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失"街亭"责任不全在马谡,还有哪些原因导致兵败的呢?

失"街亭"责任不全在马谡,还有哪些原因导致兵败的呢?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晴天 访问量:3635 更新时间:2023/12/17 16:01:00

看过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在当时,刘备“白帝城托孤”的时候,刘备曾在三嘱咐诸葛亮马谡此人言过其实,不堪大用,望军师谨记。可是当时的诸葛亮并没有认同刘备的看法,他认为,当时的马谡谈吐不凡,屡屡展示出其过人的地方,所以诸葛亮经常将他带在身边,谈论军机要务。

可是当时的诸葛亮,并没有给马谡安排重要的职务,只是在每次大战这前询问他的意见,来看看马谡的能耐。而当时的马谡,也是有问必答,甚得诸葛亮的器重。但是当时的马谡立功心切,因为不管换了谁也受不了,天天的回答军事问题,而又不能真正的实践的滋味。

于是就在司马懿领兵来袭之时,马谡就在诸葛亮面前立下军令状,请命前去街亭应战司马懿。但是结局果如刘备所料,马谡只能“纸上谈兵”,不堪大用的预言,最后马谡丢失街亭,害的诸葛亮空城自保。最后诸葛亮只能挥泪斩马谡。那么当时的马谡是如何在街亭“纸上谈兵”的呢?

当时的马谡在抵达街亭之后,他决定“先声夺人”,他想要首战就打败张郃,在主力部队到达之前,占得先机。所以,当时的马谡是想急于打胜这场仗。再就是,当时的马谡想将自己的大营驻扎在山上。因为山下的城市,无险可凭。而山上居高临下,占据攻击的优势。这些都是马谡起初的想法,这是没错的。可是,马谡为什么还是战败了呢?

首先,马谡想首战告捷,以壮蜀军声威。但他却高估了蜀军的战斗力。实际上,当时马谡手下的的蜀军,根本就没有打过什么大战。唯一参加的一次大战,就是夷陵之战,最终却以惨败结束。而诸葛亮组织的北伐战争,是这批蜀军打的第一仗。而当时的张郃军队,是久经战场历练的。所以,马谡用新军打熟军,显然是不足的。所以马谡想象中的那种战争,如何打得赢呢?

其次,就是马谡的部队缺乏执行力。一开始兵将们就不服马谡。当时大家是希望魏延或者是吴懿来统领大军,可是诸葛亮却派马谡来带兵。当时的马谡完全是初经战阵的新兵,以前他从来没有单独带领过大军,所以大家都不服他,自然对他的排兵布阵深为怀疑

最后,当时的王平就曾反复规劝马谡,放弃在山上扎营,把军队拉进城中防守,由此可见,当时整个部队是有很大的意见分歧。而这样的意见分歧,肯定会影响到士兵。在这种情况下打起仗来,还如何能打得赢所以,马谡的“纸上谈兵”最终只能失败。

标签: 战史风云

更多文章

  • 安禄山造反是狼子野心还是被逼无奈?安史之乱的真相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战史风云

    安禄山造反是狼子野心还是被逼无奈?安史之乱的真相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由安禄山发起的安史之乱,可以说是唐朝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浩劫,不过这件事情,表面上看起来是安禄山狼子野心想要造反,篡权夺位。但是如果能结合其他的史料记载,就会发现其实这件事没那么简单。安禄山为什么要反?只是因为他

  • 电影才会出现的剧情,李从珂"演戏"让敌军倒戈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战史风云

    后唐明宗李嗣源去世后,他的三子李从厚即位,史上称为闵皇帝,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讲讲他的一些故事。李从厚在位只有五个月,就被义兄李从珂起兵推翻,被杀时只有21岁。出现这种状况,都是李从厚这位短命皇帝自己“作”的,里面有一些让人啼笑皆非、惊诧莫名的故事。后唐闵皇帝李从厚李从厚是位少年英雄,年纪不大便跟随

  • "以治待乱,以静待华"的精髓是什么?孙子兵法适用哪些场合?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战史风云

    “以治待乱,以静待华”的精髓是什么?孙子兵法适用哪些场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以治待乱,以静待华,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无击堂堂之陈,此治变者也。用自己的严整来对付敌人的混乱,用自己的镇静来对付敌人的轻躁,这是掌握将帅心

  • 西晋"八王之乱"的八个王是谁?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战史风云

    西晋“八王之乱”的八个王是谁?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凡是喜欢读史的人,都知道西晋有个“八王之乱”,读这段历史,一般读者都会把脑袋读大了,太乱了,司马X,司马y,司马Z……。到底这八个王是什么关系?都是司马懿的什么人?他们和白痴皇帝晋惠帝司马衷是什么关系?现在本人试着

  • 秦国灭六国发生了哪些事情?"本该最容易打"的怎么打得最艰难?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战史风云

    秦国灭六国发生了哪些事情?“本该最容易打”的怎么打得最艰难?接下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秦灭六国的过程中,本该最容易打却打得很艰难的是赵国,本该最难打却轻易打下来的是齐国,一个将领打不赢换个将领就能打赢的是楚国,轻松打赢却后患无穷的是韩国,本来很强大却自己把自己折腾得不经打的是魏国,本来不经打

  • 睢阳之战张巡为守城吃三万人,如何评价他?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战史风云

    睢阳之战张巡为守城吃三万人,如何评价他?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睢阳之战,既是安史之乱中最具关键性的战役之一,也是千年来最具争议性的战争之一。而领导这场战役领导者——张巡,自然也是一直处于历史的漩涡,始终褒贬不一。不过,褒贬张巡的态度也非常清楚。大力赞扬张巡的人是站在战局全局的高度上,以

  • 王敦之乱——东晋开国皇帝的自取灭亡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战史风云

    西晋灭亡后,宗室琅邪王司马睿在江东建立政权,史称“东晋”,司马睿就是晋元帝。司马睿初到江东之时,江东世家大族林立,没有人重视他,追随司马睿的王导建议司马睿联络当地士族,又拉拢因躲避战祸南渡的北方士族,司马睿才能慢慢在江东站稳脚跟。后来司马睿之所以能够建立东晋政权,最大的原因可说是得到了王导和其堂兄王

  • 盱眙之战起因经过简介,南朝宋击败北魏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战史风云

    450年(宋元嘉二十七年,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魏太武帝拓跋焘率军反击宋的大举进攻,越过黄河、淮河,向南挺进至瓜步山(今江苏六合东南),饮马长江。后因宋军沿江严备,魏军缺乏船只,更因为北方人不适应南方气候,军中流行瘟疫,只得于次年正月北撤。经过盱眙时,拓跋焘驱使丁零、匈奴、氐羌等族士兵筑长围攻盱眙,

  • 宁王朱宸濠的叛乱失败的主要原因,情报不足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战史风云

    宁王朱宸濠的叛乱,仓促而短暂,从起兵到被俘,前后共计四十二天。北京朝廷一方,在朱宸濠起兵之前,就已占据了主动权,以至于促使朱宸濠仓促提前起兵。电视剧中的朱宸濠早在正德初年,朱宸濠就已经准备夺取皇位,从谋求恢复护卫到招兵买马,谋取皇位继承,始终没有停止活动,一直在寻找夺取皇位的时机。《明武宗实录》记载

  • 王翦是怎么灭楚的?"以逸待劳"一词便是出自这里!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战史风云

    王翦是怎么灭楚的?“以逸待劳”一词便是出自这里!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秦始皇二十一年,即前226年,秦王任命王贲为大将军,攻打楚国。很快,楚国的十几座城池就被攻下。秦王想一举消灭楚国。于是,秦王询问将军李信:“我想攻取楚国,将军估计需要多少兵马?李信说:“二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