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很简单,我们可以简单的举几个例子说明这个问题。
首先,有些战争必须通过海战来决定。比如说,荷兰独立后成为“海上马车夫”几乎垄断了海上贸易。英国要想取代荷兰,就必须有在海上击败荷兰的实力。否则,荷兰这么多船只凭什么听英国的。同样的道理也发生在英国跟西班牙身上,西班牙通过海上殖民暴富,英国眼红甚至组织海盗抢劫西班牙船只。要想剿灭海盗,就要跟英国皇家海军一较高低。于是西班牙无敌舰队就被英国全歼了。
第二种就是陆战打不过,转而打海战。最典型的是英国跟德国。一战跟二战,德国陆军毫无疑问的是欧陆最强。英国要想限制德国的发展,自然不会蠢到派军队登陆正面刚德军。没必要,也打不过。但英国海军可是比德军强,于是不管是一战还是二战,英国海军都堵着德军家门口。不让德国从海外殖民地获取物资,一点一点的耗死德军。
因此,总的来说战争哲学就是“合于势则动,合于利则行”。形势到了非要海上一战的时候,躲不掉自然要打。掌握战争主动权的一方,有资格选择什么时候打,在哪打,打陆战还是海战,反之另一方则要被动应战。只要拥有战争主动权的一方选择了海战,另一方也就不得不在海上应战。
中国历史上的盛世之治有哪些?
“文景之治”(西汉初年)、“光武中兴”(东汉初年)、“开皇之治”(隋文帝初年)、“贞观之治”(唐太宗)、“贞观遗风”(唐朝武则天改国号大周)、“开元盛世”(唐玄宗初年)、“康乾盛世”(清朝前叶)
古代最大一次的海战是哪个海战?
古代最大的海战世界上古代最大的海战是1571年10月7日勒潘托海战(勒播托湾,即现在希腊的科林思湾)。这次海战在土耳其和联盟集团(西班牙、威尼斯、罗马天主教徒)之间进行。土耳其方面的总指挥是阿里帕夏。联盟集团方面是奥地利的唐约翰(他是西班牙的异母兄弟)。双方参战的兵力是:土耳其方面,各型帆桨战舰250余艘,大多数为双层桨木帆船,大炮很少,兵员55000人。联盟集团方面,各型战舰约300余艘,大多数是双层划桨船,每只船上200~40O人(其中划桨手100人),装备有5~8门炮,还有一些是四桅杆三角帆的双层桨木大船,装备有50门炮,兵员约80000人。这次海战的结果是,土耳其失利。双方的损失是:土耳其方面,总指挥阿里帕复战死,被击毁舰船约150余艘,其中搁浅30余艘,被联盟集团俘获约110余艘,人员死亡约25000人,5000人被俘,12000名信基督教的奴隶获得自由。联盟集团方面,在乌鲁奇阿里攻击右翼时损失舰船1215艘,人员死亡8000人,受伤20000人。勒潘托海战是成争史上一次很有名的战役,特别有意义的是,这是最后一次在主攻冲击时使用双层划桨木帆船。
历史上称圣的都有谁?
酒圣:杜康,即少康,传说为酒的发明者。文圣:孔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史圣:司马迁,字子长,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的作者。诗圣:杜甫,安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认诗人著有《杜工部集》。医圣:张仲景,东汉著名的医学家,所著的《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两书对我国医学发展影响很。武圣:关羽,字云长,东汉末期蜀国大将,重义气,精武艺,后称其为“关圣”、“关帝”。书圣:王羲之,字逸少,是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草圣:张旭,唐朝书法家,擅长草书,对旧隶的草体造诣很深。画圣:吴道子,唐朝著名画家,擅长人物画,有“吴带当风”之美誉。茶圣:陆羽,唐朝人,以嗜茶著名,著有《茶经》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