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众人一般病者是,又谓之天行时疫。出自《丹溪心法瘟疫五》。也就是说瘟疫就是由于一些强烈致病性物质,如细菌、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人类历史上影响巨大的瘟疫主要有:非典、鼠疫、天花、流感、霍乱、疟疾等。
瘟疫在中国史料中早有记载,根据历代文献中国自公元7世纪至公元20世纪,中国较大规模的瘟疫就达七百多次。最著名的就有东汉末年、明朝末年两次大瘟疫,给王朝的灭亡直接敲响了丧钟。
中国发展出版社曾经出版“传奇经典系列”图书,分别为:《历史上的大征服》、《历史上的大迁徙》、《历史上的大骗局》、《历史上的大谋杀》、《历史上的大预言》、《历史上的大瘟疫》。其中在《历史上的大瘟疫》一书中就列举了人类历史上的十次大瘟疫,东汉末年大瘟疫就是其中之一。
另外在书中列举人类历史上有明确记录的死亡人数超过10万的瘟疫就达42次,涉及中国的就有7次,下面就逐一列举。
①公元468年,中国正处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这年北方是北魏皇兴二年(君主魏献文帝拓跋弘),南方是宋泰始四年(君主宋太宗明皇帝刘),中国河南、河北、山东、湖北及安徽发生疫病,1415万人死亡。
②公元1358年,中国正处在元朝末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时期,这年是元朝至正十八年(君主元顺帝孛儿只斤妥帖睦尔),这年朱元璋继承了病逝的郭子兴势力不断扩充自己的势力,起义军领袖徐寿辉也建立年号为“天启”。在兵荒马乱的年代,山西及河北地区发生疫病,死亡人数超过20万。同年,名医朱震亨去世,著《局方发挥》、《金匮钩元》、《格致余论》《伤寒辨疑》等。
③公元17721855年,中国正处在清朝时期,这段时间是从乾隆三十七年至咸丰五年,共经历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人皇帝,此时乾隆皇帝已经61岁,变得好大喜功,吏治有所败坏,后期多地爆发起义;至咸丰皇帝时期,农民起义军更是风起云涌,就在咸丰五年之前,中国大地上已经出现太平天国(洪秀全年号)、天德(林恭年号)、洪顺(李明先年号)、天德(黄威年号)、天运(刘丽川年号)、洪德(大成国陈开年号)共6个农民起义军政权年号。同时,中国云南省有31个县、市流行鼠疫,25.3万人死于该病。
④公元18561900年,中国正处在清朝时期,这段时间是从咸丰六年至光绪二十六年,共经历咸丰、同治、光绪三任皇帝,中国云南全省有86个县流行鼠疫,共计死亡73万多人。
⑤公元18841953年,中国经历了清朝灭亡、民国建立、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等时期,中国福建57个县、市中有71万多人死于鼠疫。
⑥公元18871919年,中国内蒙东部52万人死于鼠疫。
⑦公元19101913年,中国和印度发生淋巴腺鼠疫,流行期间,死亡数百万人。
【历朝历代都有关于疫情的记录】
汉朝时期:
青周大疫(青州即现在的山东),文献记录:”这次疫情产生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政府指导下的隔离治疗,即把患者隔离开来,具体可参照平帝诏:“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
三国时期:
三国时期尤其是汉末,根据历史文献记录,气温反常,整体气温偏低,现代研究表明,偏低的气温更加利于病毒的存活,所以汉末至三国爆发的病毒使当时的人口发生致命性锐减(恒帝永寿二年人口是5006万多口至三国末年(280年),魏蜀吴合计人口剩下560万零200多口(金兆丰《中国通史食货篇》)。),其中建安七子更是有五人死于疫情泛滥期间。
魏晋南北朝时期:
这期间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的疫情变得更加严重。史料记载:
晋惠帝光熙元年(306年):死者以十万计;
永嘉年间(307年312年),流尸满河,白骨蔽野。
义熙元年(405年),益州大族谯纵据四川,自称成都王。
义熙二年(406年),黄虎之战记载,刘敬宣部队在四川遇大疫遂退出四川,返回至建康,士兵死亡十有八九,可见疫情的致命性。隋朝时期:开皇十年(590年),在当时的首都长安发生重大传染性疫情。后至隋朝大业八年(612年),山东、河南两个人口集中地相继发生疫情,死伤惨重。唐朝----治疫机构成立、,政府制定救灾机制唐朝期间也发生多起瘟疫,但得益于经济文化水平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使疫情灾害不再像以前产生灭绝性伤害。唐朝制定了治疫救灾机制并延续下来,为后世公共医疗系统提供了很好的参照,至于后期宋元、明清乃至近代很多框架都有唐朝机制的影子。
宋朝时期:
据宋朝遗存的相关文献记载,大的疫情一共有六次,分别于:1048年在河北爆发;1208年在江淮爆发;1271年在浙江永嘉爆发;1275年在常州爆发;1276年临安(今杭州)爆发。辽、金、蒙古时期:金1232年,汴京爆发疫情,每日死者近三万余。元朝时期:1308年,绍兴等地爆发疫情死者二万六千余人。
1313年,京师、衡州疫灾,死者十有八九。
1344年,关于黑死病的疫情记录开始出现。
明朝时期:
万历八年和崇祯六年,均发生大疫情
清朝时期:
清末在东北爆发大规模鼠疫,但清政府在这次疫情的处理过程中可以说已尽完善,有史学者称这是清末期政府做的最正确的事情了。在这次疫情的处理过程中,清政府派出专员处理、对病人实行隔离治疗,在城市区间实行封闭式管理,同时关闭了东北大门禁止往来。可以在这次疫情的处置过程及时放到今天仍然有现实的意义。
民国时期:
民国期间主要爆发过三次鼠疫疫情:
1917年8月-1918年3月,共造成14600余人死亡;
1928年-1929年3月,共造成4000余人死亡;
抗日战争时期,因为日本侵略者使用细菌武器包括鼠疫病菌,所以在战争过程中死者甚众。
新中国成立后:
主要有1956年的河北霍乱、03年的SARS、17年的张家口鼠疫、以及今日在肆虐非典型肺炎。
纵观中国的历史发展,一直都是一个痛苦与成长并存的过程,我们的文化传承并没有疫情的出现而断流,朝代更替历来如此,古今疫情不绝于书,我们能做的就是在每一次疫情爆发的时候,冷静处理、积极面对,相信疫情终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