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宋朝时期的西夏国是否自认为是夏朝的后裔,取国名为西夏?

宋朝时期的西夏国是否自认为是夏朝的后裔,取国名为西夏?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575 更新时间:2024/2/10 0:07:25

宋朝时的西夏国,是因居住于夏地而得名,与远古的夏朝毫无关系。但若要问此地为什么要称作夏呢?那就真与夏朝有那么点瓜葛了。

不过,要细讲起来,就得先从匈奴人开始说起了。

匈奴人赫连勃勃曾在此建立大夏国却说强大的匈奴在汉朝持续地打击下,势力逐渐衰弱,到东汉时又分裂为南北两部。南匈奴投降了汉朝,北匈奴也在东汉大将军窦宪的打击下,不得不仓皇西逃,越过中亚草原去祸害西方的欧罗巴人了。

到了三国时期,雄才大略的曹阿瞒左灭乌桓,右抑匈奴,后来为了防止匈奴内部再次联合坐大,又把南部匈奴分为五部,让他们之间互相牵制监督,并成为守卫中原政权边境的屏障。

至西晋末年,发生了永嘉之乱,中原王朝司马家族的八王互斗,使国家陷于混乱之中。南部匈奴人刘渊也趁机起兵造反,自称汉王,并建立了汉赵政权(前赵)。

南匈奴部落联盟中,还有一个叫铁弗的部落,其首领为刘卫辰,因为与前赵皇帝刘渊是同族,被封为安北将军。有了这个头衔后,他带领族人周旋于前秦、代国、后赵等强权之间,逐步壮大起来。

后来刘卫辰被自己的成功冲昏头脑,竟不自量力地起兵偷袭正如日中天的北魏道武帝拓跋,被人家打得溃不成军,在逃亡的路上被杀死了。

刘卫辰死后,他的儿子赫连勃勃继承了他的职位,经过多年的东拼西杀,终于又建立了以匈奴人为主的国家政权,并以“大夏”国号。为了区别远古的夏朝,后世的史书又称赫连勃勃的夏国为胡夏。

赫连勃勃自认为是夏的苗裔赫连勃勃原来叫刘勃勃,与前赵皇帝刘渊一样,都是匈奴最伟大的首领冒顿单于的后代。冒顿单于曾经在白登包围汉高祖刘邦七天七夜,还是陈平用美人计使冒顿撤了围,刘邦才得以逃出。

回到长安后,刘邦认识到匈奴强大,现在还不能与之硬碰,就转而采取和亲的策略,不但与冒顿结为兄弟,还找了一位宗室美女,以公主之名嫁给冒顿单于为妻。

由于匈奴习俗是以母为姓,所以公主生的孩子就也姓刘了。因此,可以这样说,匈奴中的刘姓族人,都是冒顿单于与汉朝公主的后代。

刘勃勃强大后,就征发岭北十万各族人民在朔方水北,黑水之南营建都城(今陕西靖边一带)。城建成后,赫连勃勃自豪地说:“朕方统一天下,君临万邦,可以统万为名。”于是,这座用白色泥土筑建的都城,就被称作统万城了。

至于刘勃勃明明是匈奴人,为何要以大夏“国号,应该是依据司马迁《史记》中引用的匈奴人说法:“其先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獯鬻、熏育)。唐虞以上有山戎、猃允、薰粥,居于北边,随草畜牧而转移”。

据史书记载,刘勃勃在日常生活、政务中常常以大禹后裔自居,这说明他很熟悉汉文化也很认同自己华夏族群的身份。后来他改姓为赫连,同样是因为以母为姓不合于华夏礼制。他说古人氏族没有常规,有以祖上称号为氏的,也有以出生地为氏的,现在他已经称帝,且权势美好显赫上连天穹,所以就以赫连为姓吧!

从此,世上就有了”赫连“这个姓氏。现在姓赫连或者赫的人当中,有一些就是这位”大夏“皇帝的后代。

李元昊的西夏则是以地取名宋朝时,原在青藏高原游牧的党项族,受到吐蕃的威胁向东迁移,被唐朝接纳安置于夏州一带,{夏州就是当年大夏国皇帝赫连勃勃所建的统万城,在今陕西省靖边县红墩界镇白城子村)称之为平夏部“,这部分党项人就是日后西夏皇族的先人。

《旧唐书》记载:党项羌,汉西羌之别种也,就是说,党项族主体是古代诸多羌人部落之一,但却像吐谷浑一样,上层的统治者是由从东方迁徙而来的鲜卑族拓跋氏。

党项族首领拓跋思恭因在唐朝末年平定黄巢起义立了大功,被唐僖宗封为夏国公”和夏州节度使,并被赐姓为李,从此这支李姓后代就成了这块土地的正式主人了。

北宋年间,李氏依据鄂尔多斯南部地斤泽地区肥美的牧场和可作为货币使用的优质青盐迅速富强起来,并不断攻占四周的土地,不久就膨胀到敢于与吐蕃、回鹘甚至宋朝开展大规模的战争了。

到了李继迁的孙子、野心勃勃的李元昊成为党项族的首领后,决心叛宋自立,成立一个可与宋、辽平起平坐的国家。

他首先废除唐朝赐予他家族的李姓,自称为嵬名氏,又创造出自己的文字,接着又颁布秃发令,恢复了本民族的服饰。

一切准备好后,李元昊于北宋宝元元年正式称帝,建国号为大夏”,又称“白上国”。因其地处西部地区,为避免与赫连勃勃的大夏”混淆,史学家又称其为西夏。

建国后的西夏,因与宋、辽连年发生战争,使国力大为削弱,后来终于在与蒙古大军的惨烈战争中,被彻底灭国,从历史中完全消失了。

西夏的国虽灭,民犹在,网上说西夏人被蒙古军队屠杀殆尽,不符合历史事实。

实际情况应该是,尽管党项这个族名没有了,但其族人融入汉族或其他民族的应该很多,比如李自成就被认为是西夏王族的后代。我有几个老家在甘陕地区的拓姓同事和朋友,也讲过他们曾听老辈人说,祖上是西夏的皇室。

结语通过上面的文字,我们大致了解了西夏得名的原因。现在回答题主的问题:宋朝时期的西夏国人不是远古时夏朝的后裔,他们之所以夏为国号,只是因为建国在夏州这片土地。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为何有人说,战争是当权者的游戏,是普通百姓坟墓呢?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战争是一部分人用来达到政治目的主要游戏手段,改朝换代都忽攸低层百姓为己卖命作炮灰,一旦功成亨受富贵的还是极少数人。每个时代提的口号都有针对性,适合当时民众心里述求,都是打着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真正能过上好日子是谁大家都知道。你说的官爵是指伯、侯、公这个吧,爵位的上升和你的声望有关,声望的获取除了占领

  • 全面战争:三国大家更喜欢演义模式还是史实模式?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当然喜欢演义模式,文章高于生活又源于生活,演义包含了各阶层群众众多的喜怒哀乐,是在正史基础上的,升华,单讲干巴巴的历史就无意义了。对于玩过《全面战争》系列的玩家,都知道这个系列有很多部都是经典之作,耐玩度也很高。随着去年《全面战争:三国》中国题材的发行,也有一年多了,很多人都玩过了吧?现在都在期待着

  • 全面战争亚洲王朝秘籍?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MHOL手柄就好使了,而且战斗很不错,假设你用一把毒素属性为50的武器去攻击敌人,假设敌人需要的值是500点触发毒素,并且每秒能排毒5点。那么你每秒砍一刀。10秒后敌人的毒素值为450。你还需要再多砍一两刀,才会触发毒素。毒素持续了26秒。触发毒素并且毒素消失之后。下次触发需要700点毒素累计。并且

  • 两千年前的汉代预言"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真的只是巧合吗?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这块织锦上的“预言”是不是巧合,要看从什么角度来看。如果从织锦的发现以及文字的考证解读来讲,上面所说的“中国”确实跟今天的中国没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但是如果从中国这个名称的前后延续来说,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织锦问世及概况“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织锦来自于新疆尼雅遗址的一座墓葬中。尼雅遗址位于维吾

  • 历史上,中国和西方最早的交流,是在什么时候?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东西方之间的交流,从人类的文明发生开始就是存在的。所以,要说最早是什么时候,很难给出一个确定的答案。目前,从事东西方交流的学者的提法,一般是从新石器时代讲起。比如中亚、伊朗和南俄的彩陶和中国仰韶彩陶的交流,就发生公元前四五千年的时期;再如水稻,据考古在一万多年前中国南方就开始人工培植,在印度恒河流域

  • 中国古代舰船(战舰)最早出现在什么朝代,在哪里?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有文献记载最早的战船,出现于距今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最著名的就是《越绝书》《吴越春秋》等书籍记述的吴国的战船,诞生于吴国,大致上就是现代的江南地区。(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收藏的“大翼”纯金模型)据载,吴国当时的专用战船有大翼、中翼、小翼、突冒、楼船、桥船等名目,均为内河使用的桨船。其中大翼可

  • 1898年的美西战争为何被称为第一次帝国主义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已经把世界瓜分完毕。为了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列强之间势必要发生战争。189年的美西战争,便是美帝国主义发动的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战争,是世界近代史上的第一次帝国主义战争。美国是个后起的、爆发的帝国主义国家。在19世纪90年代它在经济发展上已经远远超过英、法、荷兰、西班牙等老

  • 地震在汉朝有什么记载吗?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在我国历史上,比较明确的有关地震的最早记载,应该从夏朝开始,最早见于《竹书记年》。书中记载了发生于公元前1831年、公元前1767年和公元前1189年的鲁、豫、陕的地震。东汉的张衡,发明了人类第一台地震仪器地动仪,成功地检测到公元134年12月13日的陇西地震。但是,该仪器后来失传。古代有记载的最严

  • 为什么宋朝的军事被认为很弱,但其对外战争的胜率却高达75是历朝最高的?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宋太祖赵匡胤立国后吸取武将易窃国的教训杯酒释兵权各悍将解甲归田推行崇文抑武的政策此使宋兵攻城略地能力下降守隘护城尚能应付面对西面北面敌对势力攻宋基本守住本土但宋军出动主动攻敌往往战绩不忍目睹由于守多攻寡表面上看宋军赢多输少实际上被动挨打的多军事上常常被敌方嗤笑故,宋兵战斗力不强得到多数人认可#凌远长

  • 刘邦建汉,周平王东迁,禹建立夏朝,武王伐纣,司马炎建西晋,秦灭六国的时间顺序!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刘邦建汉:公元前221年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周幽王点起烽火求援,众诸侯因以前被烽火所戏而不加理会。周幽王最后被杀于骊山,西周灭亡。其后众诸侯拥立太子宜臼为王,是为周平王。因镐京曾发生过地震受损,又接近戎、狄等外患,于是平王在即位后第二年(公元前770年),将国都迁至雒,周平王东迁:公元前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