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如何看待“武王伐纣是一场诸侯国趁帝辛征讨外族时偷袭而获胜的战争”的观点?

如何看待“武王伐纣是一场诸侯国趁帝辛征讨外族时偷袭而获胜的战争”的观点?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348 更新时间:2024/1/20 13:50:26

准确地说,武王伐纣是一起内外勾结的政治阴谋,整个过程曲折、阴暗,充满了权谋诈术,而纣王是历史上被黑得最惨的有为之君,没有之一。

1、

纣王帝辛是商王帝乙的小儿子,他最后成为商王朝的最后一任君主,主要是因为他的身份是嫡子。纣王有几个同父异母的哥哥,比如微子箕子(韩国人的祖先)等,他们由于都是庶出,没有王位继承权资格,但是他们都对纣王心存不服。

纣王继位后,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商王朝已经立国500多年,存在着严重的社会弊端。首先是诸侯分封的国家体制让中央王朝受到严重的威胁,经过几百年的发展,那些分封诸侯们日益坐大,比如西岐的周部落。

外部的威胁是诸侯国,而商王朝最大的威胁来自内部。

商朝立国后,国家体制变得高度集权,最高权力并不是在商王手中,而是在以贵族阶级为代表的神权手中。商朝是一个极度重视祭祀的宗教朝代,商朝前期必须用宗教手段来笼络、安抚诸多部落和诸侯国。

商王朝权力分为两部分:神权和王权。这两者相辅相成,又相伤相杀。商王利用神权来笼络民众,凝聚民心;神权利用商王来影响政局。

随着时代的发展,神权的权力越来越大,因为国家几乎所有的重要决定和决策都要进行祭祀,问政于鬼神,而鬼神的回答只能通过祭司来解答。这就是祭司可以直接影响商王的决定,左右国家的方向。

商王不是傻子,他很清楚神权对王权的影响,但是又没有办法,谁让这个游戏规则是自己制定的呢?民众相信神灵旨意远比商王命令要虔诚得多。

商朝的神权和王权就这么互相利用,互相对立的走了500多年,到了纣王继位后,他不干了。纣王要打破神权对王权的影响力,要压缩神权对王权的掣肘。

2、

纣王在社会改革中,有几样重要的策略具有划时代的意识,甚至可以说是中国奴隶社会最伟大的改革先驱。

1、改变奴隶(战俘)地位纣王四处征战,讨伐四方,开疆扩土,商王朝的领土在纣王手上变得比任何时候都要辽阔。能征善战的纣王几乎每战必赢,获得了大量的奴隶和俘虏。如果是在过去的年代,这些俘虏和奴隶几乎都会被祭司杀死,用着祭祀的祭品。

只有纣王给予这些奴隶和战俘另外的机会,让他们加入到商朝军队里,这样既能够保证商朝军队得到有效的补充,也赢得了底层奴隶和战俘的拥护。

2、打破贵族阶级固化所有的改革一定是人开始的。纣王为何是伟大的改革家,原因就在于他不拘一格的使用对国家、朝廷有用的人。纣王不再墨守成规的只用贵族阶层的人来担任国家官吏,而是提拔了大量的平民、奴隶上升到国家管理职位。

比如纣王提拔的飞廉、恶来、费中、左疆等人,他们都不是来自于高级贵族阶级,这些人在纣王的社会改革和国家管理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纣王的这些改革举动,极大的刺激了贵族阶级,动了他们的蛋糕,这就是为何纣王时期的贵族非常反对纣王的原因之一,也成了最后商朝灭亡的导火索。

3、实行政教分离,加强商王集权前面说了神权对王权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因为整个商王朝是以宗教治国的朝代。纣王为了摆脱贵族神权阶级对王权的影响,采取了很多措施。

首先要说明,商朝的神权阶级代表人物大祭司一般是商王的兄弟至亲担任,比如史书上被杀的比干,就是帝乙和帝辛(纣王)时期的大祭司,比干死后,纣王的哥哥微子又称为了大祭司。

纣王继位后,本就对继位顺序不满的比干和微子处处用大祭司的身份对纣王进行掣肘,这让纣王很恼火。为了剪除神权对王权的影响,他首先是杀了比干。杀比干用的手段相当的残忍,既然贵族阶层处处要祭祀,要祭祀就得用祭品,祭祀规格越高,祭品就必须高端。

最高档的祭品就是人了,人也分为三六九等,可以用奴隶,用平民,用贵族,甚至诸侯王。纣王有权用什么样的祭品,于是他就选了比干,王朝最大的祭司作为祭品来祭献神灵,足以显示对神灵的虔诚。

3、

纣王用这种手段杀了比干,也用这种手段杀了周武王的爷爷季厉,还要杀周文王姬昌,后来被儿子伯邑考替父献祭,周文王逃过一劫。

杀了一个祭司,还有另外的祭司出现,比干死了,还有微子,总不能都杀了。纣王采取了另外的办法,神权威胁王权的手段是通过祭祀的方式,如果减少祭祀的次数呢?所有的国政大事不去问鬼神,那么神权对王权就失去了话语权。

于是,纣王不但三天两头的去祭祀了,即使是祭祀,也是问问不关国家大事的其他事务。

这让神权阶级傻眼了,大家异常愤怒,纣王用奴隶、平民来挤占贵族们的世袭官职就算了,现在不祭祀,搞得大家现在真正成了装神弄鬼跳大神的了。

贵族阶级彻底愤怒了,他们决定反击!

商朝的贵族阶级要反击谈何容易,纣王已经高度集权,朝中重要官员都是他启用的人,军队掌握在纣王手中,无兵无权的贵族阶级打算如何推翻纣王呢?

4、

借助外部势力,俗称卖国。

商贵族阶层联系了强大的西岐周部落的周武王,之所以要联系周武王,主要有两个原因:1、周部落实力强大;2、周部落首领历代与商王有仇。

周武王收到商贵族的讯息后,非常重视,这是一次很好的机会。虽然商贵族阶层希望周武王领兵伐纣,推翻纣王,另立新王,而周武王心里却打起了算盘:率军攻入了朝歌,立新王?我白打工?

周武王找来了周部落最为重要的盟友姜部落首领姜子牙商议,姜部落与周世代联姻。姜子牙的女儿季姜嫁给了周武王的哥哥伯邑考,伯邑考被纣王当祭品祭祀后,周武王就把自己的嫂嫂给娶了,继续保持与姜部落的政治联盟。

姜子牙不但是姜部落的首领,也是周部落的大祭祀,两人通过占卜、算卦,认为伐纣是桩不错的买卖,两人商议后,就同意了商贵族们的请求,出兵伐纣。

武王伐纣的时间选得非常巧妙,趁纣王讨伐东夷部落的时候出兵朝歌,而此时纣王已经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正率军回师,在牧野一带进行了决定商周两朝命运的战斗。

从实力上来说,周武王根本就不是商纣王的对手。但是,纣王军队的军官大多来自贵族阶层,大部分的军官早被商贵族收买,在牧野之战中,这些军官率军对纣王大军倒戈一击,纣王军队立刻瓦解,而随着纣王战斗到最后一刻的居然是此次出征招募的奴隶和战俘们。

5、

战败的纣王逃到了附近的鹿台(今河北沙丘),在宫殿里自焚身亡。周武王率军攻入鹿台,不但将死去的纣王脑袋割了下来,还将纣王最为宠爱的两个妃子俘虏一起带到了商朝国都朝歌。

进入朝歌的周武王根本就没有兑现令立新王的承诺,而是立刻改朝换代,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王朝周。

为了安抚愤怒的商贵族遗老们,周武王和姜子牙大兴祭祀活动,几乎天天祭祀,而且祭祀的规格越来越高。当然,最大的祭祀活动就是用死去的纣王的脑袋来献祭上天,同时作为祭品的还有纣王的两个妃子。

对了,这两个妃子中其中一位就是著名的妲己。

作为周武王大祭司的姜子牙亲自参加了这次献祭活动,据文献记载,纣王的两位妃子就是姜子牙亲自动手杀死的。

武王伐纣,周朝代商这个过程为何被史书写得如此的正义,纣王又为何被抹黑得如此的严重呢?深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周朝统治者为了让掩饰自己的不义获取政权行为,为了让周王朝获得政权具有合法性,才进行了史书篡改和刻意抹黑。

真实的历史真相要么湮灭在历史尘埃中,要么隐藏于某些史料的只言片语中,后人有幸在一些小众资料里查到了蛛丝马迹。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周武王没有对殷商赶尽杀绝?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周武王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当时各诸侯国都遵守一个“灭国不绝祀”的原则。1、周武王经过牧野一战推翻了商纣王的统治,但仅仅是推翻了商王朝的中央政府。对于商朝的领土、百姓以及旧有诸侯国并未直接加以征服。周王室虽然已经推翻了商王朝的统治,为了便于管理,周王朝在统治初期对商人采取了怀柔政策,赋予商人高度的自治

  • 夏商一千多年周朝八百多年,为什么到了秦朝改制就成为短命王朝?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夏商在历史上没有形成规模,生产力发展水平极其低下,奴隶和奴隶主的矛盾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奴隶主在社会中处于绝对统治地位,奴隶只是奴隶主手中的私有财产和劳动工具,没有一点地位和权利,在整个社会中完全处于被支配地位,奴隶主对奴隶的残酷统治被全社会视为天经地义和理所当然,影响社会发展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 周朝是怎样熬到战国末期的?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上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朝代更迭中有一个王朝存在的时间最长周朝。周朝(前1046前256)是中国历史上继殷商王朝后的第三个王朝,它存在的时间节点十分特殊,位于奴隶制的末期,封建制的初期,可以说是转型时期。周王朝共传32代国君37代王,享国共计791年。在后世历史的考证中,周朝分为西周(前104

  • 周朝将天下封八百诸侯,最后被诸侯所灭,它为何不直接统治全国?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周朝的将天下分封给八百诸侯,不是武王、太公、周公他们打下了当时的大部分疆域,然后再排排坐吃果果分给诸侯们,也就是说,不是在存在可以实行郡县制也可以实行分封制的两种选择的情况下选择了分封制。换句话,西周之所以实行分封制,是由当时的社会历史发展情况所决定的,可以说,实行分封制是一种必然。周联合许多方国部

  • 夏商周时期两军交战规模到底有多大?用日本战国时期比喻合适吗?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夏商周时间,两军交战以展现军威为主,主要展现人多、阵形好、正义等方面,所以叫义战。到了春秋时间,有《孙子兵法》,玩“兵者,诡道也”,开始不注重展现军威了,打仗不按套路出牌,所以叫无义战。到了战国时间,就是直接不择手段杀人了。所以,夏商周时期两军交战规模与日本战国时期大。但两者性质不同,一个是让你服,

  • 春秋时期,隔着秦国和晋国,西周为什么会被戎狄打到?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必须要搞清楚一点。春秋时候东周的都城已经和西周时候不一样了。在周幽王被杀后,周平王将宗室迁都到了洛阳,而在此之前西周的国都在镐京。镐京在哪里呢?也就是今天的陕西西安一代。我们来看一下这张地图就可以发现,在西周的时候周朝的都城并不像东周有秦国、晋国作为阻隔,而是直接面对着犬戎。

  • 西周如何轻轻松松花了一个月灭商?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任微言卿观点】西周可不是轻轻松松就把商朝灭了,西周取代商朝,是周几代人不懈努力的结果,期间至少经过三个阶段才完成。周代商,其实是一个充满了血腥和阴谋的暴力过程,是一场耐力与实力的马拉松较量。周朝崛起简史《史记》记载,周人的祖先是被称为农神的“后稷”,证明周人是一支农耕部落。周人早期居于姬水一带,周

  • 历史上的妲己真的祸乱了商朝吗?历史上,为何周能带领天下灭商?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妲己确实真实存在在历史上确实是有苏妲己这个人的,不过却不是我们想的“狐狸精”,所以祸国殃民的锅让她背了就真的是让人家很难受了。妲己出生于在有苏国,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省温县,是有苏氏族部落人,姓己,名妲,不过因为是从有苏部落出来的,所以人们习惯叫她苏妲己。只不过在小说《封神演义》中,为了给她一个更高贵的

  • 秦国是怎样把周灭国的?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前367年周显王时期,西周威公去世后,其少子姬根叛乱,赵成侯与韩国就扶持他于东部建立东周国,都巩地(今河南巩义)。周王畿分裂成西周国与东周国两个小国,周王住在东周国。周赧王时,东周公不愿供养周天子,周赧王只能依靠西周公,迁居王城。战国晚期,秦国屡攻六国,楚考烈王组织各国合纵,怂恿周赧王担任联军召集。

  • 中国古代夏朝和商朝之间是不是还有一个朝代?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没有,据史书记载夏朝的最后一位王桀被商汤所灭。由于禹的儿子启接替了父亲的位置,所以禅让制被世袭制所取代,也一起了部落之间的混战,后来启死后其儿子太康只知游玩,不理朝政更是激发了部落的动乱,”太康失国“以及后来的“少康中兴”。直至传位至夏桀,“鸣条之战”中被下属国商灭。很简单,因为夏朝和商朝的时代,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