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甘之战有着怎样的意义?此战在哪里爆发的?

甘之战有着怎样的意义?此战在哪里爆发的?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132 更新时间:2023/12/6 11:12:07

夏后氏的首领在其父死后,通过武力排除各反对力量,最终登上华夏部落联盟领袖之位。甘之战是启讨伐不服他最高领袖地位的有扈氏的战争。战争进行得很激烈,最终夏后氏获得胜利,启得以建立中国第一个朝夏朝。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意义

关予这场战争古人有“有扈氏为义而亡”、“有夏之方兴也,扈氏弱而不恭,身死国亡”的评论。近人则论为“这是一场争夺统治权的斗争,是舜禹以来对领袖职务不断进行争夺的继续”。然而,无论有扈氏是为了维持传统习俗,还是以传统习俗为口实进行权力之争,就启而言都是为了打破旧秩序,建立世袭的王权。而他最终取得了胜利,王及受命于王的“六事之人”完全取代了议事会,确立了奴隶制的夏王朝。

夏王朝的胜利,使中原地区部族纷争的局面得到了统一,巩固了夏王朝的专制政权。甘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极其重要的战争,是原始社会部落联盟的民主禅让制的复辟与奴隶制反复辟的长期斗争的结果,表明新兴的、先进的社会制度最终将取代原始社会的残势力。经过这场战争,代表新兴的奴隶制社会的夏王朝得到了巩固和发展,为其后定都斟鄩奠定了基础,为中国社会进入新的明阶段作出了积极贡献。

战争地点

有扈氏的故地旧说在今陕西户县,但近人利用多学科研究成果,考订其故地在今河南郑州以北的原阳、原武一带,应更符合历史实际,得到不少学者的赞同。而这个地区正和夏后氏活动地区相邻,文献记载,“自洛汭延于伊汭,居易毋固,其有夏之居”,又说“昔夏之兴也,融降于崇山”,崇山就是今中岳嵩山,“禹都阳城”,其地当在今河南登封一带。考古学上的夏文化发祥地是在以嵩山为中心的伊洛颍汝地区,尤其是在“有夏之居”的伊洛地区,流传很多关于禹的传说,如春秋时人们曾“见河洛而思禹功”,赞叹“微禹,吾其鱼乎”。在一些文献中更明确地记载了启之子太康都斟鄩〔今河南偃师境)。伊洛之间的巩县稍柴、偃师二里头都有大范围的夏文化遗存,二里头更发现了宫殿遗址,很可能从启开始,已将政治中心逐渐移伊洛平原。而无论是阳城还是斟鄩,距离原阳有扈氏故地均约百公里上下,而且都在古黄河以南,所以有扈氏的叛服对夏后氏统治影响至深,这是夏后氏得知有扈氏不服而发动甘之战的一个主要原因。

甘之地望有陕西户县境、河南洛阳西南和郑州以西古甘水沿岸等说法。据今所知,有扈氏故地不在陕西,所以户县说可排除。洛阳说的可能性也不大,因为据《水经注》这里虽有甘水和故甘城,但与甘之战的古战场无涉,如前所述,伊洛平原是夏文化的腹心地区,启伐有扈,战场不可能置于自己的后方。甘地是夏王启讨伐有扈氏叛乱的一个重要战场,其地理位置必在双方势力范围邻接处,而且根据夏王朝处于攻势、有扈氏处于防御的作战态势,前人关于甘地在有扈氏南郊之说值得重视。考今荥阳地区古代曾有水和荥潘之泽,周代以前称甘水和荥甘,地傍甘水和荥甘之泽的区域则为甘地,它北距原武有扈氏故地仅数十里,西傍印山岭,东邻圃田泽,是有扈氏的南方门户,也是启与有扈氏大战的古战场,这一说法是有道理的。荥阳不仅对有扈氏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地点,荥阳之西即巩县、偃师,也是一条进入“有夏之居”的必经之路,夏王朝面对有扈氏的威胁,要保卫他的腹心地区,也要把敌人拒于甘地,即今郑州西北古荥泽之外。

标签: 战史风云

更多文章

  • 古代打仗面对城池久攻不下的时候 古人为什么不直接绕道走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战史风云

    对古代战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战争中遇到城池久攻不下,为何不能直接绕行?众所周知,人类从有历史记录开始,战争就几乎从来没有间断过,和平永远都是极少数时间。究其根本,主要是有限的生产力与不断增长的人口之间充满强烈矛盾。从周代商分封建国开始,各诸侯国就开始互相

  • 侯景之乱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侯景采取了哪些行动?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战史风云

    侯景之乱,又称太清之难,是指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将领侯景发动的武装叛乱事件。侯景本为东魏叛将,被梁武帝萧衍所收留,因对梁朝与东魏通好心怀不满,遂于548年以清君侧为名义在寿阳(今安徽寿县)起兵叛乱,549年攻占梁朝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将梁武帝活活饿死,掌控梁朝军政大权。侯景起兵后相继拥立又废黜萧

  • 如何评价汉匈河西之战?为汉朝日后养马备战做出巨大贡献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战史风云

    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骠骑将军霍去病为打击匈奴,曾两次进军河西,史称河西之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评价河西之战是汉武帝继漠南之战后对匈奴所采取的又一次重大战略行动,也是汉武帝时期对匈奴最重大的三次战役之一。这次战役的胜利,使西汉王朝完全占据了河西

  • 淝水之战中"风声鹤唳"的典故是怎么来的?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战史风云

    大家好,我们将在这一站中来介绍我国历史上一次着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淝水之战。西晋末年,中国历史进入了割据局面,淝水之战就是东晋与前秦之间的一次战争。战争后我国南北朝开始了长期的割据分裂。西晋末年,统治者腐败无能,社会动荡不安,我国进入了分裂割据的南北朝时期。公元317年,晋琅琊王司马睿在建康(今江

  • 武艺高强的李存孝为何最后以"叛将"的身份埋葬?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战史风云

    熟悉古代名将的读者,对这样一句话应该不陌生,“王不过项,力不过霸,将不过李,拳不过金”。这句话一直流传至今,常常出现在演义小说中,话里面的四个人分别是:项羽、李元霸、李存孝、金台。今天笔者给大家介绍“将不过李”的李存孝的故事。李存孝,唐末名臣李克用众多义子中的一个,由于排行十三,因此称为“十三太保”

  • 安史之乱发生后,对唐朝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战史风云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安史之乱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唐代

  • "富贵险中求",郭嘉兵行险着冒险偷袭袁绍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战史风云

    郭嘉是三国第一谋士?用兵太险,曾经差点让曹操灭亡,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天下谋士哪家强?很多人还是要来三国看看到底谁最强。三国的杰出人物太多了,谋士自然也有许多。从袁绍那里到其他势力,特别厉害的谋士不下十人。这些最顶尖的谋士之中,后人根据他们的表现,提出了各种排名,有的说诸葛

  • 薛万彻选择"围魏救赵"帮助李建成解困,他到底成功了吗?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战史风云

    历史上都知道著名的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为夺皇位杀害手足,足见他为了利益可以不顾一切的狠。当然李世民之所以能成功全靠帐下的猛将誓死追随。这一点也充分体现了他非常重视人才,善弄心计。李建成帐下有一员大将薛万彻曾随李建成到李世民家中做客,遭到程咬金的挑衅,各为其主的切磋武艺,然而不到3个回合薛万彻便败下阵来

  • 鸦片战争英军为何没一举占领南京呢?这个"小东西"阻止了他们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战史风云

    1841年5月,鸦片战争第一阶段的战事结束,但英国并没有满足于既得利益,反而打算向长江下游的沿江地区发动大规模军事进攻,以割断中国的内陆交通线,封锁南北之间的贸易往来,甚至直接控制长江下游地区,迫使清政府接受更加苛刻的条件。早在年初,义律便提出了进攻扬子江的计划,但没能在英国议会上正式通过,所以未能

  • 历史上真实的"雍熙北伐",把燕云十六州拱手让给了辽国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战史风云

    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雍熙北伐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有“儿皇帝”之称的石敬塘,将燕云十六州拱手让给了辽国。北宋雍熙三年,宋太宗为了将割地夺回,便派遣二十万大军,分三路向辽国发起进攻,这次讨伐被称作“雍熙北伐”。然而,这次声势浩大的北伐之旅,最终,却以北宋十万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