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明清时期,西南少数民族有哪些著名叛乱?

明清时期,西南少数民族有哪些著名叛乱?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149 更新时间:2023/12/18 10:42:42

嘉靖二十一年,云南元江(今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土知府那钦去世,那钦的儿子那宪年仅十三,由其叔那鉴摄印,打算不利于那宪。那钦旧部为了保护那宪,向云南的“沐府”,就是金庸《鹿鼎记》中那个世镇云南的“沐王府”请求,以巡抚和巡按的名义下令,让那宪前往昆明,理由是读书习礼,实则保护。

到了嘉靖二十五年,十六岁的那宪长大成人,朝廷派遣旗牌官一人,指挥、知州各一人,护送那宪,索要那鉴所摄“印信”,迫不得已将印信交还。

那鉴把持印信多年,早就打算据为己有,不愿意将印信交还。此前早就以叔叔的名义,大肆割掠属于那宪的庄资,如今假意让出土司府,自己搬到别处,同时阴谋贿赂那宪的奴仆,打算谋害那宪。“约定事成得印,则奴亦得为招霸,且重赏。”“招霸”就是当地土语“头目”的意思。于是这个奴仆果然在夜里暗杀了那宪,用的是火枪,可见云南当地土司为了对抗中央,早就蓄谋已久,大肆购买葡萄牙、西班牙火器。

图明朝时期的云南地图

没想到的是,这个奴仆枪杀了那宪,那鉴并没有履行诺言,反倒上报“临安府”,不过这个临安不是杭州那个临安,而是今天的建水县,明清两代为临安府,这里有沐氏勋庄和直隶云南都司,是滇南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宗教和交通中心。栽赃那宪私通那个奴仆之妻子,那个奴仆因此“怒而杀之”,之后还残忍的杀人灭口,活剥内脏,因云南湿热尸体腐坏,还都用盐给腌上,做成肉干。充分体现土司的野蛮、落后,之后将那个奴仆的首级、内脏、尸体装在三个盘子里,前来邀功。

那宪有一个舅舅叫丰鸾,知道真相,报告了巡抚和布政司、按察司。责成“临安兵备道”处理。明代“兵备道”全称整饬兵备道,是明朝在边疆及各省要冲地区设置的整饬兵备的按察司分道。主要负责分理辖区军务,监督地方军队,管理地方兵马、钱粮和屯田,维持地方治安等,集军事、监察大权于一体。早期主要就是管理边疆,所以西南地区的兵备道最多。

由于明朝收复云南时,当地的图集文献、档案资料都被元朝兵燹焚毁,明朝暂缓取消土司制度,摸索前进,早期就是如遇到土官绝嗣、土官之间互相仇杀或叛乱被平定、土官犯罪革职等,当地的土司制度即被废除,改由流官接任。

图明平云南之战

兵备道知道那鉴实力强大,难以处理那鉴,就借此机会,推说“仇杀”是土夷常有的事,不予追究了。借此机会派遣政府官员用好言安抚,同时下谕让那鉴让出印信,与流官通判共同执掌地方权力。此后三年多的时间,朝廷数次派遣官员前往接受权力,但没想到那鉴为保住自己在当地的绝对统治,一手软一手硬,软的是每次都给前来的“流官”每人白银二千两,你也别回去了,就在我这,跟我一起吃香的喝辣的。如果流官收了,就唯那鉴事从,一同隐瞒朝廷。硬的是,如果拒绝不收贿赂,就用毒药毒死,对外说是水土不服,因病而死。完全是独立王国,朝廷无可奈何,不服临安兵备道也只能期盼赶紧任期到期,调到别处去,离开这个是非之地。为了保住自己权利,《明史》载,还不惜“密约交蛮武文渊谋乱。”

终于嘉靖二十九年,云南巡抚和御史奏请朝廷剿灭那鉴,朝廷遂任命浙江台州人石简为云南巡抚,奉旨征之。此前嘉靖二十三年,徐樾以副使督学贵州,如今又擢升其为云南左布政使,一同参与了平定那鉴,彻底恢复朝廷的统治。

图钤盖在公文上的云南布政使司印文

此时正值四月至八月,元江地区,天热瘴甚,本来不适宜这个时候用兵。无奈石简原来在贵州布政使时,有少数民族暴乱,抚按攻剿难克,遂命石简以威望招抚,简受命后单骑前往劝谕,事态得以平息。

但是贵州和云南不同,贵州不和边境接壤,山地多,更贫瘠,气候也凉快,大军一到,恩威并施,也就归顺了,所以石简一到任就下令出兵元江。

而元江直接连通边境,实力很强,离心倾向更强,元江地区是两山险而夹一道,那鉴就占据两边高山,同时在中间的道路的两边挖掘濠沟,又引山水注入濠中,使明军无法攻上两侧的高山,并令军队埋伏在山莽中,大军从山道中进入,前有壕沟阻挡,两侧有大军埋伏,纷纷中火枪而堕入水中。只能顶着酷暑和土兵对峙,人困马乏。大家请教巡抚石简下一步如何进展,此时石简也是无计可施,只能问计与徐樾,徐樾是云南布政使司左布政使,地位仅此于巡抚,本不随军行动,此时是前来劳军的。

图改土归流

徐樾献计“擒贼先擒王”,只随身带着几名布政使司的衙役随行,自己一马当先,信马由缰,装作前来招安,要求会见那鉴。暗中吩咐扈从,如果那鉴识时务,迫于形势,能够接受朝廷“改土归流”则“能抚则扶”,否且暗令身边精壮,以迅雷之势突然纵马上前,将其从马揪下来,摁在马上绑起来,赶紧就回马往本队大营跑,本队再派人接应,只要能顺利跑赢这二三里路,就算胜了。造成敌群龙无首之势,再传徼于众土卒。徐樾提醒众人,行动的关键在于,拿的人要“若隼之攫”,一击必中,同时官军的马,比云南的滇马高大,冲刺速度快,滇马为矮脚马,稳健耐力长,适合山路险路,土兵反应过来也追不上。而且随行的都是官府的衙役,不是普通冲锋陷阵的士卒,这些人十几年天天练得就是拿人,可谓万无一失。

故将大军留在四五里外,自己则头戴“喜鹊窝”(一种当地毡帽),服丝短袍,外披羊毛毡衫,下穿土布裤袜,全身当地少数民族打扮,前往土舍。

图清代嘉庆2年云南省布政使司颁土地交易契尾官印

狡猾的那鉴得知,没有亲自出来,而是派被自己收买的一个流官经历叫张维,前来迎接徐樾,并拿出一张二万两的银票打算贿赂徐樾。徐樾看到这个被收买的经历,打算一剑将其斩了,那个经历吓得赶紧跑了。之后又来了几个被收买的生员,跟徐樾说那鉴打算归降,言语间说了很多那鉴的好话。明政府治理西南少数民族一个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在当地设“儒学”,行政是土司,元江府学可是有上级管理,可见连府学也被那鉴给控制了。徐樾见状大怒,赶走了这几个生员,正在此时,战鼓声响,那鉴骑着一匹高大的战象出来了,这大大出乎徐樾的预料。徐樾一行骑马,人家骑大象,高高在上,突然擒之的计划没法实行了,身边的皂隶本不善战,此时也一起持盾牌挡在徐的前面,不让徐樾上前。

徐樾见状,知道擒拿之计也不可能,自己为了朝廷的尊严,也不能畏惧再折返回去,于是喝退众人,自己挺刃上前,与之交战。

有一个云南姚安(今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的土官叫“高国”,估计是音译,也有书里叫“高鹄”特别英勇,护卫在徐樾马前,徒手斗杀了四名敌人,徐樾见到高国如此应用,大声考赞“好土舍,好土舍,赏千两。”突然身中两枪,高国与徐樾一同战死。

徐樾也成为整个明朝在西南平定叛乱,阵亡的最高级官员。

图王艮(公元1483公元1541)

后来徐樾的弟子颜钧寻其骸骨,将徐樾归葬于他的第二任老师王艮的墓旁。

徐樾虽死,但大军依旧围困,尤其是当地土人,痛恨那鉴戕主夺嫡,怎么都不退兵,没办法那鉴请降,但官兵惩罚他杀害徐樾,不接受投降,导致元江城中拆屋做饭,一斗米卖到银三四钱。直到嘉靖三十二年那鉴才兵败服毒自杀,可见西南的平叛多么艰难。

徐樾曾深受王阳明、王艮两位思想家的教诲,自己的弟子也是思想家,如果不是身死于战场,很可能也能成为一位思想家,名垂青史。

文:王剑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有网友问:明清时期,西南少数民族有哪些著名叛乱?在太平天国攻克南京,正在北伐西征的时候。在1856年,云南爆发了杜文秀起义。杜文秀自称“总统兵马大元帅”,几乎占领了整个云南省。

当时,清朝的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了太平天国身上。云南的3万多绿营部队,基本断绝了军饷来源。长期欠饷,缺乏军械弹药。导致在1857年,杜文秀就派遣马如龙,马德新带领2万人攻击省城昆明。

当时昆明一片混乱,云贵总督恒春也自缢而死。1858年,在长沙打败了太平军,导致西王萧朝贵阵亡的,张亮基担任了云南巡抚随后向杜文秀发动反攻。但是,云南清军绿营部队太弱,杜文秀部队日益壮大,大理,楚雄等地相继失守,清军处于下风。

到1862年,昆明在云南已经成为一座孤城,被杜文秀起义军层层包围。1867年,杜文秀带领20万大军,发动了对昆明的最后总攻击,同时打败多路来增援的清军。

很快,因为镇压太平军,而办团总,后来还参加了中法战争的岑毓英从广西带领3万清军冲进云南为昆明解围。新任云贵总督刘岳昭率二万余清军由贵州毕节到达曲靖,而云南团练武装也纷纷起来袭击杜文秀部队。

1869年,杜文秀部队在昆明城外的所有营垒据点全部失守,随后清军转入反攻。相继占领了南安、楚雄、定远等地,进一步稳定了省城的局势。1872年,清军包围了杜文秀大本营大理,在用炸药炸开城墙以后,杜文秀为免清军屠城,自服毒药后赴清营,随后被杀。

清军对所有起义军和家属进行了残酷的大屠杀,首先将这十万人押解到苍山附近,随后开始动手。到1873年5月,清军攻克了杜文秀部队最后一个据点腾冲。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一直搞不明白,古代打仗为什么会选择海战,陆地上地方不够大吗?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这个问题很简单,我们可以简单的举几个例子说明这个问题。首先,有些战争必须通过海战来决定。比如说,荷兰独立后成为“海上马车夫”几乎垄断了海上贸易。英国要想取代荷兰,就必须有在海上击败荷兰的实力。否则,荷兰这么多船只凭什么听英国的。同样的道理也发生在英国跟西班牙身上,西班牙通过海上殖民暴富,英国眼红甚至

  • 在特洛伊究竟发生了哪些著名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特洛伊战争美丽的神话公元前13世纪前后,在小亚细亚西北部(今天土耳其西北查那卡省)的特洛伊曾发生过一场长达十年之久的大战,史称“特洛伊战争”。“不和的金苹果”、“木马计”等脍炙人口的故事都与这场战争有关,它们主要记载在《荷马史诗》等书中。相传,著名的特洛伊英雄珀琉斯举行婚宴,邀请了奥林匹斯山上的诸神

  • 成吉思汗一生为什么总在征战?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成吉思汗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天骄战神。毛泽东主席在其诗词沁园春雪中就“有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的著名诗句。说明了成吉思汗的勇猛、顽强。他从一个落魄贵族,不仅统一蒙古,还征战四方,让整个世界闻风丧胆。打下了半个世界,建立起世界上疆土最辽阔的国家。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成吉思汗如此意志坚定,这样

  • 历代在中国有骨气的中华民族战争英雄人物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明朝有:于谦,王守仁,史可法...............宋朝有:文天祥.....................太多了........................很多感情,都是经得起风雨,却经不起平淡;经得起聚散,却经不起时间考验。时间会冲淡激情,爱情也会从浪漫过度到平凡。总有一些温暖,在淡雅

  • 哪些关于金融危机历史的书籍值得推荐呢?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1.《这次不一样:八百年金融危机史(珍藏版)》本书带领我们回顾金融危机的历史,从拿破仑战争时期的欧洲银行挤兑致银行倒闭,一直到2007年美国的次贷危机。书中关注的主要是债务危机,包括主权债务违约、银行危机、通货膨胀以及汇率危机,其中,重点关注是主权债务危机和银行危机。2.《非理性繁荣(第二版)》,希

  • 古代丈夫若战死沙场,剩妻子一个人在家该怎么办?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烈属在古代,丈夫若战死沙场,作为妻子来说,她的选择其实是不多的。一般来说有这样几种可能:第一,再嫁。不要以为古代人都是贞洁烈妇,其实再嫁的情形也不少。尤其在宋朝以前,女性再嫁之风是很正常的,一点也不伤风败俗。即便是到了明清时期,再嫁的情况仍然存在。尤其是普通人家的女性,失去丈夫就意味着失去收入来源和

  • 历史电视剧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如果是接近历史记载或者古典小说,而非加入导演编剧过多“创意”的古装历史剧,那么个人推荐以下几部《孔子》《屈原》《东周列国》《秦始皇》(亚视1986版)《汉刘邦》《汉武帝》(1997版)及其“公仆版”《汉武大帝》(2004版)《司马迁》《王昭君》(1987版)《汉宫飞燕》《大汉天子》《三国演义》《隋唐

  • 历史上有哪些金融案例?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历史上的金融案例很多,根据实际情况国家地区性质不同其结果也不相同,例如我国的巨人集团金融案例,他的迅速的起起落落等就是一般情况下很难复制的,早在2003年左右就写进美国经济学专业研究过!历史上有哪金融案例?小编是知道一些的,那么,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知道的案例吧。第一个,索罗斯狙击泰铢。大家知道索

  • 历史上伤亡惨重的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凡尔登战役,此役是典型的阵地战、消耗战。双方参战兵力众多、伤亡惨重。法军损失54.3万人,德军损失43.3万人,故此役有绞肉机、屠宰场和地狱之称。长平之战是中国东周战国时代的一场大规模战役,“三年而后绝”(近年来有一说为前期僵持对峙二年六个月,后期白热战六个月)。这场战役,以秦国军

  • 我国近代史中,有哪些影响力较大的兄弟名人?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一、毛家三兄弟:毛泽东、毛泽民、毛泽覃毛泽东,中国人民的领袖,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毛泽民,毛泽东的弟弟,1932年中央苏区成立国家银行时,担任行长。在红军苏区先后担任过财政部部长、国家对外贸易总局局长、国民经济部部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受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