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三星堆文明因为什么原因而消亡了?

三星堆文明因为什么原因而消亡了?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647 更新时间:2024/2/24 0:38:55

四川三星堆化消失的原因是什么?

回答这个问题,估计要比三星堆文明是如产生的更难以回答。

5000年前,在中国西部的成都平原上存在着一个青铜艺术、金属冶炼、黄金玉器、丝织服饰、商业贸易高度发达,宫室城墙巍峨华丽的文明古国,她的版图超过今日中国四分之一,她早于中原进入人类文明,与埃及、巴比伦、古印度、爱情海文明媲美。

在现在流行的很多这类传说中,都将这一个古国归结是三星堆古国。

根据目前学界对三星堆地理环境、文化遗存等分析研究,学界认为三星堆绝不可能存在这样一个文明古国,更不可能是古蜀文明的发源地。晚于三星堆遗址发现并发掘出来的成都金沙遗址,就是力证。

一、从环境上来看:

在大约5000年前,四川盆地的大部分地区依然是一片湖泊沼泽。而如今的广汉三星堆所在地,是盆地的腹部。根本不可能有适合人类繁衍生息的陆地。此时的人类主要生活在高山,以及近山的陆地上,即如今的成都龙泉山、彭州龙门山、什邡蓥华山一带。

为了抵御随时袭来的洪水猛兽,先人们是不可能冒着生命的危险在腹地(如:广汉三星堆)建立城镇的。他们的城镇通是依山傍水,一方面可以靠牧渔生存,另一方面可以随时退守山上,躲避洪水的侵袭。

成都金沙遗址的发现,有力地证明了那时的古蜀国中心应该是在如今的成都,而不是广汉三星堆。

二、从出土文物来看:

1929年的春天,一个农民无意间挖地,挖开了中国的芝麻之门。在一个方形的坑道中发现了400多件玉器。

1986年一、二号祭祀坑的发现,出土了大量的青铜面具、金器、玉器、玉戈、玉璋等,根据出土物判断出这些高等级玉石礼器和烧过的骨渣并埋,由此判断出是一座大型墓葬或祭祀遗迹。

这些青铜人像群,在制作上反映出高水平冶炼技术和高科技含量;它在雕塑创作艺术审美上的高度理性与抽象,以及它的金器、铜器线条准确、简练、流畅富于变化以及抽象性,显示出城市的文化背景。

大约在距今33003200年间的商代中晚期,古蜀经发生过两次政权变更。三星堆两个大型祭祀坑的出土的文物也许可以验证这样的史实。一号祭祀坑是杜宇取代鱼凫时“毁其庙宇,移其重器”的遗存;二号坑是开明氏取代杜宇时“毁其庙宇,移其重器”的遗存。

这是很多关于三星堆的研究文献中已经共认的观点。但学界同时认为,这些“毁其庙宇,移其重器”并不是夺取政权的王朝对前一个朝代重器的毁灭

杜宇取代鱼凫:杜宇应该是高山上下来的草寇,他们凭借武力进攻当时的古蜀国都成都,成都三面环山,鱼凫王将重器装载到车上,仓皇地朝川西平原方逃命。当逃到如今三星堆所在地时,滔滔的鸭子河水阻隔了他们前进的道路,这些重器根本不可能渡过河去。于是在痛苦的抉择后,鱼凫王按照巫神选择的方位,挖掘出一个大坑将这些重器掩埋。巫神按照天上的北极星来定的方位,以方便以后寻找挖掘。这应该是第一个祭祀坑的来历。

200年后同样的一幕又出现在杜宇王朝:开明王带着勇士从山上冲下来,攻陷了成都。杜宇王只好卷带着自己的金杖、玉石器出逃,依然逃到鸭子河畔,他们走投无路。杜宇王也想到了将这些妨碍逃命的重器掩埋。巫神依然采用传统的北极星定位,为他们选择好了坑的位置。只是这一次他们没有太多的时间掩埋好他们的重器,因为开明王的追兵来得太快。为了不让这些重器落入敌人手中,杜宇王命人放火焚烧了这些重器,并匆忙掩埋。这也许就是第二个祭祀坑的来源。

此外,从多次三星堆大规模的考古挖掘中,并没有发现宫殿等象征王国的遗存。遗存只是一些民房的房基和残留的城墙。一些文献中将三星堆发掘出土的文化遗存,划分了四个时期(其每个时期的年代相隔百年以上),而这些不同时期的遗存,应该是由于洪水冲刷,将岷江上游的泥土冲积到这里而形成的,在一处经常受洪水肆虐的土地上,是不可能存在王国都城的。由此可见,三星堆在当时只是一座小城,而不是一个王国的国都。金沙遗址的发现应该对此作了有力的应证。虽然现在金沙已经发掘出来的文物,年代比三星堆出土的文物要晚。这只能够说明在成都金沙遗址还没有找到真正的古蜀国中心,那些早于三星堆出土文物的遗存,依然还沉睡在成都金沙遗址的某一处,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发掘。

由此可见三星堆根本就不存在杜撰中的远古文明古国,也不存在祭祀台等宗教活动,所以根本不可能是古蜀文明的中心。既然它不是古蜀文明的中心,其文化的消失也就无从说起。

真正的远古文明古国应该是在成都金沙遗址。所以,探讨三星堆文化消失是浮云

成都的金沙文明,不但改写了中国青铜历史,更令中国迈上了世界青铜文明的制高点。金沙文明,就是描述了这样一个事实:成都是当时首屈一指的“万国之城”,是“天堂般的国度”落叶千里,四季花香不断,不需要过多的劳动,即可获得丰厚的物产,富庶之地,是谓天府。

大家可以想象这样非常美丽的场景:植物红花绿叶,花果漫山遍地,动物四处奔跑,潺潺流水漫过一双白皙的脚,套在脚踝处的金饰脚链发出银铃般的声响,她旁边,几位少女正与一男子嬉戏这个画面,就是金沙出土文物“告诉”我们的当时场景。

综上所述,成都以其独特的地质条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独特的文化积淀,能更多地承袭自有历史,受外界影响较少。金沙时代的成都,是以都驿形态出现的,处在武王伐纣的最辉煌时期。那时成都人已形成自己独有的宇宙观和世界观,就以为蜀国是世界中心。相信对金沙遗址的深度考古研究后,必将挖掘出更多的文物印证这一历史事实。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一个王朝的灭亡有哪些原因?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一个王朝的灭亡,有哪些原因?历史的发展总是按照自己的发展规律逻旋式向上推进!当一个新事物出现,必然在旧事物的基础上发展,新事物必定占领旧事物的发展空间,两者必定发生斗争,旧事物由于腐朽衰败而缺少活力,让位于新事物,新事物由于生命力旺盛,定会逐步地代替旧事物,而引领时代前进。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一个新

  • 战国七雄中,导致齐国灭亡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谈秦说汉(247)战国七雄中,导致齐国灭亡的最主要原因是天下大势已经向秦国倾斜。虽然齐国地处东方的渤海湾,远离西边关中的秦国,但大秦铁蹄东出函谷关,以风卷残云之势在短短的几年之内吞灭了韩、赵、魏、燕、楚国,没劲多大劲就兵临齐国淄城下。秦国能取得天下大势最主要的原因是商鞅变法带来的综合国力增长。而曾经

  • 是什么造就吐蕃王朝的覆灭?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古代中原农耕文明最大的威胁一般而言都是北方的游牧民族,然而在唐代在帝国的西部却崛起了一股强大的势力,事实上这股势力曾在号称当时全世界最强的大唐帝国和阿拉伯帝国之间异军突起,成为足以与两大帝国分庭抗礼的强劲对手这个对手就是青藏高原上的吐蕃王朝。这个王朝最鼎盛时期成为和东面的大唐以及西面的阿拉伯帝国、拜

  • 作为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朝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灭亡的?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个人感觉夏商周虽然都是奴隶制国家,但随着社会文明程度和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会造成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而现有国家体制为了社会上层的利益,不可能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及时作响应的调整,从而导致政治体制和社会民情的矛盾越来越多,直致新的权利群体的出现,新群体为了夺取政权必然会迎合社会需求,摒弃旧体制的弊端,从而得

  • 周朝分裂和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第一,西周的分裂。先看一段史料:平王奔西申,而立伯盘(服)以为太子,与幽王俱死于戏。先是,申侯、鲁侯及许文公立平王子申,以本太子,故称天王。幽王既死,而虢公翰又立王子余臣于携。周二王并立。二十一年,携王为晋文公(侯)所杀。以本非嫡,故称携王。《左传正义》引《竹书纪年》邦君、诸正乃立幽王之弟余臣于虢,

  • 历史上东周是被谁灭亡的?怎么灭亡的?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东周延续于西周,始于周平王迁都,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在秦、晋等诸侯的护送下,从镐京(今西安)迁都到洛邑(今洛阳)。两周实行的是分封制,分封制有个致命弱点,封到最后没有土地来封了,全部封给了诸侯国,周天子自已的封地越来越小,以致到最后,周天子的封地都是蜗居在其它诸侯国的封地内。实际上到周平王时期,周

  • 商朝为什么会灭夏朝?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人心,大势所向你好,夏代末年,夏王室内政不修,外患不断,桀即位后不思改革,骄奢淫逸,四方诸侯纷纷背叛。公元前1600年左右,商部落首领汤联合其他部落消灭了夏王朝,商朝建立。商纣王残暴地对待人民,鱼肉百姓,溺酒色,奢糜腐化。大约在公元前1046年,周国进攻商朝,与商军决战于牧野。周军大获全胜,趁机进攻

  • 商朝真的是因为纣王的原因才会被周朝推翻的吗?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商朝被推翻,主要原因还是纣王昏俑无道,暴行,没有才智管理好国家,如果纣王是明君,把国家治理的繁荣昌盛,象铁的江山,谁能推翻。古人欧阳修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环境可以激发人的意志,也可以消沉人的意志,这是自古朝代兴亡的重要因素。然而有不少人却认为金国的灭亡是实行汉化的结果,是“舍戎狄鞍马

  • 《封神榜》中武王灭商的过程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后稷是周民族的先祖,他与禹、契都曾接受舜帝的教化,并把农耕技术与文明生活传播给万民。一方面夏、商相继称王,另一方面周民族也逐渐向河西拓展,慢慢发展壮大。到周文王姬昌时,由于他任用贤能,仁爱百姓,成为天下万民景仰的领袖。当周民族繁荣昌盛时,殷商的纣王却残暴不仁,荒淫无道,在酒池肉林里大肆挥霍。随着周民

  • 夏商周灭亡的共同原因,从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夏商周在政治制度上都采取的分封制,其中夏商两朝,其本上沿袭了部落联盟时期的旧习,对于臣服的大大小小的部落或国家,并未过多干预其内政。所谓分封制也叫封建制,意思就是天子或大王把天下的土地分给各个诸侯,这些诸侯对土地以及本国享有自主权,只需要向天子称臣进贡,天子出征时派兵助力就行。这一制度类似于中世纪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