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商朝有哪些重大事件?

商朝有哪些重大事件?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450 更新时间:2024/1/23 16:16:34

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都城亳(今河南商丘附近)。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商王纣自焚与露台。重大事件:商王盘庚迁都于殷,此后商朝又称殷,再就是武王伐纣了公元前1600年,汤,亳(今河南商丘附近),公元前1046年,纣王,商王盘庚迁都于殷,此后商朝又称殷;约公元前1291年商王武丁攻伐鬼方,武王伐纣对商代历史上多次迁都的原因,史学家们有不同的看法。但从《尚书盘庚篇》中看到,迁都与内部的政治斗争有一定关系。如盘庚虽然声称“视民利用迁”(为人民的利益而决定迁都),但对那些不听命令的人,他发出了“我乃劓殄灭之,无遗育,无俾易种于兹新邑”(我要将他们斩尽杀绝,不让孽种留在新邑)的威胁,反映了内部争斗的激烈。盘庚迁殷以后,王室内部的矛盾得到缓解,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盘庚被称为「中兴」之主,并为武丁盛世的到来,打下了基础。武丁是盘庚之弟小乙之子,即盘庚之侄。他年幼时,小乙曾让他到民间生活了一段时间,深知民众生活的艰难困苦。他即位以后,兢兢业业、不敢荒宁,励精图治,决意振兴大业。他四出征伐,对鬼方、土方、羌方、人方、虎方等方国进行征讨,战争的规模不小,往往动用数千兵力,最大的一次发兵一万三千人。在这些征战中,商王征服了许多小国,扩大了领土,也捉获了大量俘虏。武丁时期的文化遗存相当丰富,宫殿、墓葬、作坊等遗存都有发现。代表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青铜业,有了突破性进展,如铜、铅、锡三元合金出现了;分铸技术已被广泛运用;青铜器生产数量大增,还出现了司母戊大方鼎、偶方彝、三联这样的重器。武丁之世在青铜业方面取得的成就,表明中国青铜时代进入繁荣时期。此外,在纺织、医学、交通、天文等方面,也都取得不小成就。武丁开创的盛世局面,为商代晚期社会生产的发展乃至西周文明的繁盛,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妇好是商王武丁60多位妻子中的一位,即祖庚祖甲的母辈“母辛”,生活于公元前12世纪的前半叶武丁重整商王朝时期,是我国最早的女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据可查的女英雄。祭天祀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史前时期的考古中曾一再发现这类遗存。随着农业的出现,人们为祈求风调雨顺的好年景而产生对天崇拜。它是自然崇拜中的一种。祖先崇拜又叫灵魂崇拜。它源自对先人怀念,把梦中的情景理解为先人的灵魂作祟而产生。人们祭祀祖先,为的是求得先人的保佑。夏代开始的家天下局面,使原始宗教的内容发生很大变化。由于帝王是世上最高的统治者,为了维护他的统治,就把祖先崇拜与自然崇拜结合起来,创造了天或上帝这样的至上神。从文献中可以知道商代有“天”这个神,1899年因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的商代甲骨文,把湮埋了三千余年的古老文字重新呈现在世人的面前并让人们识读。甲骨文的发现,使商代的存在无可争议,并使商代历史成为信史。安阳殷墟出土的十五万片甲骨卜辞,记录了商代社会中发生的许多事情。经过几代人的整理和研究,揭示了它所包藏的丰富内容,为研究商代历史开拓了重要的途径。甲骨文中则有“帝”或“上帝”。所以商汤伐夏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夏氏有罪,子畏上帝,不敢不正”,打出“天命”的旗号,鼓动军士和同盟者去执行上帝的意志,奋勇讨伐。但天上的上帝与地上的下帝(商王)是相对的。为了执行上帝的意志,下帝通过巫与上帝沟通。商王在祭祀祖先时,用五种祀典,对上甲以后的祖先轮番地、周而复始地进行。安阳殷墟王陵区的祭祀场中发现了上千个祭祀坑,武丁时一次使用人牲达数百人。这种情况反映了商王对祖先崇拜的重视,因为上帝既是至上神,又是宗祖神。武丁死后,他开创的太平盛世,没能长久延续下去。祖庚、祖甲以后诸王,特别是帝乙帝辛时期,国内矛盾十分尖锐,东南方的侯起来反叛。面对这种情况,商王帝辛(纣)少年英勇,派部向东下征讨莱夷,自己攻打南方九苗,将商的势力延伸到了东海和长江流域,但是其连年的征战,极大消耗了国力,进一步激化了国内矛盾,国内兵力空虚,使其对西北的控制下降,给了周以可趁之机。在周武王时,周起兵攻商,商王帝辛(纣)仓促间只能以奴隶为军抵御周人,结果,商王的军队毫无斗志,“前徒倒戈”,牧野一战,“血流浮杵”,国内商军尽墨,帝辛逃到鹿台自焚而死。商王朝就此灭亡。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怎样看待辽宋、宋金之间的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谢谢邀请,这个问题很简单,从血统上说,东北人,多是清末汉族人口,从河北山东闯关东到东北。后面就简单了,辽,女真,金队宋都是外族入侵。清朝入关也是外族入侵!清末闯关东,应该算得上为汉人开疆扩土,而孙中山的汉地十八省,是放弃东北的政策。一个稍微有一点头脑的东北人,都不会说,东北的女真吊打南方各省,当然前

  • 古代的征服和扩张战争是怎样评价的?你对这种评价有何看法?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胜者为王败者寇,历史是胜利者说的。不论征服还是扩张都是掌权者的意志,最终倒霉的是老板姓。同时征服和扩张也是历史的必然,因为有人必然会有争端,有争端必然有战争。

  • 中国什么时候扩张领土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最有可能应该会在下一次世界性的战争中,因为和平时期的局部战争,并不能达到合法扩张领土的要求,只有在爆发世界性的战争后,在签订战后协议时才能合法取得领土扩张。

  • 辽高丽战争与辽宋战争的性质一样吗?为什么辽朝没有把高丽给吞并了?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公元918年朝鲜半岛上的高丽王朝建立后在领土扩张上采取积极北进的战略,大肆拓展领土。928年辽太宗耶律德光将渤海遗民(东丹国民)大量内迁辽东,一时间广袤的渤海故地变得地广人稀。辽国对原渤海地区特别是对今朝鲜半岛北部女真地区控制减弱,高丽开始出兵与辽朝控制下的女真人展开对朝鲜半岛北部地区的争夺。王建经

  • 宋金对峙期间,金为什么不灭西夏?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金国也不是不想灭掉西夏,但问题是西夏臣服你了,你有啥借口灭了人家。最关键的是西夏有了一位比较厉害的皇帝仁宗李仁孝。李仁宗(1)西夏政权汉化程度较高,因此,仁宗采取了基本的“平衡”政策附金和宋西夏党项族政权,除了李元昊之外,其后的历代西夏都对汉人要好些,这从皇后的出身就能看出来。第二位皇帝李谅祚的妻子

  • 澶渊之盟签订后到靖康之耻发生期间,宋辽有没有发生过战事?怎么样?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你好,我是天蓝火,很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熟悉宋史的人都知道澶渊之盟过后,宋辽两国开始了长达一百多年的和平。辽国从辽兴宗开始就由盛转衰,辽道宗宠幸奸臣耶律乙辛,朝中上下一片乌烟瘴气。到了耶律延禧继位后敲响了辽灭亡的丧钟,有一次在头鱼宴上,辽国皇帝让女真首领完颜阿骨打跳舞,没想到遭到他拒绝。这时候完颜家

  • 商朝的统治区和夏朝的统治区比有什么变化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面积扩大,先长江流域开展中华文化发源范围在扩大商朝的统治范围与夏朝相比,其范围明显要大的多,夏朝的统治范围仅在今河南东部,山西南部,商朝的统治范围北到燕山,南到荆楚,东到东海,西到陕西中部,多民族的国家构架已初具雏形!

  • 夏朝和商朝是不是现代人命名的??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呵呵,那是自古就有的。夏朝历史上惯称为“夏”。关于“夏”字的名义来源学界主要有十种说法,其中较为可信的观点认为“夏”为夏族图腾的象形字。司马迁记载“夏”是姒姓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灌氏十二个氏族组成的部落的名号,以“夏后”为首,因此建立夏朝后就以

  • 古蜀是什么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古蜀,也被称为古蜀国或蜀国,字面意思是葵蚕国,是在四川盆地长期存在的古国,曾有多个朝代,不同时期发展出的文化包括宝墩文化、三星堆文化、金沙文化、十二桥文化,后于前316年被秦国所灭,根据越南史书记载,其王子后于古代岭南地区创立瓯雒国,但最终被南越国灭亡。古代蜀人先祖为蜀山氏,创造了著名的三星堆文化,

  • 古蜀文明简介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古蜀文明,是指从远古时期到春秋时期早期,产生于我国今四川地区(包括四川省和重庆市等地)不同于中原文明却又与中原文明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古文明。目前留存的遗址主要有成都金沙遗址、三星堆遗址等。与华夏文明、良渚文明并称中国上古三大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