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汉朝对匈奴的战争是怎样的?

汉朝对匈奴的战争是怎样的?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970 更新时间:2023/12/30 10:22:35

这是一场持续了一个几个世纪的战争,长达三百多年,一场国力民力的消耗战。

从先秦开始,中原王朝便开始消耗大量的精力去抵御北方的少数民族。公正的讲,一个民族的崛起势必会压榨到其他民族的生存空间,甚至有灭族之祸。于是就有了战争,为了生存,为了利益。

匈奴崛起在秦初,匈奴王朝便开始崛起,厉兵秣马,四处征战。终于,向下发现了新大陆,开始入侵中原领土。秦始皇耗举国之力,修建万里长城,以图把威胁阻拦在长城之外。可惜事与愿违,没有看清中原王朝已暴乱四五百年的事实,以至于留下万古骂名,实在可悲可叹,千古一帝啊。

百姓不理解秦始皇的好心,于是几个带头分子大力搞破坏,于是烽烟四起,遍地狼烟。匈奴趁中原王朝互相残杀之时,顺黄河而下,抢占大片领土,只待进一步攻击。

久战不利最终,带头分子刘邦承袭帝位,建立汉朝。这期间,匈奴也多次侵犯汉朝,刘邦也无可奈何。终于,汉高祖以为逮着了一个天大的机会,所谓狡兔死,走狗烹。汉高祖怀疑韩信造反,便把他发配到与匈奴靠边的地带,以假借匈奴之手除掉韩信,又可以用韩信阻挡匈奴。韩信封地屡受匈奴骚扰,苦不堪言,最终揭竿而起,匈奴也趁此机会,一举把前来的刘邦围困在白登山,汉军大败,史称“白登之围”。

以和养战刘邦败走后,摄于匈奴的威猛,从此便不敢再言战了,每年都会赠送匈奴大批财物,与此同时,以公主和亲,以求平安。因为中原王朝也打不起,国内到处都是事儿。

此后的六十年,汉朝多次以公主下嫁,大量的财物也源源不断进入匈奴人的腰包。似乎所有的忍辱负重都是为了等来光辉的到来,终于六十年后,汉武帝出现。

汉武大帝汉武帝也是个暴脾气,看祖辈忍气吞声六十年,气不打一处来,于是决定全面反击。因为这六十年的与民休息,无为而治,汉朝的实力大大增强,不再是任匈奴欺辱的对象。

汉武帝元光六年,以卫青为车骑将军,兵出上谷,斩获敌首七百,首站告捷。

元朔元年秋,将军卫青出雁门(山西代县),匈奴人又送了几千个人头。

元朔二年春,将军卫青出云中,置五原,朔方,也就是当今的内蒙古乌拉特旗东一带。

三年后,卫青出朔方,斩敌五万。

。。。

此后捷报频传,最终匈奴投降。在这四十年的时光里,汉武帝愣是把匈奴赶到了沙漠以北的辽阔大地,不敢再轻易南下。愚人只想说,厉害了,汉武大帝!

昭君出塞汉武帝后,耗光了国力,西汉开始慢慢式微。到汉元帝,又开始以和亲的方式来缓解北方压力,一个男人不行,往往让女人付出代价。最终,孤苦无依的王昭君以公主的身份出塞和亲,传闻,北上途中,凡是大雁瞅到王昭君,一时纷纷看呆,心里琢磨:你长这么漂亮,让我鸟族如何是好。于是大雁们纷纷五体投地,跌落空中。莫非,王昭君是花族的?

远走中亚到了汉和帝,这位年纪轻轻的小伙子,励精图治,将反复的匈奴人彻底赶出了汉朝的视野范围,从此匈奴终于意识到汉族人不是好惹的,于是远遁中亚欧洲,开始折腾远方的劳动人民。

匈奴是一个很古老的游牧民族,据司马迁的《史记》记载,匈奴在时称作荤粥、在周代称作猃狁、在秦代称作匈奴。在汉之前这一段时期,匈奴的实力并不是很强大,北方大草原上的东胡和月氏都是一方霸主。直到秦末,秦国戍边的军队都被调入内地平叛后,匈奴趁机侵入了河套地区,匈奴的边界也重新回到了蒙恬北击匈奴之前的地区。匈奴也在楚汉争霸之际,迅速发展壮大,在匈奴单于冒顿带领下,东破东胡、西击月氏,南并娄烦、白羊河南王,匈奴拥有多达三十多万可战之士,成为了北方草原上唯一霸主。

汉代建立初期,匈奴已经严重威胁到了边地,于是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决定亲自征讨匈奴,由此爆发汉匈之战的第一战平城之战。汉军此次出征人数多达三十二万,其中步兵占多数;匈奴集结了四十万骑兵(数据不可信,有四十万匹战马参战差不多)。匈奴采取诱敌深入的策略,把轻兵冒进的刘邦团团围困在白登山上,但冒顿与韩王信的部将王黄、赵利二人的军队并未前来集合,而刘邦的援军即将到来。于是在刘邦趁机突围而出,与大军会合。

在经过了平城战争的失利后,刘邦深刻认识到了匈奴的实力,鉴于汉的国力所限。于是汉高祖开始到汉景帝时期,汉王朝都多次采取与匈奴换取和平的手段。和亲本身就是常用外交手段,成本低效果好,在条件不支持大规模战争的情况下,和亲是很正常且有效的政治手段。

在与匈奴和亲的这一段时期,汉匈之间的和平关系多次破裂。汉文帝三年,匈奴右贤王入侵汉边境,丞相灌婴率车骑八万五千北上反击。汉文帝十四年,匈奴单于亲率十四万骑兵入侵汉边境,汉军车千乘、骑十万北上反击。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汉匈之间时战时和,关系及其不稳定。

经过文景之治的发展,汉王朝经济达到了空前的强大,最终汉武帝结束了和亲方式,对匈奴发起来反击。

马邑之谋公元前133年(汉武帝元光二年),汉王朝在马邑策划对匈奴的一场诱敌歼灭战。匈奴单于贪图马邑的财物,以十万骑兵来袭,而汉军则在马邑附近埋伏了三十多万兵马决定伏击来袭的匈奴骑兵。但匈奴单于在途中发现了问题,判断出了汉军有埋伏的可能性,于是全军撤退。汉武帝的马邑之谋宣告了失败,但汉王朝对于匈奴的反击却正式开始了。

龙城之战公元前129年(汉武帝元光六年),汉王朝发动四路大军各领一万骑兵攻击匈奴,代车骑将军卫青出上谷,骑将军公孙敖出代,轻车将军公孙贺出云中。除了卫青却得了直捣龙城,斩首了700余人,其余的三路汉军或无战绩,或遭到了惨败。由于卫青的胜利,使得汉军士气大增,卫青因此立刻封侯,以后汉朝对匈奴作战就交由卫青指挥。

河套之战公元前127年(汉武帝元朔二年),卫青率骑兵出兵云中以西道到陇县西,击败依附于匈奴的白羊王、楼烦王。汉军活捉敌兵数千人,夺取牲畜数百万之多,重新控制了河套地区。此战解除了匈奴骑兵对长安的直接威胁,在河套地区建立了朔方城后,拥有了一个反击匈奴的前方基地。

三次漠南作战公元前124年至公元前123年(汉武帝元朔五年到六年),在这两年的汉匈战争中中,汉武帝连续三次派出十万大军,反击漠南(蒙古大沙漠以南)右贤王部和伊稚斜的作战。

河西之战公元前121年(汉武帝远狩二年),骠骑将军霍去病两次进军河西地区,打击匈奴的作战。第一次,霍去病入匈奴境千余里,和匈奴军短兵肉搏,大获全胜。同年夏天,霍去病第二次出征,攻到祁连山,大破匈奴军,河西的匈奴贵族损失惨重。经过两次打击,匈奴贵族内部分裂,浑邪王率四万人降汉,成为了依附于汉王朝的南匈奴。这次战役后,汉王朝彻底赶走了河西地区匈奴的势力,汉在河西置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为联通西域奠定了基础。

漠北之战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元狩四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率10万骑兵,数十万步兵,分别从定襄郡和代郡出发,共击匈奴单于漠北。一路由卫青率领北进过大沙漠(戈壁沙漠),直抵阗颜山(蒙古杭爱山脉),歼敌1.9万余人。另一路由霍去病率领深入1000多公里,追击匈奴左贤王兵到狼居胥山,俘敌七万四千余人。

在汉武帝时期的对匈奴的作战中,汉军最终取得了胜利,对匈奴造成了沉重打击。匈奴失去了河南、河西等水草肥美之地,迫使匈奴远遁漠北,使得匈奴由盛转衰,为日后匈奴的彻底覆灭奠定了基础。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古代双方交战中从早上一直打到晚上时,双方一直没有吃饭上厕所吗?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古往今来,统兵打仗都是技术活。优秀的统帅不仅要会练兵,会排兵布阵,能掐会算。还要在战斗之前,对士兵体力、战场地形、饮食饮水、气象条件以及行军距离等因素做统筹考虑。不至于让客观因素影响到军心士气,以致士兵心态颓废,无法应对将来可能出现的战场变化与作战任务。所以,古代正儿八经的大规模对阵(数万人对垒厮杀

  • 结合破斧沉舟和曹操赤脚迎许攸分析古代战争胜负重要因素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破釜沉舟是为了增强士气,赤脚迎许攸表达了曹操求贤若渴之心。综合所述,反映出了古代战争取胜的两个重要因素,士兵杀敌报国,不畏牺牲的士气和将领善于用人,指挥有方的才干。军事制度(包括兵民合一的制度)一、府兵制(西魏唐中期)1、起源:府兵制原为西魏、北周的兵制。府兵为职业军人,兵士都由军府统领,不列入州县

  • 根据你的理解,结合诸子百家对待战争的态度,说说“百家争鸣”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战争出于人类私欲的集团性意志体现,即权力控制阶层的利益愿望,无论古代还是近现代,战争的形式千差万别,本质确实殊途同归。任何事物都有两面,好的方面,战争促进了各种地域间的交流,也是区域文明进步的一种动力,但个人感觉不利的方面更多,就人类总体而言,战争除了不断消耗星球的物质资源外,也拖慢了文明的总体进程

  • 《三国演义〉中战争的名称并讲述其经过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太多啦,应该有上千场吧,下面这几个应该算蛮经典的讨伐董卓出师有名且兵多势众,但最终还是落得让后世耻笑的结局。官渡之战袁绍的优柔寡断葬送了自己,也成就了曹操的一番事业。赤壁之战以少胜多的经典,是后人品味三国文化最为津津乐道之处。刘备取蜀站稳脚跟的刘备朝着隆中三分天下的目标迈出坚实的一步。攻取汉中汉中是

  • 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天文学家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僧一行是一代高僧,而且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天文学家,他千年前所制定的《大衍历》,就是在现在看来,也是非常先进的。张衡(78~139),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祖冲之-中国古代天文学家郭守敬-中国古代天文学家中国古代著名天文学家羲和,中国远古时代天文历法学家。甘德,战国时代天文学家。石申,战国时期魏国天

  •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一、牧野之战—中华文化形态的定鼎之战:公元前1057年2月,周武王姬发率领虎贲3000人,甲士4万5千人在牧野经过一天血战,大破堪称巨人的商纣王的“70万”之师,终止了殷商王朝的6百年统治,确立了周王朝对中原地区的统治秩序,为西周奴隶制礼乐文明的全面兴盛开辟了道路,更是中华文化体系淬火重生、涅升腾的

  • 广西狼兵那么厉害,为什么历史书从未提起过?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桂军第一个响应老蒋抗日,当时大家都劝李白不要去南京,但白崇禧淞沪会战一爆发就去了连徐悲鸿都说他“雷霆走精锐,举止关兴衰”促成抗日大团结。淞沪会战死伤大半,吴兴守卫掩护淞沪大军撤退,接着又参加徐州会战,明光,池淮阻击战,阻敌一个多月。接着蒙城掩护徐州大军撤退周元师长战死几乎全师覆没!随枣枣宜会战歼灭日

  • 哒帝国称雄中亚,令西域三十国臣服,为何兴盛不足百年就遭灭国?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我是六菠萝,闽南小生一枚。这个帝国,到现在都无法具体考究。哒帝国首先究竟是不是称雄整个西亚?究竟是什么种族?究竟和贵霜帝国有没有关系?众说云云。下面我只列举其中一个看法:哒帝国可能仅仅局限于阿姆河上游和费尔干纳,向南抵达印度河流域;他可能是匈奴的别种(白匈奴),因为当时大月氏西迁后,汉景帝和后来的武

  • 美国有打赢过一场和强国之间的战争么?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毫无疑问,美国从没和一个真正强国打过一场大型战争,有人列举了美国打二战,打德国,打日本,好象就靠美国队长拯救了全世界,这不奇怪,美国电影无疑是很强大的文化输出洗脑工具,事实真是如此吗?二战从1931年开始,二战打了十年,德国一路披荆斩棘,世界上许多富豪纷纷逃离家园,此时,美国一方面凭借天然地理优势吸

  • 网络战有什么特点?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所谓网络战,其实就是一场“看不见”的战斗。这类的战斗以电磁为主,通过干扰,压制和控制对方的通讯,战斗系统和决策的辅助来达成目的。例如,防空系统的战斗系统是通过计算机掌控的,可以针对这一情况进行木马形式或电磁打击的形式来压制。再比如很多国家都有军种通讯网络,可以干扰进行控制。朱日和军演时期,蓝军旅长满