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楚国联军伐吴的大决战,最亲密的盟友却为何在生死关头背信弃义?

楚国联军伐吴的大决战,最亲密的盟友却为何在生死关头背信弃义?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119 更新时间:2024/1/24 3:30:31

吴军大败七国联军,是使用了我们平时在电视电影中都未见过的”心里战”。盟军并未”背信弃义”,因为并未“倒戈”。只是中计而军心动摇,阵脚散乱被打败。

3我国历史上周朝存在了近八百年。它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为西周,后期为东周。其中,东周又分为两个时期:春秋和战国。

东周时期,由于周天子权力逐渐被架空,已基本不能对各诸侯国发号施令了。各诸侯国为了权力、领土,根本不需要周天子的“授权”,也无需任何”借口”,就可以随意对他国发起战争,相互混战。通过不断的战争和兼并,一些弱小的国家被消灭,诸侯国的数量减少,并最终形成了以秦穆公、楚庄王晋文公齐桓公、宋襄公争霸的局面。史称“春秋五霸”。

春秋时期,楚国是国土面积最大的诸侯国。吴国原是楚国的属国。自吴国国君“寿梦”继位后开始崛起,于是有了想摆脱与楚国的“臣属关系”。并积极动用武力,与楚国争夺淮河流域。但因为淮河流域为楚国所控制,且吴国是逆江而上。自“寿梦”至吴王“僚”的60多年时间里,两国战争频繁,互有胜负。吴国欲夺取淮河流域的步伐一直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尤其是战略重地“州来”,地处淮河流域的中心,与东面的“钟离”(今安徽省凤阳县东)、南面的“居巢”(今安徽省合肥市西北)互为犄角之势,成为吴国难以逾越的障碍。曾先后两次为吴国夺取,但转眼又被楚国占领。

公元546年,在宋国大夫“向戍”的倡导下,晋、楚、齐、秦、鲁、卫、陈、蔡、郑、许、宋、邾、滕等在当时实力较强的14个诸侯国在宋国的西门外举行旨在息兵罢战的第二次“弭兵会盟”。

由于晋、楚、齐、秦四个强国国内皆出现了激烈的国内矛盾,国势逐渐衰弱,放慢了对外扩张的步伐。于是各国都遵守了会盟约定,中原各诸侯国之间出现了一度出现了相对和平的局面。这就给了处于长江下游流域的吴国和越国兴盛强大起来的机会,刺激了两国加入中原争霸的决心。

这时楚国的罪臣“屈巫”逃到晋国,向晋君建议:吴国一直与楚国争夺淮河流域,且现在也已强大起来了,何不“联吴制楚”?晋国也一直想与楚国争霸,于是采纳之,与吴国缔结战略同盟,让吴国侧面打击楚军,阻止楚军北上。两国一拍即合。

欲从楚国手中夺取淮河流域,就一定得拿下战略要地“州来”。

公元前519年,吴王“僚”率“公子光”再攻州来。吴楚之战又起。七月,楚平王下令“司马越”统率楚、顿、胡、蔡、辽、许、陈七国联军前往救援,并让令尹“阳”督师。吴国见楚联军力量强盛,遂撤师移驻“钟离”,伺机行动。巧“阳”病死军中。楚军失去主帅,士气低落。被迫回师“鸡父”,欲休整后再战。

这里要说一下“鸡父”的战略重要性。鸡父大别山之西麓,楚国南端重镇,当淮河上游之要冲。胡、沈、陈、顿、项、蔡、息、江、道等小诸侯国屏列其西北。两国不管谁占领,皆进可战,退可守,且由此可控制淮颍地区的许多小国。而吴国由此可进入大别山区,为日后破楚入郢(楚国首都)作准备。

吴军得知阳病亡,楚军不战而退,便尾随楚军,等待战机。公子光分析:“跟随楚的诸侯国,虽多皆小,皆害怕楚国而不得不来。胡、沈的国君年幼而浮躁;陈国大夫年轻力壮但愚玩;顿、许、蔡三国都憎恨楚国的政令。七国共同作战,必不同心。而楚国令尹病亡,士气低落。此战必大败楚军”。吴王僚采纳了。并迅速逼近楚军。

7月29日是“晦日”(中国传统节日,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即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兵家大忌,不可打仗。可吴国偏偏不迷信,利用楚军完全放松警惕的机会,乘其不备,突然出现在鸡父战场。联军毫无准备,仓促应战。司马越让其他六国列为前阵,掩护楚军。吴王僚先将三军主力自己率中军,公子光率右军,公子掩余率左军,预作埋伏。然后派3000不习战阵的囚徒为诱兵,攻打胡、沈、陈国军队。因囚徒未接受军事训练,吓得四散逃退。三国贸然追击,进入了吴军主力伏击圈。吴军突然出击,战胜了三国,并杀死了三国国君。并释放了三国俘虏,让其逃回本国阵列。

战争的高明就在这里:通常俘虏都是暂时扣押看管,但吴国此次不按常理出牌。士卒侥幸捡条性命,纷纷狂奔,叫嚷不己:“我们的国君死了,我们不打了”。

另三国见此状况,军心动摇,阵势不稳。吴军紧随乱兵而来,擂鼓呐喊。三国因惊恐、慌乱而狂奔四散,不战自溃。而楚军自恃必胜,根本未作列阵,直至忽见许、蔡、顿乱军漫山遍野狂奔而来,吴军在后又冲杀过来,仓猝败退。吴军大获全胜,并乘机攻取了“州来”。

“鸡父之战”,楚国遭受了重创,自此很少主动出击,基本采取消极防御的措施,在吴楚争霸中逐渐陷入被动。而吴军通过这场战争,控制了淮河流域,有了进可攻,退可守的地域资本。

公元506年“柏举之争”,吴国攻破楚首都,楚于是元气大伤。而吴国日渐强盛,与秦、晋、楚、宋并称“五强”。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长津湖主要讲的是什么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发生在长津湖地区的一场战役。长津湖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3个军,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与武器装备世界一流、战功显赫的美军第10军,于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在朝鲜长津湖地区进行了直接较量,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全歼美军一个整团的纪录,迫使美军王牌部队经

  • 中国近代战争名人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近代史英雄人物事迹及启示:赵一曼宁死不屈1935年11月,在与日军作战中,赵一曼为掩护部队腿部负伤后在昏迷中被俘。日军为了从赵一曼口中获取到有价值的情报,找了一名军医对其腿伤进行了简单治疗后,连夜对其进行了审讯。在狱中,日本人动用酷刑,她没有吐露任何信息。赵一曼忍着伤痛怒斥日军侵略中国以来的各种

  • 如果吴三桂不造反,康熙能让他善终吗?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覆水难收,开弓岂有回头箭?历史上的吴三桂是一个复杂的人物,也是一个无耻的人物。在明清交替的动荡环境下,吴三桂审时度势,运筹帷幄,“识时务”地加入了满清的阵营,成为清朝统一中原的马前卒。1661年吴三桂将永历帝勒死在昆明,标志着南明政权正式覆灭。有感于吴三桂兢兢业业的打拼,清朝封吴三桂为平西王,镇守云

  • 抗美援朝中出现哪些英雄?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抗美援朝战争于1950年10月开始,1953年7月结束,历时两年九个月,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保家卫国,支援朝鲜人民反对美国侵略的正义战争。抗美援朝的目的是为新中国的革命和建设提供安定的外部环境,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发扬国际主义精神的体现。在这场战争中,拥现出了特级英雄黄继光、杨根思、柴云振等,一级战斗英雄

  • 核变引起的生物战争,影片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核灾难生物战争或争斗人跟生物打的:老版《哥斯拉》生物跟人打生物又跟生物打:2014版《哥斯拉》机器人跟人打:《终结者》系列人跟似人非人打:《隔山有眼》人跟人打:《隔绝》古代波斯帝国(波斯第一帝国,即阿契美尼德王朝)为了扩张版图而入侵希腊的战争,战争以希腊获胜,波斯战败而告结束。这次战争对东西方经济与

  • 如果三国时孙权往海外发展,刘备往东南亚发展,会是怎样的格局?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额,这个问题脑洞略大。先说孙权。孙权其实已经扩张到极限了。230年,孙权派遣卫温和诸葛直浮海到夷州和州去寻找长生不老药。卫温和诸葛直大概花费了差不多一年时间到了夷州,也就是今天的台湾。当时的台湾是个什么情况呢?就是原始社会时期:此夷各号为王,分划土地,人民各自别异,人皆髡头,穿耳,女人不穿耳。作室居

  • 南宋比南明更耐打?为何南宋能延续150年而南明却撑不过20年?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南宋和南明不是同一个概念。南宋主要是北宋被金国占领首都开封以后,建立的南方政权。北宋之所以灭亡,根本上是在于北方的防御存在问题。北宋将首都建立在开封,本来就是一个昏招。因为当时燕云十六州控制在契丹人手中,后来又被女真人占领。而燕云十六州已经进入了华北大平原,游牧民族骑兵根本不需要

  • 应州大捷十万人大战一天,死亡总计68人,是故意抹黑正德皇帝吗?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应州大捷,应该说是一场真相被历史淹没的战役。武宗皇帝朱厚照虽然沉湎玩乐,不思朝政,在历史上留下了诸多荒唐行径,但若客观评价的话,朱厚照先生玩归玩,在大是大非面前他还是相对靠谱的。他能够明辨忠奸,对于大臣的逆耳忠言,虽然听不进去,但也不滥杀这些忠良之辈;能够有自知之明,深知自己不是治国理政的料,明智地

  • 抗美援朝典型故事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抗美援朝中有哪些感人肺腑的故事呢?本文整理了几个故事,欢迎阅读。邱少云1951年3月25日,邱少云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员渡过鸭绿江。到达朝鲜后不久,军队在一个村庄休息,遭到敌机轰炸。全村立即成了火海,战士们立即展开营救工作。邱少云不顾生命危险,冲进一间燃烧的小屋,一名女子不幸遇难。邱少云抱起死者身

  • 格罗兹尼巷战,俄罗斯军队暴露出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当时车臣武装甚至将俄军的尸体堆成沙包当成街头堡垒作为防御工事。可谓是死去的士兵连最后的尊严都丧失了。越战结束后发生的最残酷最血腥的一个战役,还是巷战来的,到现在俄军还是如噩梦般挥之不去。1918年才建立的这个被誉为嗜血之城的格罗兹尼,它是按照作战要塞来设计的,城内堡垒密如蛛网,易守难攻。在那里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