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南北分界线上的古代大工程,秦岭古道有怎样的前世今生?

南北分界线上的古代大工程,秦岭古道有怎样的前世今生?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769 更新时间:2024/2/22 16:09:24

秦岭山脉是中国南北方的重要地理分界,为黄河支流渭河与长江支流嘉陵江、汉水的分水岭,东西绵延1500公里,南北宽达150公里。

远古时期山间就出现沟通南北的古代道路,在周秦汉唐千余年中,秦岭驿道作为首都长安统治联络南方诸省的战略通道,发挥着重要作用。沟通南北的古代道路在山中很多,例如赫赫有名的子午道、骆谷道、褒斜道、蓝武道等等。

如今古道湮没在巍巍秦岭深处,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然而当今陕西关中去往南方的高速公路无一不遵循了古道的走向及选址,我绘制了下面这张古道图,在此基础上的高速道路或者如今现用的国道县道我全部走过!这些道路纵穿秦岭山脉,四季景致各异,随处散落的遗迹历经千百年还清晰如昨!

有陕南和陕北,为什么叫陕西省?

我们现今的省界通常以自然地形(山、河、湖等)为界,如河南、河北以分属黄河的南北而得名,湖南湖北以位属洞庭湖的南北而得名,山东山西以分属太行山的东西而得名等。但却有这样的一个省份,其省份的得名却源於邻省的一座小县,这便是陕西省。

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有一个叫陕县的地方,现在已经是陕州区了。这里就是陕这个地名的发源。秦孝公十年,就是公元前390年,离现在有两千四百年了,还没有一统天下的秦国,就设置了陕县这个行政建制。北魏孝文帝时候,改陕县为陕州,之后年余年,陕县和陕州交替成为这个黄河边地方的名字。宋代的时候,在几天的陕西地区设立一个大的行政区域路。名字叫做陕西路,因为此路位置就位于陕州以西。

今天陕西的行政范围,是以西安为中心,以南汉中安康称陕南,以北延安榆林称陕北,以西宝鸡称陕西西府,以东渭南称陕西东府。现在陕南陕北,西府东府纯粹是指陕西省的方位区域同古时陕西省的陕和西根本不同。当今的陕西行政范围与西周时期所谓的“陕西”有很大的不同,而陕西省中的“陕”是位于河南省境内的陕县,陕西境内无“陕”。

以上属于小编的观点,而且陕南,陕北,关中,三地皆不同。

单独叫陕南,或者叫陕北,或许关中都不合适。

单独一地不能代表整个陕西省,而叫陕西正好符合。

陕西为什么叫“三秦大地”?

欢迎打开历史宝藏,一起来读陕西那些事儿。(本文约500字,阅读需时2分)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王勃

“三秦”这个称呼在陕西是很常见的。陕西省的官方新闻门户网站,就叫“三秦网”。

看来现在的三秦,是指整个陕西省了。

如此,则三秦就是指陕北、关中、陕南这三个地理与文化不同的区域。

但是三秦有着更为久远的历史。陕西,尤其是关中地区,在战国时代属于秦国的地盘,并且最终由秦一统天下,创立了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大一统王朝。从此秦的名号也传遍四海。

既然是“三秦”,说明最早出现的时代,要到秦朝灭亡了。

只有大一统破灭了之后,才有三秦这种分裂的说法。

历史确实如此。项羽凭借万夫莫挡之勇进入关中后,将刘邦赶到巴蜀地区做汉王,自己占领了关中京畿之地,随后担心关中一片完整的地形容易成割据之势,就分关中为三,分别立三将管辖:章邯为雍王、董翳为翟王、司马欣为塞王。

三王大致位置如上图。

这也是三秦这个说法的源头。到了大汉统一天下后,依然将关中分为三个辖区进行管理,京兆、左冯翊、右扶风。

京兆、左冯翊、右扶风政区位置示意图

这三个地方,就被成为三秦,亦称三辅。而到了陕西省辖区范围稳定下来之后,三秦这个古老的称号,就成为陕北、关中、陕南这三个地方的合称了。

以上便是“三秦”这个说法的发源与演变。

速读历史类精彩内容,欢迎右上角关注@历史宝藏。

春秋战国时因陕西是秦国治地,故后人将陕西简称”秦”;将横贯陕西中部的主要山脉称”秦岭”;将渭河平原称”秦川”。陕西还称”三秦”,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来,经过春秋时期一系列战争,许多国家消亡。到战国时期,中国大地上只剩下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国家。秦王嬴政在位时,统一六国,在中国首次建立了空前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制的秦王朝,自称““始皇帝(秦始皇)”。但由于秦朝赋税、兵役、徭役等特别繁重,法律严酷,使得民不聊生,到公元前206年刘邦率军队攻占咸阳,秦帝国只存在了15年。

陕西为什么又称”三秦”?这要从项羽说起:公元前206年项羽领导的军队在刘邦之后也来到咸阳。项羽出身于楚国旧贵族家庭。在秦末农民起义时为恢复楚国,公元前207年在巨鹿之战中项羽消灭了秦军主力,章邯投降。公元前206年项羽引兵入咸阳,杀了已归降的秦王子婴,并火烧咸阳城,焚毁阿房宫,自立为西楚霸王。

项羽后引兵东问,都彭城(今徐州),以中国最高统治者自居,大封诸侯。其中将刘邦封汉王,都南郑,辖陕南及巴、蜀之地。为防刘邦势力扩张,牵制刘邦,他又将陕西的关中和陕北一分为三:封秦降将章邯为雍王,都废丘(今兴平东南),辖咸阳以西及甘肃东部地区;封司马欣为塞王,都栎阳(今西安阎良附近),辖咸阳以东;封董翳为翟王,都高奴(城址史有三说:富县、安塞、延安)辖陕北。

项羽的这次封王,把现在陕西的地盘儿基本上都分给了三个秦朝投降的将领。所以陕西被称为“三秦”。咸阳成了“三秦”的分界点。其实当年“三秦”之地不包括陕南,只是后来人们理解的“三秦”观念变化,即将陕北、关中、陕南合称“三秦”。

三秦”的称谓产生后,历史上也有人将它作为政权名称。例如五胡十六国时期,公元350年居住在甘肃秦安县东南的氏族首领苻洪起兵,自称“三秦王”,建立政权。352年,其子苻健称帝,都长安,国号“秦”,史称“前秦”;385年羌族首领姚苌擒杀前秦皇帝苻坚。386年姚苌称帝,都长安,国号“秦”,史称“后秦”。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欢迎留言交流!喜欢的记得关注或点赞哦!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俄罗斯对乌克兰开战,乌克兰国民司令部摧毁。俄军进展迅速,现代战争的速度可以有多快?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有多快???二战德国进攻法国,用了一个多月才拿下,就算是丹麦也花了四个小时,到了今天,北极熊只有了三个小时这完全就是一场不对称的战争,再一次证明了作为五常国家,军事实力到底有多强,在没有战略级武器握在手里的时候,想动你是分分钟的事老鹰用海湾战争证明了现代军事信息化的重要性,北极熊在今天证明了人类军事

  • 为什么朝代更替的战争都是从北向南打?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以南北方位的角度来观察,是属于从现象上观察。看问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朝代更替的本质,是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生产关系发生变化,或者是生产关系没有变化,但是,土地兼并严重,导致经济基础发生变化。总之,是财富和生产资料集中到了少数人手里,一方面政府没有税收,二方面太多人生活没有着落。于是,民众造反,朝廷也压

  • 唐朝的牛李党争和剑南的维州之战有什么关系吗?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牛李党争和维州之惑》维州(今四川理县东北)作为川西最重要的战略节点,唐蕃在此曾经反复争夺,这导致维州在624年(唐高祖武德七年)置州后,225年间八度废置,直到唐宣宗大中三年(849年),吐蕃王朝崩溃后,维州首领献州内附,方告一段落。维州设城后,因其地处川西北河谷地带,为川北交通要道,即刻成为西川

  • 1999年地球自卫反击战究竟是怎么回事?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事情已经过去了20多了,你们也已经成年了,是时候让你们知道事件的真相了。1999年一颗陨石坠落在地球,随后外星文明舰队开始了行动。由于外星文明先进的武器,在一个月内外星文明就在太阳系中攻破人类的防线,转眼就面临地球这个人类最后战场。外星文明向地球发射密集型火箭,幸运的是被月球阻挡绝大部分,这也是月球

  • 如果在西南战争中西乡隆盛胜利了,日本会如何发展?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感谢诚邀,谈谈浅见首先我觉得明治维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废藩置县,它将整个日本从大大小小的藩国纷争中解救出来。当然这样使日本的武士阶层不论从地位和作用将荡然无存。当时明治政府在“征韩论”与“内治论”之间争论不休,以西乡隆盛为代表的坚持征韩,将武士们的愤怒转移到国外。以大久保利通为代表的坚持内治。大久保胜

  • 古代沙场征战的死亡率有多高?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看到这个问题,我第一个想起来的是唐代边塞诗人王翰《凉州词》记得那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首先说,中国古代的战争是非常多的。而和平时期却非常少。我们先把中国历史上较长的和平时间梳理一下。除了原始社会无法确切考据外,西汉文景之治有40年左右没打仗,汉武帝北却匈奴后50年没打仗,大唐盛世贞观之

  • 古代历史上异族入侵时坚决抗击的英雄都是谁,他们有什么英勇事迹?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题主所提的抗辽英雄,对应的朝代是北宋时期,最出名的抗辽英雄当然是杨业一家子,有杨业,子杨延昭、杨延玉,孙杨文广等。杨业原本是北汉将领,能征惯战而闻名,被宋太宗赵光义降服归顺,早在北汉时期,杨业带着儿子们南抵宋军,北御辽军,归宋后驻兵代州,专门负责抵抗辽兵收复失地的重任,杨业和杨延玉战死后,杨延昭继续

  • 为什么中国谍战片和战争片里面都有男女爱情情节呢?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互相掩护要看是哪个年代拍的谍战片和战争片,50-80年代拍的基本没有男女爱情情节,这并不是那个时代的制片人保守,是那个时代的制片人非常有职业操守,最大限度的还原了历史。而且他们很多人也切身经历了战争的残酷性,主人公稍不谨慎就被乱枪打死了,哪里还有精力谈情说爱?况且战争年代大多发生在

  • 著名的“七年战争”能称得上世界大战吗?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谢谢悟空小秘书的邀请,历史上的七年战争严格意义上讲并不算世界大战。下面就由黎塞留的野望来为诸位慢慢解释一番吧(如有错误疏漏之处还望指出,勿喷)谈及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世界大战。说的通俗点就是各大国为争夺世界霸权而进行的世界大战。同时也要有对立的阵营。而且还要有其他大洲的大国卷入,并且除南极

  • 抗倭名将俞大猷战功赫赫,为何有人说名声却不如戚继光?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俞大猷与戚继光齐名,并称抗倭“俞龙戚虎”。只是俞大猷为人低调,军功被人冒领,运气比稍晚的戚继光差了不少。关键是朝廷被奸臣把持、皇帝比较昏庸。和平时间长了,有了战事军功,自然新鲜,每个人都想染指、分一杯羹!戚继光出现较晚,新鲜劲过了,朝廷把关也规范了。按说俞大猷军功绝不比戚继光差,甚至更高。否则,俞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