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为什么华夏朝代大都是因为内乱被改朝换代的?

为什么华夏朝代大都是因为内乱被改朝换代的?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433 更新时间:2024/1/26 12:49:34

谢谢邀请,回答如下:

鸡公屙屎头节硬从根本上来说,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就是一个农业社会,当然也是一个阶级社会。

这个社会有两个基本点:农民和阶级。

封建社会的农民都是小农经济,小片,分散,龙门阵打伙摆,夜饭各吃各。生产和生活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有天灾人祸,自己那一亩三分地只有卖了,沦为佃农,更为严重的是官府与豪强巧取豪夺,交了租子所剩无几,农民处于饥饿状态,小地主又被大地主兼,沦为佃农,或者挺而走险,社会矛盾极为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发生农民起义,经过农民起义的冲击和洗礼,新的政权诞生,土地又重新分配,矛盾缓解。

新生政权上台后,马上会总结经验,消除痼疾,我试用宋朝为例,宋朝是我国一个重要朝代,南北宋相加共计390年。超过之前恢弘壮丽、世界瞩目的大唐王朝。

其开国太祖赵匡胤是个以仁为本、待人宽厚的皇帝,这是有记载的。他对降皇帝李煜封以公侯爵位,赐与府第,降臣也予以任用,只是那位诗词皇帝跌倒不痛爬起来痛,自己不争气,反而天天咏叹一江春水向东流。

赵匡胤同意立其弟赵光义继承帝位、以后也由其子顺继。

对于功臣,比如石守信、高怀德等他巧用"杯酒释兵权"的策略夺得兵权,然后给予厚待遇,过无忧无虑的养老日子,而且将自己一妹二女嫁给这些高级官员家中,以消除"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忧虑,比之刘邦、朱元璋大杀功臣不知强多少条街远。但就这样一个明君却死于千古之迷的"烛光斧影"下。

虽然宋朝开始确实雷厉风行,改革旧习,提倡新政,如北宋王安石变法,苏轼等倡导的予民以"德"教育,北宋年间确实繁华如"清明上河图"一时文化繁荣,文人辈出。

两宋十八位皇帝没有暴君,但昏君不少。胆怯畏敌的宋真宗、花天酒地的宋徽宗、残害忠良的宋高宗、不问政事的宋理宗实在太典型。

综上所述,除了开国皇帝宋太祖而外,余皆泛善可陈,尤其我痛恨的那位书法皇帝,一手后人叫绝的"瘦金体"能唤醒腥膻爱好的马背民族吗?

其实北宋疆域未过长城,南宋更是偏安江南当时与两宋对峙的政权先后有契丹族的辽、党项族的西夏,女真族的金、蒙古族的元。

两宋最后都亡于少数民族政权,异曲同悲!

两宋皇帝虽然武功太差,然而文化方面的确不同凡响,如书法,绘画等。

既然如此为何能存在三百多年?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危急关头总有忠臣良将出现,如北宋准,扬业,包拯,狄青范仲淹,琦,李,宗泽,南宋的岳飞,世忠,张浚,文天祥,陆秀夫等。

悠悠三百年,指一挥间,二宋被元朝所替代,与皇室除太祖而后毫无居安思危,强敌环侍的危机感而耽于享乐,加之奸臣当道、残害忠良,致使大汉民族思之变色的"靖康之变""二帝北狩""崖山兵败",陆秀夫背负小皇帝投海殉国

小结:二千多年的朝代更迭,无非宦官外戚专权,藩镇割据,政治腐败,清代的闭关自守。用一句诗结束: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春》杜牧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华夏历史上有哪些大屠杀?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上16次较大规模的人口灭杀事件1.秦末农民战争2.汉武帝伐匈奴3.西汉末年混战4.三国鏖战5.西晋八王之乱6.南北朝混战7.隋朝役民8.安史之乱9.黄巢起义及唐末之乱10.金、元灭两宋11.元末混战12.明末起义(特此提出张献忠在四川屠杀)13.清代的白莲教起义14.太平天国起义15.辛亥革

  • 朝鲜战争爆发,日本为何能结束5年没有军队的历史?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身为战败国的日本随即被剥夺了继续拥有和组建武装力量的权力。根据当时同盟国发布的《波茨坦宣言》规定,日本战后应完全解除自己的军队,同时也不得保有可供重新武装作战的工业;而这一规定也被写进了后来的《和平宪法》。尽管当年的日本被迫脱下了法西斯的外套,但很快又沦为了美苏两大阵营冷战对垒

  • 朝鲜战争中,若美军没有打过38线,而是背后支持南韩会怎么样?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如果是这样朝鲜就很快统一了。美国政府暗中支持韩国政府,同样苏联和中国政府会支持朝鲜政府。而且朝鲜军队战斗力比韩国强的多,战争打的是后勤保障,苏联和中国支援的物资会从陆地通道不断的运输朝鲜。中国几十万大军可以投入到运输队伍中,朝鲜一个军人我们可以多人提供物资保障,而美国把武器装备先运到日本在投到韩国。

  • 中国古代最漫长浩大的战争是哪次?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答案应该是汉匈之战。我们通过汉匈之战,主要需要反思的就是:为什么凭着经过六代继续力量、韬光养晦发展的汉朝以及雄才伟略的汉武大帝,坐拥名将如卫青、霍去病、程不识、李广之流,凭着历史上最为强大的综合力量,仅仅和人口是汉朝人口1/60的匈奴战成平手?更需要反思的是:到底是什么在决定国家战争的成败?在西周末

  • 如果杜鲁门不解职麦克阿瑟,那么抗美援朝战争的局势将如何发展?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麦克阿瑟成了日本太上皇以后,这小日子过得越发滋润,自然也就越发自大了。他甚至有点瞧不起老美总统杜鲁门。为啥?因为杜鲁门是半路当上的总统,罗斯福总统在任上去世,杜鲁门作为副总统,直接按照宪法顶替了罗斯福。那麦克阿瑟能服气吗?老子是一战二战打出来的五星上将,你杜鲁门算个什么?不过就是个投机取巧的暴发户而

  • 中国地区在夏商时代的技术落后于北非,和炎帝黄帝与蚩尤的战争有关吗?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谢邀回答问题,问:上古中国地区技术落后于北非,是因为战争所致吗?首先这是一个伪命题,您凭什么说上古时期的中国在技术方面比北非落后呢?再反问您一句,你有什么证据证明北非的技术比同时期的中国先进呢?在没有证据的前提下,来冠与中国比北非的技术落后的言论,还借口是战争所致的落后……唉,怎么说您呢?不知是因为

  • 苏联出动过军力支援朝鲜战场吗?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苏联在朝鲜战争时期共歼灭联军的战斗机有1000多余架,自身损失了345架,共有202名苏联飞行员长眠在半岛。当时苏联派了一个航空师,带队的是斯大林的次子瓦西里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瓦西里苏联没有明面上宣布参加朝鲜战争,但是提供了空军的航空师,参与配合地面的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当时苏联还有一部分军事顾问参

  • 对中国历史影响最大的战争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1.涿鹿之战。炎黄部落联盟vs东黎、九夷蚩尤部落联盟。是促进华夏民族形成的关键战役,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并且对古中国从野蛮时代转型到文明时代的进程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中国历史由此翻开了新的一页。2.秦统一六国之战。秦国vs齐楚韩燕赵魏六国。结束了几百年来诸侯割据的局面,创立了“大一

  • 1950年朝鲜战争打响后,远在台湾的蒋介石都干了些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1950年6月25日清晨,蒋介石像往常一样做完礼拜就开始吃早餐,就在这时他的长子蒋经国行色匆匆地走了进来,蒋介石知道他一向沉稳,这样的表现必是有大事发生。果然,听蒋经国讲完以后,老蒋大呼一声:“天赐良机!”饭都不吃了,就前往会议室查看报告。当天中午蒋介石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国防部长、外交部长、陆军总司

  • 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五次战役,人民志愿军的战果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抗美援朝五次战役指抗美援朝战争初期,为遏制强势北犯的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人民军的配合下,对“联合国军”进行的五次反击战役。五次战役发生于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之初的1950年10月,结束于1951年6月。五次战役共歼敌23万余人,沉重打击了曾经不可一世的美军及其仆从军的嚣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