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列举出三个在鸦片战争中与侵略者抗争的历史故事或英雄人物?

列举出三个在鸦片战争中与侵略者抗争的历史故事或英雄人物?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54 更新时间:2024/1/22 10:17:07

1、关天培

时任广东水师提督。1839年11月,在穿鼻海战中,指挥官兵发炮,打伤英舰窝拉疑号,迫使敌败逃。后又调集官兵向盘踞尖沙嘴、乌涌的英国侵略者发动5路进攻,身先士卒,迫使敌人逃者过半。1841年2月25日,英舰18艘向虎门进攻,他驻守靖远炮台,率兵死战。26日下午,英军再度猛攻,他孤军奋战,受伤数10处,仍亲燃大炮杀敌,与守台将士400余人壮烈战死。

2、葛云飞

战争时任浙江定海总兵。1841年9月,英军再犯定海,他据守定海土城,血战6昼夜。10月1日,英军趁雾大举登陆,他率亲兵200人,持刀冲入敌阵,短兵相接,受伤40余处,仍拼死奋战,最后中炮牺牲。

3、郑国鸿

时任浙江处州镇总兵。1841年9月,英军再犯定海,他扼守竹山门,督兵炮击英舰,血战6昼夜。10月1日,敌水陆并进,竹山门失守,他单骑赴敌,身被重创,犹挥刀力战,手刃敌军数人,壮烈殉国。

历史上,以多胜少的的战争有那些啊?

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战胜袁绍

赤壁之战,孙刘联盟以少胜多战胜曹操

夷陵之战,东吴以少胜多战胜蜀汉。

淝水之战,东晋以少胜多战胜前秦

中国历史上因小失大的故事有哪些?

1948年11月4日,南京的蒋某人亲自下令第七兵团所属第100军开赴海州,与原驻那里的第44军一起,统归第九绥靖区司令官李延年指挥,固守海州及连云港地区。这是一个莫名其妙的命令,因为第44军就算孤悬一隅,穷途末路时也完全可以通过连云港从海上逃跑,增援毫无意义。

(川军王瓒绪)

离谱的事继续发生,结果第二天朝令夕改,通知第100军停止前进,同时命令第九绥靖区和第44军放弃海州,从陆路向徐州收缩,其结果就是,把原本不在粟裕歼敌计划中的一个军也送到华野嘴边。更为重要的是,为了等待这个军的到来,黄百韬在新安镇整整呆了两天,也是足以致命的两天。

第100军就是原来李天霞的整编第83师,时任军长黄埔四期周至道,济南战役使其战力大损。而第44军则是逐渐“中央化”的川军,抗战期间先后隶属于第五和第九战区,1946年改称为整编第44师,隶属于李延年绥区担负警备任务。1948年9月恢复军级番号,时任军长王泽浚,特别注意,这家伙有些来头,是四川军阀王瓒绪的次子。妥妥的军阀二代。

(黄百韬)

本来黄兵团只辖第25、第63和第64等三个军,第100军被调入后也无碍大局,因为这四个军距离兵团部所在地新安镇均不过2、30里路,一声令下就可以向徐州开拔。然而第九绥靖区和第44军的“转进”简直就是一场灾难,他们的姗姗来迟活活拖死了第七兵团,成为“因小失大”的典型范例。

因为李延年所部的撤退根本不算是一次军事行动,而完全是一座城市的“搬迁”!根据撤离计划,除财政、盐务部门等少数人员乘船直接去上海外,其它所有行政单位、学校、地方武装、绥靖区司令部机关,全体需要步行跟随第44军西撤,队伍浩浩荡荡,行军慢慢腾腾,而几十公里外的黄百韬则是望眼欲穿。

(第九绥靖区李延年)

关于第44军也划归七兵团指挥,并且跟随黄百韬一起撤往徐州的命令,是由刘峙转达的。本来,黄百韬在徐州参加完军事会议后,11月4日的深夜就赶回新安镇,紧急部署各军西撤,到11月5日的晚上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只待命令到达就开始跑路,然而就在这个晚上,刘峙不让走的电话来了。

黄百韬情绪一度失控,兵贵神速是基本的道理,他在电话里大声质问总司令刘峙:“第九绥靖区究竟何时到达新安镇?本兵团究竟何时才能撤退”?刘峙哼哼叽叽给不出具体时间,只是一味要求等待,黄百韬气得摔了电话,可是又不敢不等。作为杂牌将领,黄百韬深知抗命的后果,否则后患无穷。

(第44军王泽浚)

整个11月6日黄百韬都是在抓狂和不安中度过的,他搞不明白为什么要为了一个军害得整个兵团傻等,到11月7日天快亮时,允许第七兵团西撤的命令仍然没有到达,黄百韬决定不再等了,下令非战斗人员凌晨6时乘车出发。然后,这位兵团司令官开始在指挥部里大喊大叫,不停地询问第44军到了哪里,还有多久能到达新安镇?参谋和副官们面面相觑。

终于在11月7日中午,黄百韬等来了祖宗一般的王泽浚44军,于是第七兵团大逃亡一般撒丫子向徐州跑路,当天下午赶到运河东岸,各军乱七八糟开始过河,11月8日兵团部到达运河西岸的碾庄圩,一个晴天霹雳传来:拂晓时分断后的第63军已经遭到攻击,华野来了!次日,华东野战军第13纵队占领曹八集,那是撤往徐州的必经之路,从这一刻起,黄百韬兵团的下场就已经注定了。

(黄百韬)

让我们看看这两天的时间有多么的惊险:华东野战军主力11月6日起开始南下(淮海战役开始日),11月8日上午第三绥靖区张、何两位将军起义,因此华野各纵队得以迅速从正面通过贾汪、台儿庄防区,经过一昼夜强行军和紧急部署,至11月9日完成对敌黄百韬兵团的拦截与合围。而如果黄百韬11月5日能够出发,11月9日将会到达徐州东郊,那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的战史恐怕就要改写了。

而这一切的发生,源于蒋军“因小失大”的习惯性作风,源于11月5日晚刘峙那道荒诞的命令,十几天后,黄百韬毙命前的“三不解”第一条就是:“我为什么要在新安镇等44军两天”?而他辛辛苦苦等来的第44军,也很快全军覆灭,中将军长王泽浚被华野生俘。

(淮海战役第一阶段形势图)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历史的卫子夫真是贤后吗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是的孝武思皇后(?-前91年),卫氏,名不详,字子夫,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人。汉武帝刘彻第二任皇后,在皇后位38年,谥号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拥有独立谥号的皇后。[1]卫子夫原为平阳公主家讴者。于建元二年(前139年)入宫,建元三年(前138年)封为夫人,元朔元年(前128年)册立为皇后,征和二年

  • 关于抗日战争的小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1、淞沪会战淞沪会战自1937年8月13日晨,日军以公共租界的日本人聚集区和黄浦江上的军舰为基地,向闸北一带进行炮击,我军奋起还击开始,至11月12日我军西撤结束。这次战役,日军以松井石根大将为总司令,先后投入陆,海,空与特种兵部队近30万人,动用舰船130余艘,飞机400余架,战车300余辆,狂妄

  • 37年日本侵略者挑起什么事变全国抗日战争爆发?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1937年七七事变(也称卢沟桥事变)爆发,全面抗战由此开始。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第29军奋起抗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是日

  • 现寿县在古代有哪些称谓?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安徽:以安庆、徽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大部属江南西道和淮南道;宋置江南东路和淮南西路;元属江东建康道和淮西江北道;明境内各府和直隶州直属中央,称为直隶,后改南直隶;清改江南省,后分设安徽省,为安徽得名的开始;民国仍之;建国初分设皖北行署和皖南行署,后合并恢复安徽省,省名至今未变。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

  • 北京皇家祭坛天坛的历史背景和一些小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天坛是朱棣迁都北京后,和紫禁城一起同时期建造的皇家祭天建筑群,当时祭天祭地都在祈年殿里,祈年殿坐落在祈谷坛上,到了1530年,嘉靖皇帝在祈谷坛的南边增建了环丘坛,就是我们常说的天坛,在冬至日这一天专门来祭天,祭天前三天,皇帝要从紫禁城出来,从天坛西门进入到斋宫,三天净心以后,冬至日卯时,黄帝要站在环

  • 描写诸葛亮和《出师表》的古诗句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描写诸葛亮的诗词1襄阳城西二十里,一带高冈枕流水:高冈屈曲压云根,流水潺潺飞石髓;势若困龙石上蟠,形如单凤松阴里;柴门半掩闭茅庐,中有高人卧不起。修竹交加列翠屏,四时篱落野花馨;床头堆积皆黄卷,座上往来无白丁;叩户苍猿时献果,守门老鹤夜听经;囊里名琴藏古锦,壁间宝剑挂七星。庐中先生独幽雅,闲来亲自勤

  • 古战场上的拼杀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一、黄帝战蚩尤:时间:6000-5000年前影响(本质):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碰撞与融合二、牧野之战时间:前1046年周和商影响:商朝灭亡成语:临阵倒戈,倒戈相向三、城濮之战时间:前632晋国和楚国影响:标志着晋文公成为春秋第二位霸主成语:退避三舍四、桂陵、马陵之战时间:战国中期齐国和魏国影响:使魏

  • 超级搞笑的三国笑话?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很多趣事,也留下了很多搞笑片段,三国处于乱世诞生了很多名将谋士,当然也不乏没实力只会说大话的庸才,比如上将邢道荣、潘凤……他们的豪言壮语给三国演义增添了不少精彩。不过演义终归是演义,不能和正史相提并论,下面我就盘点下三国演义中的搞笑人物和搞笑片段。1、上将邢道荣零陵太守刘度部下上将。

  • 谁能介绍一下明嘉靖年间中国和西南边陲国家的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嘉靖安南之战(和越南的战争)洪武初年,朝廷下诏,安南国王陈日喹遣使朝贡,被朱元璋正式加封为安南国王,并将其列为“不征之国”。十几年后,安南内乱,陈氏家族被黎氏家族取代,立国号为大虞。黎氏向明继续进贡,并谎称其为陈氏后人,永乐元年成祖朱棣加封黎苍为安南国王。安南国崇尚武力,多年来一直与周边打个不停,甚

  • 英雄人物的故事(简短)?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1、刘胡兰(1932年-1947年1月12日),原名刘富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人。1945年进中共妇女干部训练班,1946年被分配到云周西村做妇女工作,并成为中共候补党员。1946年12月21日,刘胡兰参与暗杀云周西村村长石佩怀的行动。当时的山西省国民政府主席阎锡山派军于1947年1月12日将刘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