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抗日战争时期,我军是否缴获了大量日军的大衣?对此你如何评价?

抗日战争时期,我军是否缴获了大量日军的大衣?对此你如何评价?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493 更新时间:2024/1/10 1:51:22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并没有大量缴获日本军大衣、

八路军缴获较多的军大衣,主要是在平型关战斗期间。

这倒不是说歼灭了日军800多人,而是其中有日军辎重部队。

这些携带大批衣物、粮食、弹药等物资由灵邱来平型关前线进行保障支援的步兵瑙重部队(或称大行队),大概有86人和70辆大车。

当时大行李部队主要是为了前线运输大衣的,因为当时平型关前线降温,士兵急需防寒衣物。

有人说,缴获的大衣够115师官兵人手一件,这个显然夸大了。

根据70辆大车来算,马车走山路其实负重有限,一辆马车运输几十件就顶天了。而这70两大车未必都是运输大衣的,肯定还有其他一些必须军用品。

况且,大行李部队主要是为日军一线作战联队运输军用物资,而联队也就3500多人,所以军大衣最多不过三四千件。

八路军115师有1万多人,缴获充其量装备2个团罢了。

如果说战场缴获,对不起,难度很大。

首先,八路军活动地区主要是华北,这里需要穿大衣的季节无非是冬季,一年也就是3个月而已。由于冬装不方便活动,只要气温降低,日军就不会穿大衣。

也就是说,即便八路军、新四军一年不分阶级打击日军,也只有四分之一时间可能缴获军大衣。

其次,即便击败日军,未必能够缴获到军大衣。

谁都知道,对日军的缴获主要是歼灭战,也就是成建制消灭全部日军或者大部分日军。

这是因为日军很重视带走战友尸体,一般只要条件允许就会带着尸体一起撤退。

在日本神道教认为,如果尸体不能回到国内,死者就是孤魂野鬼,无法安宁。

即便可以击毙或者重伤一些日军,他们大多被战友带走,难以缴获到军大衣。

而八路军和新四军全歼日军一个中队的战例,也是很少。

以新四军最大的对日战役车桥战役为例,共歼日军460人(内俘24人),但主要是围点打援造成日军伤亡,而攻坚战中车桥的日军40余人,并没有被吃掉,还有一部突围。

打援歼灭的日军无论死活,基本都被日军战友拖走,所以缴获有限。

再次,即便将日军打死了,军大衣未必能用。

八路军缺乏重武器,对付日军基本就是轻机枪、步枪和手榴弹。

无论是哪种,只要将日军打死,军大衣肯定会受损,尤其是手榴弹会炸裂衣服,还有血迹和各种污物,未必能够使用。

军大衣同武器是不同的,正来说除非刻意破坏武器弹药,不然一般枪械和弹药都会保存完好。打扫战场时,只要将枪支弹药找出来,拿走即可。

还有,八路军新四军歼灭日军毕竟是有限的。

敌后作战以打伪军为主,打日军则是第二位。因为游击战要保存自己的实力,便于持久作战,就不能随便同日军主力碰撞。

我们可以通过日军战俘来看。

根据冈村宁次的说法,在日军投降之前,被俘的官兵并不多。主要日军有不投降的传统,官兵一旦投降就无法在日本立足。在诺门罕被俘的几个日军军官,有的是受伤失去意识后被俘的,但被释放以后也被强迫自杀。

冈村宁次认为“中国政府方面和共军方面(极少数)移交的俘虏,1946年5月末的数字为:陆军1212名,海军40名,商民106名,共计1358名。另外,从延安返回日本的战俘约300人,200余名俘虏死在国方战俘营中。”以上各项数字相加共1858人。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建立两个战俘收容所,西安收容500多人,重庆收容400多人,一共是1000人左右。自然还有不少日军受伤被俘后,死于运输路上或者医院,被俘总数应该约2000人。

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史》第八卷《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役战斗总览》统计,自1937年9月八路军686团参谋长陈士榘捉住第一名日军俘虏后,至1945年10月,八路军、新四军共俘虏日军6213人。

大家要注意,这是到1945年10月,而不是国民政府统计的1945年8月。

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以后,有一些敌后据点的日军知道政府已经投降,选择像八路军、新四军投降以换取遣返回国,所以人数较多。

比如1945年12月26日,新四军在与江苏高邮拒降日军的作战中,俘虏日军独立混成第九十旅团步兵第六二六大队大队长岩崎学,这次战斗共俘获891名日军。

1945年12月31日,八路军在与山东城拒降日军的作战中,俘虏日军四十七师团步兵一三一联队第一大队大队长山谷悦二郎,这次战斗共俘获613名日军。

同一个时间,国民政府俘虏了120多万人。

实际上,八路军、新四军战时俘虏的战俘也是有限的。

资料这么写:1941年5月,以教育日俘为目的的延安“日本工农学校”建立,日本共产党领导人野坂参三任校长。不久,晋西北等地陆续成立分校。至战争结束为止,先后有400多名日军战俘在延安学习;山东分校轮训日军俘虏200多人;华中分校曾有学员43人(日本学员31人、韩国学员12人)。

俘虏总数人数大概是700多人。

上面也说了,歼灭日军不太容易缴获军大衣,只有俘虏才比较可靠。但俘虏人数又不多,所以缴获的军大衣还是很有限的。

自然,后来解放军却有不少日本军大衣,这主要是进入东北以后,苏联转交的日本关东军的军用物资,包括大量日军服装,尤其是防寒服装。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春秋战国时的战争,参战人数动辄数十万,后勤补给是如何做到的?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历来的战争都是“劳民伤财”!“劳民伤财”看字面就知道,打战需要大量的劳工运送给养,要耗费大量的钱财来置办战争所需物资!战争的胜利的结果就是,你先期付出的那些物资和钱财会以N倍的数量得到回报,这也是发起战争的重要原因!题主说的清朝时期的情况是真实的,康熙亲征葛尔丹时,就是几乎耗尽了当时清朝的国库库存!

  • 甲午战争参战清军高达63万,最后为何还是战败了?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甲午时期清军参战部队没有63万,扣除几乎纯粹是摆设的八旗和绿营,清军能作战的部队各省练、勇两军人数总计349700人,但是这些部队分布在全国各地,因为交通不便,调动困难,在甲午战争期间大多没有投入实战,实际参战的清军大约在12万人左右。而日军实际参战兵力大约在240616人,实际参战兵力日军超过了清

  • 怎样巧记历史年代!!! 从夏朝到南北朝的重要历史事件和时间!!!!! O(∩_∩)O谢谢了!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奴隶社会夏(约公元前21世纪到约公元前16世纪)约公元前21世纪禹传子启夏朝建立商(约公元前16世纪到约公元前11世纪)约公元前16世纪商汤灭夏商朝建立约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迁都殷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约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商西周开始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共和元年我国历史开始有

  • 皇室战争传说卡 皇室战争传说卡怎么获得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皇室战争传说卡和其他卡牌的外形很不一样,传说卡牌是六角形彩卡的,与普通(白)、稀有(黄)、史诗(紫)卡牌对比,在外观上面已经不一样。皇室战争游戏中的传说卡目前只有5张,其中包括寒冰法师、公主、熔岩猎犬、掘地矿工、电磁炮。皇室战争传说卡可以在任何宝箱开出来!新推出的超级魔法宝箱,有最高的机率开出传说卡

  • 宋朝对外战争没赢过,为什么是历史上唯一超过300年的王朝?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这个问题本身问题就很大。一是宋朝对外战争是胜多负少,哪会是没有赢过;二是即然说宋朝超过了三百年,那么就是说把南宋与北宋的历史加在了一起了,那为什么不将东汉西汉的历史放在一起呢?宋有汉的历史长吗?更别论夏商周之类的。我是军事妹子,其实我大中华本身是极为彪悍的,要不然你以为55个少数民族是怎么来的...

  • 中国历代对外战争胜率最高的是哪个年代?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历代对外战争胜率最高的是哪个年代?中国乃文明之国,礼仪之邦,历朝历代大多都是反抗外族外国的入侵,主动对外战争少之又少,翻开历史我们并不难发公主和,修长城延续了几朝几代,而主动对外宣战却寥寥无几。这就充分证明中国是个爱好和平的国家,而绝不会主动挑起事端,无故侵略他国,因此所谓“中国历代对外战争”并

  • 古代的中国对外主动发起哪些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图为隋朝时期疆域图自古以来中国一直都是一个极度爱好和平的国家,我们珍爱和平,反对战争。尽管这样,在中国古代几千年的漫长历史中,伴随的是朝代更替和战争不断。事实上中国不仅内部战争不断,中国曾经也对外主动发动过战争。它们或着正义,或着侵略。隋朝时期,刚刚结束纷乱的战争,便又频繁发动战争和修大运河。在隋朝

  • 中国古代对外战争最大的失利是哪一次?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这根本不用想,最失败的一次对外战争当属于中日甲午海战,这一战让清廷的三十年洋务运动成果付之一炬,再加上巨额的战争赔款,从此国力一蹶不振,揭开了中华民族近代的百年屈辱史!

  • 元朝在外交或对外战争中,有没有像北魏、辽、金、满清一样自称过「中国」?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元朝东征日本之时,忽必烈便自称中国。朕惟自古小国之君,境土相接,尚务讲信修睦,况我祖宗,受天明命,奄有区夏,遐方异域,畏威怀德者,不可悉数。朕即位之初,以高丽无辜之民,久瘁峰镝,即令罢兵,还其强域,反其旄倪。高丽君臣感戴来朝,义虽君臣,而欢若父子。计王之君臣,亦已知之。高丽朕之东藩也,日本密迩高丽,

  • 越南为何发生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越南人民与法国展开全面抗战,最终赢得奠边府大捷,迫使法国在日内瓦会议上承认越南的独立。由于得到美国支持的以吴庭艳为首的南方反动势力的破坏,日内瓦协议现定的以17°线为界的临时军事分界线,实际上变成了一条国界线,越南被人为地分割开了,从而形成了长达20年的南北分裂状态。1964年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