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襄平之战讲了什么?司马懿谋略与血性爆发尽显牛人本色!

襄平之战讲了什么?司马懿谋略与血性爆发尽显牛人本色!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228 更新时间:2023/12/24 8:15:30

襄平之战讲了什么?司马懿谋略与血性爆发尽显牛人本色!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司马懿征辽东,其实这是历史上一个非常大的战役,也是司马懿耗死了诸葛亮之后,打的最痛快的一场仗,为什么他要屠杀公孙渊满门呢?我们来看看吧。

提到司马懿,人们首先想到的应是架空曹魏政权;其次是不敢和诸葛亮正面交锋,有“死诸葛吓死活仲达”的说法。面对诸葛亮,都是遮遮掩掩,扭扭捏捏的,经常挂免战牌,当缩头乌龟,最终用拖的方法拖死诸葛亮,好像不敢大张旗鼓、痛痛快快的进行血战。其实不然,高手毕竟是高手,在后来征辽之战中,司马懿的谋略与血性同时爆发,尽显牛人本色。

公元238年,古城襄平(今辽阳市)遭遇的一场史无前例的惨烈战争,由司马懿率领的曹魏大军,长趋四千余里,远赴辽东,征讨叛逆背反、自立为王的辽东太守公孙渊。

襄平之战是三国史上一场着名的战役,司马懿远征辽东,以四万之兵,活用《孙子兵法》,彻底铲除公孙家族势力,使曹魏一次性解决了后顾之患,完成了对北方的统一,其战术,堪称我国古代军事史上远征战役的典范。

公孙渊是辽东政权四代君主中野心最大的一位。公元228年,公孙渊即位时,他所面临的政治格局是魏国与蜀吴联盟形成了南北对峙,虽然中原的魏国是辽东名义上的宗主国,但辽东偏据一方却可脱身其外。

历经三朝后,前人积累的国力和南北对峙的僵局为公孙渊的野心提供了施展的空间。他试图以平衡式外交在曹魏和东吴之间渔利。恰好东吴孙权也想在曹魏背后插上一刀,利用北方的辽东势力对其形成战略威胁。

因此,公孙渊即位之后,辽东和东吴之间就展开了频繁的外交接触。曹魏方面自然不愿意辽东脱离自己,更不愿意看到辽东反叛,与蜀吴结盟对自己形成南北夹击。魏国当时的主要精力集中在祁山和淮南战场,尚无余力去处理辽东事务。

公孙渊的彻底背反,让魏明帝终于醒悟,要想平定辽东,必须竭尽全力痛下决心出动大军。景初二年(公元238年)春正月,魏明帝召见威高望重的司马懿,敕令其统领四万大军远征辽东,第三次讨伐公孙渊。

这里,司马懿不仅审时度势,采取了正确的攻辽策略,而且还为部下分析了此次作战与以往征孟达之战的异同!分析得鞭辟入里,不可谓不精彩,让人茅塞顿开。同时,此次征辽之战,在避实击虚中,有血战,也有示弱,示弱以稳敌之心,以便合围;血战以折其锐,并收歼敌之功。

司马懿对公孙渊的评价很有意思,他认为公孙家在辽东的势力不过了了,公孙渊本人上位不正,而且暴戾残酷,留之无益。能战当战,不能战当守,不能守当走,不能走当降,不能降当死耳!

此战役是古代的经典战役,也是毛泽东在评注《资治通鉴》中圈点最多的三国时期战役,是实现中国统一的一次重要战役,此役之后,东北边塞(含现在的朝鲜区域)再次安定,纳入中华版图。

标签: 战史风云

更多文章

  • 阿登战役德国为什么战败?德国如果胜利会怎么样?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战史风云

    阿登战役德国为什么战败?德国如果胜利会怎么样?接下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说起阿登战役,了解过二战历史的朋友们不会陌生了,这是第二吃世界大战末期,德国人所发起的最后一次大规模的进攻形战役。这场战役德军为何会失败,其实有众多原因。1944年战争到了最后阶段,德国的军事实力已经大不如从前了,已经不

  • 明朝末年的车厢峡之战是怎么回事?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战史风云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一场战役以其激烈的战斗和深远的影响而闻名于世,那就是明朝末年的车厢峡之战。这场战役发生在1644年,是明朝灭亡的重要节点,也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车厢峡之战的背景是明朝末年,政治腐败,内忧外患,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在北方建立了大顺政权,与明朝政府

  • "中兴四将"最弱的一个,刘世光他的功绩配得上这个称号吗?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战史风云

    “刘跑跑”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从史料记载来看,南宋“中兴四将”里面,刘光世可能是最弱的一个,其指挥能力、胆魄谋略、战场功绩等无法与岳飞、韩世忠、张俊三人相提并论,放到“中兴四将”里面有点名不副实的感觉。但有一条刘光世在四人中独占鳌头,就是对流寇、叛军的感召力很强,这些杂七杂

  • 我国历史上有记载最早的战役是哪一次?这场战争有什么历史意义?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战史风云

    我国历史上有记载最早的战役是哪一次?这场战争有什么历史意义?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我国历史上发生过很多战役,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战争出现在什么时候呢?它又与哪些历史人物有关呢?涿鹿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见于记载的最早的"战争",《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

  • 古代攻城战到底是什么样的 10万大军能攻破5000守城士兵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5000人守城,10万大军一天内能否破城?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首先,需要指出的一点是,这个问题牵扯到的因素实在太多了。城池所处的险要程度,城墙的厚度,城墙的高度,城池的大小,城池内的后勤保障状况,攻守双方的装备情况,指挥官的水平等都会影响到

  • 历史上真实的靖康之难,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靖康之乱作为北宋最严重的政治危机一直广为大众所熟知,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大宋历时三百多年,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18个帝王。宋朝虽然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经济、文化、科技高度繁荣的时代,可正是这个没有内乱皆因外扰的王朝,出现了一段耻辱的历史,这就是为大众所熟知的“靖康之耻(靖康之

  • 历史上宋忠与朱棣争夺居庸关,最后他是怎么失败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宋忠是明朝建文年间的忠臣,历史上宋忠与朱棣争夺居庸关,最后他是怎么失败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当时,有一个百户因为诽谤罪而被判处了死刑,宋忠经过一番调查发觉对方是被冤枉的,便向朝廷上疏请求援救。有一个御史借助此事将其给弹劾了。当时

  • 李克用在上源驿事件中是怎么逃出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李克用在上源驿事件中差点被朱温搞死,那么他最后是怎么逃出来的呢?这都要靠十三太保李存孝的超神发挥,人挡杀人佛挡灭佛一路将李克用救了回来。“上源驿事件”的起因与经过公元884年五月,李克用带领沙陀军追击黄巢,一路从河南到山东,这黄巢在前面跑呀跑,黄巢就在后面追呀追。追到最后连吃的都吃完了,只能率兵返回

  • 年羹尧手下有几十万军队,为何雍正能轻易摆平他?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有人说年羹尧手下有几十万军队,雍正摆平他似乎让人不理解。其实,年羹尧没有几十万军队。雍正时期,全国军队人数不过五十多万人而已。从康熙五十年后的西南运兵,常常是三四万而已;西北用兵时,年羹尧、岳钟琪等人共掌兵力也不够十万。但请注意,他们无论调兵还是布防以及军事计划都要事先禀报雍正。对其解职、废掉年羹尧

  • 汉朝的强大在哪里?只是军事实力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哪个朝代较为强大,汉朝绝对在其中占据一席。汉唐都已作为为中国最为强大的朝代,最直观的体会的汉朝的强大在哪里?那就是我族的名称,汉族,在汉朝之前,我族成为华夏民族,自汉朝之后就有了汉族的称谓,可见,如果一个不能让我们引以为傲的朝代,一个不强大的朝代如何能成为我们的称呼。汉朝的对外征战也非常频繁,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