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经济危机?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经济危机?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507 更新时间:2024/1/19 8:30:30

经济危机,通是指人类进入商品社会后,因生产消费平衡被打破,出现大规模生产相对于劳动者有效需求的过剩,从而导致经济体系崩溃的现象。按照马克思的论述,导致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性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一战前接连三次爆发的大规模经济危机导致欧洲各强国间矛盾激化,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席卷全球,是迄今破坏力最大的经济危机。二战后,随着产业升级换代,经济危机出现周期性不明显的现象,1973年因石油危机而引发的经济危机一度被称作“最后的经济危机”。但在“后工业时代”,1971年到1973年间,美元与黄金脱钩,主要发达国家采取了货币浮动汇率制,由此开始了金融全球化的现代化进程。“金融危机周期”悄无声息地杀出,美国“黑色星期一”、拉美金融危机……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席卷泰国,之后迅速波及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和韩国等国家,股市汇市一路下跌,许多大型企业倒闭,工人失业,经济陷入萧条。;从2008年美国第4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由于投资失利,在谈判收购失败后宣布申请破产保护,引发了全球金融海啸开始算起,世界经济危机和低迷已持续近十年。虽然这十年间某些国家经济有所恢复,最大经济体美国也经历过一段小阳春,但总体上世界经济依然处于危机后续影响之中,远未复苏,更不用说重新进入繁荣轨道。此次经济金融危机是战后以来最严重、持续时间最长的全球性经济危机。

新中国成立后,因种种原因与外部经济圈隔绝,并未受到上世纪80年代前历次全球性危机明显波及。改革开放以来,尤其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WTO)后,中国虽遇到坎坷波折,但多表现为“内生性”,游离于全球性危机之外。像亚洲金融危机,中国被公认“受影响不大”。后来的“次贷风暴”,中国仅在危机之初受到一定冲击。中国在最近200年多灾多难,也因此从国内外历史中吸取教训。中国政治稳定,内部有强大凝聚力,外部影响能够控制。尤其是政府层面措施有效,打造了一道防范危机的“经济长城”。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很多国家崇信“华盛顿共识”,推行“休克疗法”,把政府对市场的干预一概取消,结果经济崩塌、停滞。而中国没有完全放任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另一方面,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这是改革开放前经济长期滞后所致,却让中国拥有更大的经济缓冲地,从而令“危机周期原理”难以起到明显作用。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在打造经济奇迹的同时,没有“独善其身”。当东南亚国家因亚洲金融危机而几乎全军覆没时,当时的亚洲第一大经济体日本顺势大幅贬值日元,使得东南亚国家雪上加霜,而中国承诺人民币不贬值,还坚定地表示中国金融和国企改革的进程将继续。中国成立70年来,改革开放至今,我国也是世界上唯一没有出现金融经济危机的国家。中国不仅没有出现过危机,而且当其他国家出现金融经济危机的时候,我们对它们的稳定和复苏做出了巨大贡献。例如,1997年和1998年的东亚金融危机,当时普遍认为东亚经济可能从此一蹶不,实际上到2000年以后,东亚经济又开始恢复蓬勃发展,最主要原因就是中国当时承诺人民币不贬值,并且在危机发生后,我们还维持了8%的经济增长,拉动了周边经济体的经济复苏。2008年国际金融经济危机发生后,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很快推出四万亿经济计划,并且在2009年第一季度就恢复了经济增长,并且拉动了世界其他经济体经济增长。

中国不断发展、完善、形成的“中国底气”“中国能力”和“中国经验”,共同构成了中国几十年来未发生过经济危机的关键密码。

中国为什么几十年来没有发生过经济危机?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作个类比:一个人为什么从来没有生过大病?

没错,首先他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而中国,正是在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过程中,练就出一副硬朗的身子骨。

我们也可以称之为“中国底气”。

这份底气,首先来源于现实中取得的发展成就。按不变价计算,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比1952年增长174倍,年均增长8.1%;其中,19792018年年均增长9.4%,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9%左右的年均增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汇储备稳步增加,2006年末突破1万亿美元,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一位。2018年末,外汇储备余额为30727亿美元,连续13年稳居世界第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发展进入腾飞期,2012年工业增加值比1978年实际增长38.2倍。20132018年,我国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11.7%和9.5%。

观察这几组关键数据,可以看到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总量和综合竞争力获得大幅提升,中国建立了基本稳定的金融体系和充足的外汇储备。同时,工业体系也在逐步完善,以高技术产业为代表的新动能空间和潜力依然广阔。这几十年来,中国经济规模的扩大,综合国力的提升,以及广阔的市场和充足的潜力,确保了当外部风险和危机来临时,我们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这正是中国经济的韧性。”

可以说,正是这份仍在不断孕育增长着的现实底气,成为了中国在一定时间内不发生经济危机的重要支撑。

而从更长的时间跨度来看,中国几十年来没有发生过经济危机,一定有其根本的原因,这个根本底气又在哪儿?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生产过剩的危机。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能够克服欧美市场经济体系的所有制缺陷。同时,我国拥有强大的国家协调能力,在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的同时,可以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达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效果。

因此,正是现实底气和根本底气的日益夯实,让中国在自身的发展变革中摆脱了经济危机的影响,蹄疾而步稳地走到今天。

让我们回到刚才的类比:一个人从来没有生过大病,不仅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更要有及时治愈感冒、发烧这样小病的能力。中国,亦是如此。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不是没有过经济波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也同样多次受到国际经济、金融危机的冲击。例如,1988年和1994年前后出现过的较大规模通胀;1991至1994年伴随人民币汇率的剧烈波动而呈现的资本外逃风险;同时,1997年和2008年的外部金融危机也对中国贸易、金融等领域造成了一定冲击。不同的是,中国总是能够化危为机,实现自身的结构改革和转型发展。中国经济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创造了令全球惊叹的“中国速度”“中国奇迹”。

在保持物价水平总体稳定、确保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提高发展质量效益等方面,中国在实践中所形成的宏观调控体系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国特色的宏观调控体系与西方政府采取的宏观调控有本质差别。首先,中国的宏观调控具有计划性,与中长期的战略规划相结合;同时,中国的宏观调控不是单纯的就经济谈经济,而是与民生改善、环境保护、社会体系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综合治理机制,有效避免了整体失衡。回首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发展历程,正是在一次次防范风险、应对挑战的磨砺中,中国能力不断增强,中国特色日益显现。正如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主旨演讲中所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

有句谚语这样说:好的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取得的发展成就和在防范应对经济危机过程中的主动作为,为世界各国树立了一个好榜样,更为全球经济治理积累了一些好经验。在防范和化解危机的过程中,“中国经验”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首先,要练好内力,做好自己的事情。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其次,要在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同时,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夯实应对风险的发展基础。

最后,要坚持改革开放,继续融入世界。在竞争与合作的历练中打造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提升防范风险的能力。

当然,中国经验还需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丰富和拓展。

茉楠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则提出了三个视角:

第一个视角叫“望远镜”。世界经济仍然处在深度调整期,这不是一个短周期,一定伴随着中国从大国走强国的整个历史发展周期,所以中国要有长期的发展战略眼光,保持好战略定力。

第二个视角叫“透视镜”。全球格局风云变幻、错综复杂,多重利益纠葛的大背景下,中国需要拨开云雾见天日,通过改革和开放深度洞察真伪命题,以敢于创新、勇于变革的姿态迎接挑战。

第三个视角叫“显微镜”。在危机处于萌芽状态时,要善于见微知著和化危为机,抓住恰当时机遏制风险蔓延,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

2019年4月26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讲了这样一句话:“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将同世界形成更加良性的互动,带来更加进步和繁荣的中国和世界。”

中国几十年来没有发生过经济危机,这是中国之福,也是世界之幸。

对于全世界影响较大的经济危机包括

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主要代表国家是英法等欧美资本主义国家。

20世纪70年代,欧美国家的经济滞涨。由于高科技的发展导致经济迅速过热发展,产品生产出来,但消费能力未能跟上,导致国家赤字上升,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停止发展。

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代表为金融业,范围波及日本,韩国,中国香港,东南亚诸国等。其问题出自于2方面:1方面是因为东南亚国家经济迅速发展引来过多国际热钱,由于这些国家过分依赖这些热钱而且没有对应能力,在经济出现问题时候,这些热钱迅速撤离,导致经济迅速崩塌。而另一个则是国际金融炒家恶意炒卖货币,人为搞乱汇率,导致这些国家货币迅速贬值,引起世界范围内的货币抛售,导致这些国家经济受损。除了中国香港外,其余地方均受到严重影响,其中以韩国,泰国最为严重,甚至达到其货币几成废纸的地步。

2008~2009年次贷危机:不用多说,现在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还在延续。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你如何看待国产抗日爱情神剧、军事爱情片、历史爱情片?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抗日爱情神剧:抗日战争是充满艰难困苦的,在抗战中的爱情是真诚的,是来之不易的,是值得祝福的。但是如果是神剧、雷剧,一些不切实际的情节会很考验人的智商,让人对本来美好的爱情失去期待。军事爱情片:军事总是与青春热血联系在一起,有热血劲爆的军事场面,外加青春肉体的加持,军事爱情片也是很合很多人的口味。历史

  • 古代战争故事:萨尔浒大战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后,又花了两年多时间整顿内部,发展生产,扩大兵力。公元1618年,努尔哈赤召集八旗首领和将士誓师,宣布跟明朝有七件事结下了冤仇,叫做“七大恨”。第一条就是明朝无故挑衅,害死了他的祖父和父亲。为了报仇雪恨,决定起兵征伐明朝。第二天,努尔哈赤亲自率领二万人马进攻抚顺。他先写信给抚顺明军守

  • 何振亚的戎马生涯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何振亚,原名继周、济舟、子新,字干新。汉阴县火镰碥绿烟村(今归宁陕县辖)人。民国16年(1927)毕业于汉阴县高小,20年(1931)考入杨虎城部第17路军军官训练班。是年冬结业,分配到安绥军沈玺亭部任职。沈部原系一支地方武装改编的部队,军纪涣散。何振亚深为报国之志难酬,苦闷失望。21年(1932)

  • 南北分界线上的古代大工程,秦岭古道有怎样的前世今生?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秦岭山脉是中国南北方的重要地理分界,为黄河支流渭河与长江支流嘉陵江、汉水的分水岭,东西绵延1500公里,南北宽达150公里。远古时期山间就出现沟通南北的古代道路,在周秦汉唐千余年中,秦岭驿道作为首都长安统治联络南方诸省的战略通道,发挥着重要作用。沟通南北的古代道路在山中很多,例如赫赫有名的子午道、骆

  • 俄罗斯对乌克兰开战,乌克兰国民司令部摧毁。俄军进展迅速,现代战争的速度可以有多快?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有多快???二战德国进攻法国,用了一个多月才拿下,就算是丹麦也花了四个小时,到了今天,北极熊只有了三个小时这完全就是一场不对称的战争,再一次证明了作为五常国家,军事实力到底有多强,在没有战略级武器握在手里的时候,想动你是分分钟的事老鹰用海湾战争证明了现代军事信息化的重要性,北极熊在今天证明了人类军事

  • 为什么朝代更替的战争都是从北向南打?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以南北方位的角度来观察,是属于从现象上观察。看问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朝代更替的本质,是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生产关系发生变化,或者是生产关系没有变化,但是,土地兼并严重,导致经济基础发生变化。总之,是财富和生产资料集中到了少数人手里,一方面政府没有税收,二方面太多人生活没有着落。于是,民众造反,朝廷也压

  • 唐朝的牛李党争和剑南的维州之战有什么关系吗?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牛李党争和维州之惑》维州(今四川理县东北)作为川西最重要的战略节点,唐蕃在此曾经反复争夺,这导致维州在624年(唐高祖武德七年)置州后,225年间八度废置,直到唐宣宗大中三年(849年),吐蕃王朝崩溃后,维州首领献州内附,方告一段落。维州设城后,因其地处川西北河谷地带,为川北交通要道,即刻成为西川

  • 1999年地球自卫反击战究竟是怎么回事?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事情已经过去了20多了,你们也已经成年了,是时候让你们知道事件的真相了。1999年一颗陨石坠落在地球,随后外星文明舰队开始了行动。由于外星文明先进的武器,在一个月内外星文明就在太阳系中攻破人类的防线,转眼就面临地球这个人类最后战场。外星文明向地球发射密集型火箭,幸运的是被月球阻挡绝大部分,这也是月球

  • 如果在西南战争中西乡隆盛胜利了,日本会如何发展?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感谢诚邀,谈谈浅见首先我觉得明治维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废藩置县,它将整个日本从大大小小的藩国纷争中解救出来。当然这样使日本的武士阶层不论从地位和作用将荡然无存。当时明治政府在“征韩论”与“内治论”之间争论不休,以西乡隆盛为代表的坚持征韩,将武士们的愤怒转移到国外。以大久保利通为代表的坚持内治。大久保胜

  • 古代沙场征战的死亡率有多高?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看到这个问题,我第一个想起来的是唐代边塞诗人王翰《凉州词》记得那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首先说,中国古代的战争是非常多的。而和平时期却非常少。我们先把中国历史上较长的和平时间梳理一下。除了原始社会无法确切考据外,西汉文景之治有40年左右没打仗,汉武帝北却匈奴后50年没打仗,大唐盛世贞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