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祥是中国近代革命史上一位叱咤风云、屡建奇功,具重大影响的传奇人物。同陕西国民革命及西安有着直接的关系。
西安有两座城门一个公园与冯玉祥有关。
1926年河南军阀刘镇华攻打西安,围城8个月,幸有李虎臣杨虎城“二虎守长安”,最终冯玉祥率军解西安围城。为纪念西安的死难军民,冯玉祥率众公祭,建革命公园,负上筑冢,建立烈士祠和革命厅,供市民凭吊纪念。
1927年5月,冯玉祥将军在东城墙开辟中山门,以纪念国父孙中山先生。中山门两个门洞,分别为它们取名“东征门”和“凯旋门”。1927年冯玉祥率军东征,就从东征门出城。
1927年冯玉祥率军东征,就从东征门出城。
为纪念冯玉祥国民革命联军援陕解西安之围的英勇战斗、流血牺牲精神,宋哲元将军依照人民的意愿,责成建设厅在当年国民军炸开的西安西北角城墙处,新辟“玉祥门”,成为永久纪念。解放后又经扩修,使“玉祥门”成为西安通向西去的宏阔通道。
冯玉祥率军打垮刘振华解除西安被围八个月的劫难后,曾在西安驻军若干年。据老年人口述及史料记载,冯玉祥驻军期间还真为西安做了许多有益的事情。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西安的繁华商业中心区在南院门粉巷一带,北大街以东,东大街以北,即现在新城区的大部份地区,属荒芜之地,有少数人居住其中,都是外地逃荒逃难的流民。陇海铁路郑西段修通后,有更多的河南、山东、苏北难民进入,抗战爆发,大批河南难民入,就在该地区落脚,到处搭建棚子地窝子,杂乱无章,环境恶劣。冯玉祥筹款派人在该区修筑道路和公厕,组建机构,还自为这些道路命名,朝阳门内向西,南北走向的道落依次命名为尚爱路、尚勤路、尚俭路、尚仁路(四九年后改成解放路)、尚德路、尚义路、尚礼路等,东西走向的道路,东大街命名中山路、东西一路、中正路(四九年后改东新街)东西二路至东西八路,还命名一些有难民集中特点的居住区名称,如三义里、安民里、博爱里、民乐园(当时曾修建砖制东西南北四门楼,冯笔提字,雕刻而成)等。在当时军政合一的体制下,以及抗战的内外政治经济条件下,能为城市布局和安定难民做这么多的事情,己属难能可贵了。
榆林出过哪些名人?
榆林出名将,张献忠、李自成、李定国、韩世忠等人都是榆林的,但是我最佩服的榆林人还是抗日名将杜聿明。
杜聿明将军1904年出生于现在的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杜家湾村,黄埔一期学员,早年在讨伐军阀陈炯明的战斗中就表现出色,后投身抗日战场,杀敌众多,被称为“抗战十大名将”。
在黄埔学员东征中,攻打淡水城的战斗一度陷入胶着状态。为了尽快拿下淡水城,部队组织了敢死队,杜聿明和陈赓等人毅然报名参加。敢死队奋不顾身,在东征军枪炮的掩护下奋力冲锋,杜聿明和陈赓率先爬过城墙,并打开大门,帮助大部队顺利拿下淡水城。
让杜聿明将军名声大振的是在抗日战争中的突出表现。淞沪会战中,杜聿明将军担任装甲兵团团长,奉命组织装甲兵团阻击日军。1938年,杜聿明升任200师师长,保护湘潭十万人免于火灾,受到当地人民的称赞。同年底,杜聿明升任机械化新军的第五军军长,并严格操练军队,并提出“习精、习诚、习勤”的口号,军队面貌焕然一新。
1939年12月,日军占领防城、北海、钦州等地,并试图进一步进占南宁。日军虽然来势汹汹,但是孤军深入,杜聿明果断抓住战机,带领第五军从正面向昆仑关一带的日军进攻。强将手下无弱兵,杜聿明对郑洞国、戴安澜、邱清泉安排了作战任务,沉着冷静地指挥作战。经过长达十八天的艰苦战斗,第五军终于取得了昆仑关大捷的胜利,恶贯满盈的日军少将旅团长中村争雄被击毙,击毙击伤日军上万人。
1942年,杜聿明又奉命带领第五军开赴缅甸战场,指挥第五军在缅甸战场同日军血战,在同古诸战等战役战斗中重创日军。虽然杜将军也有败走野人山的阴影,然而这场败仗却与上级的错误指挥离不开关系。
杜将军治军有方,面对日军的精锐部队也敢于进攻,消灭的也多是日军的精锐部队,为抗战做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杜将军是值得尊敬的抗战将领。
我是冰哥聊史论古今,期待您的关注和点评!
1、杜聿明(1904年11月28日-1981年5月7日)
字光亭,汉族。陕西省米脂县人,著名抗日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黄埔系骨干将领。出身于黄埔军校,后在国民革命军机械化部队任职,历任第二百师师长、第五军军长,率部参加桂南会战,取得昆仑关大捷。1949年1月9日在淮海战役中全军覆没,于河南省商丘市永城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所俘。1959年12月4日,获得特赦释放。1981年病逝于北京。
2、张献忠,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9月18日出生
生于陕西省定边县郝滩乡刘渠村(古称柳树涧堡),少时曾读过书,成人后参军,曾当过延安府捕快,因事革职,便至延绥镇从军。因犯法当斩,主将陈洪范观其状貌奇异,为之求情于总兵官王威,重打一百军棍除名,从此便流落乡间。明崇祯三年(1630年),张献忠积极响应王嘉胤的反明号召在米脂起义,自号八大王,一作西营八大王。次年,参加王自用联军,为三十六营之一。清顺治三年(1646年),局势越来越紧张。当部队到达川北西充县与盐亭县交界处凤凰山坡时,大西国皇帝张献忠与清朝亲王豪格相遇,两军激战之中,张献忠中箭身亡。
3、李继迁(9631004),党项夏州政权统治者,夏国创建人。银州防御史李光俨之子。
生于银州(今陕西榆林南)无定河边一山寨(今称李继迁寨)。智勇善骑射。开宝七年(974),任管内都知蕃落使。太平兴国七年(982)六月,族兄李继捧率族人入宋献所属五州地,他拒诏,不从赴阙,与弟继冲,亲信张浦等诈言乳母死出葬,置兵甲于棺,率族众数十人出奔夏州东北三百里之地斤泽,出其祖拓跋思忠像示族人,号召部族起事。十二月,攻夏州、银州、宥州等地。雍熙元年(984)九月,地斤泽被知夏州尹宪、都巡检使曹光实袭破,母、妻被获,与弟继冲幸免得脱。遂聚豪族,招蕃众,兵势复振。二年二月,以弟继冲等诈降,诱杀曹光实,袭据银州,自称定难军留后。乘胜攻会州,围抚宁砦,与宋军战,兵败,弃银州逃走。三年二月,向契丹称臣图援,被封授定难军节度银夏绥宥等州观察处置等使,特进检校太师都督夏州诸军,事,并尚宗室女义成公主,淳化元年(990)十二月,受契丹封为夏国王。二年,受继捧招降,伪称归诚,宋太宗授以银州刺史,赐姓名赵保吉。旋诱继捧降契丹,并其部众。继捧逃走,为宋所执。被宋削所赐姓名。因宋实行盐禁,处境困窘,内外-。至道二年(996)三月,于浦洛河邀击宋运往灵州的粮草,继攻西凉府,围灵州,宋以五路救援,继迁恐平夏有失,解围。三年,复上表归宋,宋授夏州刺史、定难军节度、夏银绥宥静等州观察处置押蕃落等使。旋复抄掠宋边。咸平四年(1001),谋西掠吐蕃,北收回鹘,攻灵州不克,屯田于其境。五年三月,攻陷灵州(今宁夏灵武南),以为西平府,遂都于此。尽复绥宥诸州地。六年(1003),东攻麟州不克,复攻西蕃,取西凉府(今甘肃武威),继攻六谷都朔方节度使潘罗支,为罗支邀集六谷部及者龙族败于三十九井,中流矢,逃回灵州。景德元年正月二日卒,年四十二。追尊“应运法天神智仁圣至道广德孝光皇帝”。元昊建国,谥神武,庙号太祖,墓号裕陵。
补充:
榆林市位于中国陕西省的最北部,陕北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地交界处,是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区。东临黄河与山西省朔州市、忻州市、吕梁市隔河相望,西连与宁夏吴忠市、甘肃省庆阳市相接,南接本省延安市,北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相连,系陕、甘、宁、蒙、晋五省区交界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