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魏灭蜀之战的具体经过是怎样的?蜀汉是如何灭亡的?

魏灭蜀之战的具体经过是怎样的?蜀汉是如何灭亡的?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189 更新时间:2023/12/21 23:20:26

魏灭蜀之战是三国后期的吞并战,也是强者消灭弱者的一场战争。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具体过程

魏军南下

263年8月,十八万魏军分三路南下:西路军由邓艾所率的三万多人,出狄道向甘松、沓中直接进攻姜维;中路军由诸葛绪率三万多人马,自祁山向武街、阴平之桥头切断姜维后路;东路军由钟会率主力十余万人,分两路从斜谷、骆谷进军汉中。(资治通鉴采取兵分斜谷,骆谷,子午谷三路的说法)。

刘禅闻讯后,忙命廖化增援姜维;派张翼董厥到阳安关口防守钟会军。9月,魏军全面发动攻势,蜀国方面依照姜维的布防计划,命汉中的蜀军不得战斗,退至汉乐二城驻守。钟会派李辅进攻乐城的王含、荀恺进攻汉城的蒋斌,自己则带兵攻阳安关,派胡烈攻关城。魏兴太守刘钦由子午谷出与魏军主力会师。关城守将、关中都督傅佥想坚守,但部将蒋舒因被降职而怀恨在心,建议傅佥出战。趁傅佥出战之时,蒋舒投降魏军,傅佥奋战而死。此时蜀汉除了柳隐坚守的黄金城与汉乐二城,汉中的多数据点已被攻下。钟会听闻魏军已得重镇关城,获其库藏粮谷,于是留下两万兵力围住汉乐二城,领东路大军长驱直入,直逼剑阁。钟会又发告《移蜀将吏士民檄》劝蜀地军民投降。

西路军也同时展开攻势,邓艾命天水太守王颀、陇西太守牵弘、金城太守杨欣分别从东、西、北三面进攻沓中的姜维。姜维因获悉魏军已进入汉中的消息,担心阳安关失守,剑阁孤危,便不作抵抗,且战且退,希望尽快赶到关城援助。但中路诸葛绪军已从祁山进达阴平桥头,切断了姜维的退路。姜维为引开魏军,便率军从孔函谷绕到诸葛绪后方,诈做攻击。诸葛绪怕自己后路被断,慌忙后退三十里,姜维趁机回头越过阴平桥头。当诸葛绪察觉自己上当时,已经与蜀军相差一天,追赶不及。

姜维从桥头至阴平,一路向南撤,途中与正在北上的廖化、张翼、董厥等蜀汉援军会合。听闻关城丢失,蜀军惟有退守剑阁,抵抗魏军。剑阁在今四川剑阁县,西有相连的小剑山和大剑山,地形险峻,道小谷深,易守难攻,姜维利用这种利于防守的地形,在此列营守险。刘禅也派人向东吴求救,吴国派出丁封、孙异等救蜀。

钟会大军被蜀军阻于剑门关外,不能前进。但剑阁又是通往成都的主要通道,不能放弃。于是钟会致书姜维:“公侯以文武之德,怀迈世之略,功济巴、汉,声畅华夏,远近莫不归名。每惟畴昔,尝同大化,吴札、郑乔,能喻斯好。”劝原为魏人的姜维归降。姜维不予回答。钟会文笔虽佳,面对天险,还是得用武略攻之。然蜀军保险拒守,魏军攻关不克,又是孤军深入,运粮不便,于是钟会便商议退兵。

偷袭涪城

在这个关键时刻,邓艾提出了一条奇策,建议“从阴平由邪径(小道)经汉德阳亭(今四川剑阁西北)趣涪(今四川绵阳东),出剑阁西百里,去成都三百余里,奇兵冲其腹心,剑阁之守(指蜀军)必还,则钟会方轨(两车并行)而进;剑阁之军不还,则应涪之兵寡矣。……今掩其空虚,破之必矣。”

邓艾策略的要点是,魏军应趁蜀军大受挫折时乘胜追击。从阴平绕小道攻涪城,这样姜维若从剑阁来援,则剑阁势孤易破,钟会大军即可前进;若蜀军不援涪,魏军便可破涪,切断姜维后路,并可直指成都。这条计策被接纳了,并由邓艾执行。

邓艾挑选精兵,想避开剑阁从汉德阳进入江由、左儋道,到达绵竹,趋近成都,邀请诸葛绪一同前行。但诸葛绪认为朝廷只命令他拦截姜维,没有让他向西进发,于是拒绝邓艾联军之议,率军东去白水(白水县),与钟会会师。同时钟会派田章从剑阁西的道路进攻江油,田章破蜀军三校,后受邓艾节度为先锋。不过,钟会为扩大军权,密告诸葛绪畏懦不前,使其被征还洛阳,其部归属钟会。

这年十月,邓艾率军三万自阴平道出发。从阴平到江油,高山险阻,人迹罕至,也因此蜀汉未在此设防。邓艾军一路攀登小道,凿山开路,造作桥阁。时"山高谷深,至为艰险。又粮运将匮,频于危殆"。面对不能开道的绝险之地,邓艾身先士卒,"以毡自裹,推转而下,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穿过七百多里的荒无人烟之地,克服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后,魏军终于通过了阴平险道,到达江油。

江油关亦是“关口险峰壁立,直插云天;关下江流湍急,浊浪翻卷”的天险,但蜀江油守将马邈见魏军奇迹般出现,大惊失色,不战而降。

江油失守后,刘禅派卫将军诸葛瞻抗击邓艾,诸葛瞻下属黄崇劝告说:“宜速行据险,无令敌得入平地。”但诸葛瞻犹豫不决,被邓艾夺取了险地。诸葛瞻督军到涪城并与魏军发生战斗,邓艾大败诸葛瞻前锋,诸葛瞻被迫退守绵竹。邓艾遣使致书诸葛瞻劝降说:“若降者必表为琅邪王。”诸葛瞻怒斩使者。邓艾立即派其子邓忠及师纂等,从左右两面进攻蜀军。一开始魏军进攻失利,邓艾大怒,扬言要斩邓忠、师纂,命二人再战以将功补过。结果二人大破蜀军,斩杀诸葛瞻及张遵、黄崇等人,魏军占领绵竹,并立即进军成都。

蜀汉灭亡

此时蜀汉政权的中心成都被魏军逼近。虽周边要隘尚在,仍存半壁江山,外有东吴援军;主力部队姜维、廖化等仍在抵抗,但无力再分兵支援成都。邓艾入阴平时,百姓慌乱骚动,纷纷逃进山林荒野,不能禁止。邓艾破诸葛瞻的消息威慑整个蜀汉,诸县长吏有望风而降的,有弃官而逃走的。成都军民士气已降到谷底。

西:郫县令常勖固城拒守,还有汶山郡之汶山、龙鹤、冉駹、白马、匡用五围牙门之兵可用。

东:姜维大军进于郪县。亦有罗宪在江州。

南:霍弋镇守南中六郡,原部署好部队北上,可以增援成都。

北:重镇雒城尚未失陷,姜维军离此七十里。汉中诸围守在柳隐、蒋斌、王含拒守。

当时蜀汉兵多在剑阁,成都兵少。蜀君臣听闻魏军到来之时,皆不知所措。有人建议先逃向南中地区,也有人建议东投孙吴,其中谯周力主降魏,群臣多附和。十一月,刘禅接受谯周意见,开城降魏,同时遣使令姜维等投降。蜀汉正式灭亡。

坚守于剑阁的姜维,先闻诸葛瞻兵败,但未知刘禅的确切消息,恐腹背受敌,便引军东入巴中。钟会率魏军进驻涪城,另派胡烈、田续、庞会等追赶姜维。姜维再退到郪县,得知真实情形后,便率廖化、张翼、董厥等人向钟会投降。

魏灭蜀之战结束。

标签: 战史风云

更多文章

  • 探索三监之乱的具体经过,他们采取了哪些行动?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战史风云

    三监之乱,又称管蔡之乱或武庚之乱。是西周初期分封于商王畿地区(今河南省安阳市附近)周围的三位统治者叛乱的事件。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武王灭商后,听取周公旦意见采取“以殷治殷”的政策,分封纣王之子武庚于殷,利用他统治殷民。同时武王派遣其兄弟管叔、蔡叔、霍叔在殷

  • 平阳之战是如何爆发的?宇文邕采取了哪些行动?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战史风云

    宇文邕决定北连突厥,南和陈朝,并乘陈攻占北齐淮南地之机,发起攻灭北齐的战争。此次战争历时3年,较大的战役有:河阴之战、平阳之战和邺之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背景北齐隆化元年(北周建德五年,576年)十月至十二月,北周武帝宇文邕率军于平阳(今山西临汾)击败北

  • 曹操和袁绍没有爆发官渡之战 最后最有利的人会是谁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战史风云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官渡之战不爆发对谁更有利?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官渡之战是三国时代众多著名战役之一,曹操在此战中击败袁绍,取得军事优势后,最终一统北方。成为东汉末年群雄中实力最强的诸侯,直到司马懿夺取曹魏大权为止。因此官渡之战的重要性,仅次于决定三分天下的赤壁之战,而就这场战争本身而言

  • 历史上襄樊之战的后期经过是怎么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战史风云

    众所周知水淹七军,是一场经典的战役,那么历史上襄樊之战的后期经过是怎么样的?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在《三国志》等正史记载中,关羽既没有蓄水,也没有决堤水攻,而是因为霖雨导致了“汉水溢流,害民人”的自然水灾,使得于禁等人被水灾困住。关羽趁机乘船而攻,于禁等人

  • 涿鹿之战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具体经过时候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战史风云

    为了争夺适于牧放和浅耕的中原地带,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与蚩尤所进行了一场大战,史称涿鹿之战。此战对于古代华夏族由远古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转变产生过重大的影响。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背景阪泉之战以后,《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

  • 石亭之战是如何爆发的?魏、吴两国采取了怎样的战略?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战史风云

    三国时期,魏、吴两国为江淮地区爆发了激烈战争,都伺机寻歼对方主力,史称石亭之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228年,吴国鄱阳(今江西鄱阳)太守周鲂用诈降诱敌之计致书魏国曹休,表示愿意叛吴归魏,请求曹休派兵接应。曹休中计,率军10万向皖(故治今安徽潜山),与另外两路魏

  • 清朝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战史风云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转折性事件,这场战争彻底将我国从封建社会天朝上国的迷梦之中打醒了。其中很有趣的一点就是,这场战争之中,英国人对我国的情况还是很了解的,但是清朝皇帝道光居然连英国具体在哪都不知道,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那么为何英国对清朝了如指掌,清朝对英国却几乎一

  • 卤城之战的历史背景是什么?详解卤城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战史风云

    卤城之战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卤城之战是诸葛亮第四次北伐祁山,蜀军和魏军在卤城发生的战役,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这是司马懿唯一一次和诸葛亮正面交锋。战后魏国诸将获得封赏,诸葛亮直到三年后才第五次北伐。太和三年(229年),蜀相诸葛亮第三次出兵攻魏,并占据武都(今甘肃陇南武都区)、阴

  • 本来能抵挡清军的"夷丁突骑",为何没阻拦清军呢?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战史风云

    军队的强弱自古至今都是一个国家整体国力强弱的重要标准之一,而其中能在军队称得上精锐二字的部队,那更是一个国家军事实力高度最为突出的代表。而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要给大家介绍的这支名叫“夷丁突骑”的部队,便是明末时期仅存的精锐部队了。那么这支“夷丁突骑”的战力究竟有多强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来给大家仔

  • 高欢是如何打击尔朱氏集团的?高欢攻尔朱氏之战的结果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战史风云

    高欢攻尔朱氏之战发生于北魏普泰元年(531)至永熙二年(533),是北魏尔朱氏和高欢两派势力为争夺朝政控制权,在韩陵山(今河南安阳东北)地区进行的战争。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经过普泰二年正月,高欢军挖地道,以柱支撑,掘至邺城下,焚柱陷城,克邺,擒刘诞。三月,元朗率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