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枕戈寝甲[zhěngēqǐnjiǎ]枕着戈、穿着铠甲睡。形容经常生活在战争之中。2.破斧缺[pòfǔquēqiāng]斧、,泛指兵器。形容战争中必须付出的代价。3.兵戈扰攘[bīnggērǎorǎng]兵戈:武器,指战争;扰攘:纷乱。形容战争时期社会秩序的动荡混乱。4.穷兵黩武[qióngbīngdúwǔ][释义]穷:用尽;竭尽。黩:任意;轻率。出动全部兵力;任意发动战争。形容极端好战。5.归马放牛[guīmǎfàngniú]把作战用的牛马放牧。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6.祸结兵连[huòjiébīnglián]结:相联;兵:战争;连:接连。战争接连不断,带来了无穷的灾祸。7.偃武息戈[yǎnwǔxīgē]停息武备,不事战争。8.偃武兵[yǎnwǔgāobīng]停息武备,不事战争。同“偃武息戈”。
有关战争的成语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草木皆兵、马革裹尸、赤膊上阵、乌合之众、打草惊蛇、四面楚歌、用兵如神有勇无谋、全民皆兵、声东击西、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坚壁清野、揭竿而起、破釜沉舟、围魏救赵、作壁上观、暗渡陈仓、城下之盟、五十步笑百步、杀身成仁、纸上谈兵、风声鹤唳、步步为营。望梅止渴、运畴帷幄、一鼓作气、再衰三竭。余勇可贾、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腹背受敌、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硝烟弥漫、士饱马腾劳而无功功成不居,散兵游勇,勇猛精进,进退失据,出奇制胜,壁垒森严,严阵以待。短兵相接全军覆灭远交近攻攻其无备功败垂成解甲归田战天斗地养精畜锐、锐不可当当头棒喝舟中敌国枪林弹雨速战速决决一雌雄盘马弯弓弓折刀尽尽忠报国国士无双干城之将将机就机草木皆兵兵连祸结四面楚歌歌功颂德箭在弦上马革裹尸金城汤池马仰人翻用兵如神因敌取资欲擒故纵纵虎归山发号施令弹尽援绝剑拔弩张兵不由将将计就计计无所出出生入死勇往直前调虎离山知难而退挥戈反目片甲不回弹尽粮绝声势浩大坐观成败败军之将将伯之呼寡不敌众大敌当前十围五攻
”纸上谈兵“这一成语典故源自的战役的交战双方
纸上谈兵: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典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近义词:华而不实。
大家给我一个春秋战国有关成语的故事
完璧归赵战国时代,赵王无意间得到了一块宝玉和氏璧,秦昭襄王听说后非常想要据为己有,因此就派人到赵国,对赵王说秦国愿意以十五个城与赵国交换这块玉。赵王心里非常舍不得,但是因为赵国国势很弱,因此不敢得罪秦王,怕秦王一不高兴,就派兵攻打赵国。为了这件事,赵王伤透了脑筋。大臣蔺相如知道这件事以后,就自告奋勇带着和氏璧出使秦国,他心里知道秦王虽然喜欢这块玉,事实上根本不想用十五个城来交换。到了秦国后,蔺相如就抱着和氏璧、大声对秦王说:「如果大王您不顾信用,想要抢我手上这块宝玉,我就一头撞上皇宫里的柱子,相信宝玉一定会粉碎!」秦王听了虽然很生气,但是怕他真的撞上柱子而摔坏宝玉,因此一点都不敢轻举妄动。后来蔺相如更趁秦王不注意的时候,派人连夜把和氏璧送回去。秦王虽然恼怒,但是因为知道自己行事不够光明正大,怕传出去成为笑柄,只好把蔺相如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