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探索三监之乱的具体经过,他们采取了哪些行动?

探索三监之乱的具体经过,他们采取了哪些行动?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722 更新时间:2023/12/28 16:29:00

三监之乱,又称管蔡之乱或武庚之乱。是西周初期分封于商王畿地区(今河南省安阳市附近)周围的三位统治者叛乱的事件。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武王灭商后,听取周公旦意见采取“以殷治殷”的政策,分封纣王之子武庚于殷,利用他统治殷民。同时武王派遣其兄弟管叔蔡叔、霍叔在殷都附近建立邶、鄘、卫三国以监视武庚史称‘三监’。三监地域,一般认为,商都以北地区为邶;商都以南地区为鄘;商都以东地区为卫。武王灭商后不久即病逝,周公旦摄政,引起管叔、蔡叔及其群弟的疑忌,武庚见机拉拢发动叛乱。周王朝面临严峻的形势,周公东征,诛武庚,杀管叔而放蔡叔,废霍叔为庶民,平定了三监之乱。

经过

三监的具体君主及领土,说法不一。根据最新史料,三监之乱的实际发动者与三监结局也存在不同的记载。一说为纣王子武庚和武王弟管叔、蔡叔。另说为武王之弟管叔、蔡叔、霍叔,在商都朝歌附近武装,共同监护武庚的领土。前说出现较早,后说较为通行。三监地域,一般认为,朝歌以北地区为邶,由霍叔监管;朝歌以南地区为鄘,由蔡叔监管;朝歌以东地区为卫,由管叔监管。三监的具体人物:周公兄管叔、弟蔡叔、霍叔。所谓“监”,即监督殷商遗民以防其造反,武庚在三监之列明显说不过去,所以管、蔡、霍为三监是正确的。

周人取得了政权后,根据当时人们“灭国不绝祀”的原则,保留殷人的祭祀。为了收买民心,安抚殷商遗民,展示自己的宽柔仁义,巩固自己的政权,周武王把纣的儿子武庚封在殷商故地。周武王终究对武庚不放心,害怕他起事作乱,于是又把朝歌周围的原京畿之地分为邶、鄘、卫三个小国,安排自己的弟弟管叔、蔡叔、霍叔驻守在殷都周围的卫、鄘、邶三国,监督殷商遗民以防其造反。朝歌以北为邶国,在如今的汤阴东南16公里的邶城,清乾隆《汤阴县志》载:“邶城在县东三十里,此武王灭殷、分封诸侯,封纣子武庚于此。”武王的弟弟、文王的第八个儿子霍叔(姬处)被封为邶国国君;朝歌以南的地方为鄘国,在如今的卫辉倪湾,国君是文王的五子蔡叔(姬度);朝歌以东的地方为卫国,在如今的浚县卫贤,国君是文王的第三子管叔(姬鲜)。邶、鄘、卫对朝歌形成合围之势史称“三监”。

周人立国未稳,强敌环视,武王为国事忧虑,常常夜不能寐。他说:“维天建殷,其登名民三百六十夫,不显亦不宾灭,以至于今。我未定天保,何暇寐!”

公元前1043年,武王有疾,死去。成王即位,年幼,由周公代行王事。武王的弟弟中管叔最长,按照兄终弟及的惯例,他最有资格摄政,因此武王的遗命被他认为是遭到了周公的篡改,加之周公制定的礼制严格限制诸侯势力,引起了武王群弟的不满和猜忌。《尚书·金縢》载:“管叔及其群弟乃流言于国曰:“公将不利于孺子。”在这种情况下,管、蔡与武庚联合作乱。

武庚早有复国的野心,这时不仅联合三监,而且又和殷商旧地东夷的徐、奄、薄姑等方国串通,叛乱反周,局势十分严重。

管、蔡以及武庚与东夷地区的叛乱,严重地威胁了周王朝的安全。周公团结召公奭,采取果断措施,亲率大军东征。东征对巩固西周王朝、扩大周的辖地起了重要作用。《尚书·金縢》记载:“周公居东二年则罪人斯得。”周公首先镇压“三监”,制止了流言,杀了管叔放逐了蔡叔;还诛杀了武庚,以纣王庶兄微子继承殷祀,在宋(今河南商丘)建国,史称宋国。

标签: 战史风云

更多文章

  • 平阳之战是如何爆发的?宇文邕采取了哪些行动?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战史风云

    宇文邕决定北连突厥,南和陈朝,并乘陈攻占北齐淮南地之机,发起攻灭北齐的战争。此次战争历时3年,较大的战役有:河阴之战、平阳之战和邺之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背景北齐隆化元年(北周建德五年,576年)十月至十二月,北周武帝宇文邕率军于平阳(今山西临汾)击败北

  • 曹操和袁绍没有爆发官渡之战 最后最有利的人会是谁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战史风云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官渡之战不爆发对谁更有利?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官渡之战是三国时代众多著名战役之一,曹操在此战中击败袁绍,取得军事优势后,最终一统北方。成为东汉末年群雄中实力最强的诸侯,直到司马懿夺取曹魏大权为止。因此官渡之战的重要性,仅次于决定三分天下的赤壁之战,而就这场战争本身而言

  • 历史上襄樊之战的后期经过是怎么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战史风云

    众所周知水淹七军,是一场经典的战役,那么历史上襄樊之战的后期经过是怎么样的?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在《三国志》等正史记载中,关羽既没有蓄水,也没有决堤水攻,而是因为霖雨导致了“汉水溢流,害民人”的自然水灾,使得于禁等人被水灾困住。关羽趁机乘船而攻,于禁等人

  • 涿鹿之战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具体经过时候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战史风云

    为了争夺适于牧放和浅耕的中原地带,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与蚩尤所进行了一场大战,史称涿鹿之战。此战对于古代华夏族由远古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转变产生过重大的影响。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背景阪泉之战以后,《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

  • 石亭之战是如何爆发的?魏、吴两国采取了怎样的战略?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战史风云

    三国时期,魏、吴两国为江淮地区爆发了激烈战争,都伺机寻歼对方主力,史称石亭之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228年,吴国鄱阳(今江西鄱阳)太守周鲂用诈降诱敌之计致书魏国曹休,表示愿意叛吴归魏,请求曹休派兵接应。曹休中计,率军10万向皖(故治今安徽潜山),与另外两路魏

  • 清朝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战史风云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转折性事件,这场战争彻底将我国从封建社会天朝上国的迷梦之中打醒了。其中很有趣的一点就是,这场战争之中,英国人对我国的情况还是很了解的,但是清朝皇帝道光居然连英国具体在哪都不知道,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那么为何英国对清朝了如指掌,清朝对英国却几乎一

  • 卤城之战的历史背景是什么?详解卤城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战史风云

    卤城之战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卤城之战是诸葛亮第四次北伐祁山,蜀军和魏军在卤城发生的战役,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这是司马懿唯一一次和诸葛亮正面交锋。战后魏国诸将获得封赏,诸葛亮直到三年后才第五次北伐。太和三年(229年),蜀相诸葛亮第三次出兵攻魏,并占据武都(今甘肃陇南武都区)、阴

  • 本来能抵挡清军的"夷丁突骑",为何没阻拦清军呢?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战史风云

    军队的强弱自古至今都是一个国家整体国力强弱的重要标准之一,而其中能在军队称得上精锐二字的部队,那更是一个国家军事实力高度最为突出的代表。而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要给大家介绍的这支名叫“夷丁突骑”的部队,便是明末时期仅存的精锐部队了。那么这支“夷丁突骑”的战力究竟有多强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来给大家仔

  • 高欢是如何打击尔朱氏集团的?高欢攻尔朱氏之战的结果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战史风云

    高欢攻尔朱氏之战发生于北魏普泰元年(531)至永熙二年(533),是北魏尔朱氏和高欢两派势力为争夺朝政控制权,在韩陵山(今河南安阳东北)地区进行的战争。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经过普泰二年正月,高欢军挖地道,以柱支撑,掘至邺城下,焚柱陷城,克邺,擒刘诞。三月,元朗率百

  • "却月阵"有多厉害?刘裕凭借两千步兵胜三万骑兵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战史风云

    却月阵是中国古代兵车战法中的一种战法。按照《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一十八》还记载,刘裕用“却月阵”,以2000步兵大破北魏3万精锐骑兵。刘裕的军事思想非常丰富,为中国军事史做出过重大贡献。他不仅善于战略决策和战役指挥,还善于战术革新;不仅善于指挥步兵、水军作战,还善于指挥诸兵军协同作战。其中以“却月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