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亲御戎车指麾三军 她亲自证实谁说女子不如男

亲御戎车指麾三军 她亲自证实谁说女子不如男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271 更新时间:2023/12/27 13:58:02

大辽朝皇室耶律氏和萧氏世为婚姻,所以辽国的皇后多姓萧。我们一般说的萧太后,是指辽景宗耶律贤的妻子萧燕燕,因为她在众多萧皇后中脱颖而出,是最出彩的一位,不愧为皇后中的明星。

萧燕燕也叫萧绰(公元953-1009年),出身名门,是辽北院枢密使兼北府宰相萧思温的女儿。萧燕燕的形象对于我们来说其实并不陌生,她就是《杨家将》里面杀伐决断的萧太后的原型。不过历史上真实的萧太后却不像电视剧里那样是率领虎狼部队与北宋大战燕云十六州的母夜叉,而是一个清正贤良、深明大义,为大辽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的女功臣。

辽景宗耶律贤继位时,面对混乱的局面,的确想励精图治,大干一番,但无奈自己自幼就体弱多病,军国大事除了依靠蕃汉大臣之外,更重要的是他的皇后萧燕燕。他曾对大臣说:在书写皇后的言论时也应称“朕”或“予”,并把这作为一条法令,这说明萧燕燕在大辽的地位,她可代行皇帝职权。

乾亨四年(公元982年)九月,辽景宗驾崩,辽圣宗即位,萧燕燕被尊为皇太后,不例外地临朝摄政。当时萧燕燕才30岁,圣宗才12岁,在大臣耶律斜轸和韩德让的辅佐下,太后和圣宗的地位才得以在不稳定的宫廷环境中巩固下来。

统和元年(公元983)年六月,萧燕燕被尊为“承天皇太后”,并以承天皇太后的身份总摄军国大政,就此便开始了辽代历史上著名的“承天后摄政”时期。

萧燕燕虽身为女人,却也有大丈夫胸怀。她虚心诚恳,用人不疑,这一直为后世政治家所效法。她有男子一般的气魄,执法严明,毫不软弱,甚至能“亲御戎车,指麾三军,赏罚信明,将士用命。”而且她还把北宋部队杀得尸横遍野,生擒名将杨继业,几年后又逼宋真宗确立“澶渊之盟”,开创了宋辽和平发展时期,在中国历史上意义重大。

萧燕燕年轻时曾许配给汉臣韩德让,但还没有来得及结婚,就被耶律贤抢了先机选为妃子。辽景宗死后,萧燕燕看中韩德让的政治与军事才能,想让他成为自己的死党。怎么拉拢这个汉臣呢?她决定改嫁给韩德让,毕竟两口子是最亲的,当时契丹族的风俗是允许的。她私自对韩德让说:“我曾经许嫁于你,愿谐旧好。国王也就是你的儿子。”萧燕燕又秘密派人鸠杀韩德让的妻子李氏。从此之后,韩德让就无所避讳不间断地出入于萧燕燕的帐幕之中,过着事实上的夫妻生活。辽圣宗对韩德让也以父事之。在韩德让忠心辅佐下,萧太后和辽圣宗政绩卓著。

萧燕燕在摄政期间,励精图治,选用汉人,开科取士,消除番汉不平等待遇,劝农桑,薄赋徭,内政修明,军备严整,纲纪确立,上下和睦,与宋讲和,坐收岁币之力,经济文化都得到了高度发展,使辽朝达到鼎盛时期。

萧太后以巾帼不让须眉的气魄证实了“谁说女子不如男”这一戏词的真实性,她不但在治国手段和广大胸襟方面堪比大丈夫,连军事才能都让人刮目。萧太后的军事阅历十分丰富,《辽史》的编纂者认为,“澶渊之役”是军事才能的最完美展现。

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以收复瓦桥关(今河北雄县旧南关)南十县为名,萧太后和辽圣宗下令发兵南下。辽军避实击虚,实行迂回战术,绕过宋军固守的城邑,长驱直进。十一月,破德清军(今河南清丰)、通利军(今河南浚县),抵达黄河之滨的重镇澶州(今河南濮阳),直接威胁宋朝的都城东京开封。一时北宋朝野震动,有的大臣主张迁都升州(今江苏南京),有的大臣主张迁都益州(今四川成都),丞相寇准则力请宋真宗亲征。在寇准一再催促下,宋真宗才亲自登上澶州北城门楼,以示督战。宋军士气为之一振,也才出现了个两军对峙的局面,最终双方以合议形式休战,结果宋王朝每年向辽输绢20万匹,银10万两。

统和二十四年(公元1006年)十月,辽圣宗率群臣给萧燕燕上尊号为“睿德神略应运化法道洪仁圣武开统承天皇太后”,名堂之多也是她应得的。统合二十七年十一月,萧燕燕把权力交给辽圣宗,停止摄政。同年十二月,萧燕燕因病崩于行宫,享年五十七岁。

萧太后的英明大度,治国才略,真是能够有“亲御戎车,指麾三军”的气魄,率领数十万大军攻城野战,不愧为历史上少见的女中豪杰。没有萧太后,大辽的几十年会是怎么样的,我们无法想象。但可以肯定的是,辽国的国力不会发展壮大得那么快,大辽的政治清明、军事发达的时代不可能那么快到来,那么北宋也不至于被“欺负”得那么惨…萧燕燕身为一个女人,只是运用自己的地位、才能和智慧,就把辽、宋的历史全部改写,实在难能可贵。

标签: 萧燕燕

更多文章

  • 她号令十万大军 成为皇帝心腹大患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王聪儿,乾隆,嘉庆

    她由一名杂耍艺人,逐步成为了白莲教的第一号人物;她曾号令着十几万大军与朝廷的正规军展开了历时数年的武装斗争;她曾成为嘉庆皇帝的第一大心病—她,王聪儿(公元1777-1798年),是不输给任何英雄人物的女中豪杰!王聪儿是湖北襄阳(今襄樊市)人,清朝乾隆年间,官僚地主大量侵占农民土地。贫困的农民无法谋生

  • 满城之战:挽救大宋朝于危难之中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满城之战,满城之战的评价

    公元979年7月初,宋军在高梁河(今北京城西)被辽军打败。9月,辽燕王韩匡嗣、耶律休格等又率军南进,攻镇州(今河北正定),进至河北满城,与宋军遭遇。宋军先派人向辽军诈降,以麻痹韩匡嗣,然后,以一部突然进至辽军阵前,一部迂回到辽军背后,前后夹击,大败辽军,史称满城之战。辽乾亨元年七月,宋攻辽高粱河之战

  • 三国曹魏实力最为强大 为何比吴蜀抢先亡国?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曹芳,司马昭

    对于这样一个题目,可能有不少人会提出疑问:在历史上,蜀国亡于263年,魏国亡于265年,吴国亡于280年,三国中最先亡国的应该是蜀国,不应该是魏国,是不是搞错了?其实,魏国在司马师、司马昭兄弟轮番辅政的时候,就已经是名存实亡了。先是在嘉平六年(254年),司马师废掉魏国第三任皇帝曹芳,另立高贵乡公曹

  • 明英宗御驾亲征 瞎子占卜连复辟时间都算出来了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英宗,石亨

    电视剧《女医明妃传》的热播,引起人们对《明史》的热读。近日,笔者翻阅《明史·方伎传》,发现了一位名叫仝寅的奇人。方伎,是对医、卜、星、相之术的泛称,而仝寅则是明代占卜行业的佼佼者,也是其中的“最异者”。仝寅,字景明,生卒年不详,安邑(今山西运城)人。十二岁那年,仝寅双目失明,行动受限,无以谋生,为了

  • 正史上没记录康熙这次军事行动 因觉得太丢人了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康熙,李庆安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康熙派遣他深为器重的道士李庆安到巴里坤(今属新疆哈密市)靖逆将军富宁安处操演“神兵”,以支持清军对准噶尔部的军事行动。李庆安于十月十八日到巴里坤后,曾多次施展“法术”,众官兵皆叹服。李庆安多次向富宁安表示,他虽为出家人,也图名声,当以忠顺为本,报答康熙厚恩,消灭准噶尔部首

  • 凶悍的太平天国女兵 兵败后的结局比男人更惨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洪秀全

    1851年1月11日,广东人洪秀全在偏僻的广西金田村揭竿而起,自封天王,号称“太平天国”。两年后他杀进南京,直到1864年南京城破之前服毒自杀,席卷大半个中国14年。太平天国战争持续之长,规模之大,损失之惨,影响之远,在中国历史上都是史无前列的。单就人口损失,以及双方的残酷性和破坏性来说,在世界历史

  • 梁山一百单八将”无恶不作 怎么成了“英雄”呢?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一百单八将

    另说梁山“一百单八将”《水浒》里塑造的所谓梁山“一百单八将”,长期以来被人们推为“英雄”“道义”的化身,但他们身上流露或包藏的诸多恶习,标志着他们委实算不上英雄。如果还抬举这样的人为英雄,甚至会惑乱到人们的视听。谨此历数一下梁山“一百单八将”的“不是”,并籍以说一说自己心目中的英雄。概而言之,梁山“

  • 关羽单刀赴会告诉你 领土问题靠嘴巴说是不行的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关羽

    却说孙权要索荆州,先派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奔走于荆州和西川之间,索取不成,便听鲁肃之计,邀请镇守荆州的关羽前来赴宴。说白了,鲁肃给关羽设了一个鸿门宴,能协商解决最好,协商不成便杀掉关羽,然后夺取荆州。国与国之间有了领土争端,先用外交手段协商解决,这是一贯的做法。关羽收到请柬,竟然毫不迟疑,答应第二天便

  • 三次衣冠南渡 衣冠南渡八姓入闽是在什么朝代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衣冠南渡

    三次衣冠南渡众所周知,历史上主要有三次衣冠南渡,那么这三次衣冠南渡都是在什么时候发生,什么情况下发生的呢?三次衣冠南渡的原因一样么?正式因为历史上有三次衣冠南渡,因此,为了区分这三次衣冠南渡,就在衣冠南渡前加上前缀词,例如“永嘉衣冠南渡”等。三次衣冠南渡中华文明从诞生到北宋大部分时期内,中原地区一直

  • 一降毁所有:三国名将于禁屈辱的最后岁月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于禁,张郃,徐晃

    于禁与张辽、徐晃、乐进、张郃四人同为曹操的五子良将,但地位明显要高于另外的四人,是曹操的肱股亲信,对其他部队有监督权。能达到这个地位,全是于禁凭着自己的能力一点点积累起来的。于禁是在鲍信讨伐黄巾军时招募入军队的,鲍信迎曹操领兖州牧后,于禁就成了曹操的部下。于禁有能力、有本事,能独挡一面,曹操知人善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