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南郡之战的最大受益者是谁?刘备还是孙权?

南郡之战的最大受益者是谁?刘备还是孙权?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018 更新时间:2023/12/22 7:04:16

还不知道:南郡之战的最大受益者是谁?孙权为什么得南郡却丧失了主动权?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

刘备败走当阳长坂坡后,从水路退至刘琦镇守的夏口,这是诸葛亮早就为刘备建好的避难所。由于从夏口顺流而下可直达柴桑,因此,刘备到达夏口,实际上是将战火引到了孙权身上。

果然,曹操随即就给孙权下达了战书,暗示如果孙权能像刘琮一样举白旗投降,就能获得优待,而且可保一方安宁,否则,他就要率八十万大军东征,与孙权“会猎”于吴地,到时不但将生灵涂炭,还会治孙权的“抗旨”之罪。

曹公与权书曰:"近者奉辞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於吴。"—《三国志·吴主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

孙权将曹操的战书给部属们传阅,众人不禁惊慌失措。其中,长史张昭以及东吴本地豪族均主张投降,理由之一,曹操是用朝廷的名义来发号施令,如果抗拒就会显得名不正而言不顺;理由之二,曹操拿下荆州后,已经与东吴共享长江天险,而且曹军数量远多于东吴,如果开战东吴没有胜算。

然而,周瑜、鲁肃却力主出战。鲁肃“将军迎操,欲安所归?”的灵魂发问,首先触动了孙权的内心,他绝对不会从一方霸主沦落为别人的臣子;其次,周瑜认为,曹操虽名义上是汉朝的丞相,但实际上却是汉贼,因为,违抗曹操在法理上不存在任何问题。接着,周瑜进一步分析,他认为曹军长途跋涉,已经疲惫不堪,而且不擅长水战,并不可怕;同时,马超、韩遂在关西虎视眈眈,曹操必定不敢尽力出击,因为,他认为此战曹操必败。

孙权听了周瑜的分析,以及鲁肃的灵魂发问之后,决定联吴抗曹。随后,官渡之战爆发,孙刘联军击败曹操。曹操率军从华容道陆路撤回江陵,留下曹仁徐晃等人守江陵,乐进守襄阳后,撤军北还。

刘则兵分三路,乘胜出击。以周瑜、程普为左右都督,率领甘宁凌统等将领,与刘备合力攻打南郡;孙权自己领军攻打合肥,长史张昭则负责攻打当涂。很明显,孙权是想一鼓作气同时拿下荆州、淮南两地,将东吴的整体防线前移至淮河流域。

然而,夺取荆州也是刘备的既定战略。不过,此时刘备的实力尚无法与孙权抗衡,另外,要将曹军赶出荆州,刘备也必须借助孙权的力量,因此,刘备表面上不动声色,仍积极配合孙权,但实际上却悄悄进行布局。

刘备将张飞调到周瑜帐下听从调遣,并主动提出负责切断江陵与襄阳之间的联系,孤立曹仁,得到周瑜的同意。随后,刘备让关羽负责绝北道,执行切断任务。刘备自己则率领赵云等将领,趁着孙权、周瑜等人在前线与曹军死磕,无暇南顾的间隙,以江夏太守刘琦的名义,攻打长沙、桂阳、武陵、零陵等荆南四郡。

曹操入主荆州后,尚不来及接收偏远的荆南四郡,就兵败赤壁,退回了北方。荆南四郡的官吏还是刘表当年的老部下,当刘备打着刘琦的旗号兵临城下时,四郡太守均望风归降。随后,刘备让军帅中郎将诸葛亮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偏将军赵云取代赵范领桂阳太守,从而将荆南地区牢牢控制在手中。

而在荆北战场,关羽也不负所托,圆满完成了刘备布置的任务。关羽的兵力虽然不多,但是,他却能因地制宜,采取灵活的游击战术与敌人周旋,成功将曹魏的援军拖住,为周瑜最终拿下南郡创造了机会,同时,也为刘备“借”南郡埋下了伏笔。

周瑜拿下南郡后,孙权很快就发现形势并不乐观。南郡的北边(道)已被关羽控制,而南边则是诸葛亮与赵云镇守的荆南四郡,同时,刘备又亲自坐镇在江陵对岸的公安,南郡实际上已经陷入刘备所构筑的包围圈之中。最后,孙权只好顺水推舟,同意了刘备“借”南郡的要求。

综上所述,孙权虽然通过南郡之战,成功从曹操手中夺得南郡,但是,刘备却借南郡之战构筑起针对南郡的包围圈,从而使孙权失去了战略主动权。在这种情况下,孙权被迫将南郡“借”给了刘备。

标签: 战史风云

更多文章

  • 牧野之战爆发前,姬昌极其幕僚做了哪些准备?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战史风云

    牧野之战是武王伐纣的决胜战,是周武王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今淇县南、卫河以北,新乡市附近)进行的决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由于帝辛(商纣王)先征西北的黎,后平东南夷,虽取得胜利,但穷兵黩武,加剧了社会和阶级矛盾,最后兵败自焚,商朝灭亡。故《左传》称:“纣克

  • 甘之战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启得以建立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战史风云

    夏后氏的首领启在其父禹死后,通过武力排除各反对力量,最终登上华夏部落联盟领袖之位。甘之战是启讨伐不服他最高领袖地位的有扈氏的战争。战争进行得很激烈,最终夏后氏获得胜利,启得以建立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背景在尧舜时代甚至更早,华夏部落联盟的

  • 历史上元嘉第三次北伐的具体经过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战史风云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元嘉第三次北伐的故事。元嘉二十九年(452年),宋文帝得知北魏发生政变,魏太武帝被杀,遂仓卒图谋再次北伐,并得鲁爽等人支持,但太子中庶子何偃认为北方数州经历过上一次北伐后还未复原,未是时机,上一次反

  • 历史上"晋阳之战"为什么爆发?结果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战史风云

    众所周知“晋阳之战”为春秋战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战役,《战国策》、《史记》等古代文献对这场战争均有所记载。那么“晋阳之战”为什么爆发?结果如何?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据记载这场战争爆发的表面原因为:智伯无理索地,韩氏、魏氏均畏惧智氏的实力,两家均献给智伯一“万家之邑”,频频得手的

  • 三藩之乱发生的背景是什么?后世对三藩之乱有何争议?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战史风云

    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传十二帝,统治者为爱新觉罗氏。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起,总计296年。从皇太极改国号为清起,国祚276年。从清兵入关,建立全国性政权算起为268年。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三藩之乱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三藩之乱是清朝初期三

  • 魏灭燕之战为什么会发生?详解魏灭燕之战的背景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战史风云

    魏灭燕之战为什么会发生?这是在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时,公孙度据有辽东。这个割据势力对曹魏一直时叛时降,保持着半独立的地位,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公孙渊继为辽东太守后,对魏更加不逊,背叛魏国,自立为燕王,魏明帝震怒。魏明帝派荆州刺史毌丘俭出任幽州刺史,时辽水大涨,毌丘俭不利而还。毌

  • 王昭远自诩为当世"诸葛亮",兵败后居然被封为大将军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战史风云

    五代时期,成都郊外有户王姓农家,由于连年战乱、缺衣少食,便将13岁的儿子王昭远送到附近的寺里。住持看他生得聪明伶俐,便让他做了侍奉起居的童子。幼年的饥饿经历使他很怕被送回家,便用心讨好住持,久而久之练就了阿谀奉承的本领。公元925年,唐庄宗令太原尹孟知祥讨伐前蜀政权,大军压境之际蜀军望风而逃。随后孟

  • 牧野之战:武王伐纣的决胜战,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战史风云

    牧野之战是武王伐纣的决胜战,是周武王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今淇县南、卫河以北,新乡市附近)进行的决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由于帝辛(商纣王)先征西北的黎,后平东南夷,虽取得胜利,但穷兵黩武,加剧了社会和阶级矛盾,最后兵败自焚,商朝灭亡。故《左传》称:“纣克

  • 涿鹿之战有何历史意义?带来了哪些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战史风云

    为了争夺适于牧放和浅耕的中原地带,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与蚩尤所进行了一场大战,史称涿鹿之战。此战对于古代华夏族由远古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转变产生过重大的影响。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影响涿鹿之战以黄炎华夏集团的胜利而告终,传说黄帝进入东夷活动地区“合鬼神于泰山之

  • 号称"千乘之国"的中山国是如何亡国的?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战史风云

    赵灭中山之战是中国战国时代中期的战争。从前307年攻打中山国房子到前296年并吞中山国结束,共计12年的时间,赵国不仅除掉了心腹之疾,使得南北二地得以连成一体,领土的扩张也使国力强大起来。赵国方面当时赵国除了有强秦的威胁外,中山国也是赵国的一个心腹之患。中山自魏文侯时期复国后,便雄据在河北中部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