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宋朝时期金军所向披靡,为何在“三峰山大战”时会全军覆没?

宋朝时期金军所向披靡,为何在“三峰山大战”时会全军覆没?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421 更新时间:2023/12/12 16:20:46

宋朝时期金军所披靡,为何在“三峰山大战”时会全军覆没?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说到当时的宋金的三峰大战,其实很多时候大家也知道的,还是很给力的,金兵在当时真的是所向披靡的,打得宋军落花流水,但是在三峰山大战就不一样了,话说金军竟然全军覆没了,那么有的人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

说起三峰山大战(位于河南省禹州城西南,距城十余华里,它拔起在开阔的原野之中,自西向东迤逦二十多华里,三峰屏列,翠色迎人,自古为禹州胜景之一,最高峰西峰,海拔大约330米高,长8公里,宽0.5公里,山势和缓)是蒙古军队灭金的一次重大战役,此次战役中,15万的金军精锐部队(忠孝军)为何会全军覆没?且听我一一道来……

那是公元1232年,蒙古政权发动了对金国的最后总攻。而三峰山之战就发生在这一年,为了蒙古帝国走的更远,成吉思汗决定让他的三儿子窝阔台为继承人,窝阔台刚继位以后,他的政治汗位并不稳固,第一:大量的握兵权在成吉思汗的二儿子托雷手里,成吉思汗麾下有129000军户,其中托雷继承了101000军户,窝阔台仅分得4000军户。第二窝阔台虽然是继承人,但是必须经过库里台大会的确认,才能正式成为大汗。而窝阔台没有召集大会的权利,直到2年后,经过激烈的博弈和复杂的运作,托雷表示支持窝阔台当大汗,经大会决定,最终登上了大汗之位。

由此可见,窝阔台的统治基础多么脆弱,怎样巩固统治基础呢?最好的办法还是发动战争,通过胜仗,获取政治资本,把大权抓回来。公元1230年夏,窝阔台大会诸将,商讨灭金战略,最终兵分三路伐金:

一路窝阔台率领中路军进攻河中府(永济)渡过黄河,进攻汴京(今开封)。

二路族叔翰惕赤斤率领左路军自山东南下。

三路托雷率领右路军自陕西宝鸡南下,借道于宋,从汉中,安康沿汉水而下,侧击金国腹地,对南京形成包抄之势。

中路和左路都是正面作战,直接平推就行,技术含量不高。而右路是大迂回作战,不仅要翻山越岭,还要面对各种未知情况,比如,迷路,给养,大宋对此次战役的态度,还有金国有无防备等。兵行险招,玩的好可以对金国造成致命一击,玩的不好,可能全军覆没。窝阔台把九死一生的任务交给了拖雷,对窝阔台而言,金国是敌人,拖雷也是敌人,无论成败,窝阔台都是赢家。

1231年,拖雷率领四万右路军,抵达凤翔,派使者前往大宋四川制置使桂如渊,希望大宋借路,最好双方一起出兵攻打金国。桂如渊如果不同意,害怕蒙古大军翻脸,于是答应为蒙古大军提供向导和粮草。蒙军借道沿汉水出唐州,邓州,次年春季全军会师汴京。同年九月,蒙古三路大军齐发,次年正月,窝阔台占领郑州,其前锋部队已抵达开封城下,金国的金哀宗连忙主持军事会议,决定调集本国精锐军队,忠孝军15万人马应战,骑兵2万,步兵13万回师救援。由于金人没有想到蒙古人会绕道宋境,战前准备不足。忠孝军为了能够迅速支援,轻装上阵,将大批粮草辎重留在驻地,仅带三日的干粮就上路了。

忠孝军在钧州以南的三峰山就遭到拖雷大军的追击,蒙古军在三峰山占领了有利地形,双方摆开了战场。一边是不惜代价的猛攻,一边是破釜沉舟的死守,针尖对麦芒。尽管蒙古军善射,但架不住金兵人多,而且忠孝军也不是吃素的,蒙古军占领的山头一个个失守,每个山头都打的很惨烈,双方损失惨重!一连大战了三天,拖雷所部退守三峰山,金军也是精疲力尽,所带的粮食吃尽。就在金军再次鼓起勇气,向残余的蒙军发起最后一击的时候,然而,天时不允,鹅大雪铺天盖地的落下来。而且还伴随着浓雾弥漫山涧,大雾使得2米之外几乎看不清人,进攻的金军一下失去了方向,战争被迫停下来,本来金军的进攻已是强弩之末,连续艰苦的战斗和恶劣的环境使得这些南方兵,早就透支了体能,最后的信心和勇气在这场雾加雪下迅速消融,无可奈何在饥肠辘辘中等待天气好转,谁知这一等就是三天三夜的大雪纷飞。

据记载:须臾雪大作,白雾蔽空,人不相见,时雪三日,战地多麻田,往往耕四五过,人马所践,淤泥沒腿,军士僵立雪中,刀枪结冻,军士有不食至三日者。

当年居然下起了百年不遇的大雪,视野太差,金军根本无法发起进攻,!更糟糕的是,重甲骑兵一直处于随时准备冲锋作战的状态,突然降温,一夜过后,铠甲和兵器连血肉都一起冻住了,大部分失去了战斗力!而蒙古军习惯了北方的严寒,对于这场大雪无济于事,再加上粮草补给充足,15万人马几乎全部被英勇的蒙古军所歼灭,三峰山之战是蒙金战争期间一场决定性的战役,至此,金朝已经摇摇欲坠,离覆灭不远了。

标签: 战史风云

更多文章

  • 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的人们吃什么主食?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民以食为天”,这是对我国古代小农百姓的真实写照。身为后人,我们对古人的生活,总是怀着一番遐想的。古人的生活是怎样呢?他们平常吃的什么食物?穿的衣服又是什么样子呢?中国的史书,历来被称为帝王家谱。的确,史家们总是着重笔墨于王侯将相的征伐,而忽略对普通百姓的关注。所幸的是,还是有不少相

  • 万贵妃为何能宠冠六宫?被历史丑化了的万贵妃究竟是怎么样的?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明朝,万贵妃,野史秘闻

    甄环聪慧果断,延禧机智敏锐,如懿棉里藏针,在险恶的后宫,她们智计百出,面对各种挑战,总是能逢凶化吉,一关又一关的闯下去,直到成为后宫最后的胜利者,这让观众看得相当过瘾。如果你觉得宫斗剧已经很精采,那么我今天将分享的,是大家以为总是充斥着心机与斗争的后宫里,还有一个真爱的故事,只可惜故事的女主角遭到丑

  • 乾隆帝有多宠爱固伦和孝公主?她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风云人物

    固伦和孝公主,清高宗乾隆皇帝第十女,自幼最为乾隆所钟爱,乾隆曾说:“你如果是皇子,朕一定立你为储。”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说起清朝的皇帝,就不得不提这位赫赫有名的乾隆皇帝。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还是一位深情而专一的丈夫。他与孝贤皇后伉俪情深,可谓举案

  • 在玄武门之变的时候,李渊当时的心理活动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玄武门之变,李渊,文史百科

    说到玄武门之变其实大家也知道的,也还是有很多让人疑惑的地方,最近很多人也都想问了,这个玄武门之变的时候,这个李渊当时的心理活动是怎么样的,是不是非常伤心,还是有有非常多的无奈等等?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玄武门之变李渊肯定是非常非常伤心的啊,死了儿子不说,

  • 牧野之战是如何爆发的?其对历史的影响有哪些呢?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商朝,周武王,战史风云

    牧野之战是殷商帝辛(周朝称之为纣王)军队和周武王军队的决战,史称“武王克殷”、“武王克商”、“武王伐纣”。由于殷商先征西北黎,后平东夷,虽取得胜利,但是穷兵黩武,加剧了国家财政负担、社会和阶级矛盾,招致灭亡,最后兵败自焚,故《左传》称:“纣克东夷而损其身”。战争经过商朝末期,周武王十一年(前1059

  • 太平天国灭亡后,十万年轻的女兵去哪儿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朝,古代,历史解密

    当时在太平天国是设有女营地,虽然女人不能行军打仗,但是女人却是稳定军心而用的。在古代能保证士兵们可以安心打仗的就是家人安在。所以女人即使是对行军打仗没有帮助但也是不能抛弃的。可是一旦在战争中带上这种老弱妇孺就会显得特别的累赘,尤其是一但这类人多了起来,势必会让整个军队的机动性都变得很差。就针对了这个

  • 朱元璋亲自剥桔子给儿子吃,儿子却赶紧逃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元璋,明朝,朱元璋,野史秘闻

    明太祖朱元璋从一个小小的社会底层的布衣成长为淮右猛虎最终建基立业开创大明王朝也是相当了不起的人物。如果说朱元璋清洗功臣确实让人诟病的话,那么如果说想把屠刀对准自己的儿子这恐怕不太可能。他清洗朝臣是为了坐稳朱家天下,看他的分封制度就可以看出他对自家子孙还是非常不错滴。十有八九这个又是编排朱元璋的传说。

  • 李治是如何登上这太子之位的?竟然只是捡了个便宜?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朝,李治,风云人物

    唐高宗李治作为一代圣君李世民的儿子和千古一帝武则天的丈夫,被后世人无休止地谈论着、评说着。但除此之外,人们似乎对他知之不多。李治是如何登上这太子之位的?下面来说一些不为人知的历史之谜:李治是李世民的第九个儿子,当他还是晋王的时候,有人在太原发现一块奇石,纹理天成,呈“治万吉”三字,一时传为佳话。不过

  • 古代对身故有很多描述,那么“薨”是对什么级别的专称?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文史百科

    殇指早夭,不特指男女;古代官方对“薨”的用法:古人对身故的有多种方式的描述,常见的就是“卒”了,早亡一般用“殇”,帝后级别用“崩”,还有就是对一些特殊地位或者特殊方式死亡的描述,比如“殉”、“没”、“自尽”、“弑”等,这里专门谈一下“薨”的用法。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礼记·

  • 曹操一生最险的一战,揭秘邺城之战的经过及结果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战史风云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邺城之战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要论三国历史最著名的大战,那当然要数官渡之战了,正是这场大战奠定了中国北方的大格局,也为后来的三国一统打下了基础。但要论最惨烈的战斗,邺城之战绝对算是其中之一。在这场围城大战中,袁家展示了自己最后的底蕴,残余的河北名士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