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辽北宋夏金南宋的和战历史

辽北宋夏金南宋的和战历史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740 更新时间:2024/1/24 3:01:55

原来西夏与北宋打仗双方两败俱伤双方同盟西夏向北宋称臣。北宋给西夏岁月币(指钱)。后来辽军南下与北宋打仗辽军与北宋北宋损伤惨重。后来有了澶渊之盟,北宋向辽称臣然后在辽的控制范围之内有女真人阿骨打起兵反辽过了一段时间北宋与金人同盟签订海上盟约与辽军对抗由于北宋军队屡战屡败后来金人直捣黄龙辽灭亡过了许久金人军队与北宋交战靖康之耻北宋皇帝被俘虏北宋灭亡,北宋王爷赵构称帝史称南宋,南宋与金人打仗南宋国力衰弱无力与金人打仗南宋与金人同盟不久战争又发生了秦桧让皇帝向金人称臣金人让南宋割地赔款以大散关到淮水范围归金人管辖,金人同盟条件杀岳飞事可成。在金人管辖内有蒙古族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蒙古与西夏开战蒙古族内乱忽必烈称帝忽必烈是元世祖。忽必烈是正面人物。蒙古灭西夏在灭南宋中国统一由于元朝国土面积不断扩充。打字很累给个赞

北宋末年南宋初战争历史简述,尽量详细,带上人物。

宋绍兴四年(公无1134年)春,岳飞卜书宋廷请求北伐,收复失地。五月,岳家军从鄂州(今湖北武汉)渡江开始北伐。首战攻克攻克郢州(今湖北钟祥),接着兵分两路,岳飞命部将张宪攻打随州,自己则率主力逼向襄阳府(今湖北襄樊)。七月,金朝为阻拦岳家军继续北上,派援军与败将李成合兵数万,于邓州西北方向排列三十余营寨,企图阻挡宋军北进之路。岳家军奋勇冲杀,一举击败金与伪齐联军,井乘胜攻占邓州。岳飞即又分兵相继收复唐州(今河南唐河)及信阳。八月,岳飞被宋高宗晋升为靖远军节度使。在以后的抗金战争中,岳飞取得厂更大的胜利,但宋高宗赵构和宰相秦偿为了彻底实现控制军队和压制主战派的目的,开始陷害岳飞。宋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高宗和秦偿竟以“临军征讨稽期”和“指斥乘舆”等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毒死于风波亭。岳飞死时,年仅39岁。岳飞(公元1103~1142年)是文武双全、智勇兼备的抗金名将,他39岁时被卖国的执政者害死,但其“精忠报国”的爱同主义精神却永远活在炎黄子孙的心里。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个属河南)人。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应募人伍,因作战勇敢,很快升到留守司统制。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金兵南下,岳飞的上司降敌,兵将溃败,岳飞却坚持抗敌,屡败全军。高宗写“精忠岳军”四字制旗褒奖他。金朝初年称雄于东亚,主要是仰仗一支精悍的女真骑兵。经过千百年马具的不断改良,包括马镫的发明和改进,女真骑兵无疑是古代世界相当完善的骑兵。他们长于弓矢,惯披重甲,厚重的兜鍪止露双目。女真骑兵特别具有坚韧性,能够败不至乱,重整队形,连续作战数十回合至百馀合。古代战斗的中回合是不是演义小说中的斗将单位,而是指两军的一次接战。金军不但善于野战,又能举行猛烈的攻城战,故不同于辽军和西夏军,能深入中原腹地。他们在灭辽战争中也学会制作和使用火炮等火药兵器。在当时,女真骑兵对付以步兵为主的宋军,犹如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坦克集团军对付步兵和骑兵。当金军初入中原时,由于宋徽宗时的专制腐败统治,宋军无疑是一触即溃,或不战而溃,根本没有能力进行野战,只能进行守城战。王禀指挥的太原保卫战,则是当时最悲壮的一幕。宋军两次救援太原的失败,其实已决定了开封失陷、北宋灭亡的命运。金军初入中原,正如宋方记载所说,可称是“有掳掠,无战斗”。南宋初立,宗泽以东京留守的身份,事实上主持前沿军事,情况就发生重大改变。从建炎元年(公元1127)冬到翌年春,金军在灭辽破宋之后,正值兵威最盛,又在最善战的完颜宗翰(粘罕)等指挥下,对开封发动了最凌厉的攻势,却遭受严重挫败。这与北宋末的开封失守形成鲜明对照。宗泽的逝世,又不能不使南宋抗金战局发生逆转。在宋高宗和黄潜善汪伯彦的昏暗政治下,南宋终于走向蹙地数千里,自黄河退到大江的悲惨局面。建炎三年(公元1129)、四年(公元1130)间,金军渡江作战,既是其军事胜利的颠峰,却也走向了物极必反。韩世忠指挥的黄天荡之战,使金军受到挫折,岳飞又麾兵克复建康,将金军全部逐出江南。绍兴元年(公元1131),张荣率抗金义军在缩头湖一战,赢得全胜,遂迫使金军退到淮水以北。金军倾注全力攻打四川,吴军在当年的和尚原之战和绍兴四年(公元1134)的仙人关之战,使金军蒙受自灭辽破宋以来的两次惨败。岳飞麾兵收复襄汉六郡,两年后又再次北伐,以及金军在绍兴四年冬进犯淮南的的失败,则标志着金朝军威的进一步没落。当时,女真骑兵最利于在秋冬季节,弓劲马肥,纵横驰骋于平原地区,而不耐暑热多雨天气,需要后退到北方避暑。和尚原和仙人关两战是山地战,金军尚可说有“以失地利而败”的因素。然而到绍兴十年(公元1140),刘军进行的顺昌之战,则开创了在平原地区大败金军的新纪录。如果说,顺昌之战尚有利用女真人不耐酷暑的天时,而以逸待劳的因素,则岳家军大举北伐,又是在闰六月之后的七月,即在最利于女真骑兵发挥威力的天时和地利条件下,以少击众,先后在郾城和颍昌两次大战中,大破金军主力,并乘胜进军朱仙镇,再次破敌,迫使金军撤出开封城。南宋将帅对抗最初简直是谈虎色变的金军,逐渐摸索出一套有效的战术,而岳飞自然是南宋最出类拔萃的抗金统帅,伟大的爱国英雄。岳飞的军事思想可否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是重视人民的抗金力量,制订了“连结河朔”的战略方针,主张黄河以北的游击军与正规军互相配合,夹攻金军,以收复失地。第二是在正己的前提下治军,全面贯彻《孙子兵法》倡导的“仁、信、智、勇、严”的为将之道,创建了一支军纪严明、英勇善战的岳家军。岳家军号称“冻杀不拆屋,饿杀不打虏”,成了古代兵匪一家社会中难能可贵的特例。第三是岳飞批评宋廷的“仅令自守以待敌,不敢远攻以求胜”,反对消极防御,主张积极进攻。他是当时唯一组织大规模进攻战役的将帅。第四是“仁心爱物”,珍惜人命,不轻杀戮,发扬光大了古代“以仁为本”的军事观。岳飞的军事思想无疑是一份值得后人珍爱的华夏文化遗产。其他将帅只能做到以步制骑,而岳飞却重视骑兵建设,除了以步制骑之外,还建设了一支强大的骑兵,足以与金朝引以为骄傲的骑兵周旋。然而南宋开国皇帝宋高宗登基之始,他就已确定了屈辱苟安的对金政策。他先后信用为其政策效力的黄潜善、汪伯彦和秦桧,排斥和杀害力主抗金的李纲、宗泽和岳飞。他当然不是昏庸之主,他处置军国大事,决无大气魄和大器识,却不乏小聪明和小伎俩。宋朝有开国皇帝以兵变黄袍加身的来历,故特别疑忌武将。自从绍兴七年(公元1137)以后,他对诸将,特别是对岳飞愈来愈猜忌,但迫于金朝的军事压力,又不敢不用岳飞,藉以护卫自己的皇位和半壁江山。等到他对“偏安社稷”已经有了足够的把握,根本不用担心“兵老气衰”的金朝会卷土重来;他不仅已不需要抗金将领护卫自己的皇位和半壁江山,而迫令岳飞班师,解除抗金将领的兵权,杀害岳飞,只能更有利于自己的偏安政策。故元朝史臣在《宋史》卷365《岳飞传》论说:“高宗忍自弃其中原,故忍杀飞。”可谓是一针见血。汉代韩信说:“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诚如漆侠先生指出:“在宋代,往往是狡兔未死而走狗先烹。”上引韩信之说,本来已是古代君臣关系的残酷规则,名将的悲惨归宿,何况尤甚於此。就宋高宗而论,他忍于向杀父之仇屈膝称臣,忍于偷安半壁残山剩水,又忍于对一代贤将下毒手,在这个天水朝更是绝无仅有的。正是宋高宗和秦桧的苟安和卖国政策,造成了长期南北分裂的时代悲剧。面对着山河破碎的惨酷,有志之士也必然将他们的爱国情怀和义愤形诸笔墨,而陆游和辛弃疾就是两面爱国诗词的最光辉的旗帜。陆游诗“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剧盗曾从宗父命,遗民犹望岳家军”,正是表达了他对两位爱国英雄的怀念,概括了这个时代的悲剧。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夏朝至宋朝的兴亡时间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夏朝:约公元前2029年-公元前1559年,共计:471年商朝:公元前1559年-公元前1046年,共计:514年周朝: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共计:791年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首称皇帝,共计:16年西楚:公

  • 辽西夏与北宋的战争性质就双方来说有何不同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北宋除了个别时候主动作死,大部分的情况下都是处于防御中。而辽与西夏则是对宋主动开战。但是在签定澶渊之盟后,宋辽两国维持了近百年的和平。双方每年进行还进行不少贸易。直到后来完颜阿骨打与北宋联盟,才与辽国重启战端。北宋15万大军,一次被辽国1.5万击溃、一次被辽国9000人击溃。直到最后金灭了辽国,北宋

  • 如何认识宋夏的战与和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宋夏之战进步一步曝露出宋朝军事的薄弱,和议也进一步加重了百姓的负担。有利之处在于,两者的和议使得两国保持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和平,有利于两国经济的发展。具体请参考宋夏和战在宋辽金夏时期,主要有:宋太祖赵匡胤遣军进击江南的灭南唐之战;西夏军在贺兰山北地区击退辽军进攻的贺兰山之战;金军南下攻灭北宋之战;南宋

  • 宋朝为什么要执意挑起宋金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宋金战争有很多部分,但如果是说蒙古与宋夹击金的宋金战争。说到底,就是靖康耻以及土地的诱惑。本来宋金就有世仇,加上被压制了数百年以及北宋丢失的土地。这个时候的南宋就像个急需睡眠的人。这个时候枕头,也就是蒙古人来了。告诉他,我们夹击金,你打下多少拿多少。无异于给南宋朝廷一个枕头。本来南宋就一直惦记着光复

  • 谁知道金国历史上一共经历过哪些战争?重点介绍一下和南宋的战争,谢谢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岳飞抗金:从十二世纪二十年代起,黄河南北、两淮之间,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金民族战争。岳飞和抗金名将宗泽、韩世忠等一道,站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可是,腐败的北宋统治集团,采取妥协、投降的政策,1127年(靖康二年),徽宗赵佶、钦宗赵桓被掳走后,继而接位的南宋小朝廷的头目赵构,同样是个投降派。他偏安于江南一

  • 北宋与夏达成和议的原因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北宋与西夏之间发生了三川口、好水川、定川等3次大规模战役,都以宋军失败而告终,史称“镇戎三败”。虽宋在屡败之余扬言要重整决战,但实际上想与西夏握手言和。西夏虽屡胜,但所掠夺所获却抵偿不住战争中的消耗,与先前依照和约及通过宋夏民间贸易所的的物资相比,实在是得不偿失。此外,由于西夏景宗元昊好大喜功,四处

  • 周武王为什么编造商汤灭夏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主要是因为当时的周武王准备攻打商国的时候,被朝廷大臣否决,因为大臣们认为没有理由去攻打商国,而周武王的一意孤行并没有接受大臣们的认可,导致在中途首阳山多名将士被活活饿死,后周武王退兵回朝。朝廷人士及百姓大肆批判周武王的行为,认为其以暴制暴的方法跟商纣王基本为同样的人,深知道臣服民心重要性的周武王并没

  • 周武王十几万人和商军七十万人的战争是什么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牧野之战,又称“武王伐纣”,是周武王的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今河南省淇县南、卫河以北,今卫辉市境内)进行的决战。由于帝辛(商纣王)先征西北的黎,后平东南夷,虽取得胜利,但穷兵黩武,加剧了社会和阶级矛盾,最后兵败自焚,商朝灭亡。故《左传》称:“纣克东夷而损其身”。尽力一下,这是笔记里的。朝代/项目建立

  • 王武征商 惟甲子朝记叙的是什么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答:记述的战争是商周的牧野之战,俗称“武王伐纣”。是周武王的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今河南省淇县南、卫河以北,今卫辉市境内)进行的决定性战争。它终止了600年的商王朝,确立了周(西周)王朝的统治。一、我国是的奴隶制国受----夏书上说:禹年老的时候,准备让位给伯益。但禹死后,启利用已得的权势,杀死伯益

  • 夏朝、商朝有哪些名臣、名将?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那个时代太古老了,传说的名臣,名将是有不少,但有记载和考古支持的,恐怕只有妇好!!!是一位能打仗的商朝女将和王后。夏禹启少康中兴夏王予又称杼,以造兵器出名。商汤伊尹仲虺太甲盘庚伊陟太戊武丁微子箕子比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