 宁王朱宸濠的叛乱失败的主要原因,情报不足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战史风云

    宁王朱宸濠的叛乱,仓促而短暂,从起兵到被俘,前后共计四十二天。北京朝廷一方,在朱宸濠起兵之前,就已占据了主动权,以至于促使朱宸濠仓促提前起兵。电视剧中的朱宸濠早在正德初年,朱宸濠就已经准备夺取皇位,从谋求恢复护卫到招兵买马,谋取皇位继承,始终没有停止活动,一直在寻找夺取皇位的时机。《明武宗实录》记载

  • 王翦是怎么灭楚的?"以逸待劳"一词便是出自这里!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战史风云

    王翦是怎么灭楚的?“以逸待劳”一词便是出自这里!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秦始皇二十一年,即前226年,秦王任命王贲为大将军,攻打楚国。很快,楚国的十几座城池就被攻下。秦王想一举消灭楚国。于是,秦王询问将军李信:“我想攻取楚国,将军估计需要多少兵马?李信说:“二十万

  • 两万对战二十万 巨鹿之战中蒲将军能战胜秦军的关键之处在哪里?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战史风云

    巨鹿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一次关键的战役,这次战役直接决定了很多人的命运,包括被围困的赵王,还有城外的秦朝军队,当然影响最深的就是项羽的未来,因为在这场战役之后,项羽真正成为了项家军的掌权人。很多人都不知道在这场战役里有一个关键的人物,正是他影响了战争的走向,成功的击败了秦朝的主力军,这个人的名字叫蒲将军

  • 长平之战赵国是因为正面对秦才失败的吗?赵武灵王本来的计划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战史风云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长平之战赵国失败是什么原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通过向西边的林胡、楼烦用兵将势力延伸至云中、九原一带,已经威胁到了河套地区,从而从北部对秦国造成压力。赵武灵王针对秦国北部防守薄弱的情况,因而制定了从九原、云中出奇兵,对咸阳发动突袭从而一举灭秦的计划。

  • "己巳之变"是谁发动的?"己巳之变"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战史风云

    “己巳之变”是谁发动的?“己巳之变”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接下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公元1629(崇祯二)年十月,正处于明崇祯皇帝朱由检全力整顿内政、定“逆案”,以清除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集团”势力之际,新任后金大汗皇太极亲率大军,绕道原察哈尔蒙古所管辖的势力范围,经科尔沁大草原,由龙井关、洪山

  • 六国合纵伐秦明明不止一条路,为何偏偏盯着函谷关不放?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战史风云

    六国合纵伐秦明明不止一条路,为何偏偏盯着函谷关不放?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战国时期,地处西戎的秦国逐渐崛起,到了战国中后期日益威压函谷关以东六国。合纵连横之士横行各国朝堂之上。一旦合纵派得势,遭受围攻最多的便是强大的秦国。合众弱而攻一强,这里面的一强即指战国中期的齐国,以指贯

  • 中国历史上一场奇怪的藩镇叛乱,不理它反而结束了?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战史风云

    中国历史上一场奇怪的藩镇叛乱,不理它反而结束了?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中国历史上从来不缺少叛乱这类事情,有的成功了也有的失败了,但是大家都想着不了了之的就不多了。而中晚唐却曾经发生过一次叛乱,主战派不敢言、主和派不想说,就这样想不了了之的结束掉,结果出人意料。01安史之乱的淮西藩

  • 吴三桂真的是因为陈圆圆才引清入关的吗?冲冠一怒为红颜是佳话还是由头?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战史风云

    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对于最后一个汉人王朝大明帝国来说,最后一个皇帝崇祯帝继位时,他面临的困境就要比他的木匠哥哥困难的多。国内的流贼和关外的后金军队实在是闹得太凶。到了大明王朝最后的这十年,关外丧师失地,一败再败。就连在西北打的李自成到处跑的洪承

  • "靖康之变"导致了北宋灭亡!是什么引起了"靖康之变"的爆发?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战史风云

    “靖康之变”导致了北宋灭亡!是什么引起了“靖康之变”的爆发?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我们都知道,“靖康之变”是导致北宋灭亡的直接原因,这场战争终结了北宋长达167年的统治,并致使宋政权由北向南的转变!几百年来,有很大一部分人都将徽钦二帝的昏庸无能作为靖康之变爆发的根本原因,虽然我们不

  • 平壤之战清政府准备的如此充足,为何最终仍会大败?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战史风云

    作为甲午中日战争当中的一场重要战役,平壤之战是在1894年9月15日开始的,是甲午中日战争选战后的首次战役,在朝鲜的首府平壤进行,与后来的黄海海战一起,成为了中日甲午战争的转折点,接着,日军就掌握了这场战役的主动权,很快的就推进了中国內境,最后,清军全部退回了中国內境,清军大败,日军大获全胜。当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