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王敦之乱——东晋开国皇帝的自取灭亡

王敦之乱——东晋开国皇帝的自取灭亡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643 更新时间:2024/1/16 8:33:27

西晋灭亡后,宗室琅邪王司马睿在江东建立政权,史称“东晋”,司马睿就是晋元帝

司马睿初到江东之时,江东世家大族林立,没有人重视他,追随司马睿的王导建议司马睿联络当地士族,又拉拢因躲避战祸南渡的北方士族,司马睿才能慢慢在江东站稳脚跟。后来司马睿之所以能够建立东晋政权,最大的原因可说是得到了王导和其堂兄王敦的帮助和支持了。王敦和王导出身琅邪王氏士族,因拥立之功,王氏士族得到重用,时人评价说:“王与马,共天下”,王氏的名声,似乎更在皇族司马氏之上了。

“只能共患难而不能同富贵”可能是许多人的通病,时间久了,司马睿开始疏远丞相王导和王氏士族,转而任用心腹取代和抵制王氏在朝中的地位。朝中的王导等人对此感到心中不平,当时王敦领兵镇守荆州,于是上书陈述王导的功劳和司马睿的不公,奏表到了朝廷后,王导不想因此和皇帝产生冲突就封好后又交还给王敦,可是王敦却再次派人呈上了奏表。司马睿也忌惮在外统有重兵的王敦,重用亲信刘隗戴渊,表面上是说要抵抗北方胡族的侵袭,实际上却是为了防备王敦。

王敦素有野心,只是一直隐忍不发,但一个人的死亡却让王敦放心的发动了叛乱:镇西将军祖逖北伐,已经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土地,他“恢复中原”的雄心壮志可说指日可待了。但司马睿不止防范王敦,对于势力强盛的祖逖也怀有防范之心,任命戴渊做了征西将军,官位在祖逖之上加以节制。祖逖因收复山河却得不到皇帝信任重用,竟屈居在没有远见卓识的戴渊之下,忧愤成疾,最终病重而死,其收复的土地旋即又被胡族占领。

祖逖,是王敦唯一畏惧的人。祖逖死后,王敦再无所惧,怀揣着篡位的野心和对于司马睿“忘恩负义”的怨恨,他领兵以“诛权臣刘隗”为名,进攻京城,史称“王敦之乱”。司马睿率军迎战,战败。刘隗、刁协、戴渊是司马睿的三个心腹,结果戴渊战败被杀,刁协也在出逃中被杀,最讽刺的是其最信重的刘隗竟然投降了胡族。

王敦想要废掉司马睿另立新君,王导据理力争,坚决不允许他这样做,王敦只能作罢。王敦自立为丞相,掌控了朝廷大权,司马睿虽然还是名义上的皇帝,但他的号令却是无人听从了。

不久之后,司马睿这位东晋王朝的开国皇帝就忧愤而死了。

司马睿能够偏安江东,王导是最大的功臣,然而他却不眷顾这恩德,任用心腹排挤当初拥立他的王氏一族,可说是寡恩薄义了。祖逖有恢复中原的壮志和威慑权臣的才能,然而司马睿又不能相信他,反而任用亲信监督他,致令祖逖郁郁而终,也可说是糊涂多疑了。司马睿最大的过错,可能是心胸狭隘没有吞吐天下的志向了,他的死亡,也该说是咎由自取了。

让司马睿和民族英雄祖逖一样忧愤而死,这难道是上天对他的惩罚方式吗?

标签: 战史风云

更多文章

  • 盱眙之战起因经过简介,南朝宋击败北魏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战史风云

    450年(宋元嘉二十七年,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魏太武帝拓跋焘率军反击宋的大举进攻,越过黄河、淮河,向南挺进至瓜步山(今江苏六合东南),饮马长江。后因宋军沿江严备,魏军缺乏船只,更因为北方人不适应南方气候,军中流行瘟疫,只得于次年正月北撤。经过盱眙时,拓跋焘驱使丁零、匈奴、氐羌等族士兵筑长围攻盱眙,

  • 宁王朱宸濠的叛乱失败的主要原因,情报不足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战史风云

    宁王朱宸濠的叛乱,仓促而短暂,从起兵到被俘,前后共计四十二天。北京朝廷一方,在朱宸濠起兵之前,就已占据了主动权,以至于促使朱宸濠仓促提前起兵。电视剧中的朱宸濠早在正德初年,朱宸濠就已经准备夺取皇位,从谋求恢复护卫到招兵买马,谋取皇位继承,始终没有停止活动,一直在寻找夺取皇位的时机。《明武宗实录》记载

  • 王翦是怎么灭楚的?"以逸待劳"一词便是出自这里!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战史风云

    王翦是怎么灭楚的?“以逸待劳”一词便是出自这里!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秦始皇二十一年,即前226年,秦王任命王贲为大将军,攻打楚国。很快,楚国的十几座城池就被攻下。秦王想一举消灭楚国。于是,秦王询问将军李信:“我想攻取楚国,将军估计需要多少兵马?李信说:“二十万

  • 两万对战二十万 巨鹿之战中蒲将军能战胜秦军的关键之处在哪里?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战史风云

    巨鹿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一次关键的战役,这次战役直接决定了很多人的命运,包括被围困的赵王,还有城外的秦朝军队,当然影响最深的就是项羽的未来,因为在这场战役之后,项羽真正成为了项家军的掌权人。很多人都不知道在这场战役里有一个关键的人物,正是他影响了战争的走向,成功的击败了秦朝的主力军,这个人的名字叫蒲将军

  • 长平之战赵国是因为正面对秦才失败的吗?赵武灵王本来的计划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战史风云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长平之战赵国失败是什么原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通过向西边的林胡、楼烦用兵将势力延伸至云中、九原一带,已经威胁到了河套地区,从而从北部对秦国造成压力。赵武灵王针对秦国北部防守薄弱的情况,因而制定了从九原、云中出奇兵,对咸阳发动突袭从而一举灭秦的计划。

  • "己巳之变"是谁发动的?"己巳之变"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战史风云

    “己巳之变”是谁发动的?“己巳之变”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接下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公元1629(崇祯二)年十月,正处于明崇祯皇帝朱由检全力整顿内政、定“逆案”,以清除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集团”势力之际,新任后金大汗皇太极亲率大军,绕道原察哈尔蒙古所管辖的势力范围,经科尔沁大草原,由龙井关、洪山

  • 六国合纵伐秦明明不止一条路,为何偏偏盯着函谷关不放?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战史风云

    六国合纵伐秦明明不止一条路,为何偏偏盯着函谷关不放?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战国时期,地处西戎的秦国逐渐崛起,到了战国中后期日益威压函谷关以东六国。合纵连横之士横行各国朝堂之上。一旦合纵派得势,遭受围攻最多的便是强大的秦国。合众弱而攻一强,这里面的一强即指战国中期的齐国,以指贯

  • 中国历史上一场奇怪的藩镇叛乱,不理它反而结束了?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战史风云

    中国历史上一场奇怪的藩镇叛乱,不理它反而结束了?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中国历史上从来不缺少叛乱这类事情,有的成功了也有的失败了,但是大家都想着不了了之的就不多了。而中晚唐却曾经发生过一次叛乱,主战派不敢言、主和派不想说,就这样想不了了之的结束掉,结果出人意料。01安史之乱的淮西藩

  • 吴三桂真的是因为陈圆圆才引清入关的吗?冲冠一怒为红颜是佳话还是由头?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战史风云

    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对于最后一个汉人王朝大明帝国来说,最后一个皇帝崇祯帝继位时,他面临的困境就要比他的木匠哥哥困难的多。国内的流贼和关外的后金军队实在是闹得太凶。到了大明王朝最后的这十年,关外丧师失地,一败再败。就连在西北打的李自成到处跑的洪承

  • "靖康之变"导致了北宋灭亡!是什么引起了"靖康之变"的爆发?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战史风云

    “靖康之变”导致了北宋灭亡!是什么引起了“靖康之变”的爆发?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我们都知道,“靖康之变”是导致北宋灭亡的直接原因,这场战争终结了北宋长达167年的统治,并致使宋政权由北向南的转变!几百年来,有很大一部分人都将徽钦二帝的昏庸无能作为靖康之变爆发的根本原因,虽然我们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